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尝试爵士风格演奏--“夜上海”
http://61.172.198.60:8094/uid_1342148/Single/2005418150229_219.mp3http://61.172.198.60:8094/uid_1342148/Single/2005418150229_219.mp3[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8 15:05:49编辑过]
FTP因为使用过度,现在已经限用户数目了,不是半夜比较难挤上去。 以下是引用999Y在2005-3-24 14:31:41的发言:
FTP因为使用过度,现在已经限用户数目了,不是半夜比较难挤上去。
哦,懂啦。 弹得不错,应该属于指弹风格吧。 以下是引用利奥情人在2005-3-24 14:04:42的发言:
http://wangyan.gddd.net/guitarchina/rockempire/viewFile.asp?Boardid=4&ID=281
要简单注册一下。
请concerto大侠帮忙弄一下,我太笨了,搞不来ftp.怎么传啊?
弹得很不错哦!!!有不少需要向你学习的地方啊!帮你贴好了 http://recordonqt.91i.net/mp3/ysh.mp3 以下是引用concerto在2005-3-24 18:03:33的发言:
弹得很不错哦!!!有不少需要向你学习的地方啊!帮你贴好了
太感谢大侠了。也希望多听到你的演奏。互相学习啊!!!
不好意思,回复了一下,变成两段了。谁帮忙去掉一个啊!!!!
555555555555555555555 弹的真好啊,听着听着,我就想跟着跳了。。。。 不错不错 有没有谱子啊? 以下是引用henry在2005-3-24 17:57:03的发言:
弹得不错,应该属于指弹风格吧。
指弹风格的,应该没错~ 以下是引用肖罗在2005-3-25 0:12:23的发言:
有没有谱子啊?
黄家伟编的曲,通篇都是大横按。要弹这首曲子,先要过“卡伐蒂娜”这关。谱子是他出版的书里的。没有扫描仪,传不了啊。你可以去邮购看看。 以下是引用neo在2005-3-25 0:50:28的发言:
指弹风格的,应该没错~
你说的对。我有幸在网上遇到了“黄加伟”老师,他给了我些指点。这曲子的确属于“指弹风格”。可惜他的许多书都在台湾发行,不知道国内为什么在咨询方面这么落后?难怪中国的吉他水平这么落后。唉。 虽然这曲子难度不大,但弹得好 低音弹的相当棒,有木BASS的感觉!感觉内声部空了些,其实可以做成重奏效果好些! 以下是引用zl510615在2005-4-18 21:50:09的发言:
我怎么左听右听就像是台湾黄家伟改编的呢?????
是不是盗用的哦!这首歌我练过!
什么耳朵啊?
我的速度比碟片快的多。你去“箱琴指弹”板块看一下,黄加伟老师对我这首曲子的点评就知道了。
以后回帖要先看前面的跟贴!免得弄笑话!
你说你练过,那发个音频上来,让我们学习一下咯。 虽然在指弹那里听过你弹了 还是顶你一下 速度比原曲快多了 让俺想起静安寺百乐门歌舞厅里的爵士乐队。。。。。。 毫无爵士味道。哪是什么爵士风格。而是解放前那些上海歌舞厅演唱的流行歌曲味道。(不否认,解放前上海歌舞厅很多乐队演奏的是有爵士风格,但这首的感觉不是) 旋律的高音区有很多音过于尖利,挺刺耳的,希望下次弹时能改进.技巧和节奏还不错,只是曲子太糟糕.旧上海的陈词滥调,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让我想起了旧上海群魔乱舞的歌舞厅场面.建议下次弹些别的曲子,我一定捧场.这曲子不是贬低它,曲风实在是有些轻浮的感觉. 以下是引用谱狂在2005-4-19 11:00:55的发言:
旋律的高音区有很多音过于尖利,挺刺耳的,希望下次弹时能改进.技巧和节奏还不错,只是曲子太糟糕.旧上海的陈词滥调,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让我想起了旧上海群魔乱舞的歌舞厅场面.建议下次弹些别的曲子,我一定捧场.这曲子不是贬低它,曲风实在是有些轻浮的感觉.
高音是不好,琴差,录音条件也差。
曲风是作曲家写的,演奏者的目的就是忠实表达原作呀。
大叔您多大啦?旧上海的情景都记得啊?
这是首怀旧的曲子,令人想到“十里洋场”,“周旋”,“张爱玲”“赵丹”。。。。。。。。。。。。。。。。。
他能流传70几年,一定有道理的。几百年以后也是“古典名曲”啊。 以下是引用鸡蛋不是鸭蛋在2005-4-19 9:38:01的发言:
让俺想起静安寺百乐门歌舞厅里的爵士乐队。。。。。。
我也是。
所以才说他是:“爵士风格” 以下是引用谱狂在2005-4-19 11:00:55的发言:
旋律的高音区有很多音过于尖利,挺刺耳的,希望下次弹时能改进.技巧和节奏还不错,只是曲子太糟糕.旧上海的陈词滥调,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让我想起了旧上海群魔乱舞的歌舞厅场面.建议下次弹些别的曲子,我一定捧场.这曲子不是贬低它,曲风实在是有些轻浮的感觉.
哈哈,只能说这支曲子太经典了! 楼主演绎得也不错,引起了阁下的共鸣!
上海小姑娘老结棍的, 牛呀,黄老的书应该有的(在贵阳我都和朋友买到了,24元,呵呵。好书呀) 我喜欢~~ 你好情人。听过了,不错。再接再厉多发点音频。 以下是引用利奥情人在2005-4-18 15:21:27的发言:
你说的对。我有幸在网上遇到了“黄加伟”老师,他给了我些指点。这曲子的确属于“指弹风格”。可惜他的许多书都在台湾发行,不知道国内为什么在咨询方面这么落后?难怪中国的吉他水平这么落后。唉。
他的绕指余音和异想世界都有卖的。 这几天弹了弹这曲,提个意见,就是尽量对照谱弹准确了再加快速度,这样可以减少失误。
前奏比谱上记的弹少了些,这样也就缺少了摇摆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你故意这样处理的,最好还是按照谱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1 17:09:41编辑过]
毫无爵士味道。哪是什么爵士风格。而是解放前那些上海歌舞厅演唱的流行歌曲味道。(不否认,解放前上海歌舞厅很多乐队演奏的是有爵士风格,但这首的感觉不是) 只是曲子太糟糕.旧上海的陈词滥调,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让我想起了旧上海群魔乱舞的歌舞厅场面.建议下次弹些别的曲子,我一定捧场.这曲子不是贬低它,曲风实在是有些轻浮的感觉.令人想到“十里洋场”,“周旋”,“张爱玲”“赵丹”。。。。。。。。。。。。。。。。。我倒是认为那个时代的上海更有味道,更上海一些。本人的太爷爷和周旋有过一些‘交情’楼主弹的不错,只是没有那个年代的味道,不妨处理的再过一点,轻佻一点。。。哪位给个谱子,谢谢。
我倒是认为那个时代的上海更有味道,更上海一些。
本人的太爷爷和周旋有过一些‘交情’
楼主弹的不错,只是没有那个年代的味道,不妨处理的再过一点,轻佻一点。。。
哪位给个谱子,谢谢。
请注意,不要把旧上海舞厅的味道和爵士混为一谈。 旧上海舞厅是有一些音乐有爵士的成份,但旧上海舞厅的东西并不能等同于爵士。 听完后感觉有点小朋友的性格,活泼.开朗.调皮. 我说的是“爵士风格”,和“爵士乐”两个概念呀。 以下是引用blues20000在2005-4-19 9:38:23的发言:
毫无爵士味道。哪是什么爵士风格。而是解放前那些上海歌舞厅演唱的流行歌曲味道。(不否认,解放前上海歌舞厅很多乐队演奏的是有爵士风格,但这首的感觉不是)
是爵士风格.若说不是这个风格说不过去.
爵士乐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音乐.
是爵士风格.若说不是这个风格说不过去.
爵士乐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音乐.
那么我请问,这首乐曲的爵士风格在什么地方?和声?爵士的旋律?节奏?
爵士乐也影响了一些古典作曲家,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和“一个美国人在巴黎”里就有爵士的成份。 以下是引用blues20000在2005-4-25 17:01:45的发言:
>
那么我请问,这首乐曲的爵士风格在什么地方?和声?爵士的旋律?节奏?
贝司走路的感觉一听就是爵士的味. 贝司走路的感觉一听就是爵士的味
这个和爵士乐队用倍大提琴伴奏手法是有点像,但仅凭这点就说这首是爵士风格我不这样认为。 以下是引用blues20000在2005-4-25 17:09:50的发言:
味
这个和爵士乐队用倍大提琴伴奏手法是有点像,但仅凭这点就说这首是爵士风格我不这样认为。
带有某种音乐元素的一般可以以带有这种元素的音乐风格称呼.风者,感受它才叫风.否则统一叫它气流. 带有某种音乐元素的一般可以以带有这种元素的音乐风格称呼.风者,感受它才叫风.否则统一叫它气流. 如果照这个逻辑,那我称这首乐曲为波尔卡或进行曲风格的舞曲了。 以下是引用blues20000在2005-4-25 17:20:56的发言:
如果照这个逻辑,那我称这首乐曲为波尔卡或进行曲风格的舞曲了。
这不同.比如东南亚日常吹东南风,大家都不以为然,哪日冷空气南下,北方的狼[风]来了,人们就感觉到了北风的存在.
这不过是人们在一般中发现了特殊所在而给予的特别冠名.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