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duht 发表于 2012-1-30 10:52:04

古语云:不打不成材。这里的打,不是随便的打骂孩子,而是要有的放矢,是要针对孩子的错误打,让他明白犯错误的后果是要自己承担的。所以怎样打是一种学问。我认为数字兄的做法应该是有目的的打。

只信上帝 发表于 2012-1-30 10:54:11

回复 39# 12356 的帖子

掌握度是这种行为所造成的结果轻重,但作为这一行为本身,我还是坚持投反对票的

只信上帝 发表于 2012-1-30 10:56:40

原帖由 xyduht 于 2012-1-30 10:52 发表
古语云:不打不成材。这里的打,不是随便的打骂孩子,而是要有的放矢,是要针对孩子的错误打,让他明白犯错误的后果是要自己承担的。所以怎样打是一种学问。我认为数字兄的做法应该是有目的的打。
这就是创造谎言之源!
犯错误不要紧,如果体罚,以后你就再也得不到“真相”了,呵呵

12356 发表于 2012-1-30 11:04:33

原帖由 只信上帝 于 2012-1-30 10:54 发表
掌握度是这种行为所造成的结果轻重,但作为这一行为本身,我还是坚持投反对票的 女孩子是要富养,而男孩子不能娇生惯养。外面的世界是野生的丛林。对于灌输竞争意识 强化承压训练 提高学习效能的课题,不知任兄该如何为之?

12356 发表于 2012-1-30 11:08:12

我没生气,因为你们说的都是常理。是对的。

xyduht 发表于 2012-1-30 11:09:31

原帖由 只信上帝 于 2012-1-30 10:56 发表

这就是创造谎言之源!
犯错误不要紧,如果体罚,以后你就再也得不到“真相”了,呵呵
教育,要因人而异。所以,孔子弟子三千也是分而教之。

只信上帝 发表于 2012-1-30 11:09:38

回复 44# 12356 的帖子

无为而治
也或“有所为,有所不为”

12356 发表于 2012-1-30 11:15:36

先天不足,笨鸟先飞。压力之下,“笨鸟”的潜能得到了部分的释放。他父母看到了:啊,一直没发现我儿子居然会有这么好的音乐能力。
此后,我问“太子”:你有自信吗?
回答中气很足:有!

不虚此行。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12-1-30 11:19 编辑 ]

12356 发表于 2012-1-30 11:17:51

原帖由 只信上帝 于 2012-1-30 11:09 发表
无为而治
也或“有所为,有所不为” 道家思维?

只信上帝 发表于 2012-1-30 11:19:26

考大学曾经是父母认为希望孩子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但现在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比比皆是
要相信这世上成功的路不止一条,还有别的路可以走
如果美国也用像我们这样的教育体制,那么就不会有像大卫·科普菲尔这样伟大的魔术大师的诞生了

只信上帝 发表于 2012-1-30 11:21:49

原帖由 12356 于 2012-1-30 11:15 发表
先天不足,笨鸟先飞。压力之下,“笨鸟”的潜能得到了部分的释放。他父母看到了:啊,一直没发现我儿子居然会有这么好的音乐能力。
此后,我问“太子”:你有自信吗?
回答中气很足:有!

不虚此行。
我们只是探讨,我完全不想因为我们的讨论而干预到您现在可能是比较合适的教育方法

只信上帝 发表于 2012-1-30 11:23:39

回复 49# 12356 的帖子

我没有定式,就像霍元甲的迷踪拳,呵呵

xyduht 发表于 2012-1-30 11:25:48

转一段文章:
“中国狼爸”谈棍棒教育:“打”要基于科学与爱

2011年11月19日 01: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16)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国狼爸”萧百佑因以严格家规和体罚高压手段管教孩子而饱受争议。萧百佑18日在此间回应称,单靠“打”无法打出北大学生,自己的“打”是科学的,家教问题上的“狠”则基于科学与爱。

  18日,萧百佑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分享他的教育经验。他在回应网友质疑时说,他打孩子有两个原则:12岁以后坚决不能打;打孩子决不能用身体与身体接触,而应有家法。

  萧百佑说,所有孩子的错都是父母给的。暴打、乱打、不理性地打并不科学,而是“家暴”。这样的“打”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打”在他的家庭教育中不及万分之一。

  2009年,香港商人萧百佑的儿子萧尧、女儿萧君同时考上北大,老三萧箫今年也被北大录取,创造了“一门三北大”的奇迹。小女儿萧冰目前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读高中。萧百佑自诩有一套特殊的家教,“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他也被称为“中国狼爸”。

  萧百佑表示,自己打孩子的方式是“科学的、以人为本的”。一个孩子犯错,四个孩子必须站在一起,由犯错者按规领罚。孩子在挨打过程中不能哭,不能躲,反之则加罚。在他看来,挨打中不哭也是一种意志力,整个惩罚过程则是一种锻炼。

  萧百佑总结他的育儿经验是:第一,以身作则,爱家庭,爱妻子;第二,定好规矩,严格执行。他强调惩罚孩子前先要彻底摸清事实,不能委屈孩子,不能冤屈孩子。

  萧百佑并不认为自己孩子的的童年彻底失去了乐趣。看书、讲故事、带孩子出游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乐趣。同时他认为家长最有资格决定孩子童年是否快乐:健康、向上、自由、奔放就是快乐。

12356 发表于 2012-1-30 11:27:28

原帖由 只信上帝 于 2012-1-30 11:19 发表
考大学曾经是父母认为希望孩子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但现在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比比皆是
要相信这世上成功的路不止一条,还有别的路可以走
如果美国也用像我们这样的教育体制,那么就不会有像大卫·科普菲尔这样伟大 ...

我们这样的教育体制比古代更落后。古代中国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而现在出来的绝大多数净是“学者”,满腹经纶而不创新能力,只是知识含量多一点罢了,在古代或会被称之为庸才。我觉得,中国要走出愚民教育的阴影,还需大刀阔斧改革十数年方有成效。

xyduht 发表于 2012-1-30 11:27:29

原帖由 只信上帝 于 2012-1-30 11:23 发表
我没有定式,就像霍元甲的迷踪拳,呵呵
我只练太极拳,哈哈

12356 发表于 2012-1-30 11:50:03

原帖由 只信上帝 于 2012-1-30 09:08 发表
体罚孩子肯定是违背现代文明的,因为这是“野蛮”行为,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其实是一段不文明史。
曲啸的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这里省略2000字,你懂得......)
谢谢!
体罚二字是该慎用。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12-1-30 12:00 编辑 ]

12356 发表于 2012-1-30 12:06:37

原帖由 只信上帝 于 2012-1-30 11:21 发表

我们只是探讨,我完全不想因为我们的讨论而干预到您现在可能是比较合适的教育方法
感觉用在自己身上比较合适。
用在他人身上是初试。
当然感觉“自虐”也很痛苦。
用之待人却也着实与心不忍。
非特例不用。
道,非常道也。
谢谢任兄关注。

12356 发表于 2012-1-30 12:11:11

哎,都是为了这个“逼”字。

巢湖渔夫 发表于 2012-1-30 12:46:07

那啥,对待独苗“6+1”式的太子党(上有四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家长同意的前提下———严厉管教(包括适度的打骂)很有必要 !
让孩子渐渐适应和脱离那种唯我独尊的环境、对他以后的成长来说———利大于弊!
没有刻苦付出、哪有成功回报?渔夫之见:天才也许有,但不具普遍性……,自然法则是残酷的、也是相对公平的

k827 发表于 2012-1-30 14:14:05

晕。

JiangYing 发表于 2012-1-30 23:43:53

原帖由 巢湖渔夫 于 2012-1-30 12:46 发表
那啥,对待独苗“6+1”式的太子党(上有四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家长同意的前提下———严厉管教(包括适度的打骂)很有必要 !
让孩子渐渐适应和脱离那种唯我独尊的环境、对他以后的成长来说———利大 ...

“逼”和“严”我同意,打是下策,有很多方法可以代替打,比如来几十个虎卧伸, 既罚,又强身健体,呵呵。

12356 发表于 2012-1-30 23:53:38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2-1-30 23:43 发表


“逼”和“严”我同意,打是下策,有很多方法可以代替打,比如来几十个虎卧伸, 既罚,又强身健体,呵呵。 风牛马不相及。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做他爱好的事,他巴不得这么做了。“喜”剧总会健忘,“悲”剧刻骨铭心。有的放矢长点记性还是好的。

12356 发表于 2012-1-31 00:02:27

我有一个体会,体力活之后会感觉自己很笨。
反过来想,干体力活的如果他不干体力活,他可能比我聪明多了。
上帝造物弄人。奥秘。
若以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去想,那世界万物皆自然。

JiangYing 发表于 2012-1-31 00:03:01

原帖由 12356 于 2012-1-30 23:53 发表
风牛马不相及。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做他爱好的事,他巴不得这么做了。“喜”剧总会健忘,“悲”剧刻骨铭心。有的放矢长点记性还是好的。

谢数字兄指点,看来俺是欠揍啊.......

12356 发表于 2012-1-31 00:09:29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2-1-31 00:03 发表


谢数字兄指点,看来俺是欠揍啊....... 你也可以一试。一种米养百样人,或许你碰到的恰恰是最讨厌做伏卧撑的。那样你就得意了。

JiangYing 发表于 2012-1-31 00:19:47

原帖由 12356 于 2012-1-31 00:09 发表
你也可以一试。一种米养百样人,或许你碰到的恰恰是最讨厌做伏卧撑的。那样你就得意了。

哈哈,扯远了,回到您的题目,有人陪练琴,这“太子”也真是够幸福的,如果他喜欢的话。

twotighers 发表于 2012-1-31 10:05:32

twotighers 发表于 2012-1-31 10:17:09

JiangYing 发表于 2012-1-31 12:29:05

原帖由 twotighers 于 2012-1-31 10:17 发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几十个“虎卧伸”,那一气做完不得累吐血???
你家太子是后的吧?
人这东西是不能逼的,人是有思想的。
如果他能一口气做几十个“虎卧伸”,你还是让他学武术去吧。
学成开个 ...
果然是论坛,说个“比如”也有争议?! 只见过做不了虎卧伸的,没见过做完累吐血的......请就事论事,谁家太子是前是后不用您操心,呵呵......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如果你愿意陪“太子”读书,一连数日,每日8小时,收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