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儿
发表于 2015-1-28 16:28:48
本帖最后由 呆儿 于 2015-1-27 22:34 编辑
篇末带大家再重温一下那首经典的《梦回唐朝》,首盘专辑以此歌为主打歌曲不是没道理的,通篇充满着诗意,为避免抄袭的嫌疑,歌词就不全打上了,说下笔者觉得好的几段吧,菊花古剑和酒,菊花是很有名的观赏花卉,尤其在唐朝更是达官显贵士大夫阶层尤其钟爱的养生休闲活动,那时候没什么娱乐项目,于是赏菊便成为了这些人的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今天李大官人邀请王举人携家眷到府第赏菊,明天王举人又回请李大官人赏菊,那时候菊花就是菊花,不跟现在的菊花还有别的含义,赏菊的同时又不免有丝竹笙箫,美酒佳肴,花前月下,好不快哉。兴之所至,吟上几首歌咏菊花的诗,宾主尽欢。所以那时候赏菊是件现在看来很文艺的事,就跟现在很多富裕阶层的人喜好收藏字画是一个道理。然后再说古剑,唐朝是个尚武的时代,开国的李氏家族就是陇西贵族,汉羌混血,也就是说李渊也好,李世民也好,不是纯正的汉民族,是有少数民族血统的,唐朝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唐朝的邻居有吐蕃、有回纥、大理、渤海国、高丽、暹罗等等,对于实力比较强的采取和亲政策,实在不行再打,比如和吐蕃的两次和亲,把两个公主都嫁过去了。当然了,你实力不行光靠和亲也不行,唐朝的版图多是靠武力打出来的,主要的战争区域在今天的新疆、中亚各个斯坦,内外蒙,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等地,可以说外战军兴,民间的文人雅士也颇有尚武风气,那时候的诗人,包括很有名的几个在年轻的时候都是击剑任侠,什么意思呢?就是外出交际游历,带着佩剑,路见不平,拔剑相助,锄强扶弱,匡扶正义。其实呢,剑这个东西多是装饰品,真正上战场不是靠这玩意的,只不过文人骚客们带着多是为了显得快帅酷,穿一袭长衫,手握宝剑,真正能不能上去耍几下也很难说,不过冷兵器时代,这玩意还是有点威慑力的,遇上流氓调戏良家妇女上去比划几下,估计也能有点效果,要是遇上绿林强盗,最好是减轻负重,把剑扔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溜之大吉。不过那时候当个会写诗吟诗还带着佩剑的文人是件很时髦的事,跟现在的明星偶像差不多,但是像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边塞诗人就不一样了,这些人多是戍边的,像哥舒翰啊、高仙芝这些著名的军头啊就养了不少诗人,这些人现在来讲就是军旅诗人,常年跟着军队跑,写出的诗当然不一样,诗风苍劲凛冽,这才有点仗剑走天涯的意思。丁武在歌词中那几句不太字正腔圆的京剧念白——忆昔开元全盛日…..,这是杜甫的诗。从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到李隆基的开元盛世,那是唐朝鼎盛的时期,当时的唐朝是世界上GDP和软硬实力第一的国家,好多国家抱着很多的目的往唐朝派遣唐使,周边的国家都称臣纳贡,当时的长安城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广纳四方来客,各色着装、肤色操着不同口音和语言的人往来于市,好不热闹,所以唐朝对外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在历史上是个波峰值,日本受唐朝文化的影响最大,日本人开始有自己的姓氏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而且有些日本人到现在还认为当时的唐朝才是真正的中国。然后再说酒,在煮酒出名的森林鹿女士写的《唐代穿越指南》里对唐代的饮食有极为生动细致的描述,关于酒,森林鹿女士说那时候卫生条件不好,发酵出来的酒带着点天然的绿色,菌种越多越绿,上好的酒也不跟现在的白酒似的清澈透明,而且度数绝对不会超过20度,也就是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可以这么理解,李白喝了大概那么一小扎啤桶的韩国米酒或者是日本清酒,然后写下了一百多篇诗歌,要不都把李白叫诗仙呢,其实李白首先是酒仙,然后才是诗仙。唐朝的酒文化很兴盛,很多诗篇都有涉及。在这首歌歌词里也有如下的文字:今宵酒醒无梦,今宵梦醒无酒,今宵杯中映着明月,今宵杯中映不出明月,好像有点醉生梦死的意思,然而何尝这不是一种荡气回肠的豪迈呢?
为什么把这俩人放一块讲呢?一是俩人渊源很深,认识的比较早,从早期的不倒翁到崔健乐队还有晚一些1989乐队两人都有不少交集,比如王勇在82年组了一个乐队,而臧天朔在19岁的时候也就是83、84年写出了他的第一首歌《心的祈祷》,后来这波人包括王迪,当时是很红的歌手了,连当时的崔健都是他的粉丝,去找他合影。还有李力,在当时的圈里人缘最好,乐于助人、不求回报、义薄云天、舍我其谁,跟后来的唐朝的张炬似的,只不过张炬是借着唐朝出了名的,死的还早,李力当时的口碑在圈里不是盖的。还有李季,是最早期的一批经纪人,早期圈里组织演出都是他负责联系场地、组织运作,那时候通讯手段还不发达,基本靠嘴宣传,那谁!今晚上在哪有个演出,有空去看看,然后一传二,二传三,晚上来PARTY的人还真不少,不过基本都是熟面孔。顶多在某个电线杆子上贴个告知,说某某处某日晚有个演唱会,望大家周知。还得防备点警察,晚会被取缔的还好说,万一赶上严打什么的,弄不好要判刑的。还一个是秦琦,秦勇的大哥,比秦勇大五六岁的样子,秦琦玩音乐的时候,秦勇还是小孩呢,一帮大孩子不带小孩子玩,秦勇后来回忆说,而秦琦后来也觉得自己没对弟弟走上音乐的道路有什么影响,然而俩人确实不约而同地都走了很久,秦琦曾在不倒翁、五月天(跟台湾的那个不是一个)、黑豹、唐朝都呆过,是主唱,嗓子应该不错,这人就是没红起来,但是没红起来的人多了,干嘛非得提他,笔者觉得,他在国内摇滚史上应该占有一定位置,现在的秦琦据说开个酒吧,一直在鼓捣自己喜欢的音乐,不寻求出版,自己听着感觉好就行,现在估计得50多岁了吧。这里再延展说一说,角色扮演类的网游可能不少人都玩过,笔者也曾染指其中一款,常态都是打怪练级,搞装备,偶尔聊聊天,某天,笔者所操作的角色跟别人在神侃,当然也是笔者在神侃,边上来了个小号,因为不构成威胁也没搭理他,继续聊,后来忍不住问那小号说你看我俩聊天有意思吗?那小号说很有意思,他就喜欢看别人聊天,每天来玩这游戏就是来看人家聊天的,所以级别很低,笔者当时不觉得什么,后来觉得这才真是来玩游戏的,不是被游戏玩的,就跟秦琦似的,一直坚持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不求名,不求利,真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其他老炮还有程进,鼓手,在1989乐队呆过,后来经商,开个唱片公司,还有个叫严钢,早期做电吉他教育的人,两人都在黑豹篇提及,不再赘叙。当然,丁武、曹平、崔健也跟他们年龄差不多,跟这圈也有或多或少的交集,只不过包括臧天朔和王勇还有前面这三个人这些人还在沙滩上走着,那些人都被拍死在沙滩上了,当然还有更多的没有留下名字的也被拍死了,所以说,很多至今还能活跃的老炮们是踩在前辈和战友的倒下的身躯上奋然前行的,有人坚持下来了,有人中途就放弃了,一幕幕至今还在这个圈子里上演,至今还有人窝在北京的某处地下室里喝着凉水嚼着方便面弹琴,如果说存在即有合理性的话,这些人前赴后继,就为了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证明自己的音乐理念,只要有着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我们就不愁没有好的音乐,没有好的摇滚乐。
呆儿
发表于 2015-1-28 16:33:22
说得有点跑偏了,接下来再说说臧天朔和王勇,俩人第二个共同特点就是均为笃信佛教的摇滚歌手,而王勇的音乐更是被称为是佛教摇滚,歌词通常都是大段经文,配乐上也有不少佛家法器音色,最著名的恐怕就是那首《安魂曲》了,还有首《招魂》,看着都这么阴森,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王勇还把这首歌重新润色录制了一遍,叫《安魂进行曲》,为汶川人民祈求福祉。佛教摇滚,这个词恐怕也只有在国内有了,国外真没有,就像国内有子曰乐队的相声摇滚和二手玫瑰乐队的二人转摇滚一样,别无分店,连王勇本人都说,我这其实不是摇滚乐,他们非说是摇滚,那就是了,好像很无奈的样子。看到过一篇资料,称某天窦唯去看望鸿钛的老板郭传林,郭总的办公室里放着佛教歌曲,窦唯进门问了个好就枯坐在一边,也不说话,过了一会才说四哥,你是不是有病?郭四瞪大了眼睛说窦唯,我看你才有病,不知道俩人关系的还以为下面要来全武行了,其实窦唯说的意思是四哥你没事听这歌是不是有病,郭四的意思是什么呢?你窦唯不好好唱歌,鼓捣出那些连人声都没有的音乐,卖得不好你活该。据称当天郭四放的就是王勇的《安魂曲》。臧天朔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早年曾和不倒翁的队友李力去昆明的圆通禅寺在某法师座下受戒收为俗家弟子,也就是佛门中的沙弥戒,可以带发修行。臧天朔的歌,除了那首《朋友》广为传唱,还有一首是电影《有话好好说》里的插曲《爱到永远》,两首歌比较有名,其他的好像都不是很出名,笔者最喜欢的他的一首歌是《野火烧》,单首循环播放二十余遍不带听腻的。要说他的音乐你说他是民歌吧?《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从他那嗓子里唱出来就不是民歌了,你说他是红歌吧,《红梅赞》唱出来也不能让人想到革命年代,总之你搞不清他的歌到底属于那种流派,最大的感受好像就像一根是橛子憋在里面想使劲拉出来那种感觉似的。既然不好归类,那只能归到摇滚乐里面了,有人说,你这么说你的小伙伴们同意吗?既然引到这个话题,不妨在深入一点探讨一下摇滚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首先呢,很多老炮们表示摇滚乐啊其实就是种精神,他们崇尚那种死磕、不妥协的精神。然后呢笔者的看法是摇滚乐没有一个具体的尺度,不能说哪些摇滚,哪些不摇滚,你不能说PH值达到多少以上的就是摇滚乐,以下的就不是,没有刻度表。只能根据你自己的感受,你的认知去理解它,你喜欢重金属,那么重金属就是摇滚乐,你喜欢朋克,那么朋克就是。你喜欢民谣摇滚,那民谣摇滚就是摇滚乐,如果你喜欢这三种,那么这三种均是,比如我说既然都是民谣了,那么老狼的歌也是民谣摇滚了,当然你这样理解也可以,但这不代表其他人的想法,有人还说现在的许巍、汪峰、零点乐队是伪摇滚,但是许巍还有像《青鸟》《故乡》比较摇滚的歌曲,汪峰有《晚安北京》这么经典的摇滚曲目,零点还有《放弃》、《永远不说再见》具有硬摇滚范的歌曲。只能汪、许两人和后期的零点乐队的作品更趋流行化了,这里的流行和摇滚并不是相对立的,笔者所说的流行是指的是商业化上的流行,跟摇滚乐理念并不相悖,展开一点说,摇滚乐歌手或者乐队他的作品流行了就是一首流行的摇滚乐了,被广大听众所喜闻乐见的音乐应该统称为流行乐,这里面当然有摇滚乐,只是说,你这种的摇滚乐受众多寡而已,多了你就流行了,少了你就还是地下音乐,吸引的只是那么一小撮人。国际上对摇滚乐的细分要有近上千种,国内的业界名著《摇滚圣经》涵盖的乐队也不可谓不广,但是笔者非常喜爱的英国著名吸血鬼金属乐队“污秽摇篮”和芬兰著名的哥特交响金属乐队“夜愿”乐队居然都没有收录,只能理解为百密一疏了。这近千种的流派里可能一种流派的指向只有一支乐队或者一个人。而一首歌曲的各个声部,可能会包括多个摇滚流派特点,有可能前面是说唱金属,后面就是朋克,再后来就是厄运金属,还有可能一句歌词的曲调就包括多种流派特点,所以说摇滚乐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才导致见解各异。所以就涌现出来很多卫道士说你这不是摇滚,那个也不是摇滚,我说的这个才是。但是因为没有统一的认知,你也无法反驳他。也有人说臧天朔的歌不是摇滚,笔者认为疑似是,王勇说他的歌不是摇滚,笔者说疑似是。有人说楼主你这不是和稀泥吗?其实和稀泥就是一种摇滚状态,《明朝那些事儿》里面的宰相徐阶就是古代宰相摇滚之王。有人说王朔的小说是摇滚,笔者觉得鲁迅的杂文也是摇滚。有人说北野武摇滚,笔者觉得昆汀.塔伦蒂诺更摇滚。
又有点跑偏了,继续说他俩,第三个俩人一致的特点是俩人会使一样乐器----键盘,王勇还比臧天朔会古筝,臧天朔比王勇会弹吉他,于是乎,俩人比拼玩之后滴滴答答吹喇叭。待续。。。。。
呆儿
发表于 2015-1-28 16:45:24
王勇出自音乐世家,他的古筝就是传承的他父亲的衣钵,并在某年的全国古筝大赛上得到过第二名的好成绩,不同于窦唯等人的中途辍学搞音乐,王勇在接受教育方面还是有自己打算的,他觉得搞音乐以后有的是时间,上学过着了村就没这店了,中途放弃了一段音乐,把自己在音乐学院的学位拿下来,并在该校担任了教职,一直到现在还是个在体制内的人。因为没有具体资料介绍他的生平,根据过往资料,笔者推测为跟丁武年龄相仿,61年左右的,93年的时候在中戏上大二的李亚鹏把唐朝、王勇等人邀到乌鲁木齐举办了一次成功了摇滚演唱会,同年又跟唐朝、眼镜蛇等乐队共赴德国参加第N届国际文化节,那是中国摇滚乐的首次规模性的走出国门。臧天朔比王勇年龄要小些,64年的,也是北京人,早年也受过正规音乐教育,据称国内第一把FENDER吉他的拥有者就是他,一把蓝白相间的很漂亮的电吉他。臧天朔的特点是与影视圈接触较早,做过几个广告音乐,后来《爱到永远》被张艺谋《有话好好说》当插曲了,就是开大奔的大款把打火器拿给街边叼着烟的姜文,姜文正低头羡慕地看着大奔的内饰时挨了大款的一记老拳,车里又下来数个彪形大汉,姜文为了反抗一把抓住了李保田新买的一个笔记本电脑抡电线杆子上去了,当然了,最后还是鼻青脸肿的去了医院。笔者看这电影的时候就觉得音乐特别好听,后来听到了原声更好听,然后发现臧天朔的其他很多歌也不错,他还有首歌叫《大悲咒》,跟王勇的《安魂曲》一样,佛教歌曲。早在1989乐队初期,臧天朔坚持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但是队里其他人有不同的想法,所以初期的1989乐队7个人到最后只剩下4个人,臧天朔在音乐上还是有自己的坚持的,在93年离开崔健乐队后,臧天朔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1989乐队上,可惜的是这个乐队的寿命也不是很长,影响力也很有限。倒是他一手捧出来的蒙古族歌手斯琴格日乐着实火了一阵子,据说那个方形的贝斯是臧天朔为她特别定制的。关于两人的关系,曾被媒体热炒了一段,看过斯琴格日乐的访谈,看得出这个女人对臧天朔还是有感情的,但是你也不能说臧天朔就是个始乱终弃玩弄感情的人,据称臧天朔家有贤妻,温良淑德,结发的妻子给了臧天朔很多无形的支持,起码臧天朔没有抛弃发妻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更何况,如果没有臧天朔,斯琴格日乐至今可能还在和她自己乐队在北京的某酒吧驻唱,人们也不会知道这个音域高得离奇的蒙古族歌手了,也不会听到那首《山歌好比春江水》了。
相比于很多才华横溢又显得有些孤高自诩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摇滚歌手,臧天朔是个很社会化的人物,深谙人情世故,为人也极豪爽、仗义,朋友很多,交际广泛,据称窦唯入狱臧天朔曾使了不少力,他的酒吧更是高朋满座,臧天朔酒量了得,会喝酒的朋友都知道酒的一些妙处,有些现实中不太好办的事或者不太好说的话,喝点酒都能谈开了,这也是中国的酒文化特色之一了吧。王家卫的电影《东邪西毒》里的台词,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一旦带了点江湖气息,往往就摆脱不了纷争,因他在廊坊开的酒吧一起命案,臧天朔在时隔多年后被提起公诉,最终因此被判刑6年,因表现良好已于14年夏末出狱。这个就得推敲下了,时隔多年又再次被提起公诉,当年为啥不提呢?以笔者的猜测,估计是得罪人了。零点乐队的二毛吸毒被抓就是因为得罪了人才被抓的现行,这是很多圈内人士都知道的事,得罪人的原因笔者觉得无非以下几种,睡了别人马子,没给别人面子,砸了别人的场子(就是办了错事的意思),所以现在笔者看那些在京城因吸毒或者嫖娼被抓的名人都会下意识地想这人符合哪条得罪人的标准,比如黄海波的嫖娼被抓就有可能是因为睡了别人的马子,房祖名的吸毒藏毒被抓有可能也是。怎么有那么些人不能得罪呢?别忘了,那可是京城啊,天子脚下,皇亲贵胄云集,即便遇不上皇亲贵胄,遇见皇亲贵胄的亲戚朋友也够你喝一壶的。所以笔者见过的北京警察一个个都很谦逊,不跟别的地方的一个个都跟大爷似的,北京的警察可不敢,万一说错了话办错了事,警皮没准都保不住。笔者在北京站北广场边上亲眼见一个面包车司机把一个年轻警察骂的一愣一愣的,各种波一全都招呼上了,警察就是一嘴没敢还。所以在京城任凭你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腕儿,只要你没有很深的背景,都会患上肌无力症,臧天朔还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情商颇高的他黑白两道尚算吃的开还遭此劫难,所以在京城里,比什么都可以,千万别比背景,比你背景深厚的人大有人在,前首富王健林的独子王思聪不是说了吗,别跟我比有钱,因为谁也没有有钱,这话人家说的没错,可他敢在北京说谁也别跟我比背景,因为谁也没他有背景,这话他不敢说,借他五个胆也不敢说,他敢说第二天就会鼻青脸肿地面对媒体说自己自行失足落水,碰巧水浅王八多,摔王八盖上了。
am79
发表于 2015-1-28 16:47:02
老五“还与多名国际著名的吉他手现场切磋交流,比如著名的**.亨德里克斯……”
这个亨德里克斯是谁?反正肯定不会是Jimi Hendrix。那还有谁叫这个名字?我不知道。
呆儿
发表于 2015-1-28 16:49:42
本帖最后由 呆儿 于 2015-1-28 17:49 编辑
王勇和臧天朔的事就算讲完了,有人会问了,你这写的臧天朔还算有血有肉,怎么到王勇那就跟列车时刻表似的,笔者也有苦衷啊,资料收集太难了,至今王勇的材料仅有篇若干年前出版的一本介绍当时文化圈里的专访,里面有章篇幅不长的对王勇的专访,其他的都是从一些新闻、百科、文库里搜到的,而且资料也不多,所以写成这样也是实属无奈,不过另一个方面来讲,作为一个从82年就开始创作并演出的歌手,王勇与媒体的交流互动并不多,或者是他本能地排斥媒体,或者是媒体对他也并不感冒。再一点就是,他对娱乐圈的浸淫也不深,或者是娱乐圈对他也提不起精神,没有G点。还一点就是,他本身是个不善交际的人,或者是交际圈里他比较被动而已。总之,王勇给笔者印象就是个很神秘、低调的人。如果说再让笔者刻意地去写点什么,确实不太好写,好在王勇与臧天朔均为笃信佛教的歌手,从此下笔,笔者觉得还可以凭着一些粗浅的知识再继续写点什么。
笔者觉得,论知识的广博程度,哲学与佛学首当其冲是最为深奥的,哲学的流派众多,研究的范围广泛,名家也甚多,在周国平与崔健合著的对话体书籍《自由风格》里,周国平自称为哲学家,其实外界对他评价是研究尼采的学者,成为某某家那必须是经过历史的积淀并被公众认知这一过程的,作为只写了些哲理性散文的周国平先生就敢在书里自称是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您是不是有些太摇滚了?佛学同样也是研究范围极广的,笔者的一个同事是个比较虔诚的信奉者,某次偶然同坐一车,无聊间便问起这每个佛都是干什么的,她一本正经的跟我说起来,更离奇的是居然还有个统管宇宙的佛,笔者非常诧异,人家玉皇大帝也只是统管天庭,凭什么一个佛连宇宙都管了,同事对我说说是管,其实是能对宇宙做一个佛学的解释,简单的理解就是宇宙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有宇宙等等等等,跟哲学研究的差不多。笔者顿时头大,自以为才疏学浅,资质鲁钝,无法参透这些奥义,而且至今也不敢对这些学说深入研究,生怕研究不明白便印证了自己真是个天分极低的人。当然信仰就不一样了,你天分低也可以信仰,只是笔者六根未净,五毒虽不俱全也差距不是很大,生怕有辱佛门清净。当年著名的散文家郁达夫也曾去某寺与老方丈论法,聊了半天,老方丈对郁达夫说你还是走吧,郁达夫就走了。以郁达夫的学识和领悟力,两人的谈话定然很精彩,只不过郁达夫是个真正的俗,老方丈是个真正的僧,一僧一俗,至僧至俗,老方丈已经非常委婉了,还没说施主,请下次切勿饮酒再来,罪过罪过。年轻时的郁达夫在日本写下了那篇著名的半自传体小说《沉沦》,生活中的他更是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无一不具。抗战前期娶了杭州第一美女王映霞(鲁迅有诗题为《阻郁达夫移家杭州》就是那时候写的),后因美眷出轨,一赌气在一个全国性的报纸发了个声明谴责爱妻,两人分道扬镳,抗战中后期流落到印尼某处与几个友人开了个酒厂,有说法是为了躲避当时的军统头目戴笠的追杀(传说中戴笠与王映霞有染),在当地又娶了个土著女人,体量低矮,面貌黑瘦,原姓马,后来郁达夫给她又起了个名叫何丽友,意思是何丽之有。郁达夫的豪放恣意跃然而出,是个很有趣的人,其实郁达夫的诗文造诣是最高的,比他的散文还要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他的诗。
佛教的流派很多,在国内有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之分,汉传佛教又分为天台宗、律宗、禅宗、净土宗等分支,象少林寺和白马寺就不是一个流派,臧天朔和李力受戒成为俗家弟子的昆明圆通禅寺又是另一个流派。藏传佛教又有显宗、密宗之分,内部还分为黄教、红教、花教、黑教等等,总之流派很多,佛教不跟别的什么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只有一本教义,广义上的基督教(包括很多了,如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加尔文教派等等)只有一本教义就是《圣经》,伊斯兰教也只有本《古兰经》,佛教教义著作就很多,在老版《西游记》里三藏师徒在最后取得真经,两个罗汉向如来佛祖报告授经名录的时候,念的经名就几十种,所以也难怪佛教的流派那么多。而臧天朔和王勇所信仰的佛教流派就可能不是同一流派。笔者为什么啰里啰嗦那么多写这些关于佛教的东西呢,因为佛家基本宗旨是人心向善,向善就是好的,更何况这是个极好的修身养性理论基础,假以时日,没准笔者也开始信这个了。但是国人信这个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心理,就是什么时候想到了,或者用得着了,才去信佛,临时抱佛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佛要真有灵,佛也很生气,早干吗去了,用得着人家了才想起来烧香礼佛。笔者生活在一个黄河边的城市,经常有本地新闻称在黄河边某处豪车云集坝上,河边人声鼎沸,偌大一车斗的各色鱼类挤在一团,输气管把鱼们吹得前仰后合,这时候某寺的僧人一声令下,披金戴银的各路壕纷纷抄起各种家什舀鱼抛向黄河,水塘里呆惯的鱼儿们那受得了泥沙俱下的黄河水啊,被呛得七荤八素,都往岸边游,这时候下游的即兴渔民们纷纷各显身手开始捞鱼,这就形成了一个奇观,上游的人们买来了鱼要放生,求福祉,赎罪恶,却不知道这是要把鱼往死里扔。鱼儿们为了求生纷纷往岸边游,却不知还有一群人守株待兔依然要取它性命。鱼儿养肥了是等不到过年的,终究是躲不过这生死循环,只不过有的鱼死得其所,有的鱼死的很憋屈,被抛向黄河的鱼就是其中之一,所以笔者又要大发感慨了,鱼,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还有的放生者选择其他物种,比如蛇,有的人为了多花点钱还买的毒蛇或剧毒蛇放生,这就破坏性太大了,影响生态,具体点说就是对人畜有害,比如说一头功勋卓著的种牛在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里在大树下蹭屁股,目光扫视着草场看看是否有母牛发情,这时一条刚被放生的毒蛇盘踞在树下,看着种牛胯下明晃晃的状似鹅卵的东西随风摇晃,这蛇奋力地弹射出去咬上了,只见公牛拖着两条长尾在旷野里狂奔发出低沉的哀号,此牛从此使命终结。
记得易中天说过,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这话好像一下子造就了很多躺枪的,其实易老先生说的不差, 很多人还真没什么信仰,不是说你处于某团体应该信仰某主义,并要为某主义奋斗终身,其实很多人的做法往往和这些个主义是背道而驰的。你既然要把这些主义作为标榜就应该严格地信守,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如果主流意识形态都是这样,社会就会道德滑坡,唯金钱论就大有市场,然后就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有人就说了,楼主你这不是崇洋媚外吗?人家老外也有信教的,不也作出不少伤天害理的事吗?笔者是这么理解的,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在做了错事会去忏悔的,就跟电视里演的一样,在一个小黑屋里隔着小窗跟里面的牧师或者神父忏悔,当然牧师神父你不能人家忏悔完了就立马打电话告发人家去,你得替人保护隐私,还得安慰人家说,孩子,主会宽恕你的罪过的。我们呢,做了点错事,就跟郭德纲相声里说的似的,人干点好事总想让鬼神知道,干点坏事总不想让鬼神知道,我们让鬼神太为难了。
呆儿
发表于 2015-1-28 16:53:59
本帖最后由 呆儿 于 2015-1-27 23:09 编辑
如果说把89年作为中国摇滚乐队诞生的分水岭的话,在这之前成立的乐队当之无愧是第一波的摇滚乐队,而呼吸乐队这个在88年与唐朝同一年成立的乐队更是当仁不让奠定了自己的历史地位,虽然93年末这个乐队就从此消失,但是乐队的每个成员至今开来都是对中国摇滚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乐队的创始人、包括脱胎于呼吸成立的超载乐队的灵魂人物高旗更实在中国摇滚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85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吉他大赛上,17岁的高旗在台上演唱着保罗.西蒙的歌曲,台下的曹平、曹钧哥俩就此认识了这个相貌清秀的青年,当时曹氏兄弟也是去参赛的,曹钧更是得到了在场评委的一致称赞,但是在比赛结束后天真烂漫的曹钧在与评委们的闲聊中无意中触怒了一个评委,使得看似已经到手的大奖失之交臂,曹平后来回忆起来无不惋惜。但是与高旗的结识注定要把几个人绑在一起,后来曹平找到高旗说了一下组乐队的想法,几个人一拍即合,曹平任主音吉他,曹钧任贝斯手,高旗任主唱,还有两个当时跟着曹平学琴的也在乐队里帮忙,后来曹钧去了别的乐队,高旗又把当年年仅15岁的张炬介绍给了曹平,而张炬的贝斯师承也是曹平教的。后来一次的演出排练间隙,高旗与曹平发生了严重的争执,曹平后来说,当时他想排练的曲目多是照顾乐手的歌,而高旗想唱的歌多是照顾主唱的歌,其实曹平说的很委婉,说白了就是高旗想唱自己喜欢的歌,能突出主唱的歌,而曹平作为主要组织者,并且乐队成员多为自己的学生,自己年龄又比高旗大不少,怎么能让一个17岁的孩子唬住了呢,虽然那时候曹平也才二十来岁,但是干什么都得有底线啊,你这么不把大哥当回事,大哥干吗还得罩着你,曹平一怒之下就问几个其他队员有几个愿跟自己走的,结果高旗自己走了。这事说明啥呢?高旗还是很有些自己想法的,有独立见解,敢于对抗权威,说不好听点就是有点傲,年少轻狂,忘乎所以了,谁面子也不买。但是从后来的事情来看,俩人的关系也没有那么差,组建呼吸乐队时候的主音吉手便是曹平的弟弟曹钧,张炬也在呼吸帮过一阵忙,即便是后来组建超载乐队的主音吉他手韩鸿宾也是曹平的得意弟子,也曾得到过老五的指点,后期加入超载的鼓手刁磊更是曹平赞不绝口的得意门生。
具体说一下呼吸乐队,现看看这份华丽的乐手名单,当然位置有重叠是因为加入的早晚或人员变动造成的,先后的人员分别是高旗(主唱、主创),蔚华(主唱、填词),曹钧(主音吉他,主创),刘效松(鼓手、打击乐),吴运涛(贝斯),邹世冬(键盘),赵牧阳(鼓手、打击乐),马禾(鼓手、打击乐),柳文利(节奏吉他、贝斯、主音吉他),顾忠(贝斯)。首先两个主唱放后面说,曹钧,曹平的弟弟,90现代音乐会上,压轴出演的呼吸乐队上场,曹平是第一个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的,嗓音浑厚略嫌沙哑。94红磡也是他为张楚伴奏的,主音吉他,弹的是箱琴,不是电吉他。刘效松,著名打击乐手,与鼓三儿齐名,曾为多个乐队的缔造者曾为多个歌手制作专辑,曾在多个演出现场出现。吴运涛,著名贝斯手,红色部队那首著名的《累》的词曲创作者。邹世冬资料较少,早期也出现在一些存在时间较短的乐队中,现情况不明。赵牧阳,号称西北鼓王,曾参加多个乐队,前一阵出现在《中国好歌曲》演出现场,一首自己创作的西北民歌《侠客行》技惊四座。马禾,著名鼓手,曾在崔健乐队、臧天朔乐队担任鼓手,圈内口碑极佳,为人谦和,鼓技颇高。柳文利,著名吉他手,吉他教育家,因乐队人员变动曾先后司职贝斯手、辅音吉他、主音吉他,硬生生地逼成了一个著名吉他手,高旗离去后的呼吸乐队,柳文利一直是呼吸的中流砥柱。顾忠,张炬的接班人,现唐朝乐队的贝斯手,身高183。这阵容相当华丽了吧,一点也不亚于那盛产主唱的五月天乐队(不是台湾那个哦)。
再说这两个主唱,高旗与蔚华,蔚华这个人可能现在很多年轻的朋友几乎没有听说过,不过在当时,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蔚华的名气丝毫不亚于现在任何的当红歌手,她的红,并不仅仅因为她是为数不多的女摇滚歌手之一,而是她的出身奇特,有记录说她是88年春晚的主持人之一,并有图片为证,那时的她有着古铜的肤色,长发挽了一个大髻,眼影浓重,这造型现在看起来甭提多土了,而在当时这是个相当新潮的发型,关于那届春晚的视频笔者没有找到,不过有个小小的疑问或者是发现,87年的农历春晚,也就是88年的阳历二月的十六、十七日,正是春晚上演时,那时候的春晚都是录播的,就是事先录好节目,到点就播,不跟现在似的,现场直播,到了新年钟声还一块读秒。当年那届的春晚,歌手费翔演唱了台湾歌手高凌风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后来不久大兴安岭地区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火,人员财物损失惨重,而且久扑不灭,后来电视台适时地播了一首台湾歌手刘文正的《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然后这场大火居然就灭了。如果是88年的春晚,那就应该是89年初播的,而89年更是个风雨飘摇的年头,蔚华看来注定要与一些历史事件写在一起了。而蔚华本人的身份也很惊奇,科班外语院校毕业,英语非常流利,毕业后直接到著名大台外语部工作。身世,用高旗的话来说就是她很有背景,89年加入呼吸后更是挑起了主唱的大梁,高旗写什么歌,她就唱什么歌,一些专业人士评价,蔚华在声乐上的造诣要高出高旗很多,我们听高旗的歌,其实技巧性的东西很少,全凭那副嗓子喊上去的,而蔚华作为一个女性,她的声线居然能发出比较中性的音色,而且还圆润饱满,可塑性很强。直到离开了呼吸,蔚华才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很女人地去唱歌,本色出演,无论是摇滚还是酸爵士曲风。在央视星光大道走红的东北籍组合——安与骑兵里面的女主唱安静嗓音就很棒,但是早期北漂驻场唱歌的时候,为了生计不得不演唱了很多诸如田震、那英等明星的歌曲,音色也尽量去模仿她们,后来和骑兵两人决定要唱自己的歌时候才发现,做回自己却并不那么容易,一唱出来必然带着点田震嗓,安静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到,当初是费了很多力气才唱回自己的音色,由此可见,在呼吸唱了四年的蔚华蜕变也是经历了很多的波折,而初次较大的波折便是高旗的离开,几乎是在窦唯离开黑豹的同一时间,91年的10月,高旗带走了鼓手赵牧阳,更是带走了大部分作品,而超载早期的很多歌曲都是高旗在呼吸时的作品,比如那首著名的《每次都想拥抱你》。高旗的离开对呼吸最大的影响便是创作中断了,整个乐队再写不出一首跟乐队风格匹配的歌曲,只能唱原来的那些老歌,比如《让我站立起》、《不要再次阻拦我》。在这以后的多次演出中,呼吸居然还与超载同台献艺,当然为了避免同唱一首歌,演出前俩乐队会有必要的约定。比如在92年北戴河那场国际减灾10年演唱会上,算是两支乐队正式同台亮相。而这场演唱会正如很多老炮的回忆里说的,未演出完便被叫停,回到北京悉数被抓,因为涉毒。姜昕后来回忆起还说了两则趣闻,一个是某人去某乐手家找人,遇见正在蹲点的民警,民警问他找谁,某人说找谁,民警问他,你是谁,某人说我就是谁谁谁,民警说正好,名单里有你,一块走吧,说完就亮出了手铐。另一则是民警敲门,开门后睡眼惺忪的乐手问找谁,民警说找谁谁谁,乐手其实就是谁谁谁,灵机一动说谁谁谁不在家,我是他哥,民警哪有那么傻,依然亮出了手铐,蒙事呐!而直接导致蔚华离开呼吸则是93年的一场演唱会,笔者查了一下资料,当年在北京的一场规模比较大的演唱会是4月份在首都体育馆的临终关怀义演,黑豹、1989等乐队压轴出演,不知是不是这场演唱会呼吸出了问题,总之蔚华后来回忆,都不好意思提起的一场演唱会让她感到了乐队与观众的真正距离有多远,离开后经人点拨才知道自己也有写歌创作的才能,这话怎么分析呢?笔者这么理解的,可能是呼吸上台唱歌,人家观众一听怎么还唱这几首呢,都是人家高旗超载的歌啊,太没创意了,然后就起哄,蔚华等人觉得很不好意思,大受刺激。然后乐队开始人心涣散,蔚华离开后,乐队解体,蔚华痛定思痛,不就是没作品吗?自己写。大致可以这么理解,但这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不足推敲。
呆儿
发表于 2015-1-28 17:09:22
本帖最后由 呆儿 于 2015-1-28 17:10 编辑
呼吸早在91年(一说是90年)就海外发行了同名专辑《呼吸》,那时候海外发行基本上就是港台、日本,欧美发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然后国内也顺延发售,据当年著名京城文化作家汪继芳说,呼吸的首盘专辑发行量很惨淡,卖了不到5万盘。而93年内地正式发行的新瓶装旧酒的专辑《太阳升》卖得也不是很好,发完这盘专辑,乐队正式解散。关于乐队发行一张专辑就解散的模式在迄今为止的摇滚圈内也是屡见不鲜,多数原因就是因为受益不均,难听点说就是分赃不均,这一点特别是在较早商业化的崔健乐队极其巡演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很有代表性。当初90亚运募捐全国巡演时,崔健一行人等的收益分配模式是这样的,比如说一场一共赚了一万块,那好,分为若干份,作为经纪人王晓京一份,领队某某某一份,崔健主唱、创作、节奏吉他得两份(出力多嘛),各乐手每人一份。这样好像没多大问题,但是,吃喝拉撒睡也得要钱啊,所以每到饭点聚餐时候就心里琢磨,这顿饭到底怎么吃?谁买单?AA制,那时候还没这个说法,你老让王晓京出,人王晓京赚的也不多啊,凭什么薅羊毛光从一只羊上薅,总不能薅秃一个再薅另一个吧,谁也不是雷锋,谁也没高尚到光付出不求回报,都是抛家舍业地出来,谁还不想给自己赚点老婆本啊。这样矛盾就凸显图来了,崔健就想办法,雇佣制,来乐队先跟你签合同,演出多久,一场多钱,白字黑字写明白了,这样看似也公平了,其实当时人的心态还没活泛到那个地步,很多人不理解,象鼓手马禾、键盘王勇就不太乐意,大锅饭不挺好吗,签合同就好像给你打工似的,这年头谁还缺你这俩钱啊,索性不干了。包括后来王晓京和崔健闹矛盾也是因为港台某公司要把89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演唱会再重新包装上市引起的,因为崔健不满意重新包装后的效果,更直接的原因是面对百万港币之巨的版税,崔健觉得王晓京目的不纯,王晓京就差把那句——我其实比你有钱多了。然后俩人分道扬镳。早期王晓京确实有钱,他那辆挂着克莱斯勒车标的夏利是京城一景,一看见那尾号的夏利大家都喊:王晓京来了!崔健来了!轮回来了!指南针来了!童话大王郑渊洁也是较早一批有车族,第一辆车也是夏利,那时候大街上车很少,有也就是什么尼桑公爵王、丰田皇冠那种色黑老爷车样式的日系车,油耗极大,据说跑着跑着容易没油了,还得跑着去拎着水壶买油去。不过这种车多数是公车,私家车早期还是以夏利以及后期的普桑为主。
早期的以崔健及其乐队为代表的乐队经营模式基本上就是两种,一种是大锅饭,一种就是雇佣制,后来又发展出来主唱加乐队模式,这也是拜各唱片公司所赐,只签主唱不签乐队导致的。造成这种乐手间因利益导致乐队解体和矛盾丛生的深层次原因是各项法规的不健全和商业化运作不成熟导致的,而更直接的原因就是都是钱闹的。并不是说谁谁谁心太黑,谁谁谁太贪得无厌,是人嘛总是有局限性,你说他历史性也好,说他现实性也好,钱某种程度上来讲真的是万恶之源。具体于呼吸的高旗离开和蔚华离开到底跟钱有多大的关系,笔者不好说,但肯定还是有点的。
蔚华还曾在侯牧人那盘毁誉参半的《红色摇滚》中有首抒情范的《留下油灯光》,该专辑里还有张楚的一首《社会主义好》,当然侯牧人另一张合集里的《我爱你中国》,由后来中国好声音的歌手平安重新演绎,意境幽远。离开呼吸的蔚华开始自己写歌,曾在一周内写了四首歌曲,连自己都很惊讶,96年几乎与超载推出同名首张专辑同时,蔚华也推出了自己的首张专辑《现代化》,里面的两首歌曲《同志们》、《老故宫》备受推崇,99年第二张专辑《酸雨》也问世了,然后蔚华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到现在也没有任何消息,有人说她去了美国,估计早已为人妇、为人母了,很多人在望洋兴叹,蔚华你何时会复出呢?
呆儿
发表于 2015-1-28 17:30:39
本帖最后由 呆儿 于 2015-1-28 17:10 编辑
91年的10月,高旗离开了超载,跟他一块走的有赵牧阳,新加入的吉他手是韩鸿宾,三个人构成了超载的最初阵容,呼吸的鼓手由马禾接任。关于高旗离开呼吸,很多人认为是与蔚华的主唱之争,因为几乎所有作品都是高旗写的,蔚华只是填了几首词,还有说法是蔚华迟迟不能融入包括呼吸以外的摇滚圈,一是因为她是女的,而是因为她的出身背景与圈内的大多数人不一样,似乎整个摇滚圈对这个女人格外不待见,而高旗更干脆地说她很有背景,难道这就成为理由了?笔者以为,除了这些理由应该还有其他理由,比如呼吸的首盘专辑是海外发行的,91年,还有说法是90年,那时候有些海外门路的人不多,即便是魔岩文化大举进军内地,那还要等到93年以后,呼吸当初跟魔岩是没有任何交集的,或许呼吸首盘专辑的发行有得益于蔚华的背景,就是说,蔚华有可能一手包办了首盘专辑的发行,这就有可能导致利益分割的公平性缺失。而93年内地首发的呼吸专辑《太阳升》更是刚发行乐队就解散了,似乎又说明了点什么?前文说过,很多乐队都是发一张专辑阵容就要变化一次,跟收益不均有很大关系,包括超载后来签约魔岩后,吉他手韩鸿宾和贝斯手王学科的离开也跟发新专辑收益不均有很大关系,当然还有魔岩只签高旗而放弃乐队更有关系。
超载乐队的阵容也是持续动荡,成员先后有吉他手韩鸿宾、曹钧、邓讴歌、翁金海、李延亮,贝斯手王笑冬、张炬、胡小海、岳浩坤、王学科、欧洋、刘文泰。鼓手赵牧阳、杨熙、王澜、刁磊。其中呆的时间较长,处于阵容较为稳定的乐手是韩鸿宾、李延亮、王学科、欧洋、刘文泰、王澜、刁磊。其他人多为临时客串、友情帮忙性质的,比如来自唐朝的张炬,来自面孔的邓讴歌和欧洋(欧洋在面孔解散后正式加入超载),来自指南针的岳浩坤,来自零点乐队的王笑冬,来自呼吸的曹钧,当然乐队的插队之王赵牧阳也担纲了一段时间也是意料中的事,鼓手杨熙资料较少,原籍四川,重庆划市就变成重庆人了,后来离开摇滚圈和老婆开了个驾校,闭着眼睛都赚钱,现在得叫杨总了,据称现在跟几个当地的同龄人组了个松散的乐队,几个人均是各行各业的老总,也蛮有意思。其他人象翁金海、王澜、刘文泰曾是95、96年周韧与红烧肉乐队的成员,如果要细说,翁金海在中国十大吉他手上榜上有名,是GRUNGE吉他手的顶尖人物,后来把吉他卖了,现在是个很有名气的DJ,也就是玩打碟了。红烧肉乐队的唯一一张专辑《榨取》吉他部分大部出自他手。刘文泰是美籍华人贝斯手,红烧肉解散后加入超载,原贝斯欧洋改任电子乐手,简单来说就是开始鼓捣键盘了。王澜是高旗一手带出来的鼓手,94红磡曾与贝斯手胡小海一起为窦唯伴奏。为什么说这几个人是周韧与红烧肉乐队的成员呢,这句话重音在周韧与红烧肉乐队,按说你要么说周韧及其乐队,要么就直接说红烧肉乐队,这里面有很多事要说一说,首先呢,红烧肉乐队与周韧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当初魔岩死活不肯签乐队,只签周韧,搞得周韧每次排练完都得给队员发工资,队伍也不像以前那么和谐了。第二,红烧肉乐队是中国首只真正意义上的GRUNGE金属乐队,这英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啥意思,那么另一个乐队大家肯定熟悉,就是涅磐乐队,主唱柯特.库本,吞枪自杀那个,GRUNGE金属直译过来就是垃圾金属,我们看涅磐乐队的歌词,很抽象,小段重复,甚至有些词不达意,歌词象朋克,但是旋律又比较明快流畅,演奏技巧也很高,重金属痕迹很多,所以很多类似乐队都称自己是朋克,实际上大众对他们的认同更侧重是重金属,当时的红烧肉乐队就是这样最贴近涅槃风格的乐队,也是开了这种流派的先河,是首只垃圾金属乐队,有很大的历史意义,但是首盘专辑《压榨》模仿的痕迹很多,并且后期混音效果极差,导致很多乐评人对此专辑恶评如潮,专辑卖得也很差,在魔岩组织的《中国火》专辑歌手演唱会上(周韧的《火星人》《风马牛》分别被被收录在《中国火II》《中国火III》里),周韧一上台就引起了不少嘘声,越唱嘘声越大,周韧也很搓火,在台上就跟观众对骂了起来,后来在主办方掩护下才全身而退。当时这种曲风还完全没有市场,观众还是比较喜欢黑豹、唐朝、轮回这样的中规中矩的摇滚风格,随着之后的魔岩退出国内市场,周韧又开始形单影只了。后来有人就评价周韧说这孩子命太苦了,好不容易赶上了第三波摇滚乐队兴起,还没火起来,乐队还被魔岩给拆吧散了。乐队的垃圾金属风格更是水波不兴地沉寂了很久。在魔岩只签主唱不签乐队的模式下,在发行了唯一一张专辑后乐队解散。所以魔岩三杰最后跟魔岩文化闹掰了,魔岩也不是一点责任没有,窦唯更是直接地说出唱片公司是分裂乐队的罪魁祸首。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魔岩啊!魔岩!张培仁啊!张培仁!贾敏恕啊!贾敏恕!你们扼杀了多少天才的乐队和乐手啊!红烧肉乐队解体的原因具有早期存在时间较短的摇滚乐队的全部特征,一是发行一张专辑就解散。二是唱片公司只签主唱不签乐手导致乐队存在感降低。三是穷。其实三个原因归结为一个原因就是钱。08年,红烧肉乐队重组,老面孔是周韧、王澜、刘文泰,吉他手换成了苗佳,加了个小提琴手JOHN,这时候12年已经过去了。
呆儿
发表于 2015-1-28 17:56:43
本帖最后由 呆儿 于 2015-1-28 17:11 编辑
在红烧肉解散后的96年,超载的阵容也出现了剧烈震荡,伴随着首盘同名专辑的发行,吉他韩鸿宾与贝斯王学科双双离队,还是因为魔岩只签高旗的原因,两人愤然离队,各自独立发展。先说吉他手韩鸿宾,首盘专辑的吉他部分均出自他手,还有说法是节奏吉他部分是出自他手,不管怎么说,有着浓烈重金属意味的《超载》专辑必然地将这个金属吉他手推上国内十大吉他手的神座,可以说他的吉他演绎奠定了整盘专辑的重金属基调,而99年发行的超载第二张专辑《魔幻蓝天》则是出自李延亮的手笔,彼时李延亮已由辅音吉他扶正为主音吉他,有着国内第一吉他手称号的他在吉他技巧方面已经是炉火纯青,只不过这盘专辑已由重金属转变为英伦摇滚,或者也可以说少了点死磕,多了些圆润,往流行方面去发展了。02年的《生命是一次奇遇》更是让很多超载的拥趸感到疑惑,超载还是以前那个超载吗?可以不这么POP吗?你们到底还是不是摇滚乐队?各方的质疑纷至沓来。
还有个有意思的事是关于高旗会不会弹吉他,据说在超载早期,高旗兼任节奏吉他时候经常会弹出些很怪异的音,搞得整个乐队都无所适从,后来不得已找来了李延亮专任节奏吉他,不得不说,高旗和整个超载的运气真的很好,他们找到了李延亮。还有人干脆就说高旗压根就不会弹吉他,那些照片都是摆拍的,他的水平充其量就是个爬格子选手。这话说的就有点极端了,笔者觉得高旗还是会弹吉他的,只不过不能去评价好坏罢了。关于高旗的另一个有争议的说法就是他的唱功了,很多资料都说高旗出自音乐世家,他父亲是著名指挥,他母亲是美国著名音乐团体的成员,笔者觉得,要称为世家怎么也得三代都是搞音乐的,也就是高旗他爷爷辈、姥爷辈的人也是音乐从艺人,但是种种资料显示好像没这回事。所以说他出自音乐世家有点夸张了,不过还是遗传到了不少艺术细菌。其实很多老炮的父母都是搞音乐的,比如窦唯、汪峰、王勇、崔健、赵牧阳,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或者两者都是搞音乐的,或者是各地方戏曲工作者,或者是搞器乐或器乐教育的人,或者是各演出团体的职工,总之都跟音乐有很大关系,根据遗传学概率,他们的子女从事音乐相关工作的概率就相当的大,我们看很多老炮的履历,很少有原来是种大地,修理地球表面的,然后半路出家突然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的,然后又在音乐道路上有了长足发展的,这样的人很少,就连苦出身的刘义军他父母原来也是知识分子,后来因**才导致家道中落的,他们走上这条道路或多或少地都有些家人的影响,再加上自身遗传得来的天赋,似乎是命中注定一样,不约而同地走上了跟音乐死磕这条道上。高旗遗传而来的就有那副音域宽广的嗓子和不竭的创作才华。关于高旗的唱功,前文已有所表述,笔者觉得唱歌嘛,还是有点技巧好,因为这东西不跟文学创作似的,自由度很大,象著名作家巴金老先生晚年的创作观点就是无技巧写作,意在平实地真情流露,不佳修饰的自然抒发,他晚年的纪念已逝妻子的文章《怀念萧姗》便是这种自然无技巧的写作方式,感情真挚而自然,平淡中尽显真情。笔者要说的并不是说唱歌也要这种无技巧地唱,而是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让你的歌声充满一些感情色彩,有些技巧性,不然就是浪费了一副好嗓子。其实很多老炮们唱歌一点技巧没有,全凭嗓子好喊上去了,唐朝的丁武也是这样。看似克服了高音,掩盖了很多东西,其实缺失了美感。高旗的歌声也有这个特点,没有一点抑扬顿挫之感,有人就说了,楼主你怎么那么难伺候,听着就行了,不喜欢就别听,别听完了,自己也哼哼了还说人家不好,你也太难伺候了吧。啊!这个,其实笔者只是提点意见而已,因为音乐这东西是可以流传的,若干年后,如果我们的后辈们要再研究这段历史,他们发现一些人唱得压根没什么技巧,就会质疑这些音乐存在并带给如你我这些人强大震撼力的真实性,并捎带着质疑我们的审美观,那将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所以演唱多点技巧性真是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一件事啊。
超载的作品就不必多说了,说下笔者比较喜欢的一首,也是当年那部反映各年龄段关于爱情的看法的电影《爱情麻辣烫》中的插曲《不要告别》,歌词如下,点燃这支香烟,让阳光爆炸这黑夜,无法依恋。我的手在触摸着,从高处坠落的感觉….。很喜欢这意境,如果在一个黑夜,你的手指上一只燃着的香烟,你坐在窗前,抬头看那乌黑的夜空,突然间,一颗曳光弹在空中爆炸,瞬如白昼,而此时你的指尖凉飕飕的,好像是从300多层的高楼上急速下坠。这首歌是超载的第二张专辑《魔幻蓝天》里的一首,几乎没有多少重金属的感觉,但是笔者就是对这首歌非常钟爱。
am79
发表于 2015-1-28 19:56:59
《魔幻蓝天》这张专辑产生了一首神曲《如果我现在》。其实在这张专辑里这首歌也并不那么的抢眼,但居然就火了起来,很多人(包括周华健)都一窝蜂的去翻唱导致这首歌名气大增,。
sudayang
发表于 2015-1-29 09:38:14
更完了吗?话说突然字体不加粗反倒不习惯了……
这文章写的很喜欢。虽然大部分都是当年人口中的轶事,知道的八九不离十了。但是重看的时候,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感觉自己这十几年的弹琴之路,就是这么伴随着偶像的不断老去开始慢慢边缘化。偶尔每天会想想现在的自己,怎么我的生活就成了这样呢?
成长的过程,十年前的自己,十五年前的自己……白驹过隙一般,把梦想甩在身后。不知该怎么去伤感,怎么去留恋
snowfoxking
发表于 2015-1-29 10:27:36
栾树全名栾树兵,小名兵兵。栾树彬是误传。
也是出身音乐世家。
呆儿
发表于 2015-1-29 11:12:33
sudayang 发表于 2015-1-28 15:38
更完了吗?话说突然字体不加粗反倒不习惯了……
这文章写的很喜欢。虽然大部分都是当年人口中的轶事,知道 ...
一看也是老前辈了,我对那个年代的记忆就是家里长辈买的磁带,那个时候我还小,还没更完,快了
呆儿
发表于 2015-1-29 11:13:50
本帖最后由 呆儿 于 2015-1-28 17:22 编辑
在2005年的10月25日生命之诗不插电演唱会上,唱到这首歌的时候,高旗站起来把话筒摘了下来,伴随着轻微的旋律,仿佛是汩汩而出的清泉,《不要告别》那经典的歌声再次响起。这场演唱会也被誉为国内首场不插电演唱会,严格意义上讲,这场演唱会肯定不是首场不插电,因为在这之前的十几年间,大大小小的,出名的不出名的乐队标榜着不插电演出的广告不绝于耳,为甚么单单把这场从时间结构上来讲已经到了后现代摇滚的时期的一场演唱会标记为国内首场不插电演唱会呢?首先,这场演出的规模空前,高旗和超载多年来圈内的朋友系数到场,老一点的如郑钧、许巍、高晓松、姜昕,新生代的如痛仰乐队、天空乐队,就连因故不能到场的崔健、和唐朝都寄来了VCR(视频短片)表达对演唱会的支持,高旗的人脉关系可见一斑啊。现场布置也是匠心独运,复古的长刀古剑装饰,暖色调的布景,前排中间是主唱的高脚凳,两边的高脚凳是那著名的左右吉他手的位置,后排两侧分别是架子鼓和康加鼓,主唱右后侧是贝斯手位置,左后侧是小提琴手位置,开始时还有个弹琵琶的,而在辅音吉他和架子鼓中间还有架钢琴,声部几乎贯穿了演唱会始终。演出中间高旗唱那首向女友示爱的《依靠》的时候,台前摆了几大束的玫瑰花,从舞台上空飘洒的红色花瓣几乎把舞台变成了铺成红毯的秀场。灯光、音响、摄像也表现出了极高的业务素质,准备得很充分。其次,这场演唱会也是流传较广,影响力较大的一场演唱会,这得益于承办方高超的影音技术,演出录像的清晰画面感、声音立体感和同步感极强,我们看很多演唱会的视频多是很粗劣的手笔,完全是即兴拍摄,没一点技术含量,而此次演唱会至少有两台主摄像机定点拍摄。音频的录制和合成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制作水准,起码从听觉上你能挺清楚每一句歌词,但又不缺少现场感。第三点就要说到不插电演唱会的特性上了,这里先坐下技术性阐释,什么叫不插电演唱会,不插电演唱会这次也是舶来词,也就是从海外进口的词汇,英文原文是UNPLUG,直译意思是无插座、不安插座的意思,具体到演唱会就是不插电,当然也不是想当然地一点电也没有的意思,更不是个别人意淫为中途强行断电然后演出继续的意思 ,这个不插电的较为精准的解释是:“不插电”只是相对色彩非常饱和的全电声band(乐队)效果而言,通过尽量使用原声乐器的“Clean”(纯粹、原始的意思)音色,来达到一种更原始朴实的“不插电”的效果。对于“不插电”show(秀),电声设备基本上只是为了扩音的需要。具体来说就是全电声乐队音乐遍地开花的情况下,对电声音乐的一种逆势反抗,返璞归真,回归原始感觉的意思。如果按不插电本意来规范演出的话,电乐器应该全部换成木乐器,即电吉他换成木吉(箱琴)他,电贝司换成木贝斯(这个还真有),键盘换成钢琴(不能MIDI了),电子鼓换成架子鼓(早期电子鼓几乎没有),不使用任何效果器和合成器。但在实际演出的时候,完全照本宣科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演出效果差强人意,所以很多乐队在不插电演出时还会打点擦边球,比如,吉他是电箱琴,就是看着是木吉他,但是后面多出一条线来连着音箱那种,而且弹出来的音色跟对着话筒弹的效果差距不大,其他的乐器不使用效果器、合成器也基本能发出原始音色,所以高科技这玩意还真不错,插上电也像是不插电。这场演唱会上也是这样,特别是主音吉他李延亮在演奏过程中还是使用了效果器,而且有首歌还用上了电子乐的打碟,就是通常我们在迪吧看到的DJ,在现场来回鼓捣一个老唱片那样的一个东西,总体来说这些电子的东西不是很突出,整场的演出效果还是最大程度地尊重了不插电演出的初衷。如果把崔健在89年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演唱会作为中国摇滚乐的开端的话,那么16年后的2005年10月的这场演唱会才被人定义为国内的首次不插电演唱会无疑会给人一种很突兀的感觉,难道之前就一场没有嘛?这种质疑很正常,因为之前确实有过,之所以很多人、包括很多较为严肃的媒体和乐评人均认定这是首次不插电演唱会,笔者认为原因无非就是这场演唱会的规模大、影响广、流传久、制作好这么几个原因,这场演唱会的音频更是在06年的时候作为超载的第四张专辑由当时签下水木年华的水木同创唱片公司发行。这里再延伸说一说超载的前三张专辑,首盘专辑是在96年由魔岩公司发行的重金属风格浓厚《超载》,第二张专辑也是有魔岩发行的颇具英伦摇滚风情的《魔幻蓝天》,第三张专辑是由滚石唱片发行的《生命是一次奇遇》风格已经与最初的重金属风格完全背离(应该可以推测出魔岩是在99年到02年之间退出国内市场的,其宗主滚石唱片又推倒一切重来),很多超载的歌迷感到很迷惑,更有一些态度激烈的歌迷提出了强烈质疑,有人说之所以高旗在此后便趋于消沉就与歌迷的背弃有关,尽管早期的高旗对重金属的痴迷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死忠,但他与超载的风格跨度巨大的变化还是让很多粉丝感到不理解,通俗一点说就是变革的步伐太大了,一下子扯到了蛋,自己痛苦不说,连爱人也对自己嗤之以鼻了,一向自信而且有着自己的坚持的高旗受不了这种质疑,从此淡出摇滚圈。
从整个超载乐队的发展历程来说,06年发行的LIVE版《生命之诗》专辑实际上就是个炒冷饭的作品,也算是超载最后的辉煌,即便是在这之后超载也参加了一些音乐节、小型演出,但毫无疑问的是超载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了,十几年间几乎没有什么新的作品。高旗本人的生活也极少见诸报端,好多人在问这些年高旗在忙些什么?圈内人也极少提及他,不是不愿提,而是尽量少提,这就有点意思了,难不成高旗也药物成瘾了?或者是去了美国移民了(高旗的母亲曾在美国某音乐团体任职)?最近一次高旗的现身是在13年的一场在青岛的演唱会上,高旗患着重感冒上台唱了一曲便下了场,任凭观众极力地要求高旗返场,主办方也是无可奈何地向观众道歉而已,高旗真的老了吗?他真的唱不动了吗?68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经47岁了,廉颇老矣。而曾在超载的吉他手韩鸿宾和贝斯手王学科,过得也不甚如意,韩鸿宾依然在圈了熬,不温不火,也就是不穷不富。王学科更是传出了罹患抑郁症、有自残倾向,被家人接回了珠海老家,让人不胜唏嘘,曾经无限辉煌的超载一派颓象,在深深惋惜的同时,笔者也要问一句,超载你何时再来?
呆儿
发表于 2015-1-29 11:15:40
本帖最后由 呆儿 于 2015-1-28 17:44 编辑
说起指南针乐队不得不提起另外两个人,一个是曾被称为京城第一经纪人的王晓京,还一个是著名诗人、音乐家、作家藏族人洛兵。先说王晓京,早期崔健通过梁和平找到了王晓京,说让他帮忙开一场演唱会,王晓京说能帮上什么忙,崔健说一个是场地问题,一个是公安问题,王晓京想了一下说可以,就这样,用了仅仅20天时间,王晓京就帮崔健把事情全部搞定了,89年《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演唱会顺利开幕。王晓京后来说,这场演唱会没赚多少钱,因为崔健当时有演出公司,自己分的是崔健个人分成里的一部分,他的20%。后来在王晓京一系列操作下,在京城一些PARTY和小型演出才赚了点,一场也不过能赚个一二百块,后来90年带着崔健乐队全国亚运募捐巡演,也赚了点,不多,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过王晓京与崔健最终闹崩的事件,就是因为港台一公司要把《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演唱会重新包装上市引起崔健的猜忌导致的。总之两人闹得很不愉快,据说至今也不太联系。不过借着崔健的名号,王晓京在京城的名号也越来越响,有很多歌手都来找他,看看能不能帮忙经济一把,王晓京当年对经纪人的概念很模糊,后来是一个老外点醒了他,说他干的就是国外经纪人的活,早期,特别是摇滚乐队里几个经纪人就那么几个人,一个是崔健的王晓京,一个是黑豹的郭传林,一个是1989的李季,一个是唐朝的刘杰,王晓京后来回忆说,当时的经纪人就是个帮忙的,解决的问题基本上就是搞公关,弄批文,找场地,能量还没后来那些经纪人大。91年的10月,和后来被称为玉女的杨钰莹同样来自南昌的罗琦只身到了北京,彼时的她只有16岁,比杨钰莹小四岁,罗琦,1975年南昌生人,早年父母离异,跟着母亲过,罗琦去了北京后,她母亲就去了国外。当初只是在听了邦. 乔维的歌就迷上了摇滚乐的她踌躇满志地来到了北京,在某个酒吧里唱了首赵传的《我是一只小小鸟》,世界真小,其实当时泡吧的人也就是那么一撮人,罗琦被发现了,后来被引荐到王晓京的办公室,王晓京在听完罗琦的歌后,觉得这个小姑娘嗓音实在是太棒了,就和她签了约,这里需要注明的是,王晓京真正自己开星碟公司时间是1994年,而在91年,王晓京实际上是个皮包公司,所以签的合约丝毫没有约束力,充其量不过是几张纸,上面写着责权、分工之类的东西。而此时的来自成都的指南针乐队正在招募新主唱,此前的不久一个在大四被北大开除的郁郁不得志的青年诗人也在街头犹豫是否要回到成都老家讨个安稳生活,这个人就是前面说到的洛兵。看似毫无关联的几个人被王晓京都笼络到自己的旗下,洛兵是毛遂自荐般误打误撞找到了王晓京,得到了王晓京的赏识,后来洛兵又把同样来自成都的乐队介绍给王晓京,王晓京在考察之后也决定把乐队收归门下,在北京某处租了间大宅子,把包括洛兵、罗琦和指南针乐队的几个人安顿了进去,罗琦自己人个人住一间,洛兵和指南针的吉他手周笛住一间,其他乐手把宅子每间屋子都住满了,包括键盘手郭亮、鼓手郑朝晖、萨克斯手苑丁、贝斯手胡小海,有人问了,指南针的贝斯手不是岳浩昆吗?这里详细解释下,指南针早期的贝斯手确实是胡小海,也就是94年红磡给窦唯伴奏的贝斯手,92年的6月,岳浩昆才正式取代胡小海称为队内固定的贝斯手,而这两个人也都曾在超载乐队呆过,岳浩昆还曾在做梦乐队、何勇乐队、地下婴儿乐队呆过,整个指南针乐队就属岳浩昆的履历复杂。下面就把整支乐队做个详细的介绍。
主唱罗琦,江西南昌人,生于1975年,没受过任何正规声乐教育,但有着金属般的嗓音,穿透力极强。在听了几首邦.乔维的歌之后大受启发,于91年10月到当时的摇滚圣地北京发展,因缘际会,签约王晓京旗下。
主音吉他手周笛,四川重庆人(重庆是97年化为直辖市的),早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学习民乐、弓弦乐器(二胡、三弦、提琴什么的),在校期间组建指南针乐队的前身黑马乐队,是早期指南针乐队的主创人员,指南针的首盘专辑《选择坚强》里的十首歌,九首是他作曲,是整个乐队的魂。91年冬跟随乐队来北京发展。
键盘手郭亮,四川达川人,生于1973年,父母均为音乐工作者,5岁开始学钢琴,上学期间多次获奖,于17岁时在成都加入了黑马乐队,并与乐队在91年底到北京发展,在乐队里的创作才华仅次于周笛。
鼓手郑朝晖,四川成都人,生于1969年,出生于音乐家庭,6岁学二胡,12岁学打击乐和钢琴,后考入四川音乐学院,89年加入黑马乐队,担任鼓手,91年冬随乐队到京发展。
萨克斯手苑丁,四川成都人,生于1968年,父母均为音乐学院教师,自小学习乐器,先后学过钢琴、小提琴、二胡、大管,后考上四川音乐学院,学习萨克斯。管弦乐造诣颇深,音乐理论基础雄厚。曾发起组建黑马乐队,毕业后分配在成都某交响乐团工作,没直接去北京,92年初辞职,重新找到组织加入更名的指南针乐队。
贝斯手岳浩昆,四川成都人,生于1969年,幼时学习美术,16岁开始接触音乐,18岁加入到某集团军文工团任低音吉他手(即贝斯的另一种称呼),后退伍在成都本地组乐队,于92年夏到京加入指南针乐队。为人风趣幽默,气量恢宏,在素来排外的北京本土乐队间混的如鱼得水,曾担任、或客串多个乐队贝斯手。
这里面还要加上一个人,就是指南针的前身黑马乐队的创始人之一的冯小波,68年生于成都,也曾在四川音乐学院学习,组建黑马乐队,后来退学(郭亮为接盘手),只身赴京发展,93年底在原键盘手栾树离队后加入黑豹乐队,99年离开黑豹独立发展。
早期指南针在北京的日子非常优渥,用洛兵的话说就是小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生活,在王晓京的经营下,乐队日渐红火,演出不断,但在93年夏天一个疾风骤雨的早上,王晓京和洛兵接到电话便赶往同仁眼科医院,见到了病床上罗琦,左眼被人用啤酒瓶捅坏了,地上的盆中几乎流了满盆的血,主治大夫问谁是家属,王晓京说我是,大夫说必须摘除眼球,否则另一个也保不住,王晓京说摘吧,然后签了字,手术室里的罗琦大喊着不要摘,痛不欲生,大夫出来说,打了剂量不少的麻药了,还是不管用,还说你们这些摇滚圈的人啊,平时就好喝酒嗑药,麻药都有抗性了,王晓京一干人定无言以对,那时候罗琦已经沾上了毒品。手术室外,何勇满身的酒气带着哭腔地跟王晓京说:我怎么就那么怂?我怎么就那么衰?就在我身边发生的就是没制止了。时间拨回到昨日午夜,何勇、罗琦等人去酒吧陪一个女性友人过生日,喝了不少酒,期间年仅18岁的罗琦与隔壁桌的人起了口角,对方一女子盛怒之下敲碎半截酒瓶,拿着剩下那半捅向那稚嫩的面庞,这里做下技术性分析,首先对方拿的酒瓶行凶可视同为临时起意,而不是蓄意伤害,这点在司法鉴定是惯例,如果对方拿的不是半截酒瓶而是管制刀具,那就可以认定为蓄意伤害,两个罪名量刑起点是不一样的,这点在电影《有话好好说》里面李保田对姜文做过详细解释。其次,对方直接往脸上戳用心就太歹毒了,戳不中眼,也得毁容,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新长好的皮肤无法与原肤色保持一致,细微伤口经过夏日汗腺的洗礼,可能会恢复较好,不仔细看看不出来,但大面积伤口能完全恢复原样,相信再好的整容医院也无能为力,像法国著名球星里贝里那张刀疤脸,就是在一场严重车祸后留下的,你说他能没钱去整容吗?应该是即便整了效果也不是很好。遭此劫难的罗琦安了只义眼,就是假眼球,但在早些时候罗琦并不多的露面几乎都是戴着宽大的墨镜示人,这几年出镜我们看到她已经不带墨镜了,其实是整容的功效,具体时间,大致在04年以后14年之前,因为在04年宁夏贺兰山摇滚音乐节上她还戴着墨镜,当然还有说法是她在德国戒除毒瘾,同时也做了整容手术。时间尚无法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肯定整容了。伤害罗琦的那个女人在第二天就住进了高干病房,而且被鉴定为有精神疾病,也就是说可以免予起诉了,凶手从此可以逍遥法外了。据说事后罗琦把眼球保留了下来,放在床头,说这是父母给的,不能丢弃,丢弃了就跟男人变成太监一样。还有说法是罗琦拿着装着眼球的矿泉水瓶找到王晓京,要他摆平这事,王晓京说打架是你自己打的,我没让你打,不管。罗琦自己的说法是七天自己就想通了。其实哪有那么容易,打碎了牙自己吞呗。而当时同在事发现场的何勇也非常自责,04年黄燎原组织的那场宁夏贺兰山摇滚音乐节,罗琦与指南针原班人马的临时重组也是何勇牵线搭桥的,何勇说总是觉得对这个妹子有歉疚。后来还多次在网络上声援罗琦,即便自己的境况也不是那么好,曾在公交车上被人认出来感觉到很不好意思。
呆儿
发表于 2015-1-29 11:21:47
本帖最后由 呆儿 于 2015-1-28 17:47 编辑
罗琦出事后的指南针几乎半年没有任何演出,在伤势好点之后,王晓京还带着洛兵、罗琦及当时几个签在王晓京旗下的艺人去外地演出,演出方因上场名单问题,没有要求乐队同去,而彩排间隙的时候,副导演发现了另一只眼还盖着纱布的罗琦就毫不客气地说怎么还带了个瞎子,没让罗琦上场,一言不发的罗琦默默回到住处,洛兵赶紧打电话安慰罗琦,好在其他歌手演出还算顺利,王晓京在演出后问洛兵,洛兵说罗琦没事,王晓京才放下心来。可以说整个指南针乐队是王晓京最为用心、最为投入的,而同时期王晓京旗下的陈琳、轮回等,王晓京对外则强调自己仅仅是他们的经纪人,对指南针乐队则宣称是整只乐队的经理人,经理人与经纪人,一字之差,亲疏立判。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经纪人就是管接活、揽活、公关、媒体,然后从中赚取佣金的人,经理人则是出了干经纪人的活外,还要管他们的吃喝拉撒,大事小事一把抓。后来罗琦出事后,王晓京不无后悔地说,还是管的太松了,他早知道罗琦是个什么样的人,原话是罗琦有点欠揍,也就是欠修理,玉不琢不成器嘛,早修理修理她,让她吃点苦头或许就不会让她放任成这个样子。而乐队也对罗琦非常迁就,也就是在面对当时仅有十几岁的小姑娘,这些当年都20多岁的大哥哥们毫无办法驾驭她,甚至在排练、录音的时候也是我行我素,完全被人惯坏了。其实罗琦真的是被王晓京惯坏了,据说当时罗琦的放任与王晓京不无关系,王晓京甚至默许她的这些行为,当然,话得分两头说,如果罗琦当初就被王晓京管住了,被乐队的成员管住了,我们现在听到的那张《选择坚强》专辑或许就不是这个风格了。也就是说,王晓京造就了任性的罗琦,罗琦的任性造就了早期指南针乐队的风格,也让这张专辑至今还占据了很多摇滚拥趸的内心一席之地,甚至在换了主唱的指南针发行的第二张专辑《无法逃脱》也无法撼动首张专辑的地位,要知道,罗琦只在指南针呆了三年不到的时间,而新主唱刘峥嵘入主后的指南针,迄今阵容还是老阵容,至今已经20年了,有时候时间也无法改变人的印象,真替刘峥嵘感到惋惜,一个出道比罗琦还要早的老炮。而王晓京看人之准,眼光之毒,在当时几乎无出其上者,包括重用洛兵、大胆起用新人陈琳,更包括再给陈琳制作专辑时请的制作人王迪时,王晓京就断定王迪是当时圈内最好的制作人,后来专辑制作好了,果然热卖。陈琳的歌在她的老家重庆打榜时更是干掉了持续13周占据榜首个张学友的《吻别》,之后更是在全国大红大紫了两年之久。专辑中的那首《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本来不是主打歌曲,王晓京更是力排众议,把这首歌定位为专辑的主打歌曲。实际上这盘专辑的走向也印证了他的先见之明,这首歌红得那是一塌糊涂,洛兵在饭馆里吃饭的时候见到一个油光满面的糙老爷们在饕餮下咽之间还哼哼着这首歌,把他感动得一塌糊涂。既然说到这了,不妨再深入讲一下陈琳的这张专辑和这首歌,本来专辑的曲目和编配已经基本成型了,原本是为那英量身打造的,但是大地唱片进军内地后,那英频频往那里跑,这面水都煮沸了,那英那面缺放了鸽子,王晓京等人一筹莫展,因为已经往里投了很多钱了,还是洛兵眼界宽,告诉有这么个歌手,音色跟那英差不多,实力也很强,叫陈琳,现在成都,王晓京说去看看,然后洛兵带着王晓京跑到成都去面试陈琳,当时的陈琳在巴蜀大地已经有一定名气了,但是看到来自首都的几个知名人物还是放下了身段试唱了几段,王晓京很满意,就把陈琳带回北京,把她引荐给要负责这盘专辑制作的王迪,彼时的王迪还是眼镜蛇乐队王晓芳的老公,王迪是个很严谨的人,对陈琳要求格外严苛,而王晓京又对王迪格外信任,如果王迪不认可陈琳,那么陈琳就还得回四川去,经过一系列的曲折的磨练和磨合,王迪最终还是认可了陈琳,一直为陈琳捏把汗的洛兵心可算放到了肚子里。所以说,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洛兵后来都对王晓京独到的眼光赞不绝口,即便是后来他也离开了王晓京的公司,也未能改变对他的初衷。其实王晓京骨子里是个纯粹的商人,他对看人的精准还比不上他商业上嗅觉的灵敏,更要命的是他对音乐的理解远超一般人的认知程度,他知道那种音乐,哪些类型的歌手能红,然后他又适时地笼络了一批极其优秀的词曲作者,除去洛兵外,还有毕晓世、三宝等人,推出的歌手各个都能红,比如轮回乐队、陈红、廖百威、刘海波、江珊、严晓蘋、(北京人在纽约里的郭燕)等。而洛兵也是责无旁贷地为这些歌手们填词并制作了极高水准的专辑,比如江珊那张著名的《梦里水乡》、指南针的《选择坚强》。
呆儿
发表于 2015-1-29 11:25:08
本帖最后由 呆儿 于 2015-1-28 17:48 编辑
关于洛兵,必须要多说两句,他对于指南针的影响当然是巨大的,但更多的则是他对于那个年代整个音乐圈、甚至流行音乐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巅峰时期的洛兵被誉为洛半词,就是说当时一半歌曲的词作者都是洛兵,可见当年他炙手可热的程度,就连王晓京为旗下歌手、乐队制作专辑,即便是已经是成品的歌曲,王晓京也要让洛兵再把歌词过一遍,做一定的删改,洛兵后来回忆说,本来有些词已经写得很完美了,王晓京非要让洛兵过下手才放心,可见王晓京对他的信任。相对于外界对他的词作人的定位,洛兵还是更喜欢音乐人这个称号,因为这个称号意味着全面、全能、全才,不光会写词,还会编曲,而且还会唱,某次饭局上,洛兵穿着传统藏族服饰,露着半边的粗壮臂膀,腰间别着一把传统藏刀,默默喝酒,吓得其他人大气都不敢出,生怕那句话说的不对就惹得他亮出刀子来,然后有人问王晓京这人谁啊?王晓京瞅了瞅洛兵随口说了句就是个写词的,洛兵心里这个不乐意啊,怎么着就成了一个写词的,那么轻描淡写地。洛兵自己也说,比如一首歌,如果是三宝作曲,他填的词,那别人肯定说这歌是三宝的,不是洛兵的,心理面酸溜溜的。其实没必要,洛兵的地位已经被历史肯定,就像指南针首盘专辑里的那首主打歌曲《选择坚强》,那词写得就很棒,从文学手法分析就是欲扬先抑,然后满腔的热血喷薄而出,使人人心激荡,从罗琦那金属般的声线中,人们仿佛在歌词的意境中联想到那个让人心碎的夜晚发生的一切,联想到罗琦在痛失左眼后那种绝望、无助的心境, 这首歌也在94年为罗琦带来了大陆最佳女歌手的称号。
洛兵善饮,酒量奇大,当初在北大作为五四诗社的领袖人物,经常在宿舍跟那些因为诗歌走到一起的校友们推杯换盏,而吟诗更是助长了就行,颇有诗仙李太白风范,而且经常喝醉,洛兵的酒品不太好,咆哮还算其次,有时还会动起手来,有次洛兵去南方某城市带队演出,对方招待阵容很强大,洛兵自然也喝大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身上青一块紫一块,问招待方怎么回事,对方说你喝多了,和别人打起来了,洛兵很不好意思,对方也没觉得是回事,依然盛情难却地专车护送到机场。洛兵后来回忆说,当初因为喝酒失去了很多朋友,也失去了很多机遇,回想起来是件得不偿失的事,干脆就把酒戒掉了。他还回忆说,有次喝酒把收留他的韩剑给骂了,也就是雪村,洛兵说雪村脾气其实很好,有修养,没怎么当回事,也没义愤填膺到要把自己好心好意收留反而遭其辱骂的洛兵赶出去,即便到了不得不离开北大校园,雪村没有表现得很伤感,但看起来还是比较失落,临走前把他写的一首两人经常合作的一首歌的谱子送给洛兵,嘱咐洛兵说看看能不能发表了,以谁的名义、任何形式,只要发表了就可以,话说得很明显了,就是以你洛兵的名义发了,也没事,歌火了你火了,跟我雪村一点关系没有也没事,只要能制作发表了。然而这首歌最终也没能发表,几年后洛兵在北京的某个街头遇见也退了学的雪村,聊的没那么热火,其实雪村那时候过得不太好,多年后回忆起那时的场景,洛兵还自责不已,那时的洛兵虽不说是名满天下,却也是蜚声圈内了,如果他能拉雪村一把,哪怕动几个手指给他写几首词或是打几个电话,可能对雪村就有很大帮助了,然而他却没有,整日地喝酒,然后写歌或者写诗,把这帮朋友都忽略了,多年后,在自己的星光黯淡了下去,才想起来那些昔日的旧友,再想去俯拾,却已是物是人非了,这个流淌着少数民族血液的汉子还是饱含着一腔深情的,即便如在校园里的狂放不羁,酒后的愤世嫉俗,又如极盛时的纸醉金迷、夜夜笙歌,再如创作力枯竭后的门庭寥落、郁郁寡欢,人生的大悲大喜仿佛就这么全部经历过了。现在的洛兵是资深音乐人,资深的另一个意思是过气的意思,从更早的陈哲,再到洛兵、三宝、毕晓世、黄小茂、再到高枫,在2000年之前,这些人的名字都是扔地上能砸出一个坑的人,不必再长吁短叹了,这些成就已不是常人能够取得的了。
那时的天空
发表于 2015-1-29 11:31:40
呆儿
发表于 2015-1-29 11:43:57
本帖最后由 呆儿 于 2015-1-28 17:49 编辑
93年末,发行完《选择坚强》的指南针乐离开了王晓京,签约香港某公司,罗琦和洛兵留了下来,然后王晓京旗下的其他乐手、乐队呼呼啦啦的走了一片,包括陈琳、轮回,陈琳签约竹书文化,轮回去了郭四的鸿钛唱片,深感管理方法陈旧,只凭感情无法笼络住这些志比天高的乐手,便成立了星碟文化,公司化运作,以前的合同全部重签,当然罗琦也得重签。王晓京落到这个地步跟他商人的本性不无关系,逐利嘛,据说当时跟如日中天的陈琳还是五五分账,赚十块,一人五块,而且还表示可以再多拿一些,因为对陈琳的投入确实很大,拿的多点也不算为过,为了宣传陈琳,没直接找各个媒体,而是一次性甩给当年的摇滚文化名人黄燎原9000块,让帮着宣传宣传,9000块当时也不是小数目了,黄燎原也真办事,找来了一大帮媒体朋友,软文、硬广告的一块上,效果相当不错,王晓京也很满意。说起这个黄燎原也是个奇人,92年时候适时地写了本《世界摇滚乐大观》,热卖一时,其实主要内容就是对国际上特别是欧美国家摇滚乐队和乐手的介绍,现在看来,那本书涵盖的东西也就那样,不足之处还很多,但是在资料稀缺的当时,这本书无异于一本绝世武功秘籍,好多乐手和摇滚乐拥趸手里没一本这个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混摇滚圈的,04年的贺兰山中国摇滚光辉道路音乐节就是他一手操办的,三天三夜几乎没怎么睡的紧张筹备后,在这个著名的气候分界线的山脚下,此次演唱会大获成功,据说净收益达到了百万之巨,创了历史新高。黄燎原也是个才华出众的人,开过画廊,当过编辑,做过记者,出过书,甚至还给唐朝乐队和二手玫瑰乐队当过经纪人,现在在清醒乐队主唱沈黎晖的摩登天空公司任艺术总监,据他说自己最大的爱好还是看书,每天看四五个小时,一半是在睡觉前的床上,一半是在马桶上,估计也是个痔疮患者。在这次演唱会上,罗琦与指南针乐队再度聚首,一块演绎了几首经典曲目,时任主唱刘峥嵘就在旁边饶有兴致地看着。
继续说王晓京和陈琳,脾气火爆的重庆妹子不乐意了,据洛兵说,有次在公司俩人就气急败坏的互相吼,王晓京更是愤怒地把钱摔在地上,让陈琳拿走,陈琳说你捡起来我就走,洛兵一看不行啊,赶紧说和,陈琳说还要一盘伴奏带,那时候伴奏带是很重要的,因为科技还不发达,不跟现在似的,K歌还可以伴唱,还可以清唱,那时候技术还到不了那程度,伴奏带对经常外出演出的歌手来说就跟命根一样,而洛兵正好是管这个事的,当时一共就两盘伴奏带,洛兵问了问王晓京意思,能不能给她一盘,王晓京说给,洛兵就**拿出一盘来给了陈琳,陈琳甩身就走了。也就是说,即便竹书文化的沈永革没来挖陈琳,陈琳也会走,矛盾不可调和了嘛!后来陈琳跳楼身亡,王晓京知道了这信第一个反应不是伤心,而是质疑地说她胆子应该没那么大,其实闹分家这件事就能看出来,陈琳的胆子还是不小的。而指南针乐队和轮回的出走也和王晓京沙皇式的统治有关,不过话说回来,在商言商,搞这些东西又不是搞慈善,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厚黑学修炼得炉火纯青的王晓京要是那么在乎别人的想法他就不是王晓京了,就像有人欣赏看似仁慈宽厚实则心机颇深的刘备,而有人更欣赏骨子里透着我是流氓我怕谁的那股不吝劲儿曹操,笔者看来,王晓京当然属于后者了。
轮回乐队离开王晓京后转投到了郭四的鸿钛唱片,郭四的公司成立于93年秋,王晓京的星碟成立于94年初,俩人私交还不错,按说以郭四的为人,应该不会办这种挖人墙角的事,笔者推测,应该是轮回去找过郭四后,郭四肯定问过王晓京,会办事的都得问问怎么回事,意思是你这乐队跑我这来了,怎么办啊?撵都撵不走,我说我跟你老王交情深,不会干这种挖墙脚的事,他们死活就是要跟着我,你看我怎么办啊?王晓京这会眼珠子一骨碌就说,你看着办就行,要非去你那你就收了他们,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咱哥俩谁跟谁啊,别有思想负担,就是他们不走我也想把他们赶走了,有事常联系,拜拜了您呐!滴滴滴,电话出来了忙音。郭四顺理成章又不得罪人地情况下接收了轮回,王晓京豪爽地做了次顺水人情。
指南针乐队又找了个老乡做主唱,就是前文说的那个刘峥嵘,四川重庆人,71年生,曾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求学,86年曾加入过盛产主唱的五月天乐队,90年考入北京第一外国语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他的前后校友混在摇滚圈的有唐朝乐队的创始人郭怡广和萨保,应该是87届的,学弟有曾在1989乐队任特邀吉他手的寇善力,91届的,他也曾在早期的瘦人乐队担任主音吉他手,一个198厘米的老外。刘峥嵘的加入带给了乐队新的理念,97年出版的第二张专辑《无法逃脱》几乎全部歌词都是他创作的,当然作曲方面基本还是周笛和郭亮包揽。就在专辑发行前十几天,重庆正式划为直辖市,刘峥嵘、周笛瞬间籍贯变了,不再是四川重庆人,而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了,一块变的当然还有那重庆妹子陈琳。整个乐队在吃辣椒这个事上空前地达成了一致,但在专辑发行后,矛盾还是出线了,刘峥嵘就说发完专辑后,乐队内部发生了一些矛盾,主要是一些音乐理念的问题,其实刘峥嵘这话就有点欲盖弥彰了,当时很多乐队为出一张专辑收益的分配恨不得插死两个人,其他人能多分点,指南针估计也不能免俗,即便不是主要矛盾,也是次要矛盾,说跟钱没关系,那是不可能的。总之,这之后的指南针趋于分崩离析,乐队成员各干各的,也颇有成就,除了萨克斯手苑丁似乎是默默无闻外,其他人现在均为著名的制作人,侧面也说明了这些人确实是一群有才华的人,不叫横溢了,叫才华横流啊,泛滥了都。在这之前的94到97年,指南针签约香港某公司时候,还只是搞搞企业宣传,一整年也没有多少演出,只是在95年的时候和当时红得发紫的超载乐队和组建不久的红烧肉乐队在浙江一带巡演,盛况空间,受到了几乎是英雄荣归式的礼遇,热情的歌迷把乐队的大篷车险些都挤烂了。而刘峥嵘入主的指南针乐队盛况也永远定格在那段时间里。97年后,一直到现在,刘峥嵘一直是这个乐队名义上的主唱,但是因为一直没什么新作品,近些年又逸出了人们的视线,好多人不禁发问指南针是不是解散了,周笛曾郑重的辟谣,说没这回事,我们乐队还是原班人马。其实刘峥嵘早已与指南针貌合神离,近年还与几个川籍乐手组了个US乐队,意思是我们乐队的意思。只不过在谈到指南针时也会说,乐队没散,有大型演出时还会聚在一起,其实除了04年贺兰山下那场,似乎就没怎么再聚过,而且刘峥嵘当时是看着前任主唱跟现在乐队一块,基于当时乐队的松散结构,想必刘峥嵘也是无可无不可的心态,权当自行车让人遛了一圈又送回来了。笔者认为,之所以还没宣布解散,也就是因为牌子老,还有些存在意义,更何况这也是乐队的无形资产,品牌效益,你一句宣布解散,就把这多年来攒下的品牌价值扔了,太浪费了,只要一天不解散,这个牌子就有存在的价值。周笛、郭亮、岳浩坤、郑朝晖均活跃在当今音乐圈里,负责或参与制作多位著名歌手的专辑,都很忙,也有钱赚。
再来说说罗琦,97年初的时候,罗琦与星碟的合同就被王晓京卖给了香港的波丽佳音公司,也就是91年签下当时还在做梦乐队的窦唯的那家公司,本来挺好的,当时波丽佳音也找到了洛兵,打算为罗琦在写几首歌,洛兵答应了,谁知有一天波丽佳音的高女士打电话给洛兵说罗琦出事了,才知道罗琦因为吸毒被警察抓了,然后事件持续发酵,全国都知道了有个叫罗琦的这么一个女歌手吸毒,当时几乎是整个娱乐圈里第一个爆出来的吸毒丑闻的歌手。这事搞得波丽佳音很被动,因为负面消息导致前景不看好,本来打算给罗琦出的专辑也泡了汤。具体说一下被抓的经过是,罗琦去温州演出,完事回到南京准备坐飞机,当晚在南京的某个酒吧里,毒瘾发作,也不知怎么搞到的毒品,后来被警察发现当时已是半昏迷的罗琦,对警察叔叔几乎是哀求的口吻说带她去戒毒。警察一看这不罗琦吗?果断通知了媒体。当然这次警察叔叔没有带当时年仅22岁的罗琦去戒毒,但是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彻底打乱了她的生活节奏,很多演出都被推了,罗琦的生活再次遭遇重挫。这时候他身边的男人是个德国佬,很多愤怒的人骂她是纳粹的女人。98年,王晓京又想起了罗琦,出了盘合集,里面有罗琦的三首歌,卖的也不错,但也只是合集了,离开指南针的她在96年还出版过一张专辑《快乐机器》,凭着当时中国摇滚第一女声的名号卖的也不错。但到了98年初出,她只剩出合集份了,形势比人强啊,王晓京也算在她危难时刻拉了她一把。98年夏,罗琦在南京下了飞机,毒瘾发作,坐上了出租车便大声要求去找个能搞到毒品的地方,司机认出来这个带着墨镜的女人就是罗琦,直接把车开到了公安局门口。这次警察叔叔没再客气,把罗琦关进了强制戒毒中心,三个月强戒期满后,罗琦只身坐上了飞往德国的飞机,刚下飞机,就被当地公安机关盘问了半宿。
呆儿
发表于 2015-1-29 11:45:53
本帖最后由 呆儿 于 2015-1-28 17:51 编辑
罗琦在后来回忆起当时到德国的遭遇时说,在机场受阻了大半日才让出来,因为所持签证仅限在一个城市,当初到德国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后来遇到了一个德国人,感觉很谈得来,所以就决定嫁了,受当地移民署的盘问也历经许多波折,但婚还是结了。根据其他资料,来印证罗琦的话,明显感到一些出入,比如在签证问题上,只允许在一个城市呆着就肯定不是旅游签证了,估计是什么短期工作签证,那么罗琦要想远离国内的纷扰就势必要在德国长期居住下去,而嫁给当地人无疑是最便捷的方法,综合其他资料,笔者分析认为,当时初到德国的她应该没有带多少钱,起码达不到长期居住的条件,而且以她的个性也不是那种能攒住钱的人,更何况王晓京的算盘打得很精,她也不可能赚到很多钱。其次,关于他认识这个老外,有资料说是帮她戒毒的一个大夫,用美沙酮这类替代性药物治疗毒品成瘾依赖症,辅以心理治疗,可以达到戒除毒瘾的效果。所以不能排除,在花销捉襟见肘后她以身相许的可能,因为戒毒在国外也不是个便宜的医疗项目。第三点,这个与之结婚的德国男人并不是他现任的老公,据称,她在取得永久居留权后,和这个男人离了,后来又有过几个老外男友,之后才找到现任老公,并为他生下一个男孩,在德国生的。也就是说,他们一家子,都是德国籍。其实罗琦的话也不能说她在撒谎,用律师对涉案人的专业评断就是——刻意隐瞒事实真相,对于一些有可能对自身形象有损的事,很多女人都会选择这种方式去讲述的。笔者深表理解,但还是要说点画外音,对于像罗琦、韦唯、诸宸等一些嫁给老外的杰出才女,我们还是要保有一颗宽容的心,洋枪巨炮可能固然好些,但国货还当自强啊!具体方法请参考鬼才演员雷宇扬主演的港台电影《风流三壮士》。
2011年的洛兵新书发布会上,罗琦和刘峥嵘两位指南针主唱再度聚首,罗琦唱的是那首《随心所欲》,刘峥嵘唱了首新歌,然后又唱了他的代表作《无法逃脱》,面对来为自己捧场的老友,洛兵非常高兴,并对刘峥嵘的新歌做了极高评价,几个人都老了不少。当年9月,再组乐队,名叫冷空气。罗琦还在04年参加了湖南台的《我是歌手》第二季,后因有孕在身,中途退出,惹得不少观众一片嘘唏。罗琦还是宝刀不老啊,名次仅次于暂列第一的当红歌手邓紫棋,邓紫棋也对这个传奇歌手顶礼膜拜,甘以后辈自居。产后的罗琦又回到了中国,参加了多场音乐节和电视节目,不少网友都说罗琦是赚奶粉钱来了,笔者觉得,在为数不多的几个摇滚女歌手里,在蔚华隐居,眼镜蛇淡出,吴遥销声匿迹的情况下,还能有个女老炮出来献声这应该是很欣慰的事了,即便是来赚点奶粉钱,也是情理之中的,笔者要大声地对罗琦说欢迎回到祖国赚奶粉钱。
am79
发表于 2015-1-29 12:24:07
我一直纳闷指南针的《随心所欲》为什么没有录音室版本,能找到的都是现场版。
湖畔公路5
发表于 2015-1-29 14:00:28
你敢更新的快点吗
caseone
发表于 2015-1-29 19:23:53
我擦 太长了 看不下去了!~王晓京我知道啊 星碟唱片吗 谢娜当初就是那公司的!~还有马军老哥哥 咆哮之中爵士大咖!~!~
纯洁的流氓
发表于 2015-1-29 19:32:20
我竟然看完了·········································
gao5liuban
发表于 2015-1-29 19:58:51
马克一下
子鹤
发表于 2015-1-29 22:19:10
已全部看完,坐等更新。
雅马哈
发表于 2015-1-30 01:00:10
楼主写的真好,也说说零点乐队和周晓鸥。
maren
发表于 2015-1-30 08:52:58
太复杂看晕了
呆儿
发表于 2015-1-30 14:18:55
当年的指南针,风华正茂的罗琦她身后站的就是经纪人王晓京
snowfoxking
发表于 2015-1-30 16:35:31
“最近一次高旗的现身是在13年的一场在青岛的演唱会上,高旗患着重感冒上台唱了一曲便下了场,任凭观众极力地要求高旗返场,主办方也是无可奈何地向观众道歉而已,高旗真的老了吗?他真的唱不动了吗?”
这段和事实不相符。13年青岛的时候确实是感冒了。但是不是只唱了一首,所有的曲目都唱完了。然后现场歌迷要求返场。
超载之后是臧天朔作为压轴另一个舞台演出,但是歌迷在超载的舞台迟迟不肯离去,大喊返场。持续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没有返场。youku应该有13青岛国际音乐节的视频,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翻一下。
am79
发表于 2015-1-30 19:54:16
指南针第一张专辑的内页里就有王晓京的照片。那时我买的还是磁带。后来200X年的时候偶然见到一张黑胶的指南针,这在二十一世纪真的不多见!
ltch630小佩老爹
发表于 2015-1-30 21:27:16
鲁西亚
发表于 2015-2-2 01:13:15
本帖最后由 鲁西亚 于 2015-2-2 01:17 编辑
蓝格莹莹的天上
飘来一疙瘩瘩云
三哥哥今天要出远门
刮风下雨打雷闪呼儿嗨哟
倒叫妹子我不放心
骑白马跨洋枪
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
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嗨哟
打日本我顾不上
东方红 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 泽 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呼儿嗨哟
他是人民大救星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TMzOTU1Njg4/v.swf
ooff
发表于 2015-2-2 18:37:51
呆儿
发表于 2015-2-4 16:06:21
本帖最后由 呆儿 于 2015-2-3 22:08 编辑
2000年的西安城还没有地铁,物价也不高,一大碗米皮一块五,饭量小点的一份就吃饱了,饭量大点的,再买俩馒头,整顿饭也超不过两块钱。街边的臊子面馆,大碗三块,小碗两块五,用压面机压出来的面条,扔到锅里煮几分钟就熟了,用笊篱舀出来放进大碗里,热气蒸腾,一大铁勺由莴苣和豆干或者豆腐切碎熬制的卤汤浇上,再浇上一铁勺粘稠、油腻的碎肥肉丁慢火熬成的臊子,经过这三道工序,你的臊子面就摆上桌了,小店里还有干蒜头、油泼辣子,根据个人口味随意取用,绝不多收钱。这么一大碗的臊子面,当时还不满20岁的笔者吃完后走出小店200多米还在打着饱嗝,因为吃了将近半头的蒜,饱嗝的大蒜味直冲脑门,额头也满是细密的汗珠。有时,巷子里还有推车的小贩,一种叫浆水鱼鱼的东西看似清汤寡水的一碗,里面有跟小蝌蚪大小的半透明的颗粒,口感像是煮过劲了的粉条,还有酸菜,这个酸菜跟东北的酸菜可不一样,是川菜里酸菜鱼里面的那种酸菜,切成不大不小的条状,连筷子都不用,笔者能连喝两大碗,格外地酸爽,而这个东西也不贵。稍贵点的就是牛羊肉泡馍了,馍是个手掌大小的烧饼,端上要自己掰碎放入碗里,所以要先洗手。据说掰出来饼和切成块的饼放入碗里吃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而且这样吃才是正宗吃法,而这样一份牛羊肉泡馍,也不过五六块钱,如果一日三餐就是以上三种,十块钱也够了。现如今在街边的小摊上,十块钱吃一顿饱饭都不一定够,这说明,在这14年间,通货膨胀了至少三倍啊。
古老的西安城,历经十三朝,火车站前残存的古城墙早已斑驳不堪,73个皇帝的陵寝遍布三秦大地,乾县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女皇武则天那块著名的无字碑就坐落在山脚下,由一个将近八米高、一百吨的完整巨石雕凿而成。而中国历史上,甚至国际历史上两个极富盛名的王朝——汉朝(东汉的都城是洛阳,但是长安也就是西安也是当时的重要的城市)和唐朝的统治中心就是现在的西安城。2000年的西安城是全国除北京、上海外的第三大教育中心,当然,现在也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均是全国排名前五十名的高校,就连排名较为靠后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是全国65名,想当初,建国后不久,全国有两所著名的军事院校,一个是哈军工,也就是现在哈工大的前身,另一个就是西军电,也就是现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师大,也是全国师范类院校中的佼佼者。艺术类院校,西安美院是全国八大美院之一。西安音乐学院是全国九大音乐学院之一。说了这么多,还没说到正题上,其实笔者是想说西安这个城市是个有着浓郁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气息的地方,除了小吃、古迹、学生,这个城市还有三位对中国摇滚乐发展历程来说分量极大的音乐人,一个是许巍,一个是郑钧,当然了,还有本篇主要介绍的张楚,与土生土长在西安城的的许巍、郑钧不同的是,张楚在湖南的姥姥家长到了8岁才跟随父母来到陕西,而且一开始也不是在西安市,应该是周围的郊县,初中、高中才开始在西安三中上学,6年间,一直没有同过班的一个同学,直到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后才与这个小自己两岁的同届同学熟稔起来,那时的张楚就住在这个同学在北师大西南楼的339宿舍里,他的六年初高中同学就是著名诗人伊沙,那时是1987年12月,彼时的北京城已经很冷了,而一直具有忧郁气质的张楚注定要与诗歌结缘。
呆儿
发表于 2015-2-4 16:20:16
1986年,复读一年的张楚考上了陕西机械学院,是现在的西安理工大学的前身,专业是土木工程,在这所理工科院校似乎唯一显得有些文艺的便是那校园广播里播放的歌曲和主播清脆甜美的声音,张楚无可救药般的喜欢上了这个姑娘,张楚开始写诗,然后拿给姑娘看,姑娘似乎对诗很不感兴趣,然后张楚开始学弹吉他,开始尝试着写歌,然而姑娘对这个似乎也不感兴趣,青春期的躁动,似乎使他无法安分,他和一个同学因为打架,被留校察看,在处分还没下来前,张楚就去了北京,找到了当时在北大地球物理系的一个老乡同学,在那安顿了下来,住在他的宿舍里,老乡对他很照顾,因为张楚没带多少钱,好几个月都是这位同学慷慨解囊、扶危济困。87年的12月,这位老乡把张楚带到了伊沙所在的北师大宿舍里,伊沙很热情地接待了这个六年的同学,张楚在他的宿舍住了下来,伊沙后来回忆,因为总有张空铺会闲出来,即便是人齐了没空铺,还有张桌子可以安睡,这时伊沙便把自己的床让给张楚,自己睡在桌子上,因为他不忍心看着这个满腹才华的老乡、诗人、歌手有这样的待遇,而好在没空铺的日子并不多。初到北师大的张楚用自己的诗和歌声打动了全宿舍的人,继而,在伊沙所在的中文系引起轰动效应,后来全校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个旁听生,诗写的很好,歌唱的很棒,还会弹吉他,还有一首在西安上学期间为那个主播写的一首歌,叫《太阳车》。
在北师大火起来的张楚开始频繁接到其他高校团委、学生会的演出邀请,张楚便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北大、清华、中戏、外贸大学之间,报酬是几瓶汽水和学生们热烈的掌声,彼时的张楚春风得意,会毫无顾忌地抱起吉他就唱,那是88年的时候,创作于这个阶段的作品有《黄土地》、《失落城堡的居民》、《西出阳关》、《BPMF》,京城文化圈的权威报纸《文艺报》还对这个诗人、歌手进行了报道。后来张楚遇到了他音乐道路上的第一个伯乐——时任《歌曲》杂志编辑部的青年编辑雷晓东,他把张楚的几首歌词推荐给了诗歌类杂期刊《词刊》,并顺利发表,张楚拿着稿费买了两大箱的啤酒请伊沙和几个要好的朋友和同学大吃了一顿,好几个都喝吐了,包括张楚自己。后来雷晓东还把张楚带到了在北京长城饭店举办的每周一次的音乐沙龙,当晚,张楚连续地唱了十首自己的作品,技惊四座。当晚在场的人有音乐泰斗乔羽,乔老爷子,担任东方歌舞团的团长、曾对崔健有过重大帮助的王昆,还有著名作曲家,当时已经53岁的谷建芬,还有谷建芬的老搭档,著名女词作家、时年60岁的王健。而后面这两个老太太对张楚格外喜爱,王健甚至还找到几个朋友要为张楚写个专门的报告文学,这也算是张楚的第二个伯乐了。更实际的收获是他拿到了那场沙龙的主办单位国际声像公司老总刘长城的名片,录音、出专辑就被提上了日程。
信心满满的张楚在预支了3000块的稿费去了西藏,回来时带来了两手新歌《你就走吧》、《寻人启事》,88年底,张楚又去了海南,国际声像终止了与张楚的合作,中录的专辑也未能发行,另加带的钱也不多,对出行路线和时间安排也没做过细致规划,钱花得精光,张楚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推了一个月的独轮车才勉强赚到了回西安的车票钱,期间创作了两首新歌:《将、将、将》和《欲望号街车》,而前面的那首歌和之前张楚创作的部分作品在88年底被录成小样,小范围内流传一段时间。后面那首《欲望号街车》是在张楚帮好友姜昕录制首张个人专辑《花开不败》里收录的他的作品。89年夏,张楚去了新疆,这个时间与丁武去新疆的日期差不多,丁武说当时郭怡广和萨保回国后就自己和几个朋友一块去了新疆,当时一行十五六个人,最后只有他和好友杨军和另一个人坚持下来了,到了和田实在是没法继续走了,因为来时在乌鲁木齐一个商场里疯狂购物,再加上带的钱也不多,到了和田已经是两袖清风、两手空空,世外桃源塔什库尔干没去成,然后一路要饭搭车回的乌鲁木齐,碰巧有个来乌市演出的歌手还算认识,借了点车票钱狼狈地回到了北京,那时候都快到了10月份了。丁武所说的新疆行跟张楚新疆行的时间节点极度吻合,所以笔者推测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张楚就在那一行十五六人里面,而且是那种没坚持下来的那种。第二个可能是丁武衣衫褴褛回到乌鲁木齐遇到的那个歌手可能就是张楚。很明显,第二个可能性不大,因为当时的张楚影响力还不足以达到远赴新疆开演唱会的程度,而且根据过往资料显示,除了94红磡那场演唱会之外,丁武与张楚并无过多交集。
89年的9月,张楚再次回到了北师大校园,那时诗人伊沙已经毕业离开学校,宿舍当然也不能住了,张楚找到了当时与伊沙的一个共同的朋友诗人侯马,他当时分配到北京的一个派出所工作,张楚在那暂住了几天,后来偶然认识了几个在中戏上学的学生,对张楚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那种,张楚顺利地搬入了中戏的宿舍,在这里他找到了一个正式的女朋友,两人一直好到2000年。
呆儿
发表于 2015-2-4 16:27:43
本帖最后由 呆儿 于 2015-2-4 01:49 编辑
汪继芳在99年出版的《最后的浪漫》一书,是本关于一批聚集在北京的先锋艺术家、画家、剧作家、舞蹈家、摇滚歌手和乐队的访谈式作品,在该书第三部分的京城摇滚人一章则是在94年应邀写给《钟山》的约稿,汪继芳在文中坦诚地引用到了王晓京对张楚的评价,为什么要先找到王晓京呢,汪继芳说他拥有几乎全部摇滚歌手的联系方式,而在问到张楚的时候,王晓京就说张楚是个比何勇还各的人,各就是各色(京城方言)的意思,意思是提醒汪继芳,采访张楚可能没那么容易,果然,当汪继芳按王晓京提供的那个号码拨打过去的时候,一个慢吞吞的声音传了过来,汪继芳说明来意后,张楚就要挂电话,汪继芳赶紧见缝插针地问了几个问题,张楚做了简短回答后直接挂了电话,剩下汪继芳在那听忙音。彼时的张楚和他的女友已经搬到了亚运村住,具体是怎么回事,根据一些散碎的资料,张楚可能在那买了套房子,而这套房子在2000年他和女友分手后就送给了她。汪继芳在这部书后面还写到了北京东村里的一些先锋画家,说当时在那还有两只乐队,一只叫晚间新闻乐队,一只就是NO乐队,晚间新闻乐队可能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不过说起早期面孔乐队的鼓手、曾在黑豹试唱过的马克.塔勒,当时就是这个乐队的主唱,同时他也是著名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的小儿子。NO乐队的核心人物是吴红巾,就是现在常被人提起的行为艺术家、诗人、作家、小提琴手、歌手左小祖咒。当时京城摇滚圈的大体情况是,一些本土乐手虽然过得也很凄惨,但是根还在北京,实在是饿的受不了还可以回家吃几顿饱饭补充补充能量,号称北京西村的圆明园艺术村里面的那些流浪画家们过得其实更惨,当然东村也不比西村好上多少。随着迷笛音乐学校的成立,离迷笛不远的一个叫树村的地方人越来越多,很多都是迷笛的学生、毕业生、辍学生,还有来自全国各地揣着一个个音乐梦想的形形色色的人,让树村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摇滚音乐村,后来树村在城区改造过程中变成了一个高楼大厦林立的地方,现在这个地方叫做上地,对跟上帝一个读音,多有讽刺意味。笔者前几年还在这开了个小会,晚上路上的车和人都不多,想是郊区的缘故了,但是摇滚的味道一点都没有了。拆迁后的树村,很多人都搬到了位于昌平的霍家营,好多人把家字省了叫它霍营,一直到现在,是整个中国乐队、乐手密度最大的地方,每天都有新人来,每天都有旧人去,梦想有时候会坑了很多人,绝大多数生活在这的人都是过着极端贫困的日子,那么极少数那些人呢?极少数人是房东,光靠收租子就能过得不错。整个村子的人,不论男女几乎都过着半共产式的生活,没有穷死的,也没有饿死的。唐朝的老五如果在当年有这么个地方练琴,想必也不会被数次送到医院抢救了。笔者不是在做广告,如果某一天,有这么几个人也想去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霍营是最好的选择,但前提是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吃苦,是否内心能够强大到越挫越勇,是否能再众多乐队里甘于平庸,你的队友是否也跟你一样有着一颗勇敢的心,你们的乐队是否已经成型,你们的作品是否已经成熟,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你肯定会成功,就会像窒息、痛仰这样从这些村落里走出来的乐队一样走向成功,如果答案有的肯定、有的否定、有的不太确定,那么你最好先放弃去霍营的打算,因为那样去会走很多的弯路,而且还不一定成功。
而本篇我们的主人公张楚就格外地幸运,在校园里有老乡和舍友帮忙,还有大学生们众星捧月般的追捧。在社会中有雷晓东、谷建芬、王健这些伯乐们的赏识和推荐,而且幸运还在继续,步入90年代,张楚认识了台湾人张培仁、贾敏恕,魔岩文化的创始人张培仁祖籍便是北京,就是说他的祖辈是在大陆“沦陷”后去的台湾岛,因为查不到张培仁是哪年生人,根据一些资料分析,比如魔岩唱片是91年成立,2001年关门的,而张培仁在滚石(当然包括魔岩这段时间)供职17年,在台湾时曾是台湾滚石唱片的副总裁,而且张培仁也说刚到大陆的时候是自己年轻的时候,当时在台湾的男性只要身体没毛病都得服两年兵役,笔者推测他应该是63年左右生人,当然台湾那面还叫民国52年左右,因为孙中山所创立的民国只是败退到了台湾,政权还在,并未亡国,所以那面现在还是民国民国的叫,只不过在正式外交场合,还是得按公元纪年。张培仁在89年的3月初次来到北京,这是他的祖籍,他在一个录音棚里遇见了正在录音的崔健在唱着《一块红布》,本以为历经了十年**的祖国早已是文化沙漠的他,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他见识到了北京青年们的激情四射。第二次来北京是在90年冬,当时张培仁用随身听听着从圈内搜罗来的张楚的那首《姐姐》感动得哭了,因为它听起来是那么的真挚,故事又是那么地凄惨,像是一个小男孩成长过程中声嘶力竭的呼喊。91年6月,在魔岩文化成立不久后即推出的首张合集作品《中国火I》正式出版发行,里面就有这首《姐姐》,专辑热卖后,好像整个中国都知道了有个叫张楚的是这首歌的演唱者,张楚彻底红了。
呆儿
发表于 2015-2-4 16:29:43
本帖最后由 呆儿 于 2015-2-4 01:49 编辑
93年,张楚正式签约魔岩文化,同年签约的歌手还有窦唯、何勇,还有早在91年5月魔岩创立之初就签下来的唐朝乐队,这个阵容就是94红磡中国摇滚势力演唱会的主力。这里再多说两句,窦唯是魔岩从香港的著名唱片公司波丽佳音挖过来的,那时候窦唯的做梦乐队搞得有声有色,有首很好的歌《希望之光》,波丽佳音后来只签窦唯,然后魔岩把窦唯挖过来也只签他,窦唯不得已只能离开做梦乐队。而何勇呢是魔岩从大地唱片挖过来的,大地唱片是原beyond乐队主要填词人刘卓辉于90年创建的,刚来来大陆发展也是四处开始抢人,那英啊、潘劲东啊、艾敬啊、老狼啊都收罗到名下,搞得号称京城第一经纪人王晓京很被动。何勇呢,本来在大地都录完专辑了,后来跟大地的高层有了矛盾,把他雪藏了,魔岩顺理成章地把他收了。所以我们看,张培仁和贾敏恕这两个台湾人看人眼光还是很准的,同样的几个人要放在别的唱片公司,估计也能红,但是能不能红成其他的三杰就不一定了。94年5月,魔岩为三个歌手同时推出了个人专辑,窦唯的是《黑梦》,何勇的是《垃圾场》,张楚的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这是三个人真正意义上的首张个人专辑,有人就说了,那《一颗不肯媚俗的心》不是张楚的首张专辑吗?确切地说,不是,因为这张专辑应该是在88年中录录完音未发行的那张,而且中录当时找的是当时业界著名的制作人侯牧人,侯牧人还是非常认真地为张楚制作了专辑,但是侯牧人明显对这个歌手和他的作品缺乏理解,没有把张楚的特色发挥出来,并且固执把他自己的音乐风格加了进去,更要命的是演唱者居然还有后来的著名贝斯手张岭、呼吸乐队主唱蔚华,还有个叫董虹的歌手也演绎了两首歌曲,虽然作品都是张楚的,但是其他乐手明显对歌曲的内涵理解有偏差,特别是这个叫董虹的歌手,甚至有乐评人直接就质疑她的唱功。在编曲方面既没有西北风味道,流行的意味也不浓,摇滚色彩也不突出,民谣的特点也不明显,整个就一四不像的作品。93年末,魔岩在把母带拿来后粗略的加工就以《一颗不肯媚俗的心》为专辑名称发行了。可以想见,这张专辑面世后得到的评价如何,一般发专辑基本都会以某首歌为主打并命名为专辑名称,而这张专辑里居然没有专辑名这首歌,而且演唱者也不是同一人,你能说这是张楚的首张专辑吗?市场对这张专辑的反应也影响了《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专辑的发行量,你去买包子吃了口硌了牙,下次你还去买吗?大多数人都不会去的。
呆儿
发表于 2015-2-4 16:32:53
本帖最后由 呆儿 于 2015-2-4 01:49 编辑
张楚在90年后创作出很多到现在来说还是非常经典的作品,比如《姐姐》、《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上帝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蚂蚁、蚂蚁》、《厕所和床》,其中除《姐姐》在91年就被收录在《中国火I》专辑中外,其他几首均被收录在94年发行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专辑中,这张专辑也是张楚的作品中最受推崇、对乐迷来说最经典的一张,和他的早期作品来比,这期间他创作的作品已经是成熟作品了,当然,也不能说他的早期作品不成熟,这就好比是一颗苹果树,在果实还是翠绿的时候,几个果实个头大的就是早期作品,可能吃起来口感不佳,但是个头大,能吸引人。成熟的作品就好比在果实成熟的季节里长得格外饱满、色泽红艳的果实,吃起来香甜可口,味美多汁,落实到音乐上就是更多程度地照顾了听众的感受,所以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和喜爱。笔者觉得,无论音乐还是诗歌、小说、画作、剧作之类的艺术创作,似乎总逃不离这个怪圈,一开始创作出来的作品青涩,受众的共鸣度不高,之后就进入了作品成熟期和创作高峰期,再然后就进入到了一个道路选择期,这决定这你在这条艺术道路的最终走向,走得好了,继续成创作出迎合市场的作品,走得不好就泯然众人,走的歪了就会被当做异类,林林总总,似乎不外乎这三种结果。搁在早期摇滚乐这个圈子里,似乎依然能有市场的只有崔健和汪峰这俩人了,其实老崔从他第四盘专辑已经就卖的不好了,只不过他精力旺盛,意志坚决,而且风格也有不少变化,爵士、朋克、说唱都有很大尝试,还跨界导演、出书,过得很充实。汪峰呢,离开鲍家街43号乐队,凭着自己的创作才华和商业嗅觉并伴随着那些持续不断的香艳绯闻依然很有卖点,音乐风格偏重于布鲁斯和蓝调更趋于流行乐了,还被几个乐评人不无嘲讽般地誉为新时代摇滚乐的新爹。张楚就属于那第三类人了,自己把自己带进了死胡同里,被人当成了异类,其实第三张专辑总体来说艺术水准还是不错的,但是市场并不买账,其实主要是这张专辑那种民谣风格变少了,而且歌词更加难以捉摸,听众试图去解读张楚到底要说些什么,结果是造成了更深的误解,这张专辑带给张楚前所未有的大量的批评,被那些粉丝、乐迷捧得高高的张楚被摔得生疼,而此时又发生了张楚和崔健交恶的事件,崔健在公开场合质疑张楚的作品来路不明,而这件事也直接导致了张楚和他的多年老友伊沙的断交,一时间张楚狼狈不堪。
呆儿
发表于 2015-2-4 16:39:54
本帖最后由 呆儿 于 2015-2-4 01:50 编辑
96年6月下旬,老崔在哈尔滨冰球馆的演唱会结束后接受了一个诗人兼记者的采访,在必要的恭维后,该记者提到了伊沙曾写过的一片关于他的音乐评论,有几句不是很客气的看法,因为他之前在某个公开场合曾提到过他很欣赏这个写文章的人,但没成想自己所欣赏的人竟然批评自己起来毫不客气,老崔听后勃然大怒,质问该记者为什么伊沙批评自己毫不客气而不去一直帮张楚写词的张楚,意思是我自己的作品你想咋说就咋说,轮到和你关系好的张楚,你帮他写过好几篇捧他的文章,还帮他填词,自然不舍得去批评张楚了。这件事很快就见了报,也不知伊沙是看的报纸才知道的这事还是听他这个诗人兼记者的朋友说的,伊沙觉得怎可以说都是他帮张楚写的歌词呢?压根没有的事啊,伊沙然后就撰文澄清这个事,态度也不是很好。后来到了97年的9月13日,在三个人论战的主战场《音乐生活报》上同时出现了崔健和张楚写的短文,大意是崔健认识到自己的口不择言,伤害到了张楚,张楚的意思是当初在北师大时确实有那个几个作品是7个人一块研究才搞出来的歌,给了崔健一个大台阶下去了。同时张楚还说伊沙急功近利、不负责任。意思是想出名用不着靠这么下作的炒作,太不负责任。伊沙的愤怒可想而知,于是在98年初,伊沙发表了那篇轰动一时的《与小人绝交书》,里面把张楚完全描绘成一个忘恩负义,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重色轻友的小人,伊沙在文中的措辞极其强烈,极尽了冷嘲热讽,就连他当初为捧张楚而写的两篇文章中自己曾提到的张楚的闪光点也一一推翻,重新论证。可见伊沙当时的愤怒之情。笔者如果不是全部看完了伊沙在以前写的捧张楚的文章,或许还以为伊沙真是那种为求名利,不择手段炒作自己出名的那种人,其实那两篇文章能看得出来,两人之间的关系确实是那种很熟稔的老友,当初也确实帮过张楚不少的忙,张楚那时候也不是那种不知感恩图报的人。抛开事件的复杂人性,笔者倒是真的认为张楚当初在北师大的那两年多的时间里,伊沙和他的朋友们、室友们真的是被张楚的诗和唱的才华打动的,都是自发地、不求回报地主动帮助张楚,那种奇货可居、情感投资的想法或许在那个年代,在这群年轻的、卓尔不群的中文系才子中概念并不很清晰,至少笔者相信,人性总是善的一面多些。伊沙在发表此文后的第二个晚上接到了张楚的电话,慢吞吞的声音饱含着歉意,说他身在娱乐圈,身不由己,伊沙还是忿忿不平地指责他滴水之恩不求涌泉相报,但至少滴水之恩能滴水相报,语气极不耐烦,后来干脆挂了电话,俩人从此绝交。08年,伊沙还以两人之间的故事作为蓝本写了本名为《黄金在天上》的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就是以张楚为原型的,当然主人公的形象不会有多么高大。11年的某个晚上,伊沙接到了张楚打来的电话,聊了五分钟后两人冰释了前嫌,但应该不会重修旧好了,彼时的张楚43岁,伊沙45岁。一晃十二年,2000年离开北京的张楚大部分时间都在西安的某个地方隐居,好多人都找不到他。2000年的时候伊沙在西安外语学院当老师,也一直在西安,期间他们之间几个共同的朋友如蒋涛等人多次给两人制造了碰面的机会,甚至吃饭也让他们挨着座,伊沙的态度依然很冷淡,就像是鲁迅的那句话——一个也不原谅。11年的时候,时间过去了那么久,也就都释然了。张楚在数次接受采访时都被问到过与伊沙绝交的事,张楚说没有的事,都是别人说的,他和伊沙现在还是好朋友。两个诗人还是和好了。
96年底张楚的第三张(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第二张)专辑《造飞机的工厂》正式发行,大量批评的声音让张楚有些始料不及,他开始质疑自己的作品,开始变得不再那么有信心,他的创作开始小心翼翼,不敢轻易拿出手,有时候写完了感觉不好就推翻重写。他甚至连那首《姐姐》也不再唱了,有人说她那首歌是描写他的姐姐被他的继父强暴了之后他写的,张楚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毕竟是艺术化的作品,当不得真的。何勇也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这首歌创作是张楚外出旅行后在打车回家途中写就的,跟张楚的家里人没有关系。笔者所理解是,如果张楚是些小说的,如果没有些生活积淀就写不出太好的小说,但是写歌是没必要写故事情节的,完全没必要,或许为了增加这首作品的艺术张力,他才写上了一些情节,而在摇滚圈内文学造诣数一数二的张楚是有这种能力的。同时,为了避免这首歌可能会给他的真实的姐姐造成伤害,那个在他还在北师大旁听的日子里不间断的给张楚寄生活费的姐姐,他选择了不再唱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