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qiangjp 发表于 2013-10-14 07:31:59

一把六、七十年代产的马丁D18,比2012年产的要好吗?

我日本东京一家琴行里看到,有几把54年、69年、71年产的马丁D-18(保养的都很不错),价格卖的是2012年产的好几倍(还有一把D28甚至卖到人民币15万),这是什么原因?是从收藏的价值来看的吗?
还是说过去的年代选料或作工比现在好?

附图一张:
http://bbs.guitarschina.com/attachments/month_1310/20131006_e9ed63b3d8f1ec405e6160pJLQK9cTEh.jpg

羊角疯 发表于 2013-10-14 10:23:17

选材没区别,2012 D18甚至比老琴选材更好。

我觉得更多的是木料自然风干的原因,还有就是开声,新琴永远出不来那么通透的声音。

如果工艺有区别的话,或许老工艺更好?手工更多?谁知到呢?战前的马丁是手工的,音色不是现在的琴能比拟的,我不知道60-70的具体情况。

反正你拿起一把60年代以前的琴,你就会发现非常的轻,弹起来也是那种风干透的感觉。

D28更贵的原因是因为巴西玫瑰木。69年是最后一年,一把30年代的马丁D28卖到10多万,20多万美金也不为过。

[ 本帖最后由 羊角疯 于 2013-10-14 10:26 编辑 ]

wenqiangjp 发表于 2013-10-14 20:05:09

回复 2楼 羊角疯 的帖子

多谢回复,了解到很多。。

爱因思鹏 发表于 2013-10-14 20:59:52

回复 2楼 羊角疯 的帖子

多谢回复,了解到很多。。

爱因思鹏 发表于 2013-10-14 21:08:24

如果现在投资一把名牌全KOA琴,弹个5年开声了,会不会具有保值功能

yaojinping1990 发表于 2013-10-14 21:10:43

还是买2012 d18吧,真正马丁战前的工艺,前置切削音梁结构,扫弦无敌。

wenqiangjp 发表于 2013-10-16 14:16:22

回复 6楼 yaojinping1990 的帖子

那么一把74年的D18把比2012年的卖的还贵,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另外,各位所指的战前是几战啊?几几年以前?为什么自家的技术反而现在还没丢失了?

羊角疯 发表于 2013-10-16 16:44:00

原帖由 wenqiangjp 于 2013-10-16 14:16 发表
那么一把74年的D18把比2012年的卖的还贵,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另外,各位所指的战前是几战啊?几几年以前?为什么自家的技术反而现在还没丢失了?
战前是2战

并不是说自家技术丢失了。30年代马丁每天出厂的吉他也就10来把。但是现在这个数字是200多把。这种小出厂数量实际是和产能密切相关,而并非完全是市场需求。小产量意味着手工成分更多,当时也没有现在这么多机械化设备。当时也有更好的木料可用,比如adirondack云杉(二战期间因adirondack云杉重量轻硬度高,被广泛用于军事材料,吉他制造商无法获得足够的材料制琴,导致这一材料的停用)和巴西玫瑰木。

或者我们再看看同样依靠吉他手工成分较多获得好评的gibson(我们只讨论工厂琴的手工环节,而不是纯手工琴),我记得我看1991年关于gibson首席制琴师ren fugerson的访谈就谈到,bozeman工厂建成早期的gibson吉他每天产量是20+,总是供不应求,但当时质量控制和工厂实际情况每天只能生产这么多,直到94年才扩大产能至60-70把/天。

而且琴的音色和木料风干有关系,老琴拥有比新琴更好的声音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琴价格的提升还和其稀有程度有关,越老的琴保存到现在数量就越少。70年代D18其实价格还好,60年代,50年代,40年代,都是不同的价格。

[ 本帖最后由 羊角疯 于 2013-10-16 16:49 编辑 ]

爱因思鹏 发表于 2013-10-16 18:50:50

真想听听这两把老琴的声音

sereda2013 发表于 2013-10-17 16:27:35

说白了,马丁已经从商品进化到了文化。文化话题多,论坛多,爱好者多产生了收集者,文化产生了古董。股东的价格远远大于实用。就好哦比汉代的酒壶,用的时候心情不一样,因为被人祈求用而只有您独用。
老实买个性价比,穷人不玩心情。就好像,用汉代的餐具吃饭是精神病。

sereda2013 发表于 2013-10-17 16:31:14

有那些钱,找大师定做两把,自己的签名当传家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把六、七十年代产的马丁D18,比2012年产的要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