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3 15:51:43

久别重逢,老程我来了,录了段无限制振动吉他视频

本帖最后由 吉他丶老程 于 2015-1-23 15:59 编辑

久别重逢,老程我来了,录了段无限制振动吉他视频
http://bbs.guitarschina.com/thread-1746815-1-1.html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c3MzIyMDgw/v.swf

Laaaaaaaaaaaaaa 发表于 2015-1-23 16:05:25

我尊重您的发明和心血,但是对前3分57秒的解说以及对数千年乐器制造的全盘否定持不同意见。
希望您越做越好吧。

别了还来 发表于 2015-1-23 16:29:02

五步蛇 发表于 2015-1-23 17:06:53

第二首曲子是那首耳熟能详的皮革探戈吗?弹得太有个性了

吉他怪手 发表于 2015-1-23 17:28:54

本帖最后由 吉他怪手 于 2015-1-23 17:32 编辑

我特意把28年前买的吉他浙江出的如意牌翻出来,这把是弹古典的,40多元,还有一把弹民谣的琴颈要窄一点,30多元这二把面板一点没变形,所以还收藏着,历史上其他几把都坏了丢了,上三个图比较一下。

requestdenied 发表于 2015-1-23 17:43:37

消失这么久原来是做营销视频去了,呼呼

gdjt 发表于 2015-1-23 17:50:46

水平有限,很遗憾,听不出来!

yaha007 发表于 2015-1-23 18:04:09

做一把同样材质的,传统工艺的琴,录一段对比。

∮琴系人生∮ 发表于 2015-1-23 18:41:20

听完两首曲子,特别是第二首,共振的的确是很不舒服,低音部有些浑浊。

鲁西亚 发表于 2015-1-23 22:34:34

楼主辛苦。先占位。。。。。。。

尼龙弦GT 发表于 2015-1-23 23:49:35

迪恩斯听哭了,,,,,,,,,,,,,

JiangYing 发表于 2015-1-24 03:40:48

视频质量的确棒,俺也赞一个!

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视频没有显示出这设计的优势。实话实说,希望老程别介意。

WHW7777 发表于 2015-1-24 09:32:02

策划好战略部署。。。即先打入国际市场;首先蛙跳第一岛链,突破第二岛链,直捣美国本土,最后杀个回马枪围堵天朝...

gt05 发表于 2015-1-24 11:16:53

不知道说啥!

30418 发表于 2015-1-24 11:17:04

支持发明创新。希望解放吉他越做越好。

zheng60 发表于 2015-1-24 11:40:35

任何发明创新,如果没有明显的优势,很难推广。

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4 16:07:18

Laaaaaaaaaaaaaa 发表于 2015-1-23 16:05
我尊重您的发明和心血,但是对前3分57秒的解说以及对数千年乐器制造的全盘否定持不同意见。
希望您越做越好 ...

首先非常感谢您的支持,还有对您这种严谨的态度我也是非常钦佩的。
说到弦鸣乐器的制造历史五千年一说是出自于鲁思▪米德格雷编著的《世界乐器》一书中“弦鸣乐器”这一章,从我老程的角度来看,弦鸣乐器从五千年前出现之初就采用了琴弦绷住音板的方式就是错误的根源,通过师徒相授,世代相传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后世弦鸣乐器的发展。
例如小提琴制造到现在为止所有小提琴的小提琴制造者都认为没有超越古人“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这足以证明小提琴制造到现在为止没有进步,原地踏步。
世界的进步就是思想的革命带来的,一类产品品质的突飞猛进带给使用者的是巨大的福音,但这无疑都来源于思想和理论的革命以及突破。但所有的事实都证明,一个新事物出现的时候往往都会遭到人们的不理解甚至反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会从认可转变为强烈的支持。因为这种革命性的突破带给使用者的是实实在在的效果和利益。

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4 16:10:23

别了还来 发表于 2015-1-23 16:29
没有听出区别来?只搞了这么一个拉的东西,就能承受住六根弦的拉力?

立木顶千斤,无限制振动结构技术的变革核心是在于吉他内部的神柱,并不是下拉弦。历史上制造者一直在倡导音板应该受力才能够得到最好的振动效果,而无限制振动理论认为要想让一个物体完全振动只有让他摆脱束缚,振动解放,振动性能和声音各项指标才能更好。这就是我的发明的核心思想。

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4 16:11:26

五步蛇 发表于 2015-1-23 17:06
第二首曲子是那首耳熟能详的皮革探戈吗?弹得太有个性了

见笑了

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4 16:21:29

吉他怪手 发表于 2015-1-23 17:28
我特意把28年前买的吉他浙江出的如意牌翻出来,这把是弹古典的,40多元,还有一把弹民谣的琴颈要窄一点,30 ...

无限制振动结构技术的核心在于内部的神柱,倡导的理论在于面板在不受束缚的状态下才能获得最好的振动效果,所以跟外部的结构关系并不大。
类似于下拉弦结构的吉他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的,这并不是我的发明。如果是单独的下拉弦结构的话并不会解除面板受力,只是把面板的受力方向做出l一定的转移,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很大差别。
例如您收藏的这支如意牌吉他这种下拉弦结构仅仅是把面板琴码位置的拉力转移到箱体底部边缘,对于面板的拉力依然还是存在的。

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4 16:26:33

requestdenied 发表于 2015-1-23 17:43
消失这么久原来是做营销视频去了,呼呼

我没有消失,我一直在努力为这个技术做很多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做了这个视频,希望的就是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4 16:30:33

gdjt 发表于 2015-1-23 17:50
水平有限,很遗憾,听不出来!

通过网络视频来鉴别一支琴的好坏确实非常难,最好的方式就是亲手弹一弹,两支琴之间的对比这样才能得到最真实客观的结论。但是网络上确实很难

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4 16:32:27

∮琴系人生∮ 发表于 2015-1-23 18:41
听完两首曲子,特别是第二首,共振的的确是很不舒服,低音部有些浑浊。

您的意见我非常重视,您可以描述清楚么?

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4 16:33:34

鲁西亚 发表于 2015-1-23 22:34
楼主辛苦。先占位。。。。。。。

谢谢鲁兄关注

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4 16:35:39

尼龙弦GT 发表于 2015-1-23 23:49
迪恩斯听哭了,,,,,,,,,,,,,

迪恩斯的皮革探戈演奏的确实是天下第一

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4 16:36:46

箫竖笛 发表于 2015-1-24 02:45
我对古典吉他音色辨别很顿不敢瞎说 ,但我相信 这视频是专业的 就和央视科学纪录片一样 设计画面和语言 解 ...

萧兄见笑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4 16:38:55

JiangYing 发表于 2015-1-24 03:40
视频质量的确棒,俺也赞一个!

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视频没有显示出这设计的优势。实话实说,希望老程 ...

因为受视频时间长度的限制,想要表达和表现的内容只能做出取舍,您的建议非常好,我会进一步改进的

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4 16:42:19

WHW7777 发表于 2015-1-24 09:32
策划好战略部署。。。即先打入国际市场;首先蛙跳第一岛链,突破第二岛链,直捣美国本土,最后杀个回马枪围 ...

无限制振动结构技术囊括所有弦鸣乐器,包括小提琴,钢琴,二胡等等,我的理想和您想的一样是非常大的,不过这需要我一步步努力来达到。谢谢您在精神上给我的鼓励,我现在需要的恰恰正是这个。变革就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也会接受这个事实。

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4 16:43:33

gt05 发表于 2015-1-24 11:16
不知道说啥!

说来话长了,这要从07年说起了http://bbs.guitarschina.com/thread-1746815-1-1.html

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4 16:44:34

30418 发表于 2015-1-24 11:17
支持发明创新。希望解放吉他越做越好。

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4 16:53:21

zheng60 发表于 2015-1-24 11:40
任何发明创新,如果没有明显的优势,很难推广。

无限制振动结构技术的优势有很多
一、吉他有收藏价值了,面板不会变形损坏,易于也便于收藏,吉他在乐器界的地位会有提升。
二、吉他六根弦均衡性得到突破,平衡统一的声音是每一支吉他梦寐以求的。
三、灵敏度提升,这是最重要的。
四、动态范围增大。
五、音量增大,解决了吉他和其他弦乐器四重奏音量不平衡的问题,这也有利于吉他地位的提升。
六、延音长,余音袅袅,弹拨乐的软肋就是延音短,延音长的弹拨乐器对于乐手来说是梦寐以求的。
七、老程说句心里话,我的座右铭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和钱无关。

大口 发表于 2015-1-24 17:04:22

这个视频太牛X了 那个主持人的声音真好 不过我觉得5000短了点 应该还能再往前推10000年左右 呵呵呵 开个玩笑支持老程继续往前推进

zheng60 发表于 2015-1-24 17:31:37

基本上不怀疑老程说的这几条优点。

Letheward 发表于 2015-1-24 20:18:06

我很支持您的创新。作为一个初学者我对音色,结构什么的做不出什么像样的评论,就说说您那个被喷的很惨的贴子吧。您这种发一大段精神,国家,未来之类的说法方式是应该改改,不然很多人会看您不惯而使劲找您的茬。

lb1598 发表于 2015-1-25 08:34:26

似乎低音延音长了,但高音不明显。
不能光弹曲子,应该用单音来测试,一个单音从弹出到消减。

blues20000 发表于 2015-1-25 08:49:22

本帖最后由 blues20000 于 2015-1-25 08:57 编辑

一把琴没有对比是否不严谨?起码用两把琴(同一型号统一材质)(一把传统琴,一把无限制振动吉他)来对比各种方法的演奏,用秒表来记录时间得到一些量化的数据再说吧。(比如单音的延长时间,和声的延长时间等等等等一系列的数据)。很期待改革的成功!!!!

47岁起步 发表于 2015-1-25 10:12:44

有时弄点缺憾反而更美,完美的音更趋于机械。

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5 17:27:52

47岁起步 发表于 2015-1-25 10:12
有时弄点缺憾反而更美,完美的音更趋于机械。

您这个说到点上了。
传统结构的吉他内部音梁有一大半作用是起到加固面板的,对于内部的调整是需要在考虑面板拉力的状态下进行细微的变化。但是无限制振动吉他由于面板不再承受琴弦的拉力,内部的音梁构造布局也不需要考虑这一点,这样是可以根据自己对于音色的喜好进行音梁大小、结构、位置的随意变化,从而获得不同的泛音列,最后达到调整音色的目的。
总而言之就是无限制振动结构之下的吉他是可以做到您想要什么音色就能做出什么音色,不论想要完美的,还是有缺陷的这都不是问题。但是传统结构的琴是无法做到完美的。
在研究无限制振动结构技术的过程中我同时也发现了声音的零音色,类似于颜色中的三原色,通过三原色的不同配比组合可以调制出无数种颜色。零音色也是一样的,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做到通过不同零音色之间的组合而准确的提供给演奏者所需要的声音味道,也就是音色、音质。

吉他丶老程 发表于 2015-1-25 17:31:36

blues20000 发表于 2015-1-25 08:49
一把琴没有对比是否不严谨?起码用两把琴(同一型号统一材质)(一把传统琴,一把无限制振动吉他)来对比各 ...

现在我正在开展一项活动,就是把传统结构吉他进行改造成为无限制振动结构吉他,改造前后我都会留有视频音频的原始资料,以便于证明无限制振动结构技术的效果。现在也有对比视频,等我整理好了给大伙上传。

董嘉梦 发表于 2015-1-25 18:02:35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这样制造琴的...我们那时候都叫"弦爪"..老程的看法有他的道理...但是..我以为只要是面板上加了琴桥...就不可能是无限制震动...那时候的弦爪都是为了保护琴桥用的...并没有说什么无限制震动...吉他的制作我认为不能仅仅说什么共振...其原材料也是有很大关系的...非要拿一只烤鸡说就是烤鸭...视频的演奏我是刚刚见到的...琴的低音共振是不是有些过了...高音却听不到了...想想是不是因为琴爪的缘故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久别重逢,老程我来了,录了段无限制振动吉他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