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琴与开声(讨论新琴老琴的变化过程)
到底什么样的琴才算老琴?对老琴有没有明确的年代划分?吉他的开声过程到底是什么样的过程?
实际说到这个问题,本屌也只是在研究。到目前还没有完全确定的结果(因为过程很是非常复杂的)目前所能得到的就到现在也只能算只言片语而已,但在此也力求简单明确科学的来解释此事,同时也希望能和论坛各路大神一起来探讨。
一把琴,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会经历哪些变化这点很关键。我先把我了解的先一一列举,当然这不是全部,有些可能会产生错误(对此实际也没什么抱歉不抱歉的)。
第一,应力的减少和消失
木材内部会存在内应力,另外由于木材的一些特性,做成的琴在结构上也存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例如我们在弯侧板的过程中,侧板确实得到了一个曲度,但是做完琴侧板对面板还是会有个张力的作用,另外上上弦后也有一个力让琴发生形变,反过来琴也有一个抵抗这种形变的力。但这样的力随时间是会慢慢减少的。力会导致什么结果,在琴的声音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来紧的音色,会慢慢变松弛。当然就单这一项围绕讨论起来,可能写几篇文章都不够,但是简化点说就这样。
第二,光老化降解,和氧化作用
琴生活在光和空气的环境之中,会发生很多反应。细枝末节不论,侧重点讲光化学反应,和氧化作用随时在发生。纤维素会变色,变脆,面板硬度脆度会得到加强。很多东西会被分解掉,或者氧化掉,这是一项很奇妙的过程(对我而言尤其如此)。有些很老的乐器,面板和背侧,会出现骨化效应(亲测),面板会变成像石膏板一样的特性,只是轻很多。对此而言,琴声音的远达性音量都会有提高,穿透力会更强,高音亮度也会提高,但低频会有损耗。
第三,含水率的相对恒定化
新琴内部材料组成的含水率,整体受空气湿度的的影响,要比老琴大很多。很多人认为(其中包括一些厂家和制作者),木材随这存储时间的加长,水份含量逐步减少,实际是非常错误的。含水率在木材里面是个变化值。举例来说一般云杉在30%湿度下,稳定后会达到5%左右和含水率(探针检测)在60%左右的含水率是10%左右同样检查方式,简言之如果在60%湿度下,想把面板干燥到5%以下,可能性非常小.老料和新料区别不是老料多干,而是老料含水率能处在一个相对恒定的值,随环境变化比较小。
第四,震动的影响
外部的震动(例如演奏),可以让琴内部更趋向接受某种震动,产生更利于此震动方向的发展。(或许是这样,但我也没实验过,也没找到相关的实验依据,这只能猜想下)
第五,杂项
胶水变化,漆面变化,反正各种变化,肯定要算在内。但也懒得去说了。
后记:任何事,有生就有灭。琴也不会是永远的越弹越好听(不想就这些去辩论,在此大家觉的我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就犯了,我个人无所谓的事),但有些琴确实能在很长时间内维持良好音色,但不是永远(永远到底有多远,没人知道)。另外也不是所有琴都越开声越好,有些新琴从演奏开始,到过不了多久,声音审美就会越变越差(新琴声音紧点聚点,驱动难点不一定是坏事)。
好贴 人的适应能力天下无敌。。一把琴的变化是有限的,,人的理解与看法是飞速的 欲望号 发表于 2017-6-2 12:26
人的适应能力天下无敌。。一把琴的变化是有限的,,人的理解与看法是飞速的 ...
脑开声,和实际开声。确实都存在,下一个此研究下脑开,现在音箱耳机都脑放了。这贴回得蛮深奥。 弹过几把60年代的老琴,音色十分通透,声音像是从琴箱里一根根蹦出来的,无任何多余的音头,但相比新琴来说声音偏干,缺少新琴的那种水润,像老琴来弹日式的那种抒情指弹多半不合适,而美式那种干净利落的指弹或伴奏则非常到位。 花开凋零 发表于 2017-6-2 13:16
老哥的帖子我继续沿用拉~谢谢老哥!
没事的,哈哈,我很开放 好贴。学习中。 弹琴喜欢跑调 发表于 2017-6-2 12:57
弹过几把60年代的老琴,音色十分通透,声音像是从琴箱里一根根蹦出来的,无任何多余的音头,但相比新琴来说 ...
确实是这样,老琴震动,和新琴是不一样的。材料也变化了,但有个问题,什么时间的才够老?新琴老琴有无明显分界线。 有生有灭说的有哲理哈哈,我也认同琴有生命期,就像木头的生命期,过了就不能算悦耳了。比如普洱,并非存放越久越好,固定范围最好,太久菌群灭了是唤不醒的。新琴音色来自它整体状态,包括一些我们不需要的比如您说的应力,胶水,含水率。一定时间后它的状态会更体现木材本身振动,或许是我们想要的音色。老琴干瘪的音色或许也是生命周期中的一种,但也和存放环境有关。我相信新人不会喜欢老琴音色,那么这是否也和人的成长同步呢,洗尽铅华,喜欢率性的流氓的音色。
发自吉他中国iPhone客户端 slash-7 发表于 2017-6-2 13:35
有生有灭说的有哲理哈哈,我也认同琴有生命期,就像木头的生命期,过了就不能算悦耳了。比如普洱,并非存放 ...
确实是这样,环境也很重要,普洱也会有干仓湿仓。琴在不同的环境变化也不一样,但变化的原因都一样。老琴的音色,或许新手不喜欢,但老手喜欢。另外有些琴,弹久了也会圆润,就看做法了。我个人是做研究的,只能从原理去探究些事情,喜欢做些逻辑性的分析,和实验性的事。以求展现比较全面的分析,虽然这个分析目前还不够全面,有些还不够科学(严格的科学,必须有实验)。 好文留名 本帖最后由 CKEITHB 于 2017-6-2 14:36 编辑
好貼,收藏
小弟新手沒玩過老琴
不過新買的琴,因為都有一直觀察他的變化(用錄音的方式)
在使用的20,跟100小時後,都會有稍微的變化,但是因為有換弦,不敢確定是否這些因素影響,
室內的濕度感覺也滿影響琴的聲音 支持! 关于老琴的特征,峰哥能不能有个比较明确的一些标准?比如我的dove,20年了,但面板还没产生那种像石化的情况,反而10年前的传奇,敲击面板的时候,发出那种钟一样的声音,所谓的面板硬化是不是指这种?要是是的话,新琴用老料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能做得出接近老琴的音色? wujun830 发表于 2017-6-2 22:35
关于老琴的特征,峰哥能不能有个比较明确的一些标准?比如我的dove,20年了,但面板还没产生那种像石化的情 ...
琴的做法不一样,开声不开声,骨化不骨化,琴比时间重要,没潜力的琴时间越长越能体会,除非脑开声。因为起始点是琴,人有各种天赋,琴也是有的。面板骨化20年应该不够,30年往上才知道结果。研究这些新琴到老琴的变化,一方面是为了做出更好的新琴。一方面是为了复刻老琴。 老哥,是不是普遍来说,老琴的音量要比新琴音量大。
比如战前的GIBSON L00在老外口碑中音量都很大,甚至比喻为加农炮。现在的L00你懂得,完全不是一个风格走西。(当然可能包含GIBSON品牌策略,现在的GIBSON都偏向扫弦了)
但是战前的00018,音量也很大,现在的00018就没有这么明显的大音量。
老哥觉得是工艺的改变导致音量越来越小,还是因为没开声? wm7432699 发表于 2017-6-3 11:23
老哥,是不是普遍来说,老琴的音量要比新琴音量大。
比如战前的GIBSON L00在老外口碑中音量都很大,甚至比 ...
最大原因是因为没有开声,GIBSON 马丁这些琴声音都压制过,初期驱动是不好驱动,但是开声后声音就会完全不一样。有些琴(这和琴的价格没什么关系,包括些手工琴)声音是没压制过。所以音量能基本上维持不变,变化幅度比较小。 不错,谢谢峰哥的科普贴 云峰 发表于 2017-6-3 11:33
最大原因是因为没有开声,GIBSON 马丁这些琴声音都压制过,初期驱动是不好驱动,但是开声后声音就会完全 ...
感觉马丁到罢了,老GIBSON和新GIBSON音量差别都不是一个风格 本帖最后由 乌木弦丁 于 2017-6-3 18:48 编辑
wm7432699 发表于 2017-6-3 15:34
感觉马丁到罢了,老GIBSON和新GIBSON音量差别都不是一个风格
这方面,我的看法跟云峰不太一样。关于所谓“开声”作用的程度,值得商榷。
我赶脚,所谓的开声,就算是有的话(有人否认,这就不去说了),其对声音的作用远远小于其他更重要的原因,比如:面板厚度、音粱厚度、木材的风干程度,面板材料与背侧板材料的配合作用、以及用胶方式,还有其他尚不为一般人所知的原因等等。。
还是那句老话,吉他做的精薄:面板较薄,音粱较薄,木材风干较久等等,还有一些不知道的制作工艺等等,这样,共振才好,才会大概率的做出声音好的吉他。
至于“开声”(如果有的话),对声音的作用,不能说没有,而是相较于以上的元素来说,要小得多。我的两把古董琴,被玩的较少,可以说基本没开声,但却声音巨大。。而我的2009 HD-28,已经弹了8年了,应该完全开声了,但声音远远小于这两把古董琴。两把都是古董琴,一把是1939年的小马丁:0-18(不是D-18,,可去网上查查).。。奇葩的是,这琴,在我的8把吉他中,琴体最小,但音量却最大。手指轻轻触碰一下,声音就哗啦啦的往外冲。。导致我弹的时候,要小点劲,否则控制不住。。。卖家告诉我,这把琴在主人的地下室里睡了几十年。距今近80年了,居然有点像新琴,非常干净。至少是在这个主人拥有它时基本没怎么玩过。。。另一把是1944年的Gibson J-45.。。声音也很大。应该是我的8把吉他中声音第二大的,就是仅仅屈居1939 马丁0-18之下。这琴,音孔周围,一点玩的痕迹都木有,,非常干净。其他地方,虽然有几个破损之处,但是都不是被玩的证据,都不是玩痕。想必也是被玩的较少。
但是,这两把被玩的很少的却声音巨大的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音粱薄,,而且1939 0-18的面板目测仅相当于现代D型琴面板厚度的2/3..音粱更是相当薄,被切削的很厉害,1944 J-45音粱也较薄,面板厚度还没仔细看,古籍也是较薄。另外,,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这两把琴,都非常轻。尤其1939 马丁0-18,夸张点说,轻如鸿毛,简直就是轻的难以置信。我觉得,这些特点才是声音好声音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于开声,作用远远小于吉他本身的品质。
对了,我的HD-28,是2009年买的,到现在已经8年了,8年来,一直弹的就是它了。。可是声音却没有两把古董琴大。差的远。比较重,面板和音粱都比较厚(导致很结实)。
至于现代的马丁和大G(超高端除外)把琴做的很结实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降低返修率。这个,Greven说的很清楚了。马丁历史及其做琴方式的改变,Greven应该非常了解。
另,大师手工琴,由于掌握了大声音的原因,他们做出来的琴,新琴声音就比较大了。不怎么需要啥开声来增加音量。。相反,如果琴做的较差,声音较小,不太出声,通常来说,再怎么开声,声音改善的程度也不会太大。但是,开琴行的,当他们的买家说某个琴不太出声犹豫时,老版最喜欢抛出一句:“新琴没开声,弹个几年就好了”,你信么?我是基本不信。。我认为,开声,对声音虽然可能是有一点作用,与琴本身相比,要小得多。仅供参考。
对了,还可以说一个事,也佐证我的观点。
70年代的吉他,普遍被认为声音不好,当然并不是说绝对,没有绝对的事,但是,不可否认,这个时期的马丁和大G吉他,声音不好是大概率。因为做的太结实了。。共振就被抑制了。。。如果照开声理论来说,这些琴已经近50年了,肯定已经开声了,开透了声了,,但是开声对这些吉他的声音有多大的改善呢?大概率上看,开声对这些琴没有较大改善。70年代的马丁大G,仍是老美们尽量避开的年份。
乌木弦丁 发表于 2017-6-3 16:32
这方面,我的看法跟云峰不太一样。
我赶脚,所谓的开声,就算是有的话(有人否认,这就不去说了),其对声 ...
我反正知道大嗓门三兄弟,马丁的018 0018 00018特别是00018 12品接的老琴,那个音量,我的天啊...
我同学也喜欢布鲁斯,在澳洲,他弹过不少50年以前的L00,表示听觉上音量比现在的L00 STD大两圈没问题。
不过琴体大小跟音量没有直接关系,这个是我的经验。就拿SJ200来说不管是老琴还是新琴 PK音量都不胜一些OM和000型(听觉是感觉音量小,但是传达性好一些)。
不过我觉得现在吉他面板做厚控制音量,可能是不需要那么大那么冲的音量了。这点在GIBSON中很明显,在蓝调老烧友中,不是很推荐弹布鲁斯的琴,就包括近年来的GIBSON。音量确实是个问题,而且太难裸指驱动了。
现在的吉他爱好者还是爱好民谣的多一些,就算是指弹,也上电了。
但是作为根源布鲁斯死杆粉丝,还是一直在寻找一把音量巨大的小琴。
不过这种加农炮小琴貌似也不是特别受欢迎,买个老GIBSON L00 L1之类的不是特别贵,根本没法跟老D28什么的做对比。 本帖最后由 wm7432699 于 2017-6-3 17:27 编辑
乌木弦丁 发表于 2017-6-3 16:32
这方面,我的看法跟云峰不太一样。
我赶脚,所谓的开声,就算是有的话(有人否认,这就不去说了),其对声 ...
顺便恭喜哥们入手一把个性神琴,我要是有个MARTIN 018我的人生就几乎圆满。
前段时间你给我留言,我当时实习没能上网,没能回答你不好意思啊。
我觉得烧琴就要烧这种个性又好的琴,打算搞把枫木背侧大箱体版本的老L00,继续攒钱,哎不知道攒到啥时候
顺便问下老哥上次对比测评的录音用的什么型号的琴弦啊...感觉音色非常不错
最近在折腾琴弦,平卷弦,纯镍的都在尝试
这两个说法我觉得都是有道理的
目前手头的上的琴,音量最大的是08年的那把gs8之前刚拿到bourgeois的阿迪马达皮胶的时候,本以为会是一把杀器,结果其他方面能超越,但音量还是不如这把
老琴面板和音梁比较薄,确实会使震动更充分,音量也随之增大~~~但是长期弹奏和干燥的环境,也确实会令木材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音色和音量,比方说 同样厚薄而不同材质的面板和音梁,是不可能有相同的声音的
另外我的1937传奇l00,琴体也是已经非常的轻,音量也不小,但是对比油管上的老琴的评测,还是有点差距的
原琴主也是弹的很少,希望在我的开发下,她能真的像大G宣传的那样可以媲美元年琴 wm7432699 发表于 2017-6-3 17:18
顺便恭喜哥们入手一把个性神琴,我要是有个MARTIN 018我的人生就几乎圆满。
前段时间你给我留言,我当时 ...
“我要是有个MARTIN 018我的人生就几乎圆满”:
哇塞! 不知2016年还是2017年重新恢复了马丁 0-18的生产。我估计,价格大概在一万三至一万五左右。比D-28要便宜些。。这个大概只需要一般人的两三个月的收入吧,远远不到啥“人生圆满”的高度吧,哈哈,
不过,这个新型号,木料和配置都一般,与老0-18的配置差得较远。不过,一分钱,一分货吧。你不可能用一万多的钱得到老琴的声音。 乌木弦丁 发表于 2017-6-3 19:00
“我要是有个MARTIN 018我的人生就几乎圆满”:
哇塞! 不知2016年还是2017年重新恢复了马丁 0-18的生产。 ...
肯定不是说的新琴啊,老哥。 现在真心觉得GIBSON和MARTIN的新琴没有啥惊艳的表现。 wm7432699 发表于 2017-6-3 19:14
肯定不是说的新琴啊,老哥。 现在真心觉得GIBSON和MARTIN的新琴没有啥惊艳的表现。 ...
哦。
另,我的对比视频琴的弦,不同,三种:012,011,010.。。基本是:大肚桥D用012,小桥D用011,1939 0-18用010. 乌木弦丁 发表于 2017-6-3 19:19
哦。
另,我的对比视频琴的弦,不同,三种:012,011,010.。。基本是:大肚桥D用012,小桥D用011,1939...
尺寸你视频里有标注,主要是想问一下材质和牌子 本帖最后由 乌木弦丁 于 2017-6-3 19:39 编辑
wm7432699 发表于 2017-6-3 19:22
尺寸你视频里有标注,主要是想问一下材质和牌子
有的琴的弦,记不清牌子了。记得的牌子是:马丁 LIFESPAN 010(1939 0-18)、马丁RETRO Monel镍 011(1942 J-45 复刻)、美国John Pearse 012(1944 J-45)、奥地利Thomastic Infeld Spectrum 012(?)、德国Pyramid Western Folk 011(?)。。反正马丁弦多一些。 乌木弦丁 发表于 2017-6-3 19:36
有的琴的弦,记不清牌子了。记得的牌子是:马丁 LIFESPAN 010(1939 0-18)、马丁RETRO Monel镍 011(1942 ...
多谢,有空试试马丁的镍弦 老琴的基本素质就是超大音量,这个是必须的,当时买吉他都是为了演出的,专业人士,不像现在很多琴友自己回家撸,第一,扩音设备不行,现在非专业人士上舞台也要折腾一下,头疼很久,第二,当时乐队的设备,小号,大提琴当bass,double bass,钢琴,音量小了,声音出不来,淹没了,吉他不做大音量就活不下来,大动态和音场反而不需要,在jazz、blues流行的年代会比较突兀
小桶型的面板和琴桥就是比大桶型要薄和小的,不然震动不开,现在和老琴都是这样制作的。
一把琴开声,只会适当增加音量,但圆润、协调、反应、通透、清晰.耐听度会增加很多,不会因为开声升高级别,我的5000+小时m36到现在也没到4系标准,但听起来特别舒服。
老琴之所以好,是因为做好的时候就很好了,不是弹开了,弹得时间长了,这只是完全发挥它的潜力,现代Martin的50系列新的就非常好听了。
做好一把吉他是解决一个难题,结构松散(容易震动)又要结实耐用。 wannllt 发表于 2017-6-3 22:05
老琴的基本素质就是超大音量,这个是必须的,当时买吉他都是为了演出的,专业人士,不像现在很多琴友自己回 ...
是啊,当时那些蓝调艺人天天小酒吧跑场,酒吧基本都是30-50人左右了。基本都是小吉他,还要嗨翻全场。 给他们一把现代的GIBSON L00 STD估计10个人就听不到声了。 wannllt 发表于 2017-6-3 22:05
老琴的基本素质就是超大音量,这个是必须的,当时买吉他都是为了演出的,专业人士,不像现在很多琴友自己回 ...
不过1930年以前,吉他弦比较流行的还是绕丝钢,镍,镀银弦,基本都比黄铜拉力小,而且据保存至今的1930年左右的琴弦推断,当时流行的琴弦规格应该009-011之间。都很细。
黄铜的013,014弦估计都是D桶问世以后的故事了。最早的那批木吉他,需求上应该不要求能抗住非常大的拉力。 乌木弦丁 发表于 2017-6-3 16:32
这方面,我的看法跟云峰不太一样。关于所谓“开声”作用的程度,值得商榷。
我赶脚,所谓的开声,就算是有 ...
谢谢回复了,这样讨论会让很多事情明朗。这样一讨论明白很多东西,哈哈有空肯定拜访。 本帖最后由 乌木弦丁 于 2017-6-4 14:24 编辑
云峰 发表于 2017-6-4 11:15
谢谢回复了,这样讨论会让很多事情明朗。这样一讨论明白很多东西,哈哈有空肯定拜访。 ...
嗯,欢迎过来。。我的意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讨论。
另,我想到一个问题,,所谓的“开声”,意味着什么?其核心内涵是什么?
当然有很多因素。。我目前想到了两个因素:湿度变化与木材主要是面板的振动。
长期的面板的振动可能对声音有一定影响?也有可能这个影响不存在,但是很难测量。坛里好像有一个帖子,讲玩家为了为其吉他开声,弄了一个装置,这个装置整天不停的拨弦。。如果琴弦对面板的振动对声音有好处,那这个开声方法可能很有用,否则则无用。
可以测量的是湿度的变化对声音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不仅是证明存在的,而且是巨大的。假设两种情况,一把琴,原来在商店里,湿度是45%,可以说是完美湿度,假设吉他声音很棒,音量也大。但某买家买了去,带到他住的地方,湿度70%。声音越来越差,音量越来越小。他很难相信琴行老板对他说的话“开声后,琴会越来越好”。
相反,如果琴行的湿度是70%,买家买了,带到他住的地方,45%。吉他自然是好听了很多,他自然就相信琴行老板的“开声后,琴会越来越好”的话了。。
总之,,一句话,所谓的开声,如果真存在的话,实际上是吉他所遭受的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对吉他声音的影响。当然也可能包括弹奏给面板的振动(这个待考)。。这里,最主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是湿度。(当然还有其他,但湿度最重要)。
吉他,在高湿度环境里,会变得越来越湿,声音越来越不好。而相反,吉他在理想湿度环境里,会变得越来越干燥,会变得越来越好听(相对于高湿度而言的同一吧吉他)。。
另,还有一个可能被误认为是开声的一个现象,仅是我的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我们琴友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弹同一把琴,刚弹时,觉得声音不怎么样,但弹了几首后,稍微休息一下或与旁边的人闲聊了哪怕几分钟,再来弹,可能会忽然觉得声音好了许多,但弹的是同一把吉他,,难道,吉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有了开声的效果了?你会信么?我是不信。我认为是我们的手指适应了这把吉他而已,尽管我们弹的人可能并不是有意识的认识到这点,,玩家的手指对吉他的适应可能是本能的,不知不觉的。尤其对高手而言,更是如此。手指对吉他的适应,可能包括:手指的触弦方式、用力大小、甚至持琴姿势等。。。
假设:
某个玩家(假设为肉指玩家)每30秒内就弹奏一把吉他,总共300秒弹十把吉他(完全不同牌子的吉他)。可以想象,他会有点痛苦,因为他几乎没有时间来适应不同的吉他。
如果,我们多给这个玩家时间,,让他每10分钟来弹奏一把吉他,总共用100分钟来弹奏十把吉他,结果将会有很大改变,他会逐渐尽可能掌握一些每把吉他的特点而去不知不觉的让他的手指适应十把吉他,尽可能较好的发挥出一点这十把吉他原本有的声音,至少要比仅给他极少时间时的状态要好得多。
另外,随着弹奏的时间越来越长,除了手指对吉他的适应外,还有手指的熟练程度也大大提高了,这使得我们弹出的声音更好听了,这两个因素使我们可能误认为是吉他“开声”。
补充:
我并不是完全否认吉他开声,我只是说,可能有的因素并不是吉他开声,而被当作是吉他开声。
乌木弦丁 发表于 2017-6-4 13:35
嗯,欢迎过来。。我的意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讨论。
另,我想到一个问题,,所谓的“开声”,意味着什么? ...
开声并不是只是弹开声(演奏的开声,实际3个月左右就会发生,但也要看琴,我这边的琴16系列就是3个月左右开声),时间会导致琴产生各种变化。这样导致了琴音色的转变,不去弹就放几十年实际琴也会变化。弹只是一方面的因素,更多的还是时间带来的变化。木料的水份的变化,是很有趣的事。我做过很多这方面的实验,例如把一块木头放在湿度为35%的仓库里面放了大概半年,以前我记录了他的以前的重量。但过了这么久在去称,实际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事情很奇怪,但这就是结果。另外将材料加热到100多度,弄比较长的时间。其重量变化也是很小。木材在湿度下,即使干燥情况下,也不会越变越干。含水率会达到一个稳定值了就不会变化了,对云杉而言,木料含水率每下降1%,声音在材料的传导速度大约会提升60多米每秒左右。也会导致些声学上的变化。 新琴面板爱鼓,可弹几年后基本不鼓了,是水分蒸发了,还是面板变硬了 本帖最后由 乌木弦丁 于 2017-6-5 16:11 编辑
云峰 发表于 2017-6-4 17:20
开声并不是只是弹开声(演奏的开声,实际3个月左右就会发生,但也要看琴,我这边的琴16系列就是3个月左右 ...
就“说法”来说,“开声”这个词并不是啥科学术语,仅是琴友们的经验上的说法而已。但就这个词来说,琴友们说的“开声”,就是指“弹开声”,国内国外一样。这个我觉得是没有疑问的。但你认为“开声”不应该仅指“弹开声”,这完全可以,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这是两回事。
关于你谈的湿度变化并未导致重量变化。我觉得可能的原因是:一,半年,可能时间还不够长。变化较细微。半年,对于木材风干来说,可能是个很短的时间。不会有较大的效果。。。可能二,湿度是否精准?。。。如果在精准的低湿度环境中放上三五年或十年甚至更长,重量不可能没变化。。。以上仅供参考。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