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FA比赛情况及赛后感想 ---- 何青
2010年美国GFA国际吉他比赛结束了。中国选手获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张腾跃、穆怀聪分别获得了青年组、少年组第一名。从昨天下午公布结果到今天,我接到了很多朋友真挚的祝贺与问候,非常感谢他们!
应论坛里朋友们的要求,我想以少年组比赛为例把本次活动的部分情况简要介绍一下。同时,在激动和兴奋之余,我也想再简要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感想。
GFA是美国吉他联合会(Guitar Foundation of America)的简称。GFA的比赛始于1982年,多年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很受人们关注的重要国际赛事,它的成人组比赛无疑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水准的比赛之一。本着推动美国乃至全世界古典吉他发展的原则,GFA从2005年增设了国际青年吉他比赛(18岁以下)(International Youth Competition),简称IYC。从2007年开始,又从青年比赛中分出少年组(14岁及以下)。
少年组比赛分为两轮。第一轮规定曲目是Max Eschig公司出版的Villa-Lobos作品集中任选一首,和一首6分钟以内的自选曲目。共有四名选手进入决赛,决赛曲目要求演奏两首风格不同的作品,总时间不超过12分钟。其中一首可以重复第一轮中除规定曲目以外的作品。
本届比赛地点在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Austin),由奥斯汀吉他学会承办全部艺术节和比赛活动。我们是北京时间6月22日16:00从首都机场出发,经旧金山转机于当地时间6月22日晚22:00(北京时间6月27日11:00)到达奥斯汀。
少年组共36人报名,6月25日下午和26日全天进行第一轮比赛。穆怀聪是第36号,26日下午5:15演奏。第一轮比赛有三个评委,不向观众开放。尽管我们在赛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是由于穆怀聪是第一次出国比赛,而且又有时差的影响,所以我还是有些担心。第一轮他演奏Villa-Lobos练习曲No.7和N.Coste的Andante et Polonaise。我是隔着门缝隐约听到他的演奏的。可能是由于紧张,而且比赛场地空调温度很低造成手凉,他比平时要求的弹得明显地快。这让我非常担心!一来,速度过快容易失误,而最重要的是速度快了很容易就没有音乐了。所幸的是,他的演奏除了有一个音没按好其余都比较完整,结构还算清楚,音乐上损失的幅度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初赛结束后,实际上我们都有些担心。首先,我们不知道别的选手演奏的情况如何,无法在内心中进行比较。其次,由于演奏的比平时偏快,尽管很完整但也容易造成评委认为“中国人只能弹快”的不好印象。实际上,在准备这次比赛的过程中,我们一再努力把音乐和变化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完整性和控制性要好,速度一定是音乐所需要的速度,而不是炫技。在等待宣布结果的3个小时中,我在想如果穆怀聪可以进入决赛,我一定要想办法调整他的心态,让他能在决赛中把速度控制好,把音乐做得更好。可想而知,这三个小时是比较难熬的。结果还比较让人欣慰,穆怀聪和另外三名选手进入决赛。
决赛在转天上午9:30举行,穆怀聪第一个上场。每个选手赛前只有10分钟时间可以在正式舞台上练习,他被安排在8:30-8:40。为了更好地适应场地和温度,我们早上6:00起床开始在酒店热身。7:45我们来到场地,先在走廊里热身。8:30我们准时登上了舞台进行正式走台。这是一个能容纳2000人的三层大剧场,叫作DELL HALL是LONG CENTER表演艺术中心的主剧场。如果我不是亲自置身于此,我无法相信这个剧场的音效会如此的好。一把吉他,没有扩音设备,在一层的任何位置都能清晰地听到。这让我们非常高兴,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充分拉大音乐中力度的表现幅度,从而不会在处理得很弱的时候观众听不到。上场之前,我还是能发现穆怀聪多少有一些紧张情绪。于是我告诉他,要珍惜能够在这样高水准的音乐厅为评委和这么多外国吉他爱好者演奏的就会,把他仅仅当作演奏而不是比赛。我们一起做深呼吸,一起做瑜伽的动作。然后,我们一起唱乐曲中的旋律,让我们都兴奋起来。经过这样的调整,我感觉他的情绪比较稳定了。我是在选手休息室中通过监控电视观看他的整个决赛演奏的。可以说,他的决赛演奏是准备比赛半年以来发挥得最好的一次。技术上没有失误,音乐表现方面基本上都完成了我们平时练习时所要求和预想的。观众除了报以热烈的掌声外,还加上了外国人特有的善意的“喊叫”声。其余三位选手演奏的曲目各有特点:《樱花变奏曲》、《塞维利亚》、《魔笛》、《大序曲》、《大教堂》等。
决赛的结果要下午16:00宣布。但是在比赛结束后就已经有很多观众走过来向我们示祝贺了。GFA主席Brian Head和执行负责任人Martha Masters以及洛杉矶四重奏的Scott Tennant在走廊里碰到了我们,也向我们表示了衷心的祝贺,称穆怀聪决赛的演奏“very beautiful playing”“so musical”。但尽管是这样,我们还是不敢立刻奢望取得最好的成绩。我们心里都在想,无论如何比赛已经结束了。最重要的不是名次,而是过程与收获。
青年组的比赛是在下午13:30进行的,张腾跃第二个出场。他演奏了BWV1005快板、引子与随想曲和水彩画第三乐章。整个演奏完整、流畅,赢得了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陪同张腾跃在美国比赛的游老师是陈志老师早年非常出色的学生,已在美国定居多年。
下午16:00,我们四个中国人一同来到DELL HALL等待宣布青年组比赛结果。当GFA主席Brian Head宣布少年组第二名“still from the U.S. of A”的时候,游老师向我投来了祝贺的目光,同时我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接下来,同样的一幕再次上演。青年组的第二名“仍然是来自美国”,我和游老师的手又一次握在了一起,这次握得更紧了。在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我的内心中充满了对张腾跃和穆怀聪两位年轻人的感激,他们是好样的!同时,我心中也充满了对陈志老师的无限感激,正是在他卓越的工作与成就的引导和激励下我们年轻一代才能取得这样令人欣慰的结果。
颁奖结束后,奥斯汀电视台的记者对我们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从激动和兴奋中平静下来,我想还是应该好好整理一下思路,把一些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谈谈我对“收获”的看法。以穆怀聪为例,在他这个年龄上获得一个奖项自然是个收获,但我觉得从长远角度看这只是个小收获。而大的收获是他在赛前进行的一切准备、刻苦的练习使他获得了很大的专业上的提高,逐步培养了他自觉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一个比赛,如果换另外一组评委就很有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但是,所有选手在赛前的刻苦努力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些是选手们自己的财富。另外,通过参加国外的艺术活动,他能够感受到很多在国内无法感受到的事物。西方的自然、人文环境、审美情趣、艺术水准、工作效率、民众素质等等,这些都会在他十几岁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都会在他今后学习成长中发挥潜在的作用。
其次谈一谈我对于小选手取得成绩的看法。由于文化、国情、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的不同,欧美很多国家的小孩子很难像中国和东欧一些国家的孩子们那么刻苦地练习。他们的家长和老师对它们的压力也不会非常大。因此,我们的小选手在同年龄段中取得了领先也并不是特别令人惊讶的事情。对于我来说,当西方人对我们表现的音乐进行称赞的时候是最让人欣慰的。如何让我们的小选手通过弹吉他去热爱音乐,是我们需要认真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
最后,我想把三位评委给穆怀聪的评语与大家分享一下。GFA比赛的一个很好的也是很重要的环节是在比赛后把评委的评语发给选手。评委从技术(Technique)、音乐表现(Interpretation)、声音(Sound)、选曲(Program Selection)四个方面来打分。每个方面都是1-5分,5分为最高。
技术评语:Fast, fluid scales! Very nice control. ---- Isaac Bustos
Excellent! Nice control of your scales. Beautiful scales! ---- Tomas Echols
音乐表现:Great work! Excellent use of Rubatos. ---- Isaac Bustos
Beautiful playing, wonderful! ---- Tomas Echols
Great! Polonaise is a dance, perhaps it was too fast. But it was fun! Feel free to
take more time and the end of phrase. More rubato! ---- Petar Kodzas
声音:Beautiful and strong sound! ---- Isaac Bustos
Round and big tone. ---- Tomas Echols
Great! ---- Petar Kodzas
选曲:Excellent program. Congratulations! Such a high level of artistry! ---- Isaac Bustos
Excellent! ---- Petar Kodzas
本届艺术节闭幕式上,GFA向Pepe Romero等艺术家办法了荣誉贡献奖。Romero在致词中说了这样话语:“吉他是一件装载着爱和魔力的乐器,让我们用一生去打开它,把爱与魔力奉献给他人。”每当回想起这句话,我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