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问题:关于乐曲中调子的性格与色彩
各位好,一位朋友正在做一项与音乐人类学相关的研究,想托俺帮请教一个问题:在作曲家写曲子的时候,他在乐曲的调子的选择上,除了需要迁就演唱家的音域或各乐器的音域与性能特点而方便演唱或演奏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他依据或原因?有没有一种说法,是某个调子会特别适合于用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情感?他研究的主要是宗教音乐,现在查到这些资料,请各位如果对这方面有过研究的话,能不能帮忙看看,以下图中这些结论,这些音乐家对调的性格、色彩的理解,他们的依据是什么?这些结论成立不成立?
呃,可能跟吉他不是特别相关,不知各位能否解答? 情感性的描述,何必摘引别人的意见,亲自去聆听,不就有了? 这个题目很大。
是否可以从美学和美的表现手法的角度来阐述。
我觉得主要是调式影响。。单纯说一个调。。还是不够靠谱。
音乐主要是伴奏+旋律 组成的。。不能脱开伴奏 只弹旋律 指上听 发表于 2016-5-24 09:24
情感性的描述,何必摘引别人的意见,亲自去聆听,不就有了?
是的 谢谢建议 主要是自己的结论太主观了 如果是学术性的结论 如果有一个比较普适性的依据会比较好 哥欠居刀 发表于 2016-5-24 10:05
这个题目很大。
是否可以从美学和美的表现手法的角度来阐述。
谢谢 请问表现手法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lfzss 发表于 2016-5-24 10:08
我觉得主要是调式影响。。单纯说一个调。。还是不够靠谱。
音乐主要是伴奏+旋律 组成的。。不能脱开 ...
调式影响指的是大小调么?这是不是说音乐内容或者调子的性格色彩只跟它的基本音阶的音程相对排列位置有关 跟具体的调号没有关系呢 本帖最后由 经典静电 于 2016-5-24 11:36 编辑
这个问题,我自己理解是,调子对内容关系并不是很大,而上面那些图片结论会不会是因为,对于某一类音乐题材,比如圣咏或赞美诗,长久地用一种调子来演唱或演奏,让听众形成了一种听觉上的惯性,才会形成这种色彩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更偏向于听觉主观的惯性因素?
比如教堂中的圣咏与赞美诗,他们的表达内容与音乐基调都比较相似,并且为了方便大多数演奏水平并不高的教徒也可以演奏,而回避使用除C调以外的需要使用黑白键的调号,那么就会形成大多数的圣咏都会由C调来谱写的现象。那么会不会在如此长期的演奏中 ,人们渐渐地形成一个C调与圣咏之间的联系,进而推广到把C调与表达“庄重、高贵、天真、冷漠、简明、单纯、朴素”之类这些概念之间联系起来呢? 但有时在同一首曲子,比如说吉他这件乐器,采用变调夹与不采用变调夹,听起来确实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其中一个调要比另外一个听上去更舒服一些,这种感觉又应该怎么解释呢? 肯定是有加入情感元素的,作者创作肯定是以一种心境下的特有感觉创作出来的,这就是传说中的匠心吧 印象中电影《非诚勿扰》有一情节,乐队演奏《哀乐》,先是按原速演奏,后来节奏加快,效果完全颠覆,变成了类似喜洋洋了。我想节奏对感情色彩的影响巨大! fengye2011a 发表于 2016-8-26 10:27
印象中电影《非诚勿扰》有一情节,乐队演奏《哀乐》,先是按原速演奏,后来节奏加快,效果完全颠覆,变成了 ...
您说那是葛优的《大腕》吧 comedy funeral~~ 人觉得调式有色彩,例如大小调,dorian和aeolian等,具体C调和D调同一首歌曲的色彩差别我是听不太出来,感觉只有音域的变化。同样是C调旋律,如果在小字一组演奏,和在大字组演奏音乐感觉也不一样。所以如何轻言C和D或E如何区别呢?
个人觉得调子是有影响,但也并不是太关键,想想我们平时K歌,同一首歌唱不了某个调就升或者降个调,但对整体情绪的影响似乎不太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