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型装B是我一贯支持的装B行为,因为舞台装B需要过硬的实力和强大的勇气,若装成功,功成名就,永载史册,若装不成功,那么也会在一时间落下众人笑柄,所以说舞台装B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而且还要有莫大的勇气与丰富的临场经验。比如在舞台上表演反弹吉他(S V R)、唇齿弹琴(steve vai)、各种无影手、火烧吉他等等行为都是属于舞台装B类型。
Paul Gilbert在培训班上透露过他以前的一次装逼行为。他说当时在NAMM Show私人音乐会上因为和6位吉他大师同台表演“够淫荡”。所以为了显得更酷,就把吉他反过来背着,只是做做样子的假弹,但是要命的是结果那六位大师弹着弹着都临时飚起了琴,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整Paul。接下来就该他表演solo,但要命的是他不是左撇子,所以他压根儿就不会左手弹琴。所以,临场的经验就让他把音响的失真拧到最大,然后电吉他就变成了一个电笛,于是他就直接对着拾音器把旋律吼了出来,仿佛他就像是用牙齿在弹琴。当然,这种装B行为虽然在技术上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但引发的舞台效果往往比起他用真手弹出来的效果要好很多。所以,这是一种非常高深的装B行为,即使当时决策失误也能够通过丰富的临场经验弥补回来,如果在舞台上装B行为被人拆穿,即使弹得像汪大师那样也没什么,也要继续装下去,因为舞台就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只要你想着在舞台上装B,那么就证明你对自己有是积极的,对音乐,对自己的要求更为严格,也刺激着你的创新意识和挑战意识。因此,这种舞台上的装B行为我们就不叫装B,而是叫做艺术或者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