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的右手说法
陈志说右手在钩弦的时候是和靠弦的一样,都是大关节的运动,我不是很明白我试了几次,发现还是第2关节运动的多
怎么才能做到第3关节的运动呢 右手做攥拳的动作:) 其实就好象是攥拳头的动作,不是手指抓,而是手指往手掌大鱼鲫的地方靠。这样就会发现,发力是在大关节,小关节随之被带动。
不叫钩弦,要叫不靠弦。钩弦时手指运动方向是指向掌心,发力的关节是第二关节,俗称“鸡爪子弹法”,是错的,其发声特点是音量小、音色单薄。靠弦与不靠弦弹法的共同特点是:手指运动方向大体与面板平行,发力的关节是大关节,其发声特点是:音量大、音质纯、声音厚实。靠弦与不靠弦弹法的差别是:靠弦弹法弹完之后手指轻靠在次弦上,而不靠弦弹法弹完后手指没有靠在次弦上,仅此而已。 顺其自然。在自然状态下的姿势才是最正确的。 要怎样才能体会. 所以,先练习靠弦吧!练习她个3-6个月...
然后,利用固定法练习不靠弦...
一定要慢~
听、观察、感觉,一定可以做得到。以前我用的也是勾弦法,后来听哈哈关于不靠弦奏法,现在基本上掌握了发力和运指方向,我想,每天弹琴你都要花点时间去观察和感觉手指的运动方向,慢慢你就会习惯的。 以下是引用老何在2002-7-13 20:19:04的发言:
不叫钩弦,要叫不靠弦。钩弦时手指运动方向是指向掌心,发力的关节是第二关节,俗称“鸡爪子弹法”,是错的,其发声特点是音量小、音色单薄。靠弦与不靠弦弹法的共同特点是:手指运动方向大体与面板平行,发力的关节是大关节,其发声特点是:音量大、音质纯、声音厚实。靠弦与不靠弦弹法的差别是:靠弦弹法弹完之后手指轻靠在次弦上,而不靠弦弹法弹完后手指没有靠在次弦上,仅此而已。
有道理~ 为什么我在阿波阳多奏法上面总是找不对感觉?
如何体会第3关节的运动啊? 谢谢以上朋友的答复
学7年小提琴,我的妈啊 原帖由 老何 于 2002-7-13 20:19 发表
不叫钩弦,要叫不靠弦。钩弦时手指运动方向是指向掌心,发力的关节是第二关节,俗称“鸡爪子弹法”,是错的,其发声特点是音量小、音色单薄。靠弦与不靠弦弹法的共同特点是:手指运动方向大体与面板平行,发力的关 ...
如果用平行弹法你能不靠弦?手指停在哪里? 原帖由 莉香vv 于 2002-7-15 15:50 发表
为什么我在阿波阳多奏法上面总是找不对感觉?
如何体会第3关节的运动啊?
弹琴其实象走路一样是很自然的:大腿带动小腿。让新手弹琴他们也一定会用大关节!如果真的找不到感觉可象走路一样试着把腿绷直走,就是第二关节不要弯曲,象一阳指那样弹琴,这样应该能找到感觉的。然后回归自然。。。 原帖由 迷路的孩子 于 2002-7-13 11:04 发表
陈志说右手在钩弦的时候是和靠弦的一样,都是大关节的运动,我不是很明白
我试了几次,发现还是第2关节运动的多
怎么才能做到第3关节的运动呢
陈老师当年专门批判“钩弦”这个提法,在当时影响了很多人。所以他不会说楼主的这句话的。 原帖由 迷路的孩子 于 2002-7-13 11:04 发表
陈志说右手在钩弦的时候是和靠弦的一样,都是大关节的运动,我不是很明白
我试了几次,发现还是第2关节运动的多
怎么才能做到第3关节的运动呢
看pumping nylon就明白了。 原帖由 迷路的孩子 于 2002-7-13 11:04 发表
陈志说右手在钩弦的时候是和靠弦的一样,都是大关节的运动,我不是很明白
我试了几次,发现还是第2关节运动的多
怎么才能做到第3关节的运动呢
我们握拳头的时候,会发现第二关节的折叠程度最大。那么,在拨弦时,第二关节运动的幅度最大,可能才是最自然的、最符合生理特点的。
现在,老师们都强调第三关节的作用,而且总结出很多的拨弦要领和练习方法。
我的理解,最关键的是想达到在拨弦的过程中,使琴弦向面板方向产生更多的初始位移,以获得更好的音响效果。
其实,拨弦时不必过多地考虑哪个关节动、哪个关节不动(其实都在动),只要在触弦时给琴弦一个适当的压力(这时,第三节手指已经在起作用了),用最自然的动作拨弦即可发出较好的声音。只要拨出好的声音,动作当然就是正确的。 我从一开始弹就不会用第2关节发力,我觉得第2关节根本没法发大力。 受益了~~~顶起 事隔四年有多。12#的强人啊 陈志教授的学生可是轮指都靠弦呀!!完全赞同哈哈!“钩弦”这一说法害了几代古典吉他爱好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