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如果现在不做,以后也不会做了。
为什么你最后哪也没去?文/栙魂
“18岁读大学,问你理想是什么,你说环游世界;22岁读完大学,你说找了工作以后再去;26岁工作稳定,你说买了房以后再说;30岁有车有房,你说等结婚了再带老婆一起去;35岁有了小孩,你说小孩大一点再去;40岁孩子大了,你说养好了老人再去,最后,你哪也没有去。”
微博上看到这句话。正如今天看的关于东东那本间隔年的书在豆瓣上的各种评论一样。大部分人,毫不掩饰对旅行、流浪、去远方、在路上的生活状态的羡慕和向往,纷纷表示人生能如此洒脱的走一遭无憾矣。然而,这大部分人又说了,现在走不了,遥远的梦想,不现实,乌托邦,没有钱,英语不好,不工作没收入怎么旅行……诸多的理由。而青春就在这一个又一个理由中逝去了。
不由得想起另一件事。每当别人知道我在大学时的专业是心理学时,超过90%的人都会立刻表示自己对心理学也很感兴趣,也想学一学。但是这些人中真正去借阅过心理学专业着作的人寥寥无几。绝大部分人只是说说而已,永远也不会付诸行动。他们想学吗?我相信是想的。只是或许还没有那么想,没有到会利用业余时间去试着真正的学一学心理学、试着读一本心理学专业书这样的程度。他们会有许多理由,没时间,上班累,家里有小孩看不下书,工作压力大没心情看厚书,最近在准备别的考试,等等。所以他们永远也学不了心理学,永远只是想学而已。
感谢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个拥有着惊人的行动力的女性。想做的事情,就要真的去做,只停留在脑海里一切都是空。即使结果和预想不同,也不会后悔自己为之付出的努力。正如数年前自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梦想的心理学作为专业;又正如当年为了申请去欧洲攻读心理学硕士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尽管最后出现了许多波折,没有皆大欢喜的结果,但我从不后悔。这一次次向着梦想前进并为之努力的过程,让我知道,看起来仿佛云端一般遥不可及的事情,真正做起来并非是那般遥不可及。
梦想,其实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关键在于你是否尝试过向它伸手呢。
问问人们,想去旅行吗,想背着包去远方流浪吗,想环游中国、环游世界吗。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一脸憧憬的说,想的。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寥寥无几。这件事最难的部分,不是钱,不是英语,而是是否具有这份勇气。正如有位旅者说的,当你决定要出发时,旅行中最困难的部分已经结束。
近来越发强烈的出发愿望,让我开始质疑自己原先的计划。是否要等到明年九月再出发?是否有必要等到明年九月再发出?到了明年九月,又是否能够按照自己的预想成行呢?届时会不会又出现一些未曾预想到的事情阻碍成行?
自己原本设定在明年九月出发的理由有二:一是自己手头积蓄不多,为了能够走的久一点,远一点,我得攒更多一笔钱,而这需要时间;二是在旅途中或是旅行归来后恐怕都得面对求职的问题,更足的工作经验或许更容易找到工作。
而现在,自己却又已推翻自己的论调。对于钱,到今年九月,已经能带着一笔积蓄上路。坐最便宜的火车,住最便宜的青旅,吃最便宜的食物,不乱花钱,不进收取高昂门票的景点,可以走上好一段时日,如果在途中自己逐渐掌握了一些穷游技巧后或许还能再延长。我想这已经足够了。事实上,对于第一次远游的我是否能坚持到一个月都是未知,规划做的太长意义并不大。对于工作资历,多一年和少一年的差别真的巨大吗,仔细想来倒也未必。更何况若我要换行业,之前的工作经验作用将会更低。
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的原因。最深层的原因在于,我担心这件事一旦被拖延下去,就会如文章开头那段话一样——“最后,你哪也没有去。”
我担心,即使是有着高行动力的自己,面对着繁杂的俗世,是否还能将现在这份理想/梦想保持下去。在明年九月到来之前,自己的梦想会不会被现实消磨光呢。又或者说,待到一年零三个月之后,自己还能如今天这般可以抛下一切坚定的迈出这一步呢。一旦,任何一点“意外”出现,比如爱情的突然降临,比如好的跳槽机会突至,比如家庭出现意想不到的变故….使得明年九月未能成行,那么下一次成行会是何时。当我在人生这场游戏中逐渐拥有了更多筹码、欲望也随之膨胀之后,我是否还有今天的勇气放下一切去远行呢。
突然发现,告诉自己因为钱和工作而现在不能出发,待到明年九月才能出发的自己,其实与那些徒表羡慕之情却给自己诸多理由毫无行动的人们,不是一样的吗。
“最后,你哪也没有去。” 我敢想敢做,沙漠,草原,大海三个想去的地方已经全去了。后面正在着手漫游西藏和新疆。玩完估计我会安神好几年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我想坐火车。。。
川藏的我 5月份 梦想南下 骑游的计划已经拉开帷幕。。。。。。 谁都有理想,但是不是谁都有能力
如果你没有能力安排好一切(父母的供养,学业的完成,女友的牵绊,财力的不便),这样的自由岂不自私 我在高中2年级走了十几个省会城市,还在山大威海校区那饱尝了沙滩,音乐带给我的快乐,我没从父母那骗路费,背着我的百元吉他,尽管耽误了学业几个月。
现在的我,家庭背负外债,万事缠身,终日惶惶,但是每每想起那些日子,都很开心。 30岁我能有房有车就很好了 “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但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样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
旅行和流浪,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青年来说,本不应该是一件需要很大勇气的事。 “18岁读大学,问你理想是什么,你说环游世界;22岁读完大学,你说找了工作以后再去;26岁工作稳定,你说买了房以后再说;30岁有车有房,你说等结婚了再带老婆一起去;35岁有了小孩,你说小孩大一点再去;40岁孩子大了,你说养好了老人再去,最后,你哪也没有去。”
若同上述 家庭和睦 有车有房 我宁愿最后哪也没去
人穷志短撸过~~~ 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 顺便拿走去微薄上了 卡耐基的书我到看了几本…大体就是让你多听少说…好奇怪我不道自己的理想是啥…人活一世 草木一秋 但行善事 莫问前途
回复 5# ahaaca 的帖子
这哥们打劫的? 很多人只是在想,没有在做。他们还是很想的。只是想。我以前很想去西藏,后来有过一个机会能去,但我已经不想去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