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作曲家雨果·拉克莱尔新作:琵琶协奏曲《往灵山》
加拿大作曲家 雨果*拉克莱尔的新作琵琶协奏曲 《往灵山》
这部作品是为中国琵琶、数字式键盘音乐合成器和交响乐队首创的。灵感来自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的代表作《灵山》。全曲约35分钟,由四个乐段组成, 描述了四个场景,分别由《灵山》中的四个章节启发而作。
在这本当代中国小说里,一次通过古老中国的真实冒险旅行尤如万花筒展开在我们的眼前,是一次次生理和心理上经历的影象和精神上的体验。当读这部杰作时候, 我立刻开始考虑为琵琶作一首协奏曲。同时我考虑到结合一个数字式键盘合成器, 因为高行健的小说《灵山》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 - 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在音乐表现上则展示在中国琵琶和电子合成器之间的对比 。
作曲过程注重直接表现在文学图象, 而没有设法去说明他们。最直接的交互作用是以形式, 因为每个交响乐的场面都是直接从原著小说中提取出来的。
- 第一个场面(第10章)
(形式来自于日本能剧: Jo – Ha – Kyu)
解说员在山里, 与他周围的大自然天人合一 (悠长的凝思前奏– Jo)
当他意识到迷失在浓雾里,一种莫名的恐惧突然撞击着他的心 (宁静突然被打破, 锋利的渐快– Ha)
他盲目在雾中奔跑, 内心被一种强烈的恐怖占据 (最后的降雨雪场面– Kyu)
(雾)
- 第二个场面(第39章)
解说员躺在某苗家山寨附近的河岸上, 观看求爱仪式 -即年轻未婚男女唱歌引诱他们的恋人。
然后夜幕降临了,他被一位年轻的苗女吸引着。 但他苦涩地意识到, 对于这种充满活力的原始文化他完全是一个老外, 是一个被监禁在现代都市生活里的囚徒 …
他出席了壮观的年轻贵族苗女的舞蹈,优美而充满诱惑的舞蹈伴随着芦笙的节奏。
后入夜当他躺下, 他被一种可怕的悲伤和对爱的渴求从梦乡里召唤回来。
(爱之歌)
- 第三个场面(第66章)
解说员被小河的私语吸引, 踏着水草走向河畔。他的心情浮动; 好像在梦中看见自己走在地狱的黑河中间。沉重呼吸声到达他的耳朵并且他逐渐看到一具年轻女尸随着波浪漂移在阴沉沉的黑河上。
(忘之河)
- 第四个场面(第80章)
解说员在极端寒冷的天气下登上高山上的冰川, 感到极其孤独。在巨大寂静空旷里, 他听见水晶一样的声音被变换成无数声音, 歌曲, 颜色, 微粒, 和光彩。当这声音达到最大时, 他从睡梦中被叫醒,并意识到, 录音机播放的强度声音信号导致他在他酣睡时做了这个梦。
(未知的透明)
关于作曲, 和以前为日本竹笛,西洋长笛和打击乐(Jo Ha Kyu)所谱写的作品一样, 运用东方乐器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采用富有异国情调音(声音标度、曲调、和谐, 节奏) 。唯一只有琵琶的音色带给作品一种东方味道, 但是乐器本身完全融入乐队,音乐处理上也不再区分,形成统一的音乐语言。当使用传统演奏的方式, 部份琵琶特殊技巧的演奏的方式也做了充分考虑,并采用麦克风和扩音设备,保证琵琶与乐队音量平衡。
数字键盘合成器由一台计算机控制,并使用被特殊软件产生电子的和自然的合成音响。其中很多声音主要是自然界获得的声音通过改变各种各样的参量(高度, 频率, 声源剂量, 过滤) 变形后, 再又键盘控制, 由直接位于交响乐队之后的三台扩音器播出。控制台位于音乐厅里,同时控制琵琶的音量。
作品将在2005年10月15日的首演,地点在蒙特利尔大学的音乐学院的克劳德香宾音乐厅里, 交响乐部分由大学乐队担任,由让法兰索瓦-李维先生指挥。李维先生是优秀的指挥家,担任蒙特利尔大学的乐队和拉瓦尔交响乐队的指挥。
谨以这部作品致琵琶演奏家刘芳女士和小说家高行健先生。
- 雨果*拉克莱尔 (Hugues Leclair), 蒙特利尔, 2005 年8月
[首演: 蒙特利尔, 2005 年10月15 日, 8pm]
http://www.philmultic.com/composers/leclair/pipa_concerto_ch.html
http://www.philmultic.com/composers/leclair/pipa_concerto.jpg 哇。有没有得在线收听啊?
不知道吉他能不能弹,哈哈 Originally posted by 沃尔夫岗 at 2005-10-7 11:38:
哇。有没有得在线收听啊?
不知道吉他能不能弹,哈哈
好像还没有首演吧?
>>>>>> http://www.philmultic.com/home/press_release/pipa_concerto_2005_gb.html
新闻发布
蒙大交响乐队2005-2006 音乐会季度隆重推出
琵琶协奏曲《往灵山》首演
作曲家:雨果*拉克莱尔(Hugues Leclair),
乐队指挥:让法兰索瓦-李维(Jean-Francois Rivest),
琵琶独奏:刘芳
蒙特利尔大学音乐系隆重推出蒙大交响乐队本季度首场音乐会,时间:十月十五日星期六晚上八点; 地点:克劳德香宾乐厅 (salle Claude-Champagne)。
在这场音乐会特邀华裔艺术家刘芳担任琵琶独奏者,上演作曲家雨果*拉克莱尔的新作-琵琶协奏曲《往灵山》。这部作品是为中国琵琶、数字式键盘音乐合成器和交响乐队首创的。灵感来自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的代表作《灵山》。全曲约35分钟,由四个乐段组成, 描述了四个场景,分别受《灵山》中的四个章节启发而作。在这本当代中国小说里,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 - 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在音乐表现上则展示在中国琵琶和电子合成器之间的对比 。这是一部由西方作曲家用音乐来表现东方文明的大作,充分发挥琵琶与交响乐队各自的特点,创造出一幅震撼人心的音乐图画。用音乐表现了高行健的杰作《灵山》的精神。
音乐会节目里还包括蒙大交响乐队学生比赛的优胜者。除刘芳外,还有其它俩位长笛和钢琴独奏演员与乐队的合作演出。节目如下:
Eric Champagne: Il était beau comme Rimbaud (首演)
(2005年比赛的得奖者)
雨果*拉克莱尔(Hugues Leclair): 往灵山, 琵琶协奏曲 (刘芳, 琵琶, 首演)
Penderecki: 长笛协奏曲 (Chloé L'Abbé, 长笛 - 2005年比赛的得奖者)
德彪西(Debussy):《牧神午后》前奏曲(1894)
普洛克菲耶夫(Prokofiev):钢琴协奏曲作品第三号(Chad Heltzel, 钢琴- 2005年比赛的得奖者)
星期六2005 年10月15 日, 到下午8 点, 克劳德香宾(Claude-Champagne )音乐厅,
地址:220 avenue Vincent-d'Indy,蒙特利尔 (地铁: Edouard-Montpetit)
票: 12 $, 10 $, 学生免费,信息: 514-343-6427
预定: 514-790-1245 或在音乐会开始之前90 分钟在克劳德香宾霍尔乐厅
- 30 -
R.S.V.P. 或媒介信息: 朱丽*福蒂埃(Julie Fortier) 514-343-6365
julie.c.fortier@umontreal.ca
[法文新闻发布原文]
[返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