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5月份,我出售过一台自己家里工厂生产的全管箱子,那是美国客户的订单原型机,详见这里http://bbs.guitarschina.com/thread-2061595-1-1.html,当初的5000台普通版销量不错,三个月不到整个北美的琴行铺货全部告罄,反响非常好。国外客户随即下了12000台PLUS版本的单子,准备在年底圣诞节促销推个高潮。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一台原型机肯定又是我来试玩,PLUS版本和normal版本从设计上不同,增加了美国RUBY品牌的弹簧混响和后级音量控制,前级电子管的数量和整流管的型号上都有着明显不同,普通版是4根12AX7,2根6L6,两根5u4g,PLUS版本是3根12AX7,2根6L6,两根5AR4,从两台箱子的数据上来看,PLUS版本的三频更加均衡,动态范围更广,底噪更低更安静。所有材料和零部件都是客户提供,包括输出牛和电源牛都是专业的吉他牛,不是低端箱子的HIFI牛,内行都知道,牛的差别对音色的影响太大了,板材比我们国内能买到的高密度桦木板还要重,整个箱子要70斤。顺便提一下,国内很多玩家熟悉的GT电子管和我们使用的RUBY一样,都是选管公司,自己不生产电子管,都是从电子管厂家挑选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打上自己的品牌,包括Marshall的原厂电子管也是如此。
之前普通版的试听是身边一位玩布鲁斯和爵士的老炮给弹的,本来这次也想让他来录个评测,谁知这家伙老婆在美国生第三胎,他跑到资本主义那里享乐去了,因此,只能自己想办法做了几个简单的伴奏,让以前乐队的吉他手来帮忙,这家伙现在主要是录音和制作,琴也不怎么摸了,来之前在棚里忙到凌晨4点多,再坐火车过来,听了几遍伴奏基本就是即兴弹的,没有什么准备,因此在下面的评测视频里如果演奏有啥不到位的,还请大家包涵,关键还是听箱子音色。考虑到很多吉他手都是在最平常的环境里弹琴,因此这次评测没有放在专业的录音棚,录音话筒用的是森海塞尔的人声话筒,没有专业摆位,就是简单的放在音箱前面。吉他用了一把98年的Tom Anderson和一把2016年Suhr的KOA,拍摄场地由大猫音乐工作室JAM LIVE提供。整个音频没有做任何后期,上传土豆的时候音质压缩的低音可能有点糊,真实听感要好很多。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MOJOMAN是我们厂里自己的牌子,不是客户在北美销售的牌子,老外虽然让我们代工,但还是不相信中国人的,毕竟我大天朝是山寨大国,客户收到货会另行安装标牌和铭牌,包括更换外包装,如果标牌也让我们安装,最终的外包装也由我们装箱,一方面担心仿制山寨,另一方面就不是Made in USA,就成了 Made in China了。这批一万多台的PLUS于10月份已经在北美铺货了,所以我们这个视听算是同步吧,因为和客户签有保密协议,不能在他们铺货前提前发布任何信息,所以还是要有点契约精神的。好了,闲话扯的多了。
下面是实物的开箱照和视频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