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声曲” 这一通称曲名,原指专供练习歌唱的歌曲,一般无歌词,而只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来演唱,音域较为宽广,旋律变化也较为复杂。后来也指以相同形式写成的艺术歌曲。本曲属后一种。乐曲采用各自反复的二部曲式。主题旋律委婉舒缓,犹如轻轻拂动水的秋风,温和略带愁思,具有浓郁的俄罗斯色彩,第二部分情绪起伏较大,奏出了叹息般的抒情旋律。结尾时,伴奏声部再现开头的主题,最后在高声区连绵不断的长音中徐徐告终。
拉氏的作品听得不多,《第二钢协》,《第三钢协》,《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死岛》,然后看了这个帖子又听了《练声曲》的几个版本。(开始了解拉赫马尼诺夫也只不过是近几年的事,之前一直忽略俄罗斯,苏联的作曲家,除了老柴)交响曲听过一些片断。嘿嘿。其实我并不怎么喜欢交响曲(不是交响乐,嗬嗬,协奏曲我还是很喜欢的),最喜欢的交响曲:柴六贝九。莫扎特的40,伯拉姆斯的第四,门德尔松的意大利,也很喜欢。斯梅塔纳的《我的祖国》第二乐章,利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门德尔松的《芬吉尔岩洞》严格算来不是交响曲了,呵呵喜欢古典音乐是从喜欢古典吉他开始的。如果不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姐姐学吉他,我有幸听了江伟杰的两盘磁带,说不定我现在对古典音乐是一窍不通呢。 嘿嘿,我现在给大陆发短信贵啊qq也是用得很不爽,简体中文都不能用。写信联系吧 minbaili@ustc.edu反正觉得拉氏的《死岛》还是比不过老柴的《悲怆》,前者一直在刻画阴森的环境,后者用到了很多对比,所以悲剧性更强。不过感觉他们的经历有相像之处。谢谢你的推荐了,我这就去听。 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