从文艺复兴到现代之三-巴赫《BWV1006之前奏曲》
木子吉他
音乐上的巴洛克时期大约是1600-1750年间,从歌剧诞生至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去世。
“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原词义为“不规则的珍珠”,是后人认为与均衡、优美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艺术相比,巴洛克时期的艺术过于虚华矫饰了,因此才有了这个有点贬义的名称。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旋律华丽而富于装饰性、节奏律动鲜明、和声进行明确;大小调体系慢慢代替了教会调式,功能和声已经形成;复调音乐达到了顶峰,同时主调音乐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可以说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是处在一个动荡、变化、革命的时期,而这其中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德国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大师。巴赫的作品浩如烟海,除了歌剧以外,各种声乐和器乐体裁无不涉猎,一生共计创作了一千部以上的优秀作品,被后世尊称为“音乐之父”
。《BWV1006之前奏曲》便是选自巴赫《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的第六首。
《巴赫1006之前奏曲》是《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中E大调组曲中的第一乐章,3/4拍,由连续的16分音符律动编织而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按照申克的“简单还原分析法”,本曲就是由E大三和弦的E、#G、B三个音构建而成。关于对该曲的详细分析及看法,欢迎QQ交流:159105600
让我们抱起吉他、闭上眼睛、手指轻拨琴弦,沉浸在巴赫这段充满阳光和欢快的音乐中。
请听一个简陋的演奏视频:
http://blog.sina.com.cn/u/1180270403?retcode=0
http://vhead.blog.sina.com.cn/player/outer_player.swf?auto=0&vid=33502389&uid=1180270403
[ 本帖最后由 gtlover 于 2010-6-3 21:3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