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音乐之路 应该跟大部分朋友类似,大家会有同感吧
本帖最后由 lj9011 于 2020-7-3 11:20 编辑从爱音乐的少年到青年 ,如今已经中年,这里回忆一下我自己的音乐之路,与大家一起怀旧
小时候本有店机会学点音乐,母亲懂一点键盘,可俺不稀罕,认为那都是女孩子干的事情,极度排斥音乐课,音乐课就是玩课,休息课。
到了初中,开始喜欢影视歌曲,流行歌曲,开始喜欢上,感觉音乐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倾诉,非常吸引骚年的我。
到了高中,唱歌还凑合,试过上台唱歌,到了高三 ,学业最关键时刻,遇见了以前的一个初中同学她上了幼师,学的音乐,会弹吉他,就去人家家里学,还把门关上,哈哈 现在想来真是不妥,不过在她的启蒙下,入门了,会识简谱、六线谱,会弹简单的歌曲了,包括 同桌的你童年明天会更好这些
到了大学,全国各种鸟都到了这里,骚年汇聚,学习压力也不大,就都放飞自我起来,我大一努力练习木琴,基本掌握常见节奏型,掌握了拨片拨分解,和几个同学琴友玩的非常开心。
到了大二,第一次摸到了电吉他,遇到了一些人,也有了一个小小的圈子,遇到这些人中的几个人 相信这类人 , 有跟我类似经历的人都遇到过,弹电吉他是他鄙视别人弹木吉他的理由,听涅槃、metal是他比别人高端,会一点solo也是他比别人牛逼的资本,会闷音是他牛逼的资本,会泛音是他牛逼的资本,知道扫拨这个名词也是他高人一等的资本,“晕,你连扫拨都不知道!”,说的像是他会扫拨一样,能买得起一把一般学生买不起的电吉他也是他牛逼的资本。大家音乐之路多少都遇到这样的嘴脸,比别人多懂一点就高高在上的样子,甚至自己只是一知半解就优越感十足,跟别人张嘴就是故作高深状,换句话说就是你真的比别人水平高很多,懂很多也不应该这个样子吧。
后来工作了,遇到了几个社会上认识的音乐朋友,水平不低,反而谦逊低调,又断续玩了几年,现在人道中年了,承担家里的事情多了,也没太多时间玩了,来以前常来的论坛看看,发现论坛似乎也比我年轻时候冷清了,可能这代人都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了。
前些天跟家人说,可能我们这代人喜欢吉他、电吉他的劲头,跟父辈们喜欢二胡、唢呐的劲头其实一样,本质都是喜欢音乐,也许再过20年,会看到我们一群老头在公园里弹木吉他、电吉他,而那时的少年们看我们就像我们现在看公园里拉二胡的老头一样~~
朋友们,不忘喜欢音乐的初心,生活忙别忘了偶尔摸摸吉他,大家20年后公园约哦~
确实是这样! 大家20年后公园约哦
泪了 泪了 吃瓜群众 有神马好说的
疫情没把您带走美国死好多 真摇滚 是这么回事,哈哈 这就是一个摇滚自传和传奇 上班前,我一般提早大半小时出门,找个地方偶尔练上一小段,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我认识广州六十年代就非常厉害的吉他手:项国元老师。项老师今年也七十多岁了,经常没事就拖着一个音箱和一把吉他,到珠江边去弹琴。他可以算是一个民间吉他音乐大师,但他从来没有去比称那些大师们。他说了吉他音乐多是自怡自乐,偶尔让大众欣赏,自己玩得开心就好。不要让吉他成为生活的负累,否则吉他就没有意义。人生曾经大起大落,我住过疯人院。从疯人院出来后,慢慢地明白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世间纵有更多的金钱财富,但一切都带不走,只有吉他可慰我心房。现在一切都顺其自然,安安心心地上班。周末休息没事,我也像项老师一样,背起吉他到珠江边、公园,甚至珠江新城的过道去弹吉他。或许几十年后,你们路过,还会看见一个叫古典琴痴的老头,闪坐在某个街头的角落,旁若无人地弹起吉他。吉他就应该和大妈的广场舞一样,心有吉他,随时随地快乐就舞。 古典琴痴 发表于 2020-7-4 20:02
上班前,我一般提早大半小时出门,找个地方偶尔练上一小段,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我认识广州六十年代就非常 ...
我也在广州,如有幸,可听听 过来吃瓜,看看大家的心路历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