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的朋友在弹奏音阶练习时,右手的的手腕随着从高音到低音或低音到高音而起伏,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低音弦用I M A指的靠弦奏法“似乎”必须要抬高手腕才能完成,我认为演奏法必须要符合乐器本身的表现要求和人本身的生理运动要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好,而向上面的那种练习方法,是不能符合乐曲本身的全面表现要求的,试想,如果你的I M指在弹第五线,而下面的音符是第一弦上的,你怎样弹?手型整体会大幅度的运动的,如果一旦遇到的是快速,而且反复这样的动作的乐句,那么把握性恐怕就会不高了,从某种意义上我说这样的音阶练习是错误和应当避免的。
我在做音阶的练习时用靠弦奏法弹,手指不是伸直而是“尽量的弯曲”指跟关节发力,发力点指向斜下方(指板方向)手指在绷弦阶段有种压下去的感觉。
可以先做这样的练习,把拇指很轻松的摆到第三弦上I M A三指放到第一弦上,然后去做一弦,二弦的靠弦练习,要求是只是弹弦手指在运动,手腕要放松和固定。在依次向上弹奏低音弦时,手腕也要放松和固定,经常做这样的练习,达到一定的基础在去做音阶练习,这样才会收到音阶练习的实际完全的练习效果。也就是说,经过这样的练习,你可以适应几乎所有的可以在吉他上演奏的乐曲的需要了。
在琶音的练习中我是主张右手手型要固定的,弹奏第一弦和第六弦( I M A)手腕不应有动作,而实际上按照上面的练习音阶方法练习一段时间,这时的从一弦到六弦I M A三指的非靠弦奏法是很容易就可以达到要求的。
斗胆说一下自己的观点,目的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大家批评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