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的历史—Martin吉他品牌历史回顾[一]
本帖最后由 新闻主编 于 2015-7-13 18:34 编辑Martin吉他品牌历史1-3
HISTORY | Chapter 1 关于马丁
一个半世纪以来,马丁吉他公司一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原声乐器公司。
马丁吉他公司靠着世世代代马丁家族领导者的努力,成功的在历史的风雨中生存下来:从最初的C.F.Martin时代,到Sr.’s Stauffer于1830年引领的革新,再到最近的C.F.Martin 四世(克里斯•马丁)的技术革命。对于家族式经营的坚持使得马丁公司始终保持着显赫的声誉,这足以体现六代马丁人对于吉他品质与制作技术的精益求精。 在音乐行业内外, C.F. Martin鲜有对手,保持着长久的活力。
在其丰富多彩的历史中,马丁吉他公司已经成功的适应了产品设计和配电系统及制造方法的不断变化。除了这些持续的革新以外,马丁公司从来没有背弃自己当初订立的对于产品品质的承诺。无论是1833年成立的小作坊还是如今扩张的位于Nazareth, Pennsylvania的总公司,从未放弃生产世界顶级的乐器的初衷。
这座如今全美国最知名的吉他生产厂家背后的故事要追溯到1796年1月31日。在一座德国小城,马克诺伊基兴,一个名叫克里斯蒂安•佛雷德利克•马丁诞生在了当地的一个家具木匠的家中。15岁时,克里斯蒂安•佛雷德利克接过了家族产业并且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木工,随后他离开了家乡,旅行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并且成为了当时著名的吉他制作家约翰•斯托佛的学徒。这对克里斯蒂安•佛雷德利克之后的吉他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5/0713ty/09.jpg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5/0713ty/10.jpg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5/0713ty/11.jpg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5/0713ty/12.jpg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5/0713ty/13.jpg
HISTORY | Chapter 2 同行的约束
虽然纪录很粗略,但明显的是年轻的马丁是个有天赋的学徒,不久他便成为了斯托佛工坊里数一数二的制作师。结婚生子后,他毅然返回了自己的故乡,并且开办了自己的工坊。然而,在他自己事业刚开始不久后,马丁发现自己正在陷入当地木器制造和小提琴作坊协会激烈的竞争当中。
马丁和其家庭长期以来都是当地木器匠人协会的成员,在其中也不乏著名吉他制作匠人。为了降低自己协会的外部竞争,小提琴匠人协会一直试图阻止木器匠人制作乐器。小提琴匠人协会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他们声称,小提琴匠人才属于服务于艺术家的正规乐器制造者,他们不仅仅关注自己制作的结果,更注重制作过程中所包含的艺术性和文化性。然而与之相反,木器匠人仅仅是一帮从事机械运作的人,生产的东西也不过是一些家具而已。他们还声称,只要是正常人都可以分辨什么是吉他什么是板凳,而我们的作品与他们的作品相比根本是天壤之别。
为了捍卫自己制造吉他的权利,木器匠人协会中的成员反击道,小提琴匠人制作吉他并不是天赋的权利,而对于木吉他的探索恰恰是乔治•马丁,也就是克里斯蒂安•佛雷德利克•马丁的父亲于35年以前完成的。为了支持他们的言论,木器匠人们邀请当时声名显赫的乐器商进行庭上证明,这位乐器商宣称,克里斯蒂安•佛雷德利克•马丁,也就是著名小提琴匠人斯托佛的徒弟,制造的吉他不仅品质优良,外形美观,更具有无与伦比的声音,这足以证明他是一名合格而且出众的匠人。
这场硝烟弥漫的斗争最终以木器匠人的胜利而告终,然而这个过程却深深的触动了马丁,他认为在德国的这种行业协会制度下很难得到发展机会,于是他决定离开这里,于是,在1833年9月9日,马丁离开了他的家乡去了纽约。
初来乍到纽约,他便在西区的哈得逊街196号开了自己的店铺,然而当初这家小店的规模和如今84000平方英尺和拥有近500名员工的如今的工厂相比可以说是相形见绌。他在自己的店铺后的庭院里搭设了一个专供吉他制造的小作坊,在前面的店铺里陈列产品包括短号和乐谱。
由于当时有限的吉他产量和尚未成熟的音乐市场让他的起步变得异常困难,为了挽救店铺的零售,C.F.Martin与各种教师,进口商和批发商,包括Bruno & Company(Kaman的一个子公司),Henry Schatz和John Coupa制定了分销协议。所以,1840年之前生产了很多标志为“Martin&Schatz”和“Martin&Coupa”的马丁吉他。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5/0713ty/14.jpg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5/0713ty/15.jpg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5/0713ty/16.jpg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5/0713ty/17.jpg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5/0713ty/18.jpg
HISTORY | Chapter 3 吉他配酒
对比那个年代马丁的销售模式与如今马丁工厂的销售模式,不难看出社会的进步与变迁。以物易物在当时零售业是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在马丁当时的销售记录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以物换物的交易记录,其中有不少甚至是用吉他换小孩衣物和美酒的记录。对于在富庶的易北河地区出生和成长的马丁家族成员,纽约的下城区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的艰难。在当时,马丁的密友兼生意伙伴Schatz描述道,他们从来就没有对当地的生活满意过,于是Schatz一家决定搬迁。1836年,他们搬到了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Nazareth,并且买下了当地55英亩的地块。之后,马丁一家恰巧去他们家做客,正是这样的一个机缘坚定了马丁的决心。回到纽约后,马丁和妻子经过慎重的考虑决定再次举家搬迁到宾夕法尼亚。于是,在1838年,马丁出售他位于纽约的零售店给了名为Ludecus&Wolter,并在Nazareth的郊区购置了8英亩的空地。显然老马丁这次找到了他想要的栖居地,并在此度过了自己余下的生活。
之后的几年对于马丁和他的吉他公司来说是突飞猛进的几年。算上纽约原来店址的销售,马丁在那几年的销售记录频繁的显现与当时商业中心的贸易往来。例如,波士顿,阿尔巴尼,费城,里士满,彼得堡,纳什维尔,比德尔斯堡,圣路易斯,新奥尔良等等。那时的业务对于马丁说应该是相当顺利的。正如马丁于1850年发布的一则广告所说:C.F.Martin,琴师,荣幸的为广大乐者服务,并且自豪的为扩大的音乐产业提供最高档的乐器。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5/0713ty/19.jpg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5/0713ty/20.jpg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5/0713ty/21.jpg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5/0713ty/22.jpg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5/0713ty/23.jpg
想知道更多品牌信息,请关注Martin马丁吉他微信官方账号!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4/1215ty/07.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