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理解论坛里的几位前辈,对火花爱护有加,约束、鼓励、帮助、点拨、爱护……其实不光是为了一个青年的明天,更是为了中国吉他界的未来营造一个更为宽厚和谐的气氛,有助于各种不同的年轻人、为了所有热爱艺术的人们实现共通的美好的愿望。
与你们同样热切的心情,我需要补充的是,火花的艺术训练和已经获得的长进是值得高兴的,但是他的职业生涯如何则是完完全全另外一个问题。我想一个艺术家成功的职业生涯必须在一切思路和行为服从于艺术追求的前提下,才合适去谈名利得失。
而我想,火花一直都混淆着艺术和职业生涯。从某种程度上,以目前他斟酌比赛选手水平而衡量参赛意义的心态,即使他日后不久达到乃至超过王雅梦的参赛发挥水平,他也无法为中国音乐艺术的健全发展出力。因为他的心中有对音乐的爱,却还没有能装得下对更多人和这个世界的爱。想到火花成为大师后代表中国青年艺术家能与各国优秀演奏家交流什么,我不敢往下去想。我渴望古典吉他的事业者中出现的是一位心胸与见地和梁思成、丰子恺、梅兰芳相较的人来推动仅靠竞赛名次远远无法推动的东西。
我不想否定音乐比赛,但我须提醒一点的是,有如下几位钢琴家是无法获得国际大赛认可的,或者根本不参加任何比赛,但他们在音乐殿堂中的地位有目共睹:柯尔托、李帕蒂、霍洛维茨、里赫特、古尔德……几乎就是20世纪钢琴界天才中的天才名单。
我们也曾讨论过古典吉他艺术辉煌的一天将会怎样?我想,至少是到了比赛不成为推动艺术和职业生涯中的任何一个的那个阶段。
“好的画,迫近神而同神结合…… 它是神的画笔的阴影,神的音乐、神的旋律…… 所以我想一个艺术家的生活应当是纯洁的、神圣的,使神的精神得以统治他的思想。” 【米开朗琪罗】 祝福他~~希望能获得大奖. 祝福一下 以下是引用999T在2004-12-30 19:11:43的发言:
少来了你,人家一个17岁的孩子为了比赛一个人背着家里从东北赶到上海,你还要人家怎样?
999T同学,我会为17岁的孩子写这么多吗?
我希望他理解的东西,我会写到他发表的主帖里面去的。
我习惯于思考多于扑火。希望你以思考同我交流。我关心的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爱护”一个人、引导他的导向是否可以做得更理想些。你若想帮助和引导一个未来的大师,你至少不该是一个过于简单的好人。 你思考了吗? 按他自己所说的水平应该能得奖吧 同意12楼看法!! 唉~~~飞蛾扑火啊。。。。如是背着父母偷跑出来的,以想象一个没有收入来原的人靠父母养活,如今确背着父母跑去比塞??我真的不敢肯定值不值得,比赛机会大把大把的。如真的把前途和吉他挂在一起的话,这赌注太大了。 正好赶上这里下雪 打算?跑了没有啊? 吉他中国年度最佳剧情奖 6楼说得很在理啊 一会来一会不来,炒作之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01-03 1:15:07编辑过]
火花:心理調整好祝福你得獎 颁发本年度古典版最具人气奖:火花;最佳新人奖:12356;最受欢迎奖:wind_170。奖品: 謝謝各位版主辛苦這一年 没准到上海过程又有什么事.. 我记得罗莎林·图雷克女士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思想:艺术和职业生涯就像油和水,它们混不到一块儿。用艺术作为追逐职业生涯目标的手段,以及用职业活动来提升艺术的想法都是不对的。然而现今到处都是这样做的趋势。我渴望古典吉他的事业者中出现的是一位心胸与见地和梁思成、丰子恺、梅兰芳相较的人来推动仅靠竞赛名次远远无法推动的东西。我不想否定音乐比赛,但我须提醒一点的是,有如下几位钢琴家是无法获得国际大赛认可的,或者根本不参加任何比赛,但他们在音乐殿堂中的地位有目共睹:柯尔托、李帕蒂、霍洛维茨、里赫特、古尔德……几乎就是20世纪钢琴界天才中的天才名单。我由衷地觉得小埃上面的话说得非常好!图吕克演绎的哥德堡变奏曲其深度不逊于古尔德,上面的论述也是至理。梁思成、丰子恺姑且不论,梅兰芳大师的艺术表现力令世界为之叹服,靠的乃是对京剧国粹的热爱,绝非为了票友口中的虚名。而柯尔托、李帕蒂、霍洛维茨、里赫特、古尔德……这类的大师也是根本不屑于把自己的技艺让评委(哪个评委可以弹得比他们更好??!!)们去品头论足的。我想小埃对于火花的话也是好意。火花若在艺术和心灵上都能达到如上诸位的高度,那评委们都该脱帽才是。 就算水平再高,我也不喜欢火花这孩子。不踏实~~~ 火花的成長顯得不是很平衡。過度自信,但對世務未通,最終可能要吃苦果之後才能成熟。 这类的大师也是根本不屑于把自己的技艺让评委(哪个评委可以弹得比他们更好??!!)们去品头论足的。我想小埃对于火花的话也是好意。火花若在艺术和心灵上都能达到如上诸位的高度,那评委们都该脱帽才是。>已经分不清轻重了999T斑竹此话何意?轻重是指什么?选手VS评委?或指火花VS柯尔托、李帕蒂、霍洛维茨、里赫特、古尔德……?有问题望明言指教。 唉...终于可以参赛了,祝福一下! 他进不了决赛!!! 人家背着父母\跑出来,.已经是非常非常……不容易了 以下是引用小埃在2004-12-30 19:06:33的发言:
我记得罗莎林·图雷克女士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思想:艺术和职业生涯就像油和水,它们混不到一块儿。用艺术作为追逐职业生涯目标的手段,以及用职业活动来提升艺术的想法都是不对的。然而现今到处都是这样做的趋势。
我很理解论坛里的几位前辈,对火花爱护有加,约束、鼓励、帮助、点拨、爱护……其实不光是为了一个青年的明天,更是为了中国吉他界的未来营造一个更为宽厚和谐的气氛,有助于各种不同的年轻人、为了所有热爱艺术的人们实现共通的美好的愿望。
与你们同样热切的心情,我需要补充的是,火花的艺术训练和已经获得的长进是值得高兴的,但是他的职业生涯如何则是完完全全另外一个问题。我想一个艺术家成功的职业生涯必须在一切思路和行为服从于艺术追求的前提下,才合适去谈名利得失。
而我想,火花一直都混淆着艺术和职业生涯。从某种程度上,以目前他斟酌比赛选手水平而衡量参赛意义的心态,即使他日后不久达到乃至超过王雅梦的参赛发挥水平,他也无法为中国音乐艺术的健全发展出力。因为他的心中有对音乐的爱,却还没有能装得下对更多人和这个世界的爱。想到火花成为大师后代表中国青年艺术家能与各国优秀演奏家交流什么,我不敢往下去想。我渴望古典吉他的事业者中出现的是一位心胸与见地和梁思成、丰子恺、梅兰芳相较的人来推动仅靠竞赛名次远远无法推动的东西。
我不想否定音乐比赛,但我须提醒一点的是,有如下几位钢琴家是无法获得国际大赛认可的,或者根本不参加任何比赛,但他们在音乐殿堂中的地位有目共睹:柯尔托、李帕蒂、霍洛维茨、里赫特、古尔德……几乎就是20世纪钢琴界天才中的天才名单。
我们也曾讨论过古典吉他艺术辉煌的一天将会怎样?我想,至少是到了比赛不成为推动艺术和职业生涯中的任何一个的那个阶段。
“好的画,迫近神而同神结合…… 它是神的画笔的阴影,神的音乐、神的旋律…… 所以我想一个艺术家的生活应当是纯洁的、神圣的,使神的精神得以统治他的思想。” 【米开朗琪罗】
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钢琴家不参加国际比赛几乎没有发展的可能。。
年轻一代的朗朗,李云迪,陈萨。。。前辈如刘诗昆等。。都是比赛后才有机会在国外混。。
他们在国内一定是水平最高的吗?李云迪成名前只是一个艺术学院的中专生,上音,中音比他们厉害的一大把。但是他获奖了。获奖了才有商业价值。有商业价值的才有经纪人愿意给你安排演出,才能成气候。
上音,中音比他们厉害的一大把
-----------------------------------------------
李云迪赴波兰之前已经参加过几次国际大赛你知道吗?参加肖邦大赛是要文化部选派,李云迪会是无名小卒吗?上音、中音有多少童子功练得比他好、但音乐性能和他相较的你知道吗?
其实衡量一个年轻的音乐演奏者是否有真才,有个侧面的方法。请他(她)为并不熟悉古典音乐的人演奏几首专业曲目,观众不睡着就真的很不简单、很全面了。李云迪最大的长处恰恰是和听众的交流,很多不熟悉古典钢琴经典曲目的听众也能被他的演奏所吸引。
艺术家的大群体中一定要有几个领军人物,也就是气候。但如果艺术家的生活都是围绕气候为中心,那么这将是艺术表演意义的终结,更是艺术哲学的灭顶之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01-02 22:02:04编辑过]
-------------------------------------------------每次讨论音乐比赛话题、乃至观摩比赛,最令我最喜形于色的是在比赛压力的重负之下仍有音乐内涵的追求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最令人头痛的就是 —— 如果得了名次如何,如果没有得到名次又如何。得到好名次,之后艺术道路发展也顺畅的演奏家,一定是先有探索,后有成绩。谈及音乐比赛我表达自己认识的终极理解,是公正的比赛,完美的成绩(不一定是响当当的名次,但是有无可厚非的含金量)我想如果论坛里好比为比赛选手做思想热身一般的讨论,大部头的东西都是不平衡的。“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瓦格纳 语)”,如果缺乏对于人们心灵之中理想的认识,无法在评委、观众之中带来浮想、激起情感上深深的共鸣,一个选手即使有鬼斧神工般的能耐,又如何使人信服地授予他/她桂冠呢? 小埃的意思就如签名所言:----------------------------------------------
音乐就是向上帝致意且令人愉快的和声,以及心灵诚服的喜悦。
——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我是新手,我看到此贴让我非常的感动。火花 祝你好运!但是也希望你告诉你的父母,不要让你的父母为你担心。 以下是引用wangjianguo在2004-12-30 23:10:44的发言:
颁发本年度古典版最具人气奖:火花;最佳新人奖:12356;最受欢迎奖:wind_170。
奖品:
建国兄,你说得对啊,12356是我的前辈啊,我一直这样称呼他的,我投他一票。
还是给12356这位前辈来个最佳创意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