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音乐演奏如何加装饰音的问题
巴赫音乐演奏如何加装饰音的问题作者:abada张宏兵
要想加装饰音,就一定会与和声学发生关系。-----其实一切和声外音,都可统称装饰。只不过通常说的“装饰音”,较短。但也要符合和声外音对和弦装饰的普遍法则(指当时作曲家本人一贯遵循的),以及对位法。
别看短,慢练时,就不短了,若有瑕疵就显露了;即使正常速度难以辨别优劣,但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按老外的话就是上帝),那还是要精益求精。
------------------
演奏家常争论装饰音从下方音开始还是从上方音开始,是个无聊的问题。其实大多应从和弦外音开始。如(鲁特组曲第三号,即无伴奏大提琴组曲No.5-C小调-前奏曲之前奏):
下面是首调简谱标记:
例一:
小调主和弦(第三小节第三拍)
高音(小调主音):#56#56---
低音(小调主音):6-------
强拍上减少空八度,符合巴赫一贯风格。这须从下方开始。
例二:
另小调主和弦:
高音(小调三音):212121---
低音(小调主音):6-------
从四度62(前面有预备),解决到三度61,并且反复几次,高音就是212121--,从倚音到和弦本音。这却是从上方音开始的。
例三:
小调属和弦:
高音:6#56#5---
低音:3-------
和弦外音与本音的关系相当于例二。只不过是例二是主和弦,而例三是属和弦。主或属和弦的三音和五音,常用其上方音起头装饰(这是强拍上四六和弦的由来)。
又如(第八小节第一拍):属七和弦
高音:2--------
低音:6#56#56#5---
总之,装饰音一般在强位上从和弦外音开始,解决到和弦本音,并来回波动,最终解决到和弦本音。从上方音开始,还是从下方音开始,要对照上面例举的情况。
[强位、弱位的定义:
例如细一拍分为四份:
1强位,2弱位,3次强位,4弱位。
(强位弱位指和声与音符的变换关系,不一定指演奏力度的强弱,这和一小节内的强拍弱拍道理相同。)]
岂不知若加好了加对了,那种悬念和解决的感觉是多么美妙!
任何装饰都是对和声的装饰,东方人对和声的概念较弱,旋律的概念较强。装饰音是对和声的装饰,要对整个的和声负责。而不仅仅是对某一个声部的装饰,不仅仅是对某一个旋律负责。
-------------------------
装饰音可不能即兴乱加,除非你是精通和声与对位的,否则加错了还不如不加。
举例(简谱,括号内为一拍细分):
(7-------)|1---
(2---5-4-)|3---
(5-4-3-2-)|1---
高音旋律是导音7解决到主音1。平均律乐器导音7不够高(音欠准),不是很舒服,长音7常要用1来装饰,17混合频响,以提高导音的感觉,更舒服。
针对上述特殊低音情况,这样加就是完全错误的:
(17171767)|1---
(2---5-4-)|3---
(5-4-3-2-)|1---
其中357走向246的时候,形成了平行五度,别看是32分音符,内行人仔细听是会觉得难受的。
下面的加法没有错误:
(17171717)|1---
(2---5-4-)|3---
(5-4-3-2-)|1---
许多装饰音的答案几乎可以由和声对位关系来确定。
是啊。
在我看来,研究巴哈装饰音这个课题在当今这个浮噪的社会环境下真需要极大的定力!佩服。 大师是尼采级的人物,和可怜的中国音乐界(就更不用说“吉他界”了)距离不是一点点,生既不逢时,也不逢地。
悲剧啊,叹! 音乐本身是形而上吗?
关于我们
你才说吉它的那些弹奏技巧实在是很精点的.不过我还有一些关于练习左手的技巧还是有一些疑意.比如怎样才能使左右两手更灵活一些还请多指教? 对于张大师的许多问题,晚生心想,音乐这东西总是大师说的更有道理些,可是有很多问题在论坛上辩来辩去,由于大家非专业的水平有限,既很麻烦也不一定有效果的。我以为讨论这么复杂的话题非得和高人面对面谈不行。在下对张大师是完全叹服的,今后是无论如何也要去拜访大师的。但是个人目前因水平有限再加愚顽不化,对大师的观点也是不能完全理解并全盘接受的。
至于装饰音的问题我从来是随心所欲地加,看来今后要注意了。不过晚生有一件事情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那就是在巴赫手下变化自如的装饰音为何我们就不能学习他的大胆呢?
我以为,现代作曲完全符合严格和声规律的装饰音未免显得呆板和无趣,说得再明白点,就是透着些俗。。。大调终止总是135,小调总是613太没劲了,所以我们才加些装饰音,以增加紧张感和运动感。。。。大师你说的装饰音完全是协和弦的基础,实际我想哪能那么固定呢!
1)在一曲完全的终止在5个小节内一般不用到波音,颤音,震音。
2)在不完全终止的部分大量使用装饰音。
3)一曲的开头或前1,2个动机的前部也大量使用装饰音。
4)长时值的装饰音总是相当于将一个声部分成两个声部或增加一个声部的高/底八度和音。
5)短时值的装饰音即快速的经过音,必不能与声部进行完全协和。
这些,是我认为巴赫他老人家音乐作品中装饰音的特点,也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都是高手····看的说不出话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