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3-4 20: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m79 于 2017-3-4 20:51 编辑
据我所知,好像有专门的器械及软件,可以探测得到乐器发声的各频段的波形图,得出详细的数据。你买一把刚出厂的新琴来,测一遍;弹它一年半载再来测一遍(前提是琴高之类的参数都不变),然后比一下参数有什么明显不同。光用耳朵听很难得出翔实数据,那是感性认识,没办法量化。什么“圆润”“通透”“下潜”“干瘪”之类的形容词只适合用到玄学领域,因为它们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数据化。
乐器本身的状态可能随季节略有变化,这倒是真的,主要是温度+湿度,会导致乐器形状结构略有变形、含水量变化,从而影响音色,这是可以解释得通的。古诗中还有“犹恐春阴咽管弦”句,说的就是湿度的事儿。但这与所谓“开声”是两回事。如果你承认开声一说,就等于承认“一块木头上面绑了金属丝震动N个月后木头的结构就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没结论。
至于音响界的玄学就更玄了。我估计乐器界的玄学与音响界实在有不可推卸的关系。但音响的厂家从不提“煲机”“开声”之类。如果他们承认这个,就等于承认他们制造的硬件参数不稳定,这不pia~pia~打自己脸么?但消费者群体却承认这个,我猜特么的多半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耳朵有多么灵,然后用几个“圆润”“通透”“下潜”“干瘪”的形容词来震慑一下别人,你要是承认听不出区别来就丢人了。这就根当年魏晋时期吃五石散的风气一样,高门贵第才能吃到五石散,吃完浑身发热脱衣抽风一会儿是很时尚的;如果你没这个经验说明你家不高贵,所以民间也常有屁民常常当众表演发热然后脱衣抽风一会嘴里还念念有词“散发了~”以示自己吃了五石散从而暗示自己门第高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