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20|回复: 18

[原创文章] 我对“音色”的拓展性认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8 13: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通常,人们对乐音分别用音高,音色,音长,音量四个概念来综合分析。而音色则作为“区别于他音的音的特色”,来判断此音是否发自钢琴、小提琴或吉他等等。
我认为用音高,音色,音长,音量四个概念来综合分析乐音是一般的机械的保守的不透彻的物理分析,严重缺乏想象力,相当程度上抹杀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而这种认识在禁锢的音乐教学中一直占有市场。特别是因半机械半技术性乐器钢琴占据一个世纪的国内主要市场而稳坐江山。
以对音的“通感”和“艺术通感”为切入点,我探讨着用“音的色彩、音的色调、音质、音效”来认识所谓的“音色”,发现另有一番天地。
我给出的概念仍还比较模糊,但我认为相比“音色”这个概念却是清晰了许多。
我给出的概念区分要点是:

音的色彩:亮、暗等色彩的无级变化;
音的色调:暖、冷等色调的无级变化;
音质:硬、软、松、紧等的无级变化;
音效:凝聚、发散、音源远近方位空间感受等。
在充满创意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对乐音进行拓展性研究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特借此地抛砖引玉,欢迎砸砖。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11-10-8 14:1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4: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想当年,灌水的人挺多的。。。。。
[原创]关于音的分析
[原创]关于音的分析 (节选于我编的2000年新概念吉他教材)
音色是吉他的生命.有位名人形容"吉他演奏出的每一个音都深深打动人们的心屝".可见吉他音色的美丽.当然,世界公认的音色最美的乐器是人声,因为人是有灵感的灵物,人声的传递是人们之间情感交流的主要桥梁.人类不仅创造了语言文字,还创造了美声,民族,通俗唱法技术,使人声的美丽更显得不可挑剔.而吉他的音色和人声有紧密的亲和关系.正如水滴在玻璃上会化开来,而水银在玻璃上却滚圆一粒,也正是说明水和玻璃是亲和的,而水银和玻璃不亲和.
吉他在世界上受到了各族人民的欢迎,成为了全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吉他音乐也成了人类通用的世界语言.吉他以其丰富的音色,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被公认为世界乐器王子,王子的称号意味着吉他音乐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的音乐将会是吉他音乐的海洋."王子"能否登上王位,我们轼目以待.
音:可分为自然音,人类生活中产生的音,还有音乐所使用的音.
"音"作感情性分类:
美丽的音-------不美丽的音   柔软的音-----尖锐的音     平滑的音-----短切的音
开放的音----不开放的音     有安定感的音---不安定的音   明朗的音--关闭的音
快乐的音---悲哀的音       清澄的音----混浊的音    宁静的音-----吵杂的音
温暖的音----冰冷的音   
其他还有气味不好的音,勇敢的音,恐怖的音,退废的音,报告季节的音和表示宇宙的音等,不胜举.
艺术上可以表现上列所有感情之音,此外更可以依此而表现富内在而有思考的音乐.
在感情性的分类上,什么样的音叫好的音,什么叫不好的音,这是主观上的问题,因人而异.就是同样一个人,听音时,也会受当时的生活环境,精神状态和经验所得的联想等的影响,有不同的感受.随着乐器的组合与适当的选择,许多音的素材也都构成人们个别拥有的色彩.依此选择出来的音,都可以纵横在音乐世界里来回并自由地表现出自然音所想不到的复硕思想,同时给邻听者以莫大的铭感.
"音"作振动状态的分类:
1.纯音:指最单纯的振动而言.纯音拥有长度(持续时间),强度(振动幅度)和高度(也叫尖锐程度,振动数/单位时间)等三个要素.与音色倍音无关.
2.乐音:几个纯音发声的同时组合,虽然复杂,但有一定的规则.乐音拥有长度,强度,高度和音色四个要素.
3噪音:指不规则的振动,持续时间非常短,音的性质,也难以捉摸.噪音有强度和音色两要素,高度不确定,持续时间的长短,也随其性质而有显著的差别.
音乐中用音,以乐音居多,纯音,噪音也使用,如吉他的泛音[纯音].漫弹节奏,小军鼓等[噪音].
音要素之分类,长度,高度,强度,音色,缺一不成乐音.{音色(或音质)是指除了原音(即纯音)以外,也含有倍音.倍音是指原音振响时发生之各种更高的音.音色就是由这种倍音的含量而决定.吉他各玄弹奏同样音高的音,音色不同,不同弹奏位置奏同音高的音音色也大不同.难怪音乐大师贝多芬称吉他是小型的管玄乐团.}乐音也称复合音,复合音的产生是由于发音体(以吉他玄为例)不仅全段在振动,它的各部分(1/2,1/3等)也分别同时在振动.
由发音体全段振动而产生的音叫作泛音,即{}内所说的原音的倍音.这些音是我们听觉所不易听出来的.如吉他第五玄,其泛音列1=C:就有6,6,3,1,5,B7,1,3,#4,5,6,B7,7,1等不同音高的倍音,其中"6336"音等容易听出,其他的则不易听出.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11-10-8 14:35 编辑 ]
发表于 2011-10-8 14: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有想象才有创造,支持!
发表于 2011-10-8 14: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准备接着往下听
发表于 2011-10-8 15: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终究是与人的经验与感觉相联系的,是最抽象的艺术。为什么人声最美?我猜想是不是由于特别能表现情感的缘故?再加上嗓音能够完美的结合语言,这让情感情绪的表达变得更容易。音乐只所以能打动人,不就是因为他能够表达情感吗?欣赏者被感动正是因为情感产生共鸣之故。从这个意义引申一下:人通过乐器演奏音乐,无法结合文字语言,只能通过“音乐语言”,因此,乐器演奏者首要的是尽可能还原音乐作曲者所表达的情感,其次是演奏者自身的情感表达,演奏过程中既与作者沟通也与听者沟通,两个沟通过程同时行进。多数失败的音乐表达是由于技术的操控能力,其次是感情的理解能力,再次是表现的驾驭能力,然后才是其它外在因素,比如一个悲伤的人对欢快的音乐会自然的排斥,这与音乐表达本身无关。会不会越是与人亲近的乐器越容易表达人的情感呢?楼主提到机械音与半机械音的问题,深以为然。

[ 本帖最后由 k827 于 2011-10-8 15:4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6: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827 于 2011-10-8 15:04 发表
音乐终究是与人的经验与感觉相联系的,是最抽象的艺术。为什么人声最美?我猜想是不是由于特别能表现情感的缘故?再加上嗓音能够完美的结合语言,这让情感情绪的表达变得更容易。音乐只所以能打动人,不就是因为他能 ...
15年前,我去一个音响发烧友的朋友家听一个只有普通电话机大小的音箱发出来的声音,这个音箱他当时用了15000元买下的,用来试音的是试听音碟放出来一声牛叫的“哞”声。很是逼真。有现场聆听的感觉。单单用“音色”来判别,收音机里的牛叫与此音箱里发出的牛叫声并不会让人走入“音色盲”的误区。我想说这个,是为了说明一下,不要单纯以情感而论。撇开情感要素它的色彩、色调、音质、音效依然客观存在。
有一句成语叫“对牛弹琴”,而现在是“听牛叫叫”,我是听不出牛叫的是什么意思,他有什么情感要表达,我只听到印象中的一声“哞~~~”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11-10-8 17:0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7: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基于对“音色”的新认识,这几年我在探索吉他演奏的4D效果。当然不排除带着丰富的想象空间意识。
比如对布罗威尔的练习曲第6号。我给出一个新的标题:《寨寮溪的水》或<楠溪江的水>。赋予乐曲新的主题乐思:高楼(永嘉)清,绿水长,寨寮溪(楠溪江)的水路十八弯。。。若是拍摄一个风景宣传片或动漫片。用吉他来配乐时,跟视觉形成通感。开发从远看到近看从模糊到生动从神秘会归自然,引人入胜的创意.
从创意这个层面讲,或许这将有着巨大的文化产业价值可以发掘.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11-10-8 17:29 编辑 ]
发表于 2011-10-8 17: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56 于 2011-10-8 16:47 发表
15年前,我去一个音响发烧友的朋友家听一个只有普通电话机大小的音箱发出来的声音,这个音箱他当时用了15000元买下的,用来试音的是试听音碟放出来一声牛叫的“哞”声。很是逼真。有现场聆听的感觉。单单用“音色”来 ...


    您不提我到忘了, 楼主说的这声“哞”地牛叫,本人15年前(或者更早)恰好也听过,不过可比不上你朋友的音响,一对707的天朗而已,碟子好像是《万宝路》的试音碟吧?可惜早就不知道丢哪里去了。这声牛叫后面是什么你还记得否?您是让音箱还源的音色给震撼还是让15000的小音箱给唬了一下?多数人并不认为牛叫是音乐,可如果把牛叫放到音乐里去烘托气氛,与音色好像没什么关系吧?再好的音箱也还原不出音乐厅里的现场感,甚至是自己小书房里自弹自乐的声音。
  声明一下,对楼主很是佩服,也完全同意顶楼的意思。跟贴想表达的意见是对音乐的一些个人看法,不当之处,痛批为盼。能引出高人高论自甘做砖,更不惜当“当牛叫叫”。

[ 本帖最后由 k827 于 2011-10-8 17:5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7: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827 于 2011-10-8 17:30 发表


    您不提我到忘了, 楼主说的这声“哞”地牛叫,本人15年前(或者更早)恰好也听过,不过可比不上你朋友的音响,一对707的天朗而已,碟子好像是《万宝路》的试音碟吧?可惜早就不知道丢哪里去了。这声牛叫后面 ...
它不是乐音,但它还是有"音色"的.讨论音乐,离不开音.当然乐音占大部分的构成音.并且乐音首先是音,然后是乐音,可以听得到的音和乐音的共性:音色\音长\音强(音量).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11-10-8 17:4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是让音箱还源的音色给震撼还是让15000的小音箱给唬了一下?-----------哦,我喜欢现场演绎的音乐.这比任何逼真的音响都好.
发表于 2011-10-8 17: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看到有个叫木子的一句话:再差的(再好的?)吉他也发不出二胡的音色!本人严重同意。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7: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更不惜当“当牛叫叫”。
-------------
言重了.
悦耳虽与情感有关联。确并非必然关联。比如看到美女很悦目。并不一定要想入非非。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11-10-8 18:2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8: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827 于 2011-10-8 17:54 发表
前几天看到有个叫木子的一句话:再差的(再好的?)吉他也发不出二胡的音色!本人严重同意。
若是再拓展一下,引用一个成语:余音缭绕-----姑且叫之为"音韵",这倒带着丰富的情感元素.那就把音色拓展成五个概念的内涵.色彩\色调\音质\音效\音韵.我同意加进.
色质不同,然神韵或可同.<二泉印月>用吉他弹.吉他手那是要想方设法弹出它的神韵.假如二胡和吉他是完全不亲和.是聚不拢一起重奏或合奏的.是绝没有夫妻相的.那我相信吉他弹不出其神韵.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11-10-8 18:14 编辑 ]
发表于 2011-10-8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隔多年,12356大侠终于又露出水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14: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tlover 于 2011-10-8 21:38 发表
时隔多年,12356大侠终于又露出水面了。

谢谢你还记得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14: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音色”的拓展性认识

通常,人们对乐音分别用音高,音色,音长,音量四个概念来综合分析。而音色则作为“区别于他音的音的特色”,来判断此音是否发自钢琴、小提琴或吉他等等。
我认为用音高,音色,音长,音量四个概念来综合分析乐音是一般的机械的保守的不透彻的物理分析,严重缺乏想象力,相当程度上抹杀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而这种认识在禁锢的音乐教学中一直占有市场。特别是因半机械半技术性乐器钢琴占据一个世纪的国内主要市场而稳坐江山。
以对音的“通感”和“艺术通感”为切入点,我探讨着用“音的色彩、音的色调、音质、音效、音韵”来认识所谓的“音色”,发现另有一番天地。
我给出的概念仍还比较模糊,但我认为相比“音色”这个概念却是清晰了许多。
我给出的概念区分要点是:

音的色彩:亮、暗等色彩的无级变化;
音的色调:暖、冷等色调的无级变化;
音质:硬、软、松、紧、平滑圆润、尖鋭粗糙等的无级变化;

音效:凝聚、发散、音源远近方位空间感受等。

音韵:个音的韵律美感。
发表于 2011-10-10 14: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看了
发表于 2011-10-14 09: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引出高人高论自甘做砖,更不惜当“当牛叫叫”。偶本意也是如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4 23:45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