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把吉他
发表于 2004-11-13 18:41:00
wangtan1127
发表于 2004-11-13 18:53:00
呵呵!那个付点是那个音的延续,即3拍。到1/2拍后弹下一个音,上一个音不终止!!!下面的音照样弹,那个带付点的音一直延续到3拍才终止!
12356
发表于 2004-11-13 18:55:00
是高音声部的旋律音.3拍.[没3拍]高音旋律不就断了?!
两把吉他
发表于 2004-11-13 19:03:00
12356
发表于 2004-11-13 21:05:00
有时可采取低音前置的弹法,有意于高低音层次错落有致.停顿的地方可能是为了有意强化音符之间的张力感和紧张度变化,作这样的处理仍要保持乐曲的3拍子进行.[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风格的变奏]----随便说说,
沙弥
发表于 2004-11-14 22:21:00
这是吉他爱好者的一个常见问题,冒昧谈谈我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阅读用单行乐谱记录的多声部音乐。吉他音乐因为使用单行乐谱记谱,在记录多声部音乐时不如钢琴乐谱那样明晰,因此容易给爱好者读谱造成一定的困难,但仔细分析吉他单行乐谱的话,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以本曲第二小节为例,这里有三个声部,上声部(旋律声部)是#F音,三拍,下声部(低音声部)是#D音,三拍,中间声部(伴奏声部)是余下的五个音,也是三拍(为什么是三拍,参看下文)。从记谱的习惯来看,这个小节可以有两种记法,一种就是如上谱所记,将上声部或下声部的音(此处为上声部的#F音)用符杆与中间声部的音连接起来。此时,#F音同时承担了上声部和中间声部的功能。作为上声部的#F音,在这里承担的是实质上的音乐功能,即三拍的旋律声部;作为中间声部的#F音,在这里承担的是形式上的记谱功能,作为半拍来补足中间声部的三拍时值。另外的一种记谱方式是,在中间声部第一拍的前半拍记上一个八分休止符,这样中间声部就可以很清楚地表明是三拍了。以上两种记谱方式,在古典吉他乐谱中都能见到,但以第一种更为常见,笔者认为原因在于第一种方式在视觉上更简洁和美观。另外,第二小节的#F音应该如第四小节那样有一个上符杆,估计是原乐谱在印刷环节(非排版环节)没有印上去,当然也可能是搂主扫描得不够清晰。细心的朋友可能还会发现,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第三拍的记谱方式不同,严格说来,第二小节的记谱方式是正确的,第四小节则是错误的,容易造成读谱和分析上的困难(估计排版人员不太熟悉吉他音乐记谱方式的特殊性)。另外完全相同的两个小节用不同的两种方式记谱,也是不严谨的。
没车男觅有车女
发表于 2004-11-14 22:41:00
以下是引用两把吉他在2004-11-13 18:41:39的发言:
http://bbs.guitarschina.com/UploadFile/2004-11/2004111318385736.jpg
这是<泪>的第一排.3/4拍,第一小节有6个八分音符,也就是3拍.但第二节F音是个2分音符,还有个附点,它时值就是3拍,第二小节的时值加起来就不对了!但我听罗素弹的这一小节感觉是F音只有4分之3拍,后面的B音有4分之1拍,加在一起正好一拍,这一小节的总时值就是3拍!我就没搞懂是怎么回事了,很困惑,我乐理不好,如果这个问题没搞清楚对着节拍器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弹了,烦着呢,请指点!!!
嗨~!按照谱子音符的时值演奏就正确了。
估计你没有老师
sonata
发表于 2004-11-15 09:12:00
这个谱好些!
http://bbs.guitarschina.com/UploadFile/2004-11/2004111591216444.gif
沙弥
发表于 2004-11-16 11:04:00
对照两个乐谱,就更容易看明白了。
999T
发表于 2004-11-16 11:26:0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