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 ding 我看看、、、、、、、、、、1
烦! 听了听, 还是觉得小提琴的完美呀.听过一次二胡的梁祝, 觉得比吉他好多了.吉他没有那种如泣如诉的感觉, 主旋太弱听着揪心, 好像吉他表现力太过单一使得听着觉得老缺点什么似得.这个尝试也就在吉他爱好者之间能说说, 估计但凡换个不喜爱吉他的肯定会说这是什么东西呀, 别糟踏国宝了. 本来泛音就音量小, 再用它在协奏中表现主题是不是不妥呀.要不行就插电吗!吉他就是这么个东西, 用来小范围玩玩还行, 一登大雅之堂就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玩古典吉他真悲哀呀! 支持的说,名曲哦,呵呵 主题呈现部他弹的确实不怎么样.有一个大二度滑音的听着有点不爽,太流俗味了.
另外,旋律的连接不太完美,有断裂的感觉.用古典吉他弹完全可以弹得很圆润.在演奏手法上,有点太拘泥于通常的古典演奏手法了.
另外一个不足是在音乐展开部移植的类似福田进一弹阿兰胡爱斯的一段音阶过门不很切题.有一种与原音乐味脱节的感觉.
总体不错.叶先生的演奏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很像老百姓心目中的梁山伯形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01-18 3:13:13编辑过]
是呀, 古典吉他就象是乐器中的梁山伯, 原本就是一介穷书生本可以罔自清高不去事权贵.可非要自寻烦恼地去和娇滴滴的贵小姐祝英台(管铉乐)去搭配, 可自己要音量没音量, 要音色没音色, 结果是大家都同意还是祝英台死了是最好的结局.否则搞的爹不亲, 舅不爱的自己臊眉搭眼穷凑合, 丢人! 以下是引用Simon_pang在2005-01-18 2:38:25的发言:
是呀, 古典吉他就象是乐器中的梁山伯, 原本就是一介穷书生本可以罔自清高不去事权贵.可非要自寻烦恼地去和娇滴滴的贵小姐祝英台(管铉乐)去搭配, 可自己要音量没音量, 要音色没音色, 结果是大家都同意还是祝英台死了是最好的结局.否则搞的爹不亲, 舅不爱的自己臊眉搭眼穷凑合, 丢人!
我感觉总体上把握得还相当不错滴...音量够了吧,有些地方修整一下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尝试. 偶指的是现场的音乐效果.这排练偶没听. 以下是引用小兵吉他在2005-01-12 14:01:44的发言:
北京回来给大家上传另一个大片段~~~
另外,音乐会的会压制成DVD,以后可以在琴友会上欣赏(非卖品)~~~
...........太好啦........................... 在家里给一哥们看.说, 他不弹的时候可以打节奏啊. 感觉有些地方和乐队的节奏略微的脱节. 特别是慢板的地方, 可能是叶老师有意为之. 或者是音响系统的延迟? let me see 看看吉他改编的梁祝协奏曲和小提琴演奏的是不是各有千秋。 谢谢 第二部分我下载了却放不了,提示下载编码器失败。请问为是我Windows Media Player9.0有问题还是其他原因? 看看先~~ 感谢上船! a 以下是引用12356在2005-01-18 3:10:03的发言:
我感觉总体上把握得还相当不错滴...音量够了吧,有些地方修整一下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尝试.
最好是多排练几次,并事先让普通老百姓,其他古典吉他演奏家们多听,提出意见后再仔细修改,或邀请其他演奏家[比如赵长贵,在煽情表现方面很有特色]等与乐队配合演奏一下改编的谱,吸收众长,那样可能更好.
贝多芬对自个的作品总是作最精细的修改后奉献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