嵛少爷 发表于 2021-3-31 14:36:29

《艺园随笔》第二章——经典的再度绽放

本帖最后由 嵛少爷 于 2021-3-31 14:37 编辑

稿子写得比较仓促,有什么不对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第二章
                                                                                  经典的再度绽放                                                             新古典主义美学与古典主义音乐
在经历了三个多世纪的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艺术界掀起了一场全面复古的文艺思潮和运动。十八世纪中叶以后,欧洲的社会政治矛盾重重。艺术界受其影响,也是在不同流派的相互竞争中不断向前发展着,不同艺术流派之间彼此竞争又相互渗透。时尚在迅速改变,人们对通过艺术来抒发个人情怀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这不仅成为这个时期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也为下个世纪的浪漫主义风潮酝酿出了一道浅浅的曙光。 推动这一时期欧洲艺术与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一个是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为代表的法国“百科全书派”所掀起的遍及整个欧洲各领域的“启蒙运动”。他们延续了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以理性的思维对传统信仰和权威发起猛烈的抨击。另外一个则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在德国文学界兴起的“狂飙突进运动”。它一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精神的响应,同时也反对法国学者对理性的盲目崇拜而强调人的感官感受,追求的是自然、天性与本能。 这两场思想界的“大地震”让人们从教权的束缚中彻底觉醒过来,从而致使十八世纪人们对上帝的信仰越来越带有泛神论的味道。教堂的陈设与绘画皆带上了明显的世俗趣味,而当时的宗教音乐,比如在极为重要的弥撒曲中也掺杂着歌剧般的浮夸格调。另外,启蒙运动也让更多的人,尤其是艺术家们意识到了自身的独立价值。从前,那些一直活在贵族、教会屋檐下的音乐家、琴师、艺术家们终于开始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已普遍融入了普通人的自信与自尊,并逐渐朝着为争取人性自由和解放而深入发展着。西方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兴起于十八世纪下半页的法国,并很快扩展至整个欧美地区。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流派,它的形成有着很鲜明的时代背景。波旁王朝被推翻之后,新崛起的拿破仑以其个人的雄才伟略将法国带入到了一个极盛的时期。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一时期的法国在军事上能以一国之力硬生生压倒欧洲其他环伺的强国,尤其是在著名的“三皇会战”中得胜之后,整个欧洲更是将拿破仑捧上了法国历史的神坛。随着军事的不断扩张,也为法国在世界各地掠夺文物和艺术品带来了便利。巴黎的卢浮宫本是皇家的私人藏馆,而到了拿破仑时代,宫内的馆藏量迅速增多,为巴黎成为后来的艺术之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拿破仑在艺术上一扫巴洛克的浮夸和洛可可的萎靡之风,将新时代博大精深的古典主义风潮引入到法国。古典主义时期的乐圣贝多芬发自内心地谱下著名的《英雄交响曲》,视拿破仑为英雄。新古典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大卫、安格尔两师徒都相继为拿破仑画过像,将拿破仑的英勇雄姿和战无不胜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极具时代精神和艺术内涵。看过电影《绝代艳后》和《傲慢与偏见》的朋友一定会对巴洛克、洛可可式的矫饰与新古典主义的简朴庄重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区别感受。在电影《绝代艳后》中,法王路易十六那惊艳众人的皇后玛丽·安托瓦尼特所穿的每一套服饰和所使用的每一件器皿都十分还原地再现了那个年代独特的洛可可风尚。而在《傲慢与偏见》中,虽然剧中女主角们的服饰经过了一些现代化的改良,但仍能够体现出十八世纪新古典主义审美观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另外在这一时期,由于被历史尘封已久的庞贝古城因考古发掘得以重见天日,激发了艺术家们对古代文明的肃然起敬,也坚定了他们以重振古希腊、罗马的辉煌艺术成就为信念的决心。那么,新古典主义的“新”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是指它并不是对古代艺术的一味模仿,而是将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古典意蕴与现代创新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即用现代的艺术手法去重新诠释古代文化的内涵。体现在实际创作中,多以古代的英雄主义题材来影射现实政治或是颂扬英雄人物,内容紧密结合现实中的斗争,具有非常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以理性克制感情,为国家民族大义为而牺牲自我的崇高精神,并且也追求一种完美的理想化的美。在时代的号召下,孕育而生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非常之多。这里,我们就结合当时这一领域中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雅克·路易·大卫,来对新古典主义艺术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吧。雅克·路易·大卫可以说是新古典主义画派的第一人。在波旁王朝被推翻之后,原本归皇家所有的卢浮宫便向公众敞开了大门。但是,为了保护好这片艺术的净土免遭**的损害,当时的临时政府便专门委派了一批人去守护卢浮宫,雅克·路易·大卫就是其中之一。前面我们有提到过的《贺拉斯三兄弟的誓言》即是这位伟大艺术家的代表作之一,亦是其成名之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先从它的构图看起。此画的透视规划与文艺复兴时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几乎如出一撤。在《最后的晚餐》中,固定视角集中在画面正中的耶稣身上。而在此画中,焦点则集中在老人手中的三把剑上。图中,双手高举着利剑的老人站在画面正中的位置将整个画面平均地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边的贺拉斯三兄弟和右边的三名妇人(孩子除外)正好以三对三的比例均匀分布着,形成一种古典主义所讲究的和谐的平衡感。而作品主要塑造的英雄形象在二维平面上被集中呈现,和他们身后封闭的、幕布般的古典建筑背景相结合,自然给观者一种浅浮雕的既视感。这种对文艺复兴时古典艺术手法的提炼和再现,以追求庄重、和谐的形式美,不仅大大区别于之前眼花缭乱、琐碎繁杂的洛可可艺术,也是古典艺术形式在当下的升华,更融入了非常现实的新内涵。画中描述了在古罗马王政时期,由于罗马人与另一部落阿尔巴之间反目即将爆发战争。双方约定,从各自的部落中选出三名勇士参加决斗,以免伤到无辜。作品中,三个振臂宣誓的年轻人便是被罗马一族选中的决斗士。他们无畏死亡,一边为了种族的荣耀在宣誓,一边和自己年迈的父亲作最后的告别。而在老父亲身后痛哭流涕的女人们皆是这三兄弟的直系姐妹,但她们正好又嫁给了敌方部落所选出的古略底乌斯三兄弟。也就是说,无论这次决斗的结果如何,她们都将失去亲人。她们背负着两个部落间的恩怨情仇哭泣着,祈祷着…… 决斗结束以后,代表阿尔巴部落的古略底乌斯三兄弟全军覆没,而罗马这边也仅有其中一人存活下来。当存活者遍体鳞伤地回到自己部落竟看见自己的妹妹在抹着眼泪,便问:“你是为了我死去的两个兄弟在哭,还是为了你的丈夫?”妹妹抽搐着回答道:“无论是你的兄弟还是我的丈夫,我都不希望他们死,我都不想的……”话刚落音,她的腹部便被亲哥哥刺来的利剑无情刺穿。因为她承认了自己在为敌对部落的人落泪,那就不能再活在罗马部落之中。大卫在法国大革命即将爆发前以此传说为蓝本创作了这幅不朽的画作,其现实寓意是十分明显的。当时,法国政坛分为两派,一派是支持路易十六的保皇党,另一排则是支持以强硬手段推翻波旁王朝的革命党。就在两派即将动手开战的紧张时刻大卫却敏锐地感觉到,这场战斗无论是哪一派取得胜利,祖国法兰西都会为此而受到极大的伤害。可以看出,画家是站在一个艺术家的立场,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祖国未来深深的担忧。关于用古典题材来影射法国大革命期间各党派之间内乱的作品还有这一幅《萨宾妇女的调停》。题材同样是源于一个古罗马传说。萨宾人和拉丁人是古罗马文明的共同缔造者,原是生活在亚平宁半岛的拉丁平原。古代的罗马部落与萨宾部落之间冲突不断。由于罗马部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遂向萨宾请求联姻却遭到拒绝。因此,罗马人便开始强抢萨宾民女,从而引发了战争。就在双方剑拔弩张时,萨宾部落的女人们纷纷赶来劝阻,一边是自己的兄长,一边是自己的夫家,通过妇女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促成了两个部落的融合。此画是一七九九年大卫在狱中所著。当时,由于罗伯斯庇尔政府的倒台,属于雅各宾派成员的大卫也受到了牵连,被迫下狱。作品借古寓今,抒发了作者对大革命后法国新政权间相互内讧的厌恶和不满。就这幅作品的形式而言,完全是依循古典艺术的蓝本,是一幅古色古香的仿古之作。作品倾重于素描造型,而色彩则过于单一,充分体现出古典艺术“重形轻色”的特点。对于雅克·路易·大卫而言,能够概括其一生创作最高成就的是他对民族英雄拿破仑的个人崇拜。他一生画过很多拿破仑肖像,而最具代表性也最为人所知的就是那幅《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礼》。这幅现存于巴黎卢浮宫美术馆,长六米、宽十米的巨型画作,构图宏大、场面壮观,不仅继承了古典艺术素描造型的深厚底蕴,在色彩写生方面也极为和谐逼真。画面中的两百多号人皆神态各异、绝无雷同。而富丽堂皇的背景装饰与人物服饰更是同中见异,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具有极高的审美和艺术价值。可以说,此作在严谨性上已达到了新古典主义绘画艺术的巅峰,因而成为卢浮宫中最具代表的史诗性巨作之一。历史上,这场典礼是在巴黎圣母院的教堂中举行的。画中高高在上的拿破仑手举皇冠,正要为自己的皇后约瑟芬行加冕礼。而坐在其身后,手持权杖,脸上隐隐透露着畏惧与不安的老者,就是当时的教皇庇护七世。他虽受邀前来为拿破仑加冕,但在加冕当天,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却直接略过了他,将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冠亲手戴在了自己头上。或许是考虑到这种行为会影响到偶像拿破仑的声誉,敏感的大卫在描绘这场神圣的加冕仪式时特意稍加改动,以拿破仑为自己妻子加冕来替代原先的场景。画面中,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作为固定视角,皆聚焦在独一无二的拿破仑身上,已显示出其傲视天下的霸气与权威。大卫的新古典主义画风绝不像某些追随者所认为的那样,被理解为只是形式层面的古风之美。这种对古典主义精神价值和意义的概括也绝不是仅仅让画中人物穿上古希腊、罗马的服饰,然后将他们放置在古代场景中就能简单加以体现的东西。这是对绘画本质新的、更深层次的启示:绘画不单单只是模仿,亦不仅仅追求视觉上的逼真性。它应注重提炼,以成为表达创作者主观意愿的媒介。这一艺术理念对当时的绘画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长雷诺兹就曾说过:“想要成为宏伟风格的画家……他的眼睛要能够从普遍形象中区分出事物的偶然瑕疵、累赘与畸形,然后从原始状态中提取出更加完美的抽象概念。”正如大卫一生的创作,为了体现庄严肃穆的古典主义情怀,他特意摒弃了很多不相关的细节,也没有刻意追求画面无限深邃的纵深感。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整合、提炼平面形式的关系上,从而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和丰满完整的形式内涵。在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盟彻底击溃后,大卫也追随着自己偶像的步伐离开了法国,直至客死异乡。接下来,继承和接手大卫职位的就是他最为得意的弟子,也是最为后世所知的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安格尔年轻时在意大利留过几年学。在此期间,他访便了古罗马遗迹,由此加深了对古典艺术的崇拜和理解。他最为人所知的作品就是那些婀娜多姿的浴女形象。他将自己从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中汲取出来的精髓融入到创作中,从而绘制出了一幅幅理想化的美丽女性,譬如这幅《大宫女》。这里的宫女,指的是土耳其后宫那些极富东方风韵的佳丽们。从这幅《大宫女》中可看出,安格尔依旧遵循着古典主义对理性美的无限向往,将少女身体上的每一寸肌肤都描绘得晶莹剔透、无懈可击,犹如剥壳的鸡蛋般光洁细嫩。在这位大宫女回眸一盼间,沉稳安详的神态无处不显露出古典主义庄重含蓄的内涵。而安格尔真正集古典主义之大成的作品是他晚年所作的一幅名为《泉》(La Source)的经典之作。画中年轻美丽的女子手举陶罐,任泉水缓缓倾泻而下。其右脚尖着地,让重心自然左倾,与左边身躯的“S形”曲线形成互补,颇有敦煌壁画中飞天仙女的曼妙风韵,更是古希腊雕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唯美姿态,以此构成重心平稳的视觉协调感。而画家对女子纯洁烂漫表情的刻意描绘,更是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大师的影响。作品在色彩的运用上轻柔舒缓、主次分明。画面以偏暗的暖色调为主,给人一种典雅庄重的古韵美。而将水罐赋为棕色,对于改善整个画面色彩单调,丰富视觉效果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画家刻意将女子膝盖以下和颈部以上这两个部位压暗,以突出人体的躯干之美,无疑也是刻意展现古希腊美学的着意之笔。综合上述,我们多少可以感受到新古典主义旨在抓住古典艺术的神韵(庄重、严肃与和谐等特点)来描绘当下的人或事,是一种典型的复古思潮和当代艺术的结合。继巴洛克之后,西方音乐界也进入到了“古典主义时期”。这里必须要特别强调一下,在西方音乐史上也出现过“新古典主义”这样一个创作思潮,但它与我们现在要讲的,与绘画的“新古典主义”平齐并处于同一时期的“古典主义音乐”是两个不同概念,并且也处在两个不同的时代。我们先来简单讲讲音乐上的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它是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产生于欧洲的一股影响深远的音乐创作思潮,以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1866年—1924年)于一九二零年发表的一篇公开信《新的古典主义》为开端。新古典主义音乐创作的理念十分讲究“客观”和“理性”,排斥个人情感的滥觞,其风格体裁也不仅限于十八世纪中下叶以德奥古典音乐为主的体系,更囊括了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巴洛克时期,乃至年代更久远的诸如帕莱斯特里那、蒙特威尔第等人的音乐特点。总之,新古典主义所呼吁和重视是被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们所放弃或不重视的一切东西。作为二十世纪新古典主义杰出代表的斯特拉文斯基(Igor Feodorovich Stravinsky,1882年—1971年)亦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横跨了三个艺术流派(新古典主义、原始主义、序列主义),因而被誉为音乐界的毕加索。他于一九二零年首演的歌剧《普契涅拉》被认为是其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肇始。一九三九至一九四零年,斯特拉文斯基在美国哈佛大学所作的六次讲座中(《音乐诗学六讲》)谈论了包括“音乐现象”、“音乐创作”、“音乐类型”、“音乐表演”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对他所理解的“新古典主义”做出了具体的阐述。如在第二讲中,他明确表明:“一个人能真正把握的只有现在,过去的一切对于我们而言实际上难有直接的价值。”这说明,斯特兰文斯基一方面对古典艺术的价值是非常肯定和重视的,然而却又不赞同过多地纠缠在过去。他即肯定我们应该回到过去,鼓励发扬古典传统的价值(即形式),但也明确地指出,形式并不等同于内容,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是过去的形式,却终究不能把握过去的内容,因为历史不可还原。他是一位极具科学思维的音乐家,“古典主义”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真正的意义确实是其留传下来的经验、观念和形式结构,而不是“古典作品”本身。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现代人,在创作中理应遵守现代人的语言规范,这就是“新古典主义”中“新”的意义所在。现在说回到“古典主义音乐”,它指的是十八世纪中期(大概一七五零年)到十九世纪初以德奥音乐的辉煌成就为首的这五十多年间欧洲音乐的面貌。 虽然时间非常短暂,但却迸发出了极为绚烂的能量,为西方音乐的蓬勃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亦是西方音乐在不断发展中成就的一个高峰。经常有人会问:“你是学古典音乐的吗?”他们口中的“古典”一词和现在我们所谈到的“古典主义音乐”是有区别的。现在人们口中的“古典”概念很宽泛,它是指经过时间与历史的考验而沉淀下来的艺术杰作。有不少人会认为,古典吉他就应该演奏古典类的作品,其中不乏有人会对用古典吉他来演奏爵士或者探戈感到厌烦,亦或是大材小用。其实,古典吉他从更广义的层面上讲,它只是一种演奏形式,可以用来演奏不同时期的一切音乐体裁作品。故而,以前与正统古典音乐相驳的世俗音乐,如爵士、探戈等,现在也被归入到了“古典”的范畴。个人觉得,与其用“古典”一词来概括这些岁月留下的珍藏,不如用“经典”更为恰当。言归正传,西方音乐史上的古典时期由“前古典主义时期”和“维也纳古典时期”两个阶段组成。“前古典主义时期”即“巴洛克晚期”,是一段新旧风格并行交织,逐渐取而代之的过程。它经历了十八世纪初喜歌剧的兴起与发展、世纪中叶格鲁克对意大利正歌剧的改革,以及世纪下半叶器乐音乐的蓬勃发展(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等都趋于成熟)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而“维也纳古典时期”是古典主义音乐发展到高峰的一个时期,时间大致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其标志就是以大家最为熟知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器乐、声乐各领域所形成的独特风格。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随着新兴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十八世纪的音乐朝着更为世俗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虽然当时音乐的主要活动场所依旧是在教堂和宫廷,但一些专供市民们娱乐的音乐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并迅速普及到一些中小城市。故而,这些市民音乐会、通俗戏剧的演出成为十八世纪空前活跃的市民文化新景观。身处在这样文化背景中的音乐家们,自然追求着更为通俗易懂的新风尚,他们甚至渴望一种“世界主义”的艺术,即一种能被全世界各国人们都喜爱的艺术风格。这一点,可从德国音乐家格鲁克的言谈中看出:“我们将能一起寻求一种高尚、富于情感与自然的旋律,一种与各种语言的韵律和各民族的特征相一致的朗诵调。同时,将能够确定一种方式来创造出这种适合于所有民族的音乐,以此消除各民族音乐间可笑的差别”。那么,古典主义音乐具有哪些不同于前的风格特点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第一,即是刚才我们提到过的,音乐的世俗化与大众化。曾经供职于教会的音乐逐渐走进贵族宫廷,并慢慢走向民众,寻求自身独立自主的价值。在巴洛克时期,民间音乐虽然有所发展,但职业音乐家们几乎都供职于教会,他们的创作和宗教活动是分不开的。例如巴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音乐就是通往天国的云梯。从巴赫的音乐作品中我们明显能感受到那种肃穆崇高和对上帝虔诚的爱。巴赫晚年一直受眼疾的困扰且备受折磨,由于手术的失败更是雪上加霜。就在他去世前的几日,曾口授众赞歌《我从此走到您的宝座前》,这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依旧是宗教作品。到了古典主义时期,情况就发生了改变。从贝多芬的创作历程就可以看出,他的第三交响曲《英雄》是对拿破仑的英雄崇拜,这里可以理解为献给宫廷。后来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则不再是个人崇拜,也不是为任何权贵所作,而是表现出他对生命的哲理性反思。接下来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已是对大自然的无尽赞美,追求的是返璞归真的自然之美,一点不染政治色彩。 其次,在音乐创作上,古典主义音乐家们更加明确了以主调织体为主的创作形式,调性与和声在作品结构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段落与章节间终止式更为明显,且旋律更加优美动人,句式也倾向于整齐对称的方整性结构。文艺复兴时兴起并高度发展的复调音乐在巴洛克时期已达到空前繁荣。而复调织体中每一个声部虽然以对位的方式存在着一定联系,但相互之间又都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各声部间不分主次是其重要特点。所以,这就造成了段落之间的终止式存在着此起彼伏的不明确性。如上一个声部终止时,下一个声部却仍然在进行,等到下一个声部终止的时候,其他声部或许依旧在继续。如奥克冈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Mi—mi弥撒曲》,音乐中很少采用轮廓清晰的节奏,也没有系统的模仿,终止常常被装饰性的旋律所掩盖,不分主次的各自独立声部融合成一个整体性的复调音响。谱例片段如下: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以主调织体为主,句与句之间断句明确,终止与半终止清晰分明。每一个分句大都由两小节或四小节构成,工整匀称。第三,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大都由短小动机孕育出丰富的乐思,以主题间的对比取代巴洛克音乐中单一的主题模进。巴洛克时期,这里以赋格创作为例,其主要创作手法一般都是先写一段简单的单旋律主题作基础,然后再在这段单旋律主题上做手脚。在之后的乐曲发展中,或是在主、属调上重复出现该主题以形成问答形式的对抗,或是以摸进的方式出现,更或是将同一主题以倒影或倒置的方式做处理,手法虽然精彩多样,但难免单一。而古典主义音乐善于从一个短小的音乐动机中运用展衍的手法发展出丰富多变的乐句,它们同中有异,共同构成了绚烂多姿的宏大主题。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熟悉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吧,它的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就是围绕着一个短小的主要动机发展变化而来的,也就是开篇的第一句,即: 这一简短的动机也是该乐章主部主题的核心。紧接在这一句之后的是对这一主题核心的模进,以达到巩固的作用。接下来便是根据这一动机而展开的长乐句,乐思也随之开始翱翔挥洒。 另外,在这一时期的交响曲创作中,以奏鸣曲式写成的第一乐章,其呈示部中出现的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两大色彩迥异的对比,极富戏剧性。就算是同一主题的发展核心,也常常包含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成分,以便作为主题在矛盾中展开发展的基础。譬如莫扎特K .V.551《C大调交响曲》,贝多芬《c小调钢琴奏鸣曲》、《f小调钢琴奏鸣曲》等,其作品第一乐章主部的核心主题都包含两种主题成分的对置,一种是动态的,另一种则是静态的。这与巴洛克时期音乐创作所常用的单一主题模进(这主要是指各声部对同一主题的模仿跟进)所表现出的艺术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第四,巴洛克时期盛行的“通奏低音”逐渐被明确的乐器记谱所取代。这意味着具有即兴演奏特点的数字低音时代已成为过去,而作曲家将所有声部全部写出也表达了他们对乐器音色更为细致的期望。还有,在古典主义时期器乐音乐得到很大发展,常用的体裁丰富多样(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四重奏等),而这一时期创作上最重要的曲式则是刚才所提到的“奏鸣曲式”。关于奏鸣曲式,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中展开详解。在本章中,我还想特意提一下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因为他对意大利正歌剧的改革无论在当时还是对以后(包括十九世纪瓦格纳的歌剧改革)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格鲁克是捷克裔的德国歌剧家,生于波西米亚(今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与奥地利交界的一个有着浓厚音乐氛围的乡村。可以说,他在西方音乐史上的地位是因他对意大利正歌剧的改革而确立的。歌剧自诞生之后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意大利和法国为中心的两大派别。但到了十八世纪,歌剧的性质发生了异变,变成了一种贵族交际的附庸品。当时,无论是作曲家还是歌手、观众都着魔般地沉湎于那种浮夸虚饰的风格中不能自拔。就意大利正歌剧而言,虽然在题材上仍然以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为主,但内部结构已经完全程式化。戏剧的情节和动作经常随着歌手的的喜好而被随意改动,而作曲家也非常乐意去写一些与情节无关却很炫技巧的咏叹调来迎合观众们的特殊癖好,这显然也是受到了洛可可潮流的影响。因此,从意大利正歌剧中体现出的这种种弊端越来越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反感。在同时期法国,由于佩尔格莱西《女仆作夫人》在巴黎的公演,引发了一场围绕法国音乐和意大利音乐孰高孰低的激烈争论,这也让身在维也纳的格鲁克意识到,是时候对意大利正歌剧进行一场彻头彻尾的改革了。同年,他结识了与他志趣相投的意大利诗人、脚本作者卡尔扎比吉(R.Carzabigi,1714—1795),遂携手合作,用希腊神话《奥菲欧与尤丽狄茜》(Orfeo ed Euridice)的故事为蓝本写成了他们具有改革意义的第一部歌剧,并于一七六二年十月在维也纳上演。他们以法国启蒙哲学家卢梭“返回自然”和狄德罗“以自然为师”的美学观为改革歌剧的导师,对歌剧的艺术处理力求淳朴、自然,能够体现出戏剧的真实性。这种改革风格自然受到了以卢梭为首的启蒙学者们的坚决拥护。在格鲁克和卡尔扎比吉合作完成的第二部改革歌剧《阿尔切斯特》(Alceste)的总谱序言中,旗帜鲜明地阐明了他们对戏剧进行改革的总原则,这也被视为向传统意大利歌剧挑战的一篇檄文。首先,他要求音乐要服从于诗歌,强调歌剧中的一切表现手段都不能脱离戏剧的整体需要。音乐应有助于强化诗歌表情和促进剧情发展而服务,这也是格鲁克本人歌剧创作的总原则。在他的歌剧创作中,都追求一种朴质的美,剔除了一切因歌者虚荣作祟而被放纵的炫技行为。其次,他对歌剧的序曲部分也做了相应的改革。这里引用他总谱序言里的一段原话加以概述:“我觉得序曲应该向听众提示将要表演的剧情内涵,即戏剧的主旨。乐队乐器的引进应该与唱词的意趣和强度相匹配,不能任凭咏叹调和对话中的宣叙调之间形成尖锐的对比,免得不合情理地去打断一个乐段,或者是粗暴地扰乱动作的力度和热度。”如在《阿尔切斯特》的序曲中,虽然没有使用歌剧里的材料,但那种严峻悲怆的气氛为情节的展开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而歌剧《伊菲姬尼在奥利德》(Iphigenie en Aulide)的序曲则采用了剧中的旋律动机,并在几个主要的旋律之间形成调性对比,强化了歌剧的戏剧性。此外,长期被意大利正歌剧所忽视的具有古典主义精神元素的合唱在格鲁克的改革歌剧中被重新启用了。这些合唱或而与乐队的演奏交相辉映,共同烘托出生动活泼的戏剧场面,或而和情节环境相融,起到加强情感表现,刻画人物的重要作用。在十八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已然成为音乐与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题材,亦是当时所有文化艺术所普遍衷爱的题材。格鲁克等一批有识之士的改革歌剧在选材上更热衷于英雄性的崇高题材。崇尚理性与伦理价值,简洁直率的表达手法,明晰的主调和声风格,体现了当代社会对艺术和人的新的解读。这一系列意义重大的艺术变革都体现出古典主义时期,艺术家们对严肃主题、英雄主题的情有独钟。夫妻之爱,男女之恋,亲情与友情都与舍身忘我的牺牲精神相结合,不禁让我们又想到了雅克·路易·大卫的《赫拉斯三兄弟的誓言》,为了集体荣誉舍弃个人尊卑的英雄主义古典情怀。因为他们相信,高尚的人性最终一定会战胜所有的不堪,即使面对死亡,亦义无反顾!

thomas_happy 发表于 2021-3-31 19:14:28

真的特别喜欢先生的大作,作为学理工科的音乐艺术门外汉太需要类似营养了,谢谢

thomas_happy 发表于 2021-3-31 19:14:38

真的特别喜欢先生的大作,作为学理工科的音乐艺术门外汉太需要类似营养了,谢谢

嵛少爷 发表于 2021-4-1 17:09:31

thomas_happy 发表于 2021-3-31 19:14
真的特别喜欢先生的大作,作为学理工科的音乐艺术门外汉太需要类似营养了,谢谢 ...

您太客气了,我就是个搬运工而已,谢谢支持

dawj02 发表于 2021-4-2 09:50:52

加深了对西方艺术的一些理解。   真是好文呐

嵛少爷 发表于 2021-4-2 16:34:03

dawj02 发表于 2021-4-2 09:50
加深了对西方艺术的一些理解。   真是好文呐

谢谢您

longkong1989 发表于 2021-4-6 07:51:52

学习一下

嵛少爷 发表于 2021-4-6 15:48:05

longkong1989 发表于 2021-4-6 07:51
学习一下

zouhanbiao 发表于 2021-4-6 16:19:31

精华,美术和音乐的完美结合

嵛少爷 发表于 2021-4-6 17:30:02

zouhanbiao 发表于 2021-4-6 16:19
精华,美术和音乐的完美结合

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这个系列快要完结了,也行多多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园随笔》第二章——经典的再度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