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琴还是工厂琴?——让人纠结的选择!
看到这个坛子里讨论硬件的帖子热度较高,也来掺和下哈。
主要想谈谈近期个人对手工琴与工厂琴的一些浅薄思考,旨在管窥真相。不给任何人做广告,也不肯定或否定哪一个。试图挑开黑幕一角。努力帮那些想买琴却什么主意也没有的人确定自己的意图,不带倾向。倘能引发有消费意愿滴朋友自己进行思考则善莫大焉。
重要提示:如果你的老师近期向你极力推荐过某些高价琴的话,下面的文字可以不看,否则,因此而产生的后果有你自己负责(含教学效果)。多数吉他老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会给你一些负责的忠告,但不良老师也不在少数,遇上这号滴而你自己又没有分辨能力,算你倒楣。
先谈一下基本认识。个人认为,手工琴也好工厂琴也罢,都是生产者和经营者借以谋利谋生的对象和工具,宣称不是为了谋利谋生而是为了艺术什么滴,可信度不会超过亿万份之一,认为自己没有上当的可以参考一下这个概率。俺就不信鸟,就算凡高大师在清醒的那会儿还想着挣点嫖资哩!
既然想谋利,生产者和销售者也得吃饭穿衣也得生活,多数也一样想着能够长远经营,并不想做太多一锤子滴买卖。很多人是有真心想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口碑滴。可是,这些本来处于多数派的人调子忒低,胆子忒小,并不一定会说真话,敢说真话,最多也就小声嘟囔几声,并没有坦然地告诉消费者他们合理的利润底线到底在哪里?因此就算他们还保存了一些德性却并不掌握话语权,这些人一样很难让人相信。
从大方向看,吉他作为一件技术含量并不高的商品,手工货与工厂货从工艺到质量都有逐步趋同的倾向,这个势头灰常明显,消费者自己可以判断。但由于材料、工艺、工价、税负、劳动产出率、品牌影响力甚至地域影响力存在客观差别,从产品的使用性与投入产出的实际差别出发,会衍生出实际的不同价值。
实际价值应当是包含所有成本、费用、合理利润的总和。商品价值在成熟的市场中会以商品价格的形式反应出来,不应当出现过多的争议。这就叫世间本无事鸟。应当承认,当前国内市场的吉他销售与消费环境相当恶劣,商品的客观差别与真实价值过度背离,由此而引出来不休不止滴争论,这正是商品市场与消费环境都不成熟的标志。恶劣滴环境免不了会被庸人扰之。
在恶劣的消费环境中,消费者多数会陷到扑天盖地滴争议中而找不到北,谋利的人会自觉地在争论中强调对自己有利的方面,使得真假信息满天飞,把消费者搞到无所适从,终于以牺牲自身利益结束。
消费者真正需要讨论的问题首先应当是商品的使用性。理性的消费不能随便跟着别人的调调起舞。跟着别人的调子跑就等于上了别人滴套,早晚会掉进去。
对于消费者来说,使用性就是适用性加实用性,使用性与交换价值的比就约等于我们常说的性价比鸟,对不对(有点绕,呵呵)?任何一件商品对比其它类别的商品都能列出一大堆特殊性来,但是商品就是商品,特殊性不能也不应掩盖它的商品本质。即:交换价值。这里不讨论政经学意义的定义,以免被人纠缠。
消费者从公共渠道得到的信息,多数都会因为话语权的关系在相当程度上出现失真。很多看起来灰常有道理也灰常为消费者利益着想的说法其实掺杂了太多的私货,直让人真假莫辫,深受其害,这一点必需注意。
前几天本人从网上搜到不少论述古典吉他弦的文章,一时冲动,购进三套,放到琴合里约有两个星期后,高潮退去,却实在没有感到有换弦的必要,这才想起这些文章里可能存在滴问题。比如有人宣称:有些高手一天换一套弦!我不否认有人练琴老练一个地方以至于把这个地方练烂这种可能性,可绝大多数正常人不会这样极端吧?到底是谁在推动这样的宣传?难道60年前古典吉他用羊肠弦的时候,大湿们也是三天一套弦?现代尼龙弦的质量且不说比羊肠、马尾、丝线一类滴东东强多少,就本人的经历来说,曾经最少十年一动未动的一把老琴从储藏室里翻出来竟然一样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别忘了这弦可是十年前的地摊货哟~~我不否认有人爱听那种新弦的摩擦声,可俺还是忍不住问一句:是什么人定义了这些摩擦声是“好的”并让很多人深信不疑的呢?是制作人、分销商、代言人、广告商、不良教师还是媒体?会不会是他们联合营造出来滴泥?
宣称月把半月就必需得换套弦的言论消费者必需要警惕,里面让人怀疑有着太多的秘密。虽说那些产品的代言人们自己到底信不信只有鬼才知道,但他们从中取利我们消费者还是很容易搞清楚的。
再谈一下消费者当需把牢滴立场问题。为了便于表明本人的意思,直接从商品特性这个角度做个比喻,不一定恰当哈。如果把吉他看作衣服,不难理解它的商品属性。不外原料、款式、效果、价格、品牌这几个比较核心滴要素,把握好这些核心滴东东,问题会一下清晰鸟许多。
手工的好处很明显,能够量体裁衣,适用性强,能够投消费者所好,为消费者提供点对点服务。但劳产率低,价格高,这是手工货无法改变的硬伤,有人算过各国的人工费用,如果消费者想看紧自己的钱袋,对这些费用必需要做到心中有数。
手工制作者作为个人很难投入较大的资金进行市场调查与技术研发,多数手工业者就算传承了八代,也一样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说什么“经验”什么“传承”,不过是些概念而已,根本经不起科学滴推敲,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可以很轻易滴攻破这些个谎言。如果有人一口咬定“音乐不是科学,是艺术”并把它扯到乐器的制作上,请直接无视他就是。
手工货天生就是小众产品,这是它的宿命,也是它能够长期生存的秘密。从理性角度看,真正负责任滴手工师,他的每一件产品都有特定的主人,根本不可能适合其他人。就算做几个所谓标准产品,也只是在更大程度上让人去适应产品,而不是从设计上让产品去适应人。把产品做到完全适应人是不可能的,这里所谓的适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适应,即尽量在保证乐器基本定义不变的情况下,努力把演奏家无法自己克服的问题或不能用演奏技能来体现的特色用工艺的手段来弥补或者达成。比如有的人某根指头粗一些,身材高一些矮一些或者手大点小点等,或者有些人刻意追求某些声音个性,理由不一,总之是在不超出乐器定义范围的基础上尽量去满足消费者的行为。
让产品尽量去适应人是手工制作的灵魂和根本意义所在,也是手工很难被工厂所替代的深层原因。如果你没有全程参与你所订做滴手工琴,制琴师只是对你做些一般滴了解就声称能为你做好琴滴话,这不是在帮你做琴,而是在帮你挑琴!你花了订做琴的钱而别人不过是帮你挑了把琴而已,这个投入值不值很有必要搞清楚。
让人去适应产品,这是工厂的强项。工厂货的好处同样明显:制式统一,劳产率高,款式丰富,厂家有投入巨资研发改善适用性和实用性的动力和能力,价格较低。坏处是:适用性较差,消费者想要完全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需要在众多的产品里仔细挑选才有可能。真正理想的产品可遇而不可求,多数是找个相对合适滴,然后由人去慢慢适应琴。
吉他作为商品能够走进千家万户,首功应当归于现代生产工艺、管理水平、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工厂有动力和能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商品的使用性。
现代营销手段的贡献也不能埋没,营销理念滴发展使得消费群得到细分,不断引导工厂去满足和跟上最大消费群体不断增长的需求。
可以说吉他这件乐器被定义和定型是由于手工的贡献;只所以能够得到普及与发展,工厂与分销商的推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到这里我想说:如果你决定要一身衣服,先不论是唐装还是西服,在手工还是成品之间进行选择的话,理解了做衣服的道理,也就明白了选琴的道理。这是从商品性质去看待吉他这件乐器的理性铁律。如果不幸诱导你认为吉他是跟衣服一样滴想换就换,那就是你自己的理解能力问题,不要怪我!如果你正好不差钱,这个世界就清静、河蟹、谁都没错鸟,呵呵。
当你确定了消费需求,一定会有很多信息干扰你正确的认识。最大的干扰来自于商品的特殊性,推销者强调最多的理由在咱们仔细剥去它的层层伪装后,其实只剩下一条:吉他比其它商品特殊!然后---理由滴理由十万条!!比如:收藏价值(这个可以无价)、艺术价值(这个也可以无价)、文物价值(靠!我们用不到1000年以后)等等。(此处省略10万字)。难道这些根本不搭调的所谓价值所谓特殊性是由销售商代理商们说了算滴?至于强调神秘主义滴,什么灵性、生命、个性等等,完全是胡说八道!约等于直接抢你钱包。
手工产品的好处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很可能会更加巩固,这是消费心理与市场切割的必然所决定的,国内国外都会有负责任的制作师真正为他的客户负责,并且具备相应的能力来负责。
必需记住:手工琴的基本要义是因人而异,异的是形而不是质,不论琴的形状如何去适应人,它的内在质量都应当是统一的,这是真制作师滴基本功,当然也是假制作师的演出剧本。如果你没有条件与制作师当面厘清所有相关细节并全程参与制作,这个订做就一定会出现问题,这就像做衣服时中间一定要试一试以确保适用功能是同样道理,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你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适应这个所谓的订做,这个适应过程则极可能被误导成“磨合”甚至是“开音”,而你自己却毫无察觉。穿新鞋需要撑几天才合脚的情况并不是你的错,这是由于你的钱没花到,或者是为你做鞋的人本来就不称职。如果多数人认清这个道理,就会意识到:二手的手工琴其实与二手的手工衣服是一样滴,即:完全失去了功能性的市场价值。有人偏好收藏,那是另一回事,与乐器无关,更与本文无关。如果有人告诉你“我这个手工货就像是为你做的”,这差不多就是在骗你。
现实中有很多不差钱的主,其实是在满足消费心理而已。悲催的是:这种消费心理的滋生是被人忽悠出来的,换句话说是被人诱奸后生出来的怪胎。
崇尚理性滴消费者必需要记住:吉他是商品,是消费品。牢牢抓住这个本质的东西就不容易犯晕!最后提个醒,再说几点很容易被人忽悠的话题:音量,音色,经验,品牌。
这几个话题具有无穷的忽悠力,在当前滴国内吉他市场,本来很微小的差别被一些粗暴绑架话语权的人吹到鸟天上去,严重失去客观标准,JS拿这个说事儿也到罢了,能不说自己家瓜甜吗?要命的是当甜度差别只有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万分之一时,价格却差到了几倍几十倍,中间巨大的暴利被所谓权威们瓜分豆剖。原本很难有统一标准的东西,人为滴被复杂化、神秘化、神圣化、绝对化,甚至于不容别人讨论,谁说个不字,等待他的定是一大堆攻击与漫骂,最荒诞的是,消费者根本开不了口,因为他们不停滴警告:你见过几把琴?你木有见过你有发言权吗?你做过几把琴,你木有做过你有发言权么?你会弹琴么?你不会弹琴你木有发言权!搞得人都不敢说鸡蛋好吃不好吃鸟,因为我们见的鸡蛋木有贩子们见的多!同时我们自己木有下过蛋!最后我们很可能不会煮鸡蛋或者炒鸡蛋!
粗暴的话语垄断搞的行内人禁声,行外人无语。百分之一的差别被话语权威人士百分之百滴放大和强调,多数可怜的消费者稀里糊涂滴被制造商、分销商、广告商、代言人、无德教师们联合打造的利益链条牢牢锁住,只好任人宰割。
有一些人吃过亏后长了心眼,却没有长好心,直接义无反顾滴一头扎进这个利益链条,迅速滴成长为斩新滴JS,且最易成为特别恶毒滴一群,这些人伪装极深,常常装成很有经验滴样子,外表也最为谦卑,有一副很超脱滴包裹,特别值的警惕!但伪装就是伪装,一不小心还是会露出马脚。前几天在一个很火滴帖子里注意到一个跟贴,直接把消费者称为:不明真相的傻X群众!这口气实在让正义人士咽不下去。这种人属于吃相非常难看的一类,平时伪装滴很深,当感到有人威胁到他滴“X食盆”滴时候,立马就被打回原形,露出鸟咬人滴尖牙。
最奇怪滴是这么一群人:他们明明吃了亏上了当却并木有长心眼,也一个劲儿跟着别人瞎起哄,努力把很简单的问题也往复杂里搞,不知道是装比装出幸福感鸟还是让人给忽悠瘸鸟,看起来像被人卖掉还帮人家数钱一样。往轻里说这是一群脑残,往重里说这些人是为虎作伥!
经验问题前文有涉及,不谈鸟。品牌问题是常识,不多说,只捡一句要紧滴:不论是手工还是工厂,好的品牌意谓着严格的质量保障,负责的手工师与工厂决不会允许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市场,出现恶劣质量问题滴,基本属于遭遇山寨。
开音问题本人更不想胡扯。除了乐器老化和环境变化会引起音色滴些微变化俺还能够理解外,凭俺滴智商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拿别人滴东西来装比,咱情商不行,容易脸红。
手感、音准问题本人认为不用讨论。如果你想要的是乐器而不是家具或者玩具,不能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的产品,不论是手工货还是工厂货基本上不属于乐器范畴,不管它是西班牙滴东班牙滴五大洲滴四大洋滴,都是有志人士可以当垃圾丢掉的东西。这句话本应搁到本贴滴最前面,刚理吧出来才。
本文木有引用任何资料,一家之言,信口啦啦而已,若大家都能发表下自己的意见,说不定真理真会越辩越明!能力问题,难免谬误,说好说不好滴请各位看官一喜鸟之。诚望看官们能得到娱乐,项贴为盼。
看到这里的人表示有耐心。就此打住。
笨人原创,盗版必酒,如有雷同,纯属雷人。
[ 本帖最后由 k827 于 2011-10-22 15:07 编辑 ] 太长没看. 原帖由 bell111 于 2011-10-22 15:30 发表
太长没看. 俺敲打了多半天呀!!
[ 本帖最后由 k827 于 2011-10-22 15:42 编辑 ] 学习了 好文章,不知有几个人敢真正面对,吃亏上当的人不少,但有几个能仗义执言,能揭穿这些利益商人的丑恶嘴脸和其真正目的,认真拜读了,也避免以后吃亏上当,谢谢了 !!! 难得的好文章!
是真正的中立客观的评价。
不像有些帖子,我一看就是在忽悠。 写的真TMD好 不错。 这是楼主站在自己的角度的理解,分析的很认真,但还是不太客观,如果真的能将吉他制作的每个环节能够了解透彻,可能问题的内容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辛苦了楼主!
历来都是买的没有卖的精,到处是坑,只是不知道会掉进哪一个,但愿别太深。 楼主写得非常好! 论坛上就应该多些敢讲实话、敢抨击谎言的人!
同时,看得出来楼主的文字功夫了得,钦佩! 感谢 扬子江畔鼓励,我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感谢 EA345得到您认可不胜感激!
感谢 qiaodong支持,能对消费者有些启发,说明俺扯对题鸟,谢谢!
感谢 方桌子 认可。俺只是想平视这件商品而已,扯这件事的动因缘起于近两月混迹本坛,感觉这里人不错,就是讨论问题的气氛有些怪异,呵呵。
感谢 gdjt@gdjt娱乐生活 人人有责,来贵坛混,请多关照。
感谢 xyduht支持!
感谢 blade79您客观地指出了拙贴存在的问题,俺承认,这贴子很多东西没经过认真思考,有些信口开河,制作方面的知识确需加强学习积累。
感谢 ccce 能引起关注深感荣幸。从更深一层意义上认识:问题的另一面可能是——确保产品生产与销售环节的合理利润是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前提!必需要把商家的正常营利与坑爹区别开来!与您共勉。
感谢 nkzmh 抬爱,说几句实话并不难,难得是当今世道说实话也需要脸皮厚。文字可是文化问题,政府都开始开会研究鸟,咱们一群玩物伤志之徒可当不起,不合适在咱坛里讨论,呵呵。 我觉得论坛的各位应该感谢有这末一位敢说真话的仁兄。!!!!!! 看前面时候感觉还可以,看到后面觉得不对头,总有点怨念在里面的样子
后来顺着线索去翻了翻“很火的帖子”,点了下“只看该作者”
原来还是有吐槽目的的啊
原帖由 requestdenied 于 2011-10-23 11:01 发表
看前面时候感觉还可以,看到后面觉得不对头,总有点怨念在里面的样子
后来顺着线索去翻了翻“很火的帖子”,点了下“只看该作者”
原来还是有吐槽目的的啊
楼主的题目说纠结,,,内容却是骂人,,, 原帖由 requestdenied 于 2011-10-23 11:01 发表
看前面时候感觉还可以,看到后面觉得不对头,总有点怨念在里面的样子
后来顺着线索去翻了翻“很火的帖子”,点了下“只看该作者”
原来还是有吐槽目的的啊
嗯哈,兄台眼尖!从你提到的“那个帖子”的点击情况看,消费者还是比较关心这个问题滴,至少能为咱这坛子引来不少人气吧?讨论一下本应是好事嘛,可有些人老摆出一付不容别人说话的架子,还端成高高在上的样子,咱外行人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嘛!别以为消费者全是傻子!劝他们还是积点口德滴好!本人近期曾经经历过选琴的纠结,看到“个别人”表现实在差劲,气不过,不起起他们的老底嗯不下这口鸟气!!得闲半日,遂敲键盘以泄愤,是为本贴。能为不明真像的消费者当当脚凳则不胜荣幸之至,此回复可为拙贴小注。 原帖由 yoce 于 2011-10-23 11:55 发表
楼主的题目说纠结,,,内容却是骂人,,,
所谓不骂人不成文,本人有志于免费治疗各种“装比综合症”,骂不好瞎骂而已。若兄台同意有些人是在找骂,则更容易让帮路人看清立场,谢谢回贴。
[ 本帖最后由 k827 于 2011-10-23 12:08 编辑 ] 楼主不是骂人,而是骂的一种现象。
但是,这种现象不会因为楼主或者更多类似楼主的人开骂而改变,能决定商人运作模式的,只有市场,而不是道德。
俺在道义上支持楼主! 当道义让更多的人很快知道琴市的真相之后,市场也会随之改变。很快,更多的代理商、分销商将会涌进这个市场,改变少数商家垄断的格局,琴市价格进入激烈的良性的竞争,最终降低到合理水平,跟国外正常琴价看齐。信息的垄断和误导所带来的高额利润,很快将会成为过眼云烟。
各商家们,努力扛着高价再卖几天吧,未来要多保重! 工厂手工吉他至少在中国,都是人借助工具做的,中低端的工厂和手工想不出有啥区别,或许自己吉他是某人专门为自己定制,有了vip感觉?那就是买的是购物过程的感觉了?万一做出来不满意,还不如去一大堆工厂里挑挑拣拣呢
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几块木头值那么多钱,钢琴几千个零件,也值那么多钱。无知,的确不了解制作方面
一个卖茶叶老板对我说,进价20的我卖30多,进价100的我卖200或300多,进价300的,我卖七八百到上千。嘿嘿,一万多的和2000多吉他搞不好工厂里也就千把元区别,这样想心里就很舒服了 原帖由 zhangyang1979 于 2011-10-23 13:14 发表
工厂手工吉他至少在中国,都是人借助工具做的,中低端的工厂和手工想不出有啥区别,或许自己吉他是某人专门为自己定制,有了vip感觉?那就是买的是购物过程的感觉了?万一做出来不满意,还不如去一大堆工厂里挑挑拣拣 ...
想有好琴能入,最好先阅琴无数。。。
我想这和找老婆是一样的道理,认真谈几次恋爱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了。 不管怎样,有些概念我还是不能赞同
抛开细节,说简单的
作为商品,handcraft这种东西,在大多数领域,都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说更俗点,听说全聚德现在也有全自动烤鸭机了,也可以机器量产了,当然,人工的果木烤鸭技术也没丢
我没鉴定过机器和人烤的味道是否有区别,但我相信更多人迷信人工的而不是机器的
手工制品,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以及信念的传承,不管它的技术是否可以被工厂流水线超越,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可取代
[ 本帖最后由 requestdenied 于 2011-10-23 23:15 编辑 ] 太长了,看不完啊 楼主的立场,我基本同意 !!!
回复 24# requestdenied 的帖子
不知道“一种态度,以及信念的传承”是否转化为有形的银子附加在了吉他身上。附加之后该商品是否具备了工艺品,艺术品的特质,同时他的使用效果是否显著大幅提高,如果其根本性能高不出其它流水线的同类的话,掏钱买“一种态度,以及信念的传承”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没必要 原帖由 o13635133581 于 2011-10-23 23:10 发表想有好琴能入,最好先阅琴无数。。。
我想这和找老婆是一样的道理,认真谈几次恋爱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了。
仁兄提议,楼主极为赞赏,您高屋建瓴滴指出了求琴的法门。
拙贴仅从一般情况下提出选琴思路,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者。三宫六院是帝王,妻妾成群富与贵,一夫一妻平常人,有条件的话人人都想要好些的。喜新厌旧,人之常情嘛。
不花钱美女就能跑到家里来,哪里会有离异出轨之说。
只能有一个的话,找好师傅量身订做一把可心滴,也是俺的梦想,但前提是必需明确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同时还得比较有钱对吧? 好文! 原帖由 巢湖渔夫 于 2011-10-23 23:55 发表
楼主的立场,我基本同意 !!!
原帖由 只信上帝 于 2011-10-24 08:44 发表
好文!
哥哥是我老师,人品若琴忠厚实在。得到您的支持是老K荣幸,请多关照。 兄弟,千万别这么说,而且我也不是什么老师,称呼我任兄就行。
做人、说话只要负责,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良心就可以! 原帖由 只信上帝 于 2011-10-24 09:46 发表
兄弟,千万别这么说,而且我也不是什么老师,称呼我任兄就行。
做人、说话只要负责,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良心就可以!
感谢任兄 ! 文笔非同一般的好文!
看的一些人大喊过瘾鸟!长知识鸟;也看的一些人心里不舒服鸟,在骂娘鸟。
关于古典吉他“开声”的说法,感觉有点“脸红”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以被归类为鼓吹吉他有“开声”的群体里的一份子?但是自己手里有两只琴,一支面单(用了快2年),一支全单(用了满9个月),其中几根弦尤其是1、2、3弦,在某些把位的音色(相同环境不同季节),真的与刚拿到手里的时候不一样了!我个人感觉是变得好听鸟。这到底是什么原理?不知用什么科学原理可以解释的通呢? ----- 实话实说!
[ 本帖最后由 福多嗓 于 2011-10-24 10:26 编辑 ] 原帖由 福多嗓 于 2011-10-24 10:23 发表
文笔非同一般的好文!
看的一些人大喊过瘾鸟!长知识鸟;也看的一些人心里不舒服鸟,在骂娘鸟。
关于古典吉他“开声”的说法,感觉有点“脸红”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以被归类为鼓吹吉他有 ...
开声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 这个不用质疑也不用觉得神秘 开声对高频和整体和声效果提升非常明显 没什么神秘的 汽车全是铁做的 还有磨合期 还需要保养 音箱还需要煲来使声音更悦耳 更何况木头做的琴 充满灵性 回复 34# 福多嗓 的帖子:根据我的理解,真真的手工吉他是制琴大师精心呵护“培育”的杰作!
谈谈一些“我”对手工吉他的个人理解,仅作参考,权当搞笑文章一笑了之好了!
我注意到,许多中国通的老外把人民币的第一行字幽默地念成“中国人民很行”,我很欣慰!是啊,中国人在很多方面的确很行:山寨货盗版很行,假货冒牌很行,用三聚氰胺生产鲜奶很行,嫦娥奔月蹦出个欧阳坑很行;神五载人飞船的升天使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奔月梦想,而当电视台主持人反复问杨利伟在飞船上看到了什么的时候,全国电视观众是多么期盼听到杨利伟看到了被洋大人誉为“伟大的城墙”的那东西,可遗憾的是当我听到杨利伟说“我看到了我们可爱的美丽家园”时,顿时我感到面对洋大人忽悠了我们近半个世纪的神话被无情打破了,我弱弱地问自己,我们还觉得我们中国人民“很行”吗?此时,我欣慰之感荡然无存,我感到惭愧!更有些愤怒!!我有种被别人忽悠给卖了还在替别人数钱的感觉!!
承认差距才会进步!中国吉他制作业也是如此。中国吉他制造业通过几十年的奋斗在制琴师的不断努力与汗水的浇灌下确实有了长足进步,这是多么地可人啊!但我们必须引以为戒而绝非引以为豪!急功近利只能欲速不达!!!
一把品质高雅的手工吉他是通过吉他大师的精心呵护与培养的杰作!而绝非手工制作就能算手工琴了,我以为目前国内的手工吉他用“人工琴”来区别于国外的“机器琴”似乎更合乎逻辑;当然也应该承认我们的人工琴的性价比确实优于进口的机器琴,但这可能由于关税壁垒所造成的!
关于开声,许多国内制琴师都不以为然,认为这没有理论依据,但相当一部分有经验的吉他乐手(特别是经常有机会弹奏新琴的吉他手)都感觉到吉他开声并非“空穴来风”;我作为一名非专业人士和以局外人的视角用比较普通的逻辑思维来谈谈对吉他开声的理解。我们知道任何材料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材在外力作用下有疲劳与恢复这一过程,这是材料内部分子结构的应力所造成的物理性能所决定的,而一旦材料在外力作用超过疲劳强度上限,就会失去恢复的功能;材料的“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过程结束后,会进入一个比较稳定的物理状态,这一稳定状态时期的时间最长,最后逐渐进入衰老期而报废。利用材料的这一物理特性曲线,手工制琴大师所制造的吉他在出厂前还会对吉他的诸如手感、音量、音色等指标进行细微、细致的调整,使其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声明:本人一点都没有贬低与诋毁我国民族企业的意思,只对在目前市场环境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抨击;相反本人一贯支持并衷心希望我国民族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并致力于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市场竞争环境而努力!
争论也好、挣钱也罢;如果争论在平等对话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如果挣钱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体现价值;任何只要在体现三公原则前提下被市场认可的品牌效应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
以上文字仅供参考,如有不妥敬请谅解!
[ 本帖最后由 只信上帝 于 2011-10-24 11:11 编辑 ] 原帖由 福多嗓 于 2011-10-24 10:23 发表
文笔非同一般的好文!
看的一些人大喊过瘾鸟!长知识鸟;也看的一些人心里不舒服鸟,在骂娘鸟。
关于古典吉他“开声”的说法,感觉有点“脸红”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以被归类为鼓吹吉他有 ...
本人纯属业余中的业余,刚入贵坛不足百日,初来咋到,说话不知深浅,请念在出发点是为多数局外人着想这个角度多给些谅解,错误之处还望海涵!借福兄楼角抱个歉哈。
这“开音”一说,本人实在不懂,相信资质与阅历与我相彷的人会有同感,但是不要灰心,随着阅历与知识不断提升,相信终会解决这个认识问题,千虑终望一得!这里想说明的是:文中提到的所谓“开音”不论真实存在否,都不应成为某些人掩盖商品质量问题的借口。
到目前为止,个人的认识仅停留在最低层面:从学琴的角度看,超高级以下水平的爱好者只要努力学习练习,总是处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感觉到声音有改善实属必然。就算没有“开声”一事,随着各项技能地提升、对琴的适应(文中有提及人适应琴)、指甲形状、绷弦角度,压弦敏感度、拔弦灵敏度、右手放松度、左手按压应力、力度均衡度、左右手配合度等因素的不断改善,声音“明显改善”一事很可能会在任何一把能称之为乐器的吉他上出现,赞成开声说的人往往同意高频音的改善,可不知有没有认真想过,右手大拇指的稳定性远远超过ima三个指头!我现在的理解也就到这里,说心里话,我本人真的愿意相信开音一事,特别是我现在手里就有一把白松新琴。文中不敢多探讨,无他,实出于自己了解不多,怕让人抓了笑柄。既然福兄追问,某不敢不应,自当引项受砖!一句话:开间之辩不论有无,只要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就不会被传导进商品的价格里面,成为诱人的钓饵。
感谢顶贴!
[ 本帖最后由 k827 于 2011-10-24 11:52 编辑 ]
回复 36# 只信上帝 的帖子
非常感谢任兄的撰文说明论坛里其他朋友针对“开声”也发表过很多帖子,根据自己上学时学到的一点物理知识,不是认为那是胡说八道,但是其究竟如何,依然没有更具体或更直观的认识。所以,我还是以自己对吉他“音变”的感受来理解“开声”。“开声”这个词也许只是针对乐器的专有名词?让人第一感觉是乐器的“向好”,那么现实中是否有“向孬”的变化过程?(我猜应该有但比率甚少)所以如果将乐器的“开声”代用为“音变”,是否包容性就更广一些呢?(纯属胡思乱想一吐为快)
[ 本帖最后由 福多嗓 于 2011-10-24 12:31 编辑 ]
回复 38# 福多嗓 的帖子
其实在上世纪7、80年代进口音响进入我国市场以后,我们就已经初步掌握了“开声”这一原理。进口音响(当然也包括国内音响)的喇叭要经过“包机”处理,就是将音箱用棉被抱起来把扩音机调到70%(超过这个70%极限喇叭容易损坏)的音量播放1-2小时,大约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处理,这时喇叭的音色会达到最佳状态,所以开声是有理论依据的。[ 本帖最后由 只信上帝 于 2011-10-24 12:44 编辑 ] 开声,总体来说,及其有限。不可能有质的变化。
忘记了你们在乐展上,见到8万人民币的洋琴的感觉了吗,那可是新琴,没开声。好听吗?
认为开声作用很大的人,可以拿着你们的已经“开声”的JQK60000琴,去和这个没开声的琴比比。
[ 本帖最后由 方桌子 于 2011-10-24 12:4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