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典吉他的持琴姿势
多年以前,当我们学吉他的时候,持琴姿势都是很重要很严格的一个基本功要求,不过现在看新生代、特别是女演奏家的持琴姿势,发觉与我们以前所强调的,有很大不同,如下面附图。于是我专门设置这样一个帖子,让大家参与讨论,主要的目的,还是让大家认识不同持琴姿势的优缺点,为一些新学员提供参考:持琴姿势,的确是古典吉他重中之重的基础。古典传统持琴法:以吉它王子威廉姆斯为代表的传统持琴法,要求琴头大概与肩部平齐,这样演奏时候,左手就不用抬的很高,大部分时间左臂都是自然垂落紧贴身体,因而自然而放松,不会劳累。
而新生代持琴法:琴颈被提升,水平角度加大,琴头很高。这种方法,显而易见的优势是左手更加灵活,手腕不用扭转而更加自然,因而按弦更加精准快速。这种持琴法,在塔天娜、安娜等美少女演奏家那,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我习惯于传统的持琴法,近期尝试了一下新法,的确左手有被解放的感受,当随之而来的是身体劳累和按弦出现偏差等问题,这个显然是习惯问题造成,非持琴法的缺点,因而今天提出这两种方法,或许对还没形成固定持琴法的初学者,会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男女有别呀!
适合自己就好 最主要的是琴身够不够固定,为了这一点很多演奏者会在大腿上加两块防滑垫也是为了更好的固定琴身。至于琴头到底放多高,大概和自己的脑袋齐平或再高一些都没关系,因人而异。但前提都是为了让两只手更自由更放松。 嵛少爷 发表于 2016-12-26 20:08
最主要的是琴身够不够固定,为了这一点很多演奏者会在大腿上加两块防滑垫也是为了更好的固定琴身。至于琴头 ...
少爷说到的,仅仅只是其中一面,因人而异,可能并不完全是一个原因,因为每个琴手,初入门之时,这个基础是由其严师所指导的,不可能随心所欲、什么适合自己就好的只有业余的人才会遇到。在传统的教材里,对坐姿和持琴,是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的,琴头过高,演奏时手臂自然会提升,这在传统教材里是忌讳的,老师通常都会“纠正”学员的。而我近期逐步发现这种持琴法的优势,正在尝试、努力改过来。不过这种持琴法,对业余琴手要求比较高,很多时候逼迫你盲奏---这个如同我们琵琶一样,眼睛看低把位很别扭,因而会影响演奏。 另外,大家观察一下威廉王子和塔天后的右手型,其实也存在很大差别的,威廉的是典型的传统手型,而现在更多的专业年轻琴手,使用的是塔天后的手型,手掌并不垂直于琴弦,这个也是由持琴法导致的,塔天后这个手型,最自然而轻松。 abinghome 发表于 2016-12-26 20:28
少爷说到的,仅仅只是其中一面,因人而异,可能并不完全是一个原因,因为每个琴手,初入门之时,这个基础 ...
言之有理,培养正确的坐姿手型的确对于入门者来说是一个既枯燥又十分必要的东西。 男,女持琴是不同的,教过女生弹琴的知道,女生持琴琴头一般比男生要高,是因为女生不能像男生一样分开双腿,不雅观。垫高左脚,右腿后收,所以琴头要高一些。 qinxuan34335 发表于 2016-12-26 22:55
男,女持琴是不同的,教过女生弹琴的知道,女生持琴琴头一般比男生要高,是因为女生不能像男生一样分开双腿 ...
琴头高低不是一个因素决定的,它跟踩凳的高低,和抱琴的倾斜度都是有关系的哦。您的观点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持琴姿势,的确是古典吉他重中之重的基础。
俺目前是这样:
冒然上图帮您顶贴,权当反面教材。。。 嵛少爷 发表于 2016-12-26 10:11
琴头高低不是一个因素决定的,它跟踩凳的高低,和抱琴的倾斜度都是有关系的哦。您的观点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
比较赞同嵛少爷 的观点。 JiangYing 发表于 2016-12-27 03:32
俺目前是这样:
胖胖的真可爱 嵛少爷 发表于 2016-12-26 16:33
胖胖的真可爱
这孩子,有你这么说老年人的吗? JiangYing 发表于 2016-12-27 03:32
俺目前是这样:
这种持琴法,正是我目前尝试要改到的模式。这些天尝试的感受是好多于坏,只是这种持琴法,比较矜持、正规,要求正襟危坐,腰杆好累---可能是习惯问题吧 嵛少爷 发表于 2016-12-26 23:11
琴头高低不是一个因素决定的,它跟踩凳的高低,和抱琴的倾斜度都是有关系的哦。您的观点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
少爷说得很对,琴头高低,并不是雅不雅观的问题,看看塔天娜的姿势,常常是双腿八字大开,比男的更开阔 而目前这种持琴法,很多男演奏家也在使用,这个看看优酷的视频,就可看到很多。总体感觉传统的持琴法,其正统地位正让位于这种改进的新姿势。其实,于观感角度,我是比较喜欢传统的姿势的,演奏家可以有很多身体语言配合,很有范儿的。 abinghome 发表于 2016-12-26 20:37
另外,大家观察一下威廉王子和塔天后的右手型,其实也存在很大差别的,威廉的是典型的传统手型,而现在更多 ...
右手掌垂直琴弦,这是塞戈维亚喜欢的弹法。
就要看个人喜欢使用哪种手形,这种右手垂直琴弦的手形在初学者弹出的声音比较清脆。只有大师级别才弹出饱满的银色与颗粒感。
而塔天后的右手手形,比较自然,弹出来比较圆润、饱满,一般初学者用这种手势很容易弹出好听的声音出来。
但一切都要看自己的喜欢而决定。 abinghome 发表于 2016-12-27 09:50
少爷说得很对,琴头高低,并不是雅不雅观的问题,看看塔天娜的姿势,常常是双腿八字大开,比男的更开阔
重新回看近年来演奏者的持琴姿态,琴颈成45度的姿态,右手自然打开、并与琴弦成45-60度的拔弦方法,已经越来越多人使用。
而以前塞戈维亚的持琴姿态,手掌垂直拔弦的方法,现在用的人越来越少,向星海音乐学院的朋友交流过,是因为时代不断进步,塔天后的手形与持琴,现在音乐学院都是这样使用与教授的。
因为有右手容易放松,很自然拔弦,左手也容易放松,左手腕变得平直、易于快速跳动按弦等等好处。于是,成了现代吉他演奏者都喜欢采用的姿势。 正在使用新的持琴姿势来练习。
leon8233 发表于 2016-12-27 15:29
正在使用新的持琴姿势来练习。
咱和楼主一样,以前也是传统的持琴姿势(手指与琴弦垂直、琴颈一般不高过下额);经过与朋友交流后,音乐学院的朋友还是给了很多的建议,正在练习使用现代多数人使用的持琴姿势,感觉有很多好处,弹出的声音很容易就弹出圆润、厚实。真是时代在进步,演奏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当中!
个人的感觉很不错的! leon8233 发表于 2016-12-27 15:29
正在使用新的持琴姿势来练习。
补充得很充分,理据充足,正是我目前感受到的那些优点。同时,你这个附图,也正是我目前在改进的姿势。很棒,就是会按错弦,甚至按错品,这些需要时间来慢慢适应了。 abinghome 发表于 2016-12-27 15:37
补充得很充分,理据充足,正是我目前感受到的那些优点。同时,你这个附图,也正是我目前在改进的姿势。很 ...
咱们以前都学他一样的持琴姿势。
abinghome 发表于 2016-12-27 15:37
补充得很充分,理据充足,正是我目前感受到的那些优点。同时,你这个附图,也正是我目前在改进的姿势。很 ...
Edson Lopes大师弹的25首卡卡视频,是经典之作,全部的持琴姿势就是如此一种标准。
左手不必过分离开身体,在保持身体中正之下,左手可以快速跳动按弦,在琴面上自由走动,这是音乐学院古典吉他系的朋友给出最精华的建议。
我们与时俱进就是了!
leon8233 发表于 2016-12-27 15:57
Edson Lopes大师弹的25首卡卡视频,是经典之作,全部的持琴姿势就是如此一种标准。
左手不必过分离开身体 ...
老兄补充的这些理据,正是我设立此帖子的主要目的,在得到印证以后,我也打算完全改过来。谢谢分享! 其实这个确实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切都取决于音色的好坏,手指的那个部位触弦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着音色的。以前当我弹琴时,指甲和弦发出摩擦声(特别是4.5.6弦)时,老师就会让我改变触弦位置,就必然会改变右手的手型,她说音乐最重要的就是音的质量,如果那样的手型会提升音的质感就用那样的手型,一开始学琴的时候老师特别看重基本姿势,后来就越来越自由,包括她安排指法的时候也是把音乐性放在第一位,故而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变通的,没有一层不变的道理。 abinghome 发表于 2016-12-27 16:32
老兄补充的这些理据,正是我设立此帖子的主要目的,在得到印证以后,我也打算完全改过来。谢谢分享! ...
右手指甲不必留得很长,从手指指肚平看最多长出1-2mm(毫米)就够了,圆平的形状,i m a 靠大姆指一边再修平圆一些,i m a 指肉与指甲左侧先触弦,再绷弦,做到了这些动作就基本消除了指甲碰弦时的杂音。快速拔弦都一样能发出圆润、饱满的音色。
跟有经验的音乐学院的朋友多交流,自己回去多练习,真的可以达到他们建议的目标音色!
有兴趣的琴友不防试试看,光弹出声音来不算弹琴,在没有错误的前提下,控制准确的节拍,按照对音乐各声部的理解,再弹出圆润、饱满、柔中有刚的美妙琴音,这才是练琴的真正意义! 以上所发,是恢复训练后,对基本功的调整和学习所得的感悟!
纯粹适合个人弹奏的习惯,不喜匆喷! 这个帖子开始越来越有营养了,感谢各位琴友的积极参与及无私的分享! leon8233 发表于 2016-12-27 16:57
右手指甲不必留得很长,从手指指肚平看最多长出1-2mm(毫米)就够了,圆平的形状,i m a 靠大姆指一边再修 ...
指甲的保养与修整也是一门学问,我目前就没找到完全适合自己的指甲型,因为我的食指甲是悲剧的凹型,留长一点会钩弦的。所以改变姿势和手型,会改善指甲触弦的位置,避开垂直触弦时钩弦而引起的阻滞毛病。 abinghome 发表于 2016-12-27 17:13
指甲的保养与修整也是一门学问,我目前就没找到完全适合自己的指甲型,因为我的食指甲是悲剧的凹型,留长 ...
凹型指甲,要努力找办法哦!《跳动的尼龙》一书有讲到如何处理这种指甲,去下来看看! leon8233 发表于 2016-12-27 17:24
凹型指甲,要努力找办法哦!《跳动的尼龙》一书有讲到如何处理这种指甲,去下来看看! ...
非常感谢推荐!下载了,还没细看,不过已经感觉到这本书很有水平,值得学习。 leon8233 发表于 2016-12-27 17:24
凹型指甲,要努力找办法哦!《跳动的尼龙》一书有讲到如何处理这种指甲,去下来看看! ...
原来跳动的尼龙里的指甲方法,就是我以前百度时候学习过的,也尝试过,结果效果不佳,可能是我原来的持琴法所致。现在如果改成新持琴法,右手与弦不再垂直,应该是适用书中推荐的指甲形状的,同时也克服了我凹型(书中叫下凸型)指甲的弊端。因此,持琴法要改进,是义无反顾的了---这就是老师强调初学时为什么要特别注重这些姿势手型的基础的原因了,因为现在改起来,很别扭的。很多熟练的曲子,一下子都不再得心应手了 abinghome 发表于 2016-12-28 11:24
原来跳动的尼龙里的指甲方法,就是我以前百度时候学习过的,也尝试过,结果效果不佳,可能是我原来的持琴 ...
跟你的情况差不多,就当成重新学习古典吉他弹奏的基本功,先从持琴姿势开始,右手、左手重新打基础。不过,我们虽然刚开始时改正旧的方法,感到很憋扭!但比起新手来说还是会很快就适应了!加油! leon8233 发表于 2016-12-28 14:49
跟你的情况差不多,就当成重新学习古典吉他弹奏的基本功,先从持琴姿势开始,右手、左手重新打基础。不过 ...
刚才按照书中说的右手指甲进行修整,结果悲催:无名指偏向小指方向指甲被打磨倾斜后,发现声音变得单薄细声。但食指和中指,声音有显著提升,厚润有力度。看来我还得按以前的,保留让无名指指甲向小指方向凸出。---可见,个人手指不同,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为佳。现在只能停两天弹琴了。 abinghome 发表于 2016-12-28 21:59
刚才按照书中说的右手指甲进行修整,结果悲催:无名指偏向小指方向指甲被打磨倾斜后,发现声音变得单薄细 ...
一次别修整太多,慢慢来!慢慢试,要花很多次试验才能得出最合适自己的指甲形状。
修指甲之前,触弦点必须要固定下来,右手手形和角度也要固定下来,要不今天这个角度,明天又换另一个角度,指甲就白修了! abinghome 发表于 2016-12-28 21:59
刚才按照书中说的右手指甲进行修整,结果悲催:无名指偏向小指方向指甲被打磨倾斜后,发现声音变得单薄细 ...
像书上讲的修成一个斜的平面,左斜和右斜我都试过了,都不适合自己的手指。
最后还是确定为圆扁形。
不同的个人,有不同的手形,手肚的肉多少都不同,慢慢研究慢慢找,总可以找出合适自己的形状! abinghome 发表于 2016-12-26 20:43
这种持琴法,正是我目前尝试要改到的模式。这些天尝试的感受是好多于坏,只是这种持琴法,比较矜持、正规 ...
这种坐姿平衡稳定,关键也是放松,跟弹琴一样,放松才能长久。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16-12-28 13:48 编辑
leon8233 发表于 2016-12-27 04:24
凹型指甲,要努力找办法哦!《跳动的尼龙》一书有讲到如何处理这种指甲,去下来看看! ...
凹型指甲可以尝试这个方法:
自制指甲矫正工具。(点击进入) leon8233 发表于 2016-12-29 00:03
像书上讲的修成一个斜的平面,左斜和右斜我都试过了,都不适合自己的手指。
最后还是确定为圆扁形。
是的,正是如此,学习了! JiangYing 发表于 2016-12-29 02:46
凹型指甲可以尝试这个方法:
自制指甲矫正工具。(点击进入)
版主这个方法强!一直以为指甲天生,矫正不了的呢。原来还是可以人工造型哦 abinghome 发表于 2016-12-28 21:11
版主这个方法强!一直以为指甲天生,矫正不了的呢。原来还是可以人工造型哦 ...
一位琴友说过:生命在于折腾。。。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