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演奏古典吉他是第二创作,这第二创作应该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创作?
如题.或者说"第二创作" 到底创作了什么? 移情呗~ 如果完全按樂譜彈奏,用MIDI即可,但由MIDI來奏出的音樂是沒有生氣的,大家試試用MIDI奏出小星星來聽聽便知道;但由人來演出,會加進了人性,馬上會產生樂譜無法標出的微妙變化,如果演奏者是一個稱職的演奏家,這些雖然細微的改變,例如音色的變化,呼吸,rubato等等,會賦予音樂生命,而這些便是由演奏家的二度創作所產生。[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01 22:16:16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goldenguitar在2004-11-01 19:18:37的发言:
如果完全按樂譜彈奏,用MIDI即可,但由MIDI來奏出的音樂是沒有生氣的,大家試試用MIDI奏出小星星來聽聽便知道;但由人來演出,會加進了人性,馬上會產生樂譜無法標出的微妙變化,如果演奏者是一個稱職的演契家,這些細微的改變,例如音色的變化,呼吸,rubato等等,會賦予音樂生命,而這些便是由演奏家的二度創作所產生。
二度创作就是"创作"了这些细微变化吗? 是不是二度创作=艺术加工的意思? 那为什么称"创作"? 既然是"创作", 肯定有作品, 而且是"创新", "有艺术价值" 的作品, 请问这个"作品" 是什么? 就象纸面上写的“你想干吗?”几个字,你大声读、小声读、细声读、喝醉了读、梦中读、再换做另一个人读、或者不同方言读。。。。。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效果是一样的。。。。。。。。。。。。。。。 以下是引用老古典吉他在2004-11-01 21:10:28的发言:
就象纸面上写的“你想干吗?”几个字,你大声读、小声读、细声读、喝醉了读、梦中读、再换做另一个人读、或者不同方言读。。。。。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效果是一样的。。。。。。。。。。。。。。。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吗?不能说他创作了乐思,变奏,注入新鲜的什么,什么等等什么吗?还有这个"什么"具体有哪些? 这个艺术形象应该是演奏者用琴声(乐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徐疾)所塑造的;因此吉他表演者也要适当研究其它表演艺术(如电影、戏剧、相声等)的普遍规律以资借鉴。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琴友对“弹吉他”都存在不正确的认识,如有的认为它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觉得学琴要所谓的“天分”,而有的对弹琴又看得过于随便,觉得不必认真钻研,完全凭自己的“音乐感觉”弹琴即可。我觉得要把弹吉他上升到“音乐表演艺术”这个高度来认识才有利于我们真正掌握这门艺术,从而不断创作出感人的艺术形象。 顶!除了比赛要遵循原作意图外,对演奏者的二次创作还有没有作出哪些新的要求的? 我鹅脑弹琴,一脉地按曲子标识要求弹,算不算二度创作.-----做到这点不错了也,评委喜欢.管他大众接不接受... 模仿大师样本弹的算不上二度创作.只有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演奏才能称之为二度创作.创作的内容有:不同的情感专注,不同的音乐理念,不同的音乐构思,鲜活的音乐形象,乃至创新的变奏等等.特别是在不同情境的演出能否勾起高层次观众的共鸣得以体现和判断"二次创作"的成功与否..有理无理说了再说..... 二度创作好不好,演奏见分晓. "你想干吗"和"你想干嘛"不一样啊.... 演奏古典吉他这种"二度创作"的能力要在哪几个方面去培养. 不知道音院的朋友对第二创作怎么诠释. 我真的很想听到中国人自己的演奏作品,虽说可能技能不如他人.而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在国人琴声中所能表现出来的历史沧桑感和民族精神相信是他人所难以模拟的.它更能勾起中国人的民族情怀,在融合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历程中起到进一步鼓舞人的功效.相信能引起众多国人的共鸣.我想说这就是中国人演奏古典吉他二次创作的情感基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