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HALL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923|回复: 281

电吉他音箱如厕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4 13: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电吉他音箱如厕话

让您如厕的时候消遣的文字。

一、电吉他音箱是“电吉他”这种乐器的组成部分
   
    小提琴手,带把小提琴上台拉一曲;弹古典的,带把尼龙弦琴上台干五分钟。他们都完成了他们的艺术创作,因为他们把声音制造出来了,他们把“音乐”这个“成品”制造出来了。
    小提琴=乐器。
   
    至于扩音,那不是乐手的事情。
    音响师在小提琴前摆了两个纽曼电容麦、进台子、加均衡、加激励、调相位……,那是音响师的艺术再创作。然后音响师把自己的艺术再创作的“成品”通过扩声设备放给观众听。
   
    如果场地足够小,或者场地经过优秀的建声设计,音响师及其所有设备都可以靠边站,乐手直接把“成品”呈现给观众。这种演出的方式也是每个乐手梦寐以求的。

   
    那么,您老人家拎一把大G上台干3分钟行吗?不行。观众只看到您的左手在抽筋、右手拿着块塑料片在发抖。至少您还得抗一台马勺上去吧,把您的G和马勺连起来、调Gain、调均衡……吧?也许您还不过瘾,裤腰带上再挂8个单块,脚下还踢着一个哇踏。
    然后,马勺出声了,您把音乐这个“成品”制造出来了,您完成了您的艺术创作。

   
    所以,G+马勺+单块+哇踏+线材+……=“电吉他”这个乐器。
    所以,电吉他音箱,同样单块、线材等等,都参与了声音的“制造”,都参与了您的艺术创作,都是“电吉他”这种乐器的组成部分。

发表于 2011-11-4 16: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没有错,赞成这种观点。Eric Johnson也说过,我们每次上台要做的各种设备的连接工作,就等于把一把小提琴的所有部件都拆开,然后再重新组合,所以其实很难保证每次都能让吉他发出完全一样的声音。
发表于 2011-11-5 23: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我认为箱子作为最后出声的部分其对音色的影响力超过了琴,拥有一个好箱子很必要~
发表于 2011-11-6 16: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是这样的,是这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08: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HiFi和电吉他音箱

    谈这个话题绕不开HiFi。
    HiFi,顾名思意,高保真音响系统。
    它的任务很简单:把声音的“成品”如实地、毫不走样地、一丝不差地……重放出来,唯一允许改变的就是音量。(严格地说,由于人耳等响曲线的存在,改变音量也会导致不那么高保真。)
    它的任务也很艰巨,因为声音的种类太多了,小提琴不能重放成中提琴吧、萨克斯不能重放成电吉他吧、砸玻璃不能重放成砸瓷砖吧、马丁不能重放成红棉吧、大G不能重放成F吧……挺难为它的。
   
    完美重放。重放出来的声音不像、不那么像、有一点点不像,就不是HiFi。这个完美的HiFi基本是做不到的,我们只能努力、尽量去做到。真做不到,那也是“被动”的,不是我们的主观愿望。
    可以明确的是,HiFi决不允许“主动”地“制造”声音。

    而电吉他音箱,“主动”参与“制造”声音。
    尽管电吉他音箱与HiFi很像、用了同类技术、元器件、甚至借用HiFi设备,但本质上,电吉他音箱没有HiFi的概念,丫是让别的设备来Hi它的Fi的。

[ 本帖最后由 熟猪 于 2011-11-7 08:5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08: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错,赞成这种观点。Eric Johnson也说过,我们每次上台要做的各种设备的连接工作,就等于把一把小提琴的所有部件都拆开,然后再重新组合,所以其实很难保证每次都能让吉他发出完全一样的声音。

----版主来坐沙发,小贴蓬荜生辉。熟猪不胜荣幸之至。
感谢版主支持。

[ 本帖最后由 熟猪 于 2011-11-7 09:0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08: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箱子作为最后出声的部分其对音色的影响力超过了琴,拥有一个好箱子很必要~

----基本赞同您的观点。
不过对职业乐手或发烧级玩家--比如西门达人--而言,一对金耳朵更重要。个人看法,呵呵。
谢谢捧场的兄弟们。
发表于 2011-11-7 17: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哥有没有二手音响?
发表于 2011-11-7 21: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标题过于谦虚了

我的不成熟看法是,音箱对音色的影响超过了琴,是对的。

但是这也是一种考虑预算的看法,就是我假如买不了许多好琴,那我先考虑买个好音箱。呵呵。
不考虑预算的话,吉他本身对音色的影响就凸现出来了,对于某些执着追求某种特定音色的人来说,一把吉他很可能限制它的追求,比如手里这把琴无论如何调不出足够清澈的原音,等等。假如我这里有100把各种档次的琴,有100台各种档次的音箱,我就不会太在意谁对音色的影响更大。而更着眼于它们搭配起来的总体效果。

(什么时候我能这样呢

还好我是音色盲。昌乐gibson与美G我不太分得清谁更好,而且我觉得slash他们早期的专辑那种干燥音色即使昌乐G也足以胜任。但是换个音箱的话音色变化就大了。
所以我也同意音箱更重要。

[ 本帖最后由 boss6tg 于 2011-11-7 22:40 编辑 ]
发表于 2011-11-7 22: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熟猪 于 2011-11-7 08:51 发表
二、HiFi和电吉他音箱

    谈这个话题绕不开HiFi。
    HiFi,顾名思意,高保真音响系统。
    它的任务很简单:把声音的“成品”如实地、毫不走样地、一丝不差地……重放出来,唯一允许改变的就是音量。(严格 ...

虽然我不懂,但是前后的辩证关系解释得很清楚,支持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08: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电吉他音箱的来历

    从一个古老的故事说起。

    我们弹吉他干嘛?有人回答:“泡妞”。答对了。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哥们发现:弹着吉他泡一个妞、弹着吉他同时泡5、6个妞都得心应手,于是信心膨胀想同时泡100个。问题来了,吉他声音太轻,100个妞不能都听清楚。于是丫给吉他装了个“拾音器”,把吉他变成了“电的吉他”,再接到音箱放出来,扩声,那声音足够100妞听清了。百人斩成功。

    值得指出的是,百人斩时期,在那哥们的主观愿望中,拾音器、音箱仅仅是用来扩声的,扩吉他的声,是HiFi,尽管古代的Fi还不是那么地Hi。

    终于这哥们走上了一次泡1000个妞的康庄大道。古代的音箱功率实在是小了些,为了让1000个妞都能听到吉他声,这哥们把所有能提升音量的钮都开到了最大。
    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临了,音箱里发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激越的、已经面目全非的、不像吉他的吉他声。这种声音是如此地勾人魂魄,1000个妞听得如痴如醉。
   
    现在的我们都知道那叫过载音色,古时的人们可不知道。他们创造了那种音色,我们要感谢他们。
    从千人斩时代起,连接电吉他的音箱开始“主动”参与“制造”声音,于是它的角色从HiFi转变成了“电吉他音箱”、转变成了乐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08: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标题过于谦虚了

我的不成熟看法是,音箱对音色的影响超过了琴,是对的。

----琴、箱子都重要,都重要,呵呵。
欢迎兄弟讨论。
本来就是如厕话,呵呵。之所以没有发在口水,是熟猪觉得如厕话中还是有些些小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08: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13叔兄弟支持。(13叔兄弟,怎么那么别扭,呵呵)
发表于 2011-11-8 08: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无青年前来膜拜。赞。
发表于 2011-11-8 11: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观点清晰,语言浅显易懂,词汇幽默风趣。顶一个!建议版主把这篇帖子作为什么菜鸟扫盲贴的第一章使用,或者序言之类的。
发表于 2011-11-8 12: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一点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11-11-8 12: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服了················
发表于 2011-11-8 15: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论是小提琴还是电吉他,不论是现场还是录音室。最后都要用话筒收音,进台子
都要经过混音师(音响师)的混音
不然音乐很难融合
发表于 2011-11-8 21: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个问题,可否请教一下,
现在的音箱大厂,比如fender和marshall ,他们制作的vintage系列音箱,是否意味着它的构造与60年代,70年代或者80年代是一样的,或者是差不多的?是专门为了得到与当年一样的音色么?
发表于 2011-11-9 00: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有理,电声乐器的演出准备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但是也很蛋疼的是事情。
发表于 2011-11-9 02: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凤凰火 的帖子

兄弟此言差矣,想必兄弟没怎么在音乐厅听过古典音乐。一个声学效果好的音乐厅足以把一把小提琴的声音不经任何电子扩音设备传达到现场每一位听众的耳里,我甚至现场听过一把古典吉他——一件因为音量问题几乎从未在严肃音乐界得到重视的乐器——独奏,而我坐在音乐厅的“山顶”都能听的清清楚楚。好的音乐厅混响效果,也能把一个交响乐团里所有乐器的声音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并送进听众的耳朵。
发表于 2011-11-9 08: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胜子 于 2011-11-9 02:24 发表
兄弟此言差矣,想必兄弟没怎么在音乐厅听过古典音乐。一个声学效果好的音乐厅足以把一把小提琴的声音不经任何电子扩音设备传达到现场每一位听众的耳里,我甚至现场听过一把古典吉他——一件因为音量问题几乎从未在严 ...



我听不懂您的意思。
可能您在说火星撞地球的概率。
我想想不到“不经任何电子扩音设备传达到现场每一位听众的耳里”的概率
就算是古典音乐,现在基本都用话筒收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8: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电吉他音箱如何参与“制造”声音

    (电吉他的失真音色,是用“失真”这个技术手段刻意制造出来的音色,其含义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失真。为免混淆,特此说明。)   

    从后往前说,电吉他音箱大致由喇叭、功率放大(后级)、信号修饰、信号放大(前级)组成。

    首先是喇叭。
    喇叭在一套电声系统中的作用无以伦比,别的环节折腾得再复杂、再热闹,最终都要通过喇叭他老人家给放出来。遗憾的是,在电声系统的所有环节中,喇叭是态度最差的。失真度,喇叭最高;频响,喇叭最窄;频响曲线,喇叭起伏得最肆意;瞬态,喇叭最差。最,没有之一。稍稍值得欣慰的是喇叭不会主动产生噪音(坏掉的除外),信噪比最高。
    也就是说,喇叭是个大爷、是人民公仆,不管谁从大爷那里过,都得带着大爷的失真一起走。
   
    在HiFi中,为了摆平喇叭这个得罪不起的大爷,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失真度高?改进,改进磁路、改进振膜材料形状、改进动圈、改进……。(改进到现在,这个高科技时代,还是没什么大的起色,呵呵)频响窄、瞬态差?分频工作,低音用大个子的、中音用中个子的、高音用小个子的、超高音……。累啊。

    在电吉他音箱中,屌了,人们正好利用喇叭的大爷特性。频响窄、瞬态差?正好,拿来当低通滤波器;频响曲线起伏大?对了,就喜欢那些频率突出来。失真度高?要的就是这个味道。(也许您会问为什么会有如此脑残又如此河蟹的事情,容熟猪下回说。您如厕不止一回吧。)
    这么说吧,喇叭改变了声音、给声音染上了一些颜色,而这些颜色中的大多数,正是电吉他音箱所需要的、所主动寻求的。

    后级。
    在千人斩时代,过载音色是通过后级功率管的过载制造出来的。这就有了个毛病,为了获取这种音色,乐手必须把音箱的声音开得非常大,如果只泡一个妞,会直接把人吓跑。
    所以,后来的牛人就把制造过载的光荣任务交给了前级、再后来的牛人把这一任务部分交给了前前级(熟猪瞎编的名词),而让后级恢复了HiFi的身份,单纯从事信号的无损放大工作。现在的电吉他音箱的后级基本如此。

    前级。
    从大G、鲁芬什么的出来的信号都差不多是百毫伏级的,要放大。放大有两个作用,其一是让它足以推动后级,这个和HiFi是一样的;其二就是制造过载,所谓前级,细分起来由好几级组成,前级中的前面一级放大信号推动前级中的后面一级使其过载(有点绕),这就是前级过载。您操作的Gain,就是管这个的。
    均衡、Loop(它本身不改变声音)什么什么的,都是用来改变声音的,修饰。

    看到了吧,大G出来的东东到变成声音,经历了多大的改变。
    大G出来的是什么?是电信号。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8: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ss6tg 于 2011-11-8 21:15 发表
我有个问题,可否请教一下,
现在的音箱大厂,比如fender和marshall ,他们制作的vintage系列音箱,是否意味着它的构造与60年代,70年代或者80年代是一样的,或者是差不多的?是专门为了得到与当年一样的音色么?


----不敢不敢。
商业行为罢了,您不必太较真。
对这样的厂商而言,掌握塑造声音的技术是其立身之本。
不差那点闲钱,陪着玩玩就是了,权当给史上某个艺术成就的丰碑敬个礼。同时,在崇尚设备的GC晒晒,也算玩了次Vintage的时髦。
有句话叫什么来着?“认真您就输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8: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76057784 于 2011-11-8 11:29 发表
楼主观点清晰,语言浅显易懂,词汇幽默风趣。顶一个!建议版主把这篇帖子作为什么菜鸟扫盲贴的第一章使用,或者序言之类的。


----过了,过了。开心就好。
谢谢兄弟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9: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凤凰火 于 2011-11-9 08:14 发表



我听不懂您的意思。
可能您在说火星撞地球的概率。
我想想不到“不经任何电子扩音设备传达到现场每一位听众的耳里”的概率
就算是古典音乐,现在基本都用话筒收了


----我在上面第一贴里提到过我的观点,关键词是“分工不同”、“音响师的艺术再创作”和“优秀的建声设计”。
这不属于我想讨论的范畴。因为您的观点代表了一部分兄弟的想法,所以特和您商榷。如有偏颇,望乞指教。

1、巴赫时代、贝多芬时代,人们就不听音乐啦?
2、优秀的建声设计是客观存在的。
3、以进棚子为例。后期混音的目的或者说标准是“伪造”现场感。
4、许多CD(录音作品)的现场感要强于真实的现场,所谓“发烧”CD尤甚。但您去听听那些卖得最贵的录音作品,那可都是把整个交响乐队同时请到棚子里录的。
现代人让虚假的“超现场感”宠坏了耳朵。不知算不算一种悲哀。

忘了在哪个帖子了,看到一位哥们的妙语,大意是:现在能买到黄瓜味、牛肉味的薯片,却难买到土豆味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9: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总算学会利用“引用”这个工具了。后知后觉,惭愧。
发表于 2011-11-9 10: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1、巴赫时代、贝多芬时代,人们就不听音乐啦?
答:听

2、优秀的建声设计是客观存在的。
答:存在

3、以进棚子为例。后期混音的目的或者说标准是“伪造”现场感。
答:不一定

4、许多CD(录音作品)的现场感要强于真实的现场,所谓“发烧”CD尤甚。但您去听听那些卖得最贵的录音作品,那可都是把整个交响乐队同时请到棚子里录的。
答:对,还是要话筒,凡话筒录制,不经过任何处理修改,基本是没法听的。话筒本身就是个EQ

现代人让虚假的“超现场感”宠坏了耳朵。不知算不算一种悲哀。
答:不算

忘了在哪个帖子了,看到一位哥们的妙语,大意是:现在能买到黄瓜味、牛肉味的薯片,却难买到土豆味的。
答:原味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1: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凤凰火 的帖子

美化,也是一种失真。您以为然否?
发表于 2011-11-9 11: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化,也是一种失真。您以为然否?
发表于 2011-11-9 12: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凤凰火 于 2011-11-9 08:14 发表



我听不懂您的意思。
可能您在说火星撞地球的概率。
我想想不到“不经任何电子扩音设备传达到现场每一位听众的耳里”的概率
就算是古典音乐,现在基本都用话筒收了
看来兄台是真没有听过,如果有机会到广州来,请兄台去星海音乐厅听一次广州交响乐团的演出,星海音乐厅的声学效果评价比澳洲悉尼歌剧院还好,保证不需要用任何电子扩音设备,请不要用蹩脚的普通剧院的声学环境相比。
发表于 2011-11-9 13: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你说的对,古典就是要这么听。
我同意
发表于 2011-11-9 14: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我不喜欢去听那些已经经过扩音设备放大了音量的交响乐演出,小弟之前有幸听过武汉交响乐团来我市交流演出的交响乐现场,完全没有用任何一件扩音设备,而我当时坐在剧场中部靠后的位置,每一个声部,每一个乐器我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话说当时还是所谓的愤青,对摇滚之外的音乐不屑一顾,进场的票是人家送的,那时我还在门口想,如果感觉不好听,老子就一口唾沫吐在地下,大吼一声,垃圾!然后从容出场。结果,从第一个音符响起到最后一个音符结束,我没有舍得离开座位一秒钟。憋死我了……
发表于 2011-11-9 14: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音箱很重要的!线材改变音色是无稽之谈
发表于 2011-11-9 18: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会不会讲到在家里使用管箱的情况。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08: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轻度学术一把:声力电

    通行的叫法是“电力声”类比,咱们这里是吉他论坛,吉他是艺术,“声”与艺术挨着,所以要把它放前面。

    声音是一种震动波,电信号也是一种波,喇叭承担两种波之间的转换。从声的视角看,喇叭是一根弹簧;从电的视角看,喇叭是一堆阻、容、感……,这,好像不是我想说的。
    电信号是电震荡,通过电声器件--比如喇叭--的机械震动进行换能,变成我们听到的声震动。这些分属电学、力学、声学,却有其相同的数学描述,同时都可以用波形和频谱来表征某些特性……,妈的,这也不是我想说的。

    对了,我想说的是这样的:
    您听到的声音,和您从示波器上看到的鬼画符,是一样的一样的一样的一样的……
    您听到声音产生的爽、不爽、来劲、没劲、心里一哆嗦……的感觉,和频谱分析仪上的瀑布状抽象画是一样的一样的一样的……
    您听到的声音,和电信号是一样的一样的一样的……
    声波,电波,是一样的一样的一样的……
    声,电,是一样的一样的一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08: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75117633 于 2011-11-9 14:15 发表
音箱很重要的!线材改变音色是无稽之谈


----线材对声音的影响确实微弱,但还是有的。

推荐您做个AB比较。
琴--buffer--箱子,用于比较的线材接在buffer和箱子之间。
我们也没必要专门去买一根天价的什么卡达斯线材,就用家里有的两种普通线,比如一根单块线、另一根科林15米连接线。
进清音,关掉周边。替换线材,听听有没有声音的变化。
(没有buffer,用Di盒、boost也行,主要是为稳定前端的阻抗。琴是高阻输出,直接琴--箱子的话,变化更明显一点,不过不太公平,呵呵)

推荐有兴趣的兄弟也去试试,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08: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klys 于 2011-11-9 18:13 发表
不知会不会讲到在家里使用管箱的情况。


----我试着写写看,您等些天看看?
不知道能否写得合您口味,呵呵。
发表于 2011-11-10 10: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
吃的东西越来越多,味蕾却越来越迟钝
看的东西越来越多,视力却越来越下降
听的东西越来越多,听觉却越来越差。。。
难道我们被自己制造的所谓现代文明蒙蔽了?人类更喜欢“假”的东西,喜欢陶醉在虚幻的声色之间。悲哀乎?
跑题了,跑题了。。

百人斩,千人斩折腾到累死,又费银子,又费电!还要包间(场地),灯光,道具,线线,多人配合。。。要玩到高潮太难!效果还不稳定。最后发现还是喜欢一人斩。
发表于 2011-11-10 11: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我也有个疑问。想请指教。

所谓的失真、延时、合唱、均衡。   甚至是不同的音箱   从本质上说,都已经改变了   声音  。。

那么,,电吉他 的  本质   到底应该是什么声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1-10 16:09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