嵛少爷 发表于 2021-4-8 06:07:13

《艺园随笔》 第十章(最终章 )谢谢大家的支持

            今天写完这一章,我承诺送给咱们论坛的《艺园随笔》也终于可以完结了。我的任务也终于完成了,哈哈。之所以用这样一个主题来结尾,是因为米开朗琪罗不仅是一个我本人非常崇拜的真正的艺术家,他一生的艺术创作始终伴随着灵魂深处对生命的拷问和感悟在进行着。他是一位用雕塑写诗,在艺术中感悟生命真谛的灵魂艺术工作者。所以想在最后的时刻和大家分享,或许大家读完这一章后会明白:博大的胸怀和坚贞不移的信仰(信念)才是人这一生最为可贵的东西。                   也谢谢大家的一路伴随和支持                   

                                                 第十章
                                                                                                                       人生最大的胜利源于内在的自我救赎与超越                                                                              浅谈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之美
在将要结束此书时,笔者突然想到了西方艺术史上一位空前绝后的伟人。他虽没有达芬奇那般的神秘优雅,亦缺乏拉斐尔那种翩翩潇洒,但却独自走过了前两位大师都不曾体验过的人生中独有的孤寂与升华,他就是用雕塑谱写人生诗篇的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基罗。或许,对于其他艺术家而言,他们的创作并不能概括其本人的一生,但如果有幸能看看米开朗基罗从十六岁到八十九岁贯穿其一生的艺术作品,我们不但能清晰地了解他人生中不同时期的起起伏伏,更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在挥舞着铁凿时,那种深沉独特的心境。被后世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米开朗基罗从小父母双亡,他是跟着自己的奶妈长大的。由于奶妈的丈夫是位石匠,他从小便也学到了打磨石头的一技之长。虽然出生工匠之家的米开朗基罗一开始并不算是艺术家,但石头和铁凿的碰撞声已经在他小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第一颗创造的种子。当时,佛罗伦萨的执政是富有且极具影响力的梅迪奇家族(Medici),这是一个在西方艺术史上大名鼎鼎的名门望族, 此家族对整个欧洲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功不可没的。梅迪奇家族不但历史悠久,家世更加渊博,光是教皇就出过七位,如大名鼎鼎的李奥十世,克雷蒙七世等。家族不但收罗并组织翻译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时期的珍贵典籍,有很多甚至被当时视为异教学说,如柏拉图的著作(因为柏拉图的著作中有着太多对人欲望的描述,所以被当时的教会所否定)、阿拉伯世界中伊斯兰教的大部分古代典籍、甚至还包括了东方印度的某些古典著作等。可见,在那个宗教集权的时代里,这个家族拥有着怎样远大的眼光和包罗万象的世界观。而且,梅迪奇家族还非常注重“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理念,即注重对社会精英的培养。所以,在它的领导和治理下,虽然佛罗伦萨这个小小的城邦人口一直不多,但却出现了诸如文艺复兴三杰中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法国歌剧的开创者吕利、人文主义诗人但丁等影响整个西方文化艺术发展的伟大人物。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十四岁就被当时人称“华丽公爵”的洛伦佐发现并带入梅迪奇宫廷重点培养的米开朗基罗,正式开启了从一个普通石匠成为艺术家的漫长道路。天赋异禀的米开朗基罗十六岁便能独立完成雕工精湛的浅浮雕作品,他的才华甚至压倒了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其他神童。年轻气盛的米开朗基罗从不懂得韬光养晦,由于过于争强好胜,甚至被某个脾气暴躁的同学打断了鼻梁骨。这种富于挑战,甚至有些目中无人的傲慢正是米开朗基罗的鲜明个性,也是他后来与同时代同样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之间“爱恨相杀,不死不休”的原因。我们说起米开朗基罗,除了知道他那樽最为著名的雕像《大卫》外,还有一件在《大卫》诞生前同样家喻户晓的雕塑作品,也是让他真正一炮而红的作品——那就是《圣殇》(Pietà)。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十几岁就进入梅迪奇宫廷的米开朗基罗凭借自己过人的手艺出类拔萃,到他二十三岁时早已小有名气。也就是在这一年,他接到了罗马教廷的邀请,点名要他为罗马的圣彼得教堂做一件名为《Pietà》的作品。这是《圣经》里所记载的,当耶稣的圣体从十字架上被取下时,圣母玛利亚看着自己死去的儿子遍体鳞伤,心中万分悲痛的场面。对于这样一个经典的情景,早有很多艺术家做过类似的作品,而他们所塑造出的耶稣和圣母的形象都十分写实,似乎原封不动地将《圣经》中的描述照搬出来:耶稣浑身上下伤痕累累,而他的母亲,一位中年妇人伛偻着身躯失声痛哭。这次罗马教廷的指任对年轻的米开朗基罗而言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扬名立万的大好机缘,但难也就难在如何在这个非常普遍的题材中创出新意,突出自己的特色,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从那些技艺精湛的前辈们中脱颖而出成为经典? 我想这对他而言,是一个压力强大的挑战。 话不多说,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从米开朗基罗手中诞生的《Pietà》吧。年轻的圣母轻轻摊开双手,将已经没有生命迹象的耶稣圣体袒露在众人面前。而被严刑折磨致死耶稣纤软如绵地躺在母亲膝间,身上除了肋骨处有一道浅浅的伤痕外,其他地方皆完好无损。圣母微微颔首俯瞰着儿子,平静得出奇的脸上写满了心酸,那不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从她眉宇间流露出的是一种悲悯,一种悲剧内敛的戏剧性表达。这让人不禁感觉,她已不仅仅是因为失去了儿子而悲伤,更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隐喻其中。虽然是受教会所托完成的作品,但也要经由主教和教皇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全体通过后才能正式入驻神圣的殿堂。当这樽作品被搬到评审们眼前的那一刹那,众人皆惊。 当时,就有一位主教立刻提出质疑。他问,耶稣去世时三十九岁,他的母亲应该是五十好几才对。为什么在这件作品中,圣母被塑造得那么年轻,她和耶稣看上去不像是母女,更像是兄妹或者情侣?这样的质疑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如果米开朗基罗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件这么美的雕塑很有可能被扣上“背德”的罪名而遭到毁弃。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米开朗基罗却十分自信地回到道:“我主耶稣的母亲被称为‘圣处女’(Saint Virgin),她是纯洁、崇高、神圣的象征。在我的眼中,‘圣处女’是永远不会老的!”这样皆大欢喜的回答让所有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也就是这句“‘圣处女’永远不会老”造就了人类艺术史上一个经典的传奇,成为艺术史上的一块难以超越的丰碑。米开朗基罗大胆地突破宗教故事的背景,将死亡以美的方式展现在人们眼前,这可说是他二十三岁时亲手打造的一个关于青春美的赞歌。美是什么?如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所认为的那样——它即是消失,是在人们感受逝去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中产生的。他将沉重冰冷的石头点化成柔美纤细的血肉之躯,赋予了它珍贵的灵魂,也是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强行注入在中世纪冷冰冰的神学体系中的勇敢表现。自负不凡的米开朗基罗青年得志,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有一次,他再次受教廷之托为西斯廷教堂的会客厅画一幅天顶画。傲世独立的米开朗基罗将所有手下的人都赶走后把自己锁在了空旷的大厅里独自埋头创作,不经过他本人同意,甚至连教皇也不敢轻易去打扰或是监看工程的进度。而他此刻所创作的天顶壁画正是人们现在所熟知的《创世纪》系列。而他不知道的是,就在这期间,以画天使著称的另一位大画家拉斐尔也在教堂的另一间厅中创作着著名的《雅典学派》。当拉斐尔知道米开朗基罗就在隔壁作画时,他心潮澎湃,不惜一切拉拢贿赂当时教堂的总设计师,从而拿到了米开朗基罗工作大厅的备用钥匙,并趁米开朗基罗在十八公尺高的天梯上忘我创作时悄悄闪身进入会客厅,偷窥了他的创作过程。就在那一刻,拉斐尔竟也被震撼到了。看着在空中有如神助的米开朗基罗正在描绘着“大洪水”时,拉斐尔此刻的内心应该是自愧不如的。于是,他悄悄退回到自己的厅中,将刚才从米开朗基罗那儿窥见的“大洪水”题材也照样搬进了自己的创作中。可见,就算是被后人并称为“艺术三杰”的拉斐尔,在面对米开朗基罗时也是心悦诚服、甘拜下风的。在艺术的世界里,王者总是孤独且时刻都具备着这一种本能的警觉意识。偏偏就在米开朗基罗登峰造极时,却有着一位和他旗鼓相当,甚至在年龄上比他大一轮的另一位伟大艺术巨匠——达芬奇。可以说,米开朗基罗从二十三岁出道以来,就将达芬奇视作他人生的最大劲敌。在那个时期,也只有达芬奇拥有能与之一较高下的资本了。他们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甚至在公众场合中争论得面红耳赤。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刚刚完工时,由于达芬奇向佛罗伦萨的执政者们进言,不建议将这樽雕塑放在最显眼的市政大厅门口,米开朗基罗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冲上去就是一阵争吵,最后还是以年长一些的达芬奇主动让步为终结。他俩的比拼更体现在公开的艺术较量上。比如一五零四年,他们同时受邀为佛罗伦萨刚刚落成的市政大厅各画一幅以战争为题材的壁画。或许是本着让世人看清楚谁才是真正的艺术王者的心态,两位神一般存在的大师都毫不犹豫地应下了佛罗伦萨市政府之邀,也促成了这一桩艺术史上空前绝后的大对决,自然引来了欧洲各路人马观战。   众所周知,在任何领域达芬奇都以全能者著称。而他在艺术上最为后人所知,也最难破解的无疑是他的绘画作品。他本人也对绘画这门艺术更加看重,认为绘画能够刻画出雕塑所不能呈现的自然风景与微妙的光影效果。他的这番言论对于石匠出生的米开朗基罗而言,简直就是天大的侮辱。米开朗基罗即刻反唇相讥道,画家如果不能将绘画制造出浮雕的效果,那么都是些不入流的劣作。关于两位大师的这次交锋,虽然作品到最后都未能完成,但他俩为了这次比试却都做足了功夫。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俩为了这次比拼所构思的草图吧。达芬奇本想描绘的是《安吉利之战》。画面展现的是战争到达最高潮时,两军相互厮杀、人仰马翻的激烈场面。画面中人物与战马虽形态各异,但结构却甚是精准,这无疑体现了达芬奇在自然、科学、解剖等各个方面的深厚功力和精准把握。而米开朗基罗所要创作的是另一场名为《卡西纳之战》的战役。和达芬奇不同的是,他本想呈现的并不是两军交锋的激烈场面,而是正在河边洗澡的战士们在得知敌军突袭时的那种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准备迎战的一个瞬间。从这一幅草图中可以看出,米开朗基罗从突发的情景中对人物情感与反应的捕捉可以说十分的传神和准确,将整个画面的戏剧性营造得入门三分。这两幅同样以军事题材为主的作品,侧重点和表现方式却截然不同。达芬奇所展现出的是理性与博学,而米开朗基罗所呈现的是感性与对人本能情感的微妙把握。所以,他会将创作的重点定格在即将开战前来描绘。因为,最让人神经紧绷的往往不是事件的高潮,而是在濒临高潮之前。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关于英雄大卫的故事出自《圣经》,讲述的是大卫击杀巨人歌利亚的事迹。在米开朗基罗之前也有很多艺术家做个这个题材的雕塑,大多都将大卫塑造成一个胜利者的姿态,他一手拿剑,一手高举着歌利亚的人头。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米开朗基罗版的裸男大卫却并不是这样。他左手将投石器置于肩上,右手青筋爆起,眼神中充满着坚毅与果敢。很明显,他所展现的依旧是即将奔赴战场的时刻。米开朗基罗对《卡西纳之战》和《大卫》的构思都定位在情绪极尽紧绷的“战前”而不是取得胜利的“战后”,现在不少心理学家都对此有过非常多的研究。他们认为,米开朗基罗生来就有一种享受竞争的欲望,他从不认为激烈的竞争对他的人生而言是一种负担,反而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回味那些在他人生中掀起惊涛骇浪的每一个瞬间。他渴望“战斗”给他带来的快感和刺激,或许他如此执着地去跟达芬奇较量并不是真正在乎胜负,而是只有在与对方交手的时刻,他才能感到兴奋,才能强烈感觉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创造的意义。
一五一九年,随着达芬奇的去世,米开朗基罗失去了一生中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劲敌。而第二年(一五二零年),拉斐尔也去世了,米开朗基罗已成为那个时代名副其实的“独孤求败”,但他性格中那股子好胜的狠劲并没有因此而熄灭。或许是经历了太多,已是六十多岁的米开朗基罗逐渐从向外寻求刺激转向了向内的探索。所谓“向内”,即是不断地努力去实现自我超越。这种转变也可以看作是他从年轻气盛到真正开始领悟到人生和艺术真谛的发端吧。我们可以从他这一时期,尤其是他为梅迪奇家族的两位大公(Giuliano de’Medici和Lorenzo de’Medici)创作的陵寝雕塑中看出,他所塑造的人物雕像极具强有力的肢体语言。人物的身体极尽扭曲,已经大大超越了普通人所能表现的范畴。这种即是对接下来巴洛克风格形成有着直接影响的“Mannerism”(矫饰主义)。人物肢体的极度扭曲可以看做是米开朗基罗内心极尽纠缠的外在表现,这种自我纠缠夹杂着自我超越的强烈欲望和在实现过程中的极度痛苦与迷茫。如果有人问,哪一部作品可以概括米开朗基罗的一生?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还是那件他二十三岁时,让他声名鹊起的《圣殇》(Pietà)。   米开朗基罗的一生一共做过四件《圣殇》,好似他人生中的四场轮回,兜兜转转不断回到原点,极有层次地表现出他在同一件作品中所领悟到的不同人生境遇与心灵历程。 下面是他七十岁时所做的《圣殇》。这件直至他临终时还留在身边的作品是在其身体状况已极度恶劣的条件下完成的。病痛的折磨让他有时甚至连下床都成问题,但依旧还在拼尽全力地创作,实现着他斗志昂扬的自我超越。这件老成的《Pietà》跟他二十三岁时的那件相比,时隔了竟五十年之久。作品中,刚从十字架上被卸下的耶稣身体是如此沉重,圣母玛利亚将自己的头死死贴在儿子脸上,用整个身体去支撑着儿子不断下沉的身体。虽然只是雕塑,但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当时圣母是多么的心碎,甚至可以听到圣母撕心裂肺地哀求着儿子快点站起来!在这件作品中,米开朗基罗并没有对圣母的脸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也不去做精益求精的打磨抛光,而是以极为粗犷的刀法刻画出一张模糊不清的脸,恰如那些泪眼婆娑的人们看什么都模糊不清的情状。在圣母和马达拉(Mary of Magdalene)之间,还出现了一位高高在上,俯瞰着三人的老者。关于他的身份众说纷纭,但通过他的脸和一些杂记的记载,有学者断定他即是米开朗基罗本人。也就是说,他将自己也融入到了这部作品当中。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和身体由年轻到衰老的过程之后,他终于领悟到了二十三岁时永远也体会不到的东西——死亡的沉重是如此的无奈和令人恐惧,是无论用尽何种方式都无法挽留住的。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中老者麻木的俯瞰着悲痛欲绝的圣母和不断下倒的耶稣,这即是艺术家灵魂深处的反思与超越。他或许在想,年轻时的他竟然把死亡描绘得如此唯美,这究竟是对是错?很多时候,当我们自觉离死亡还很远很远时,总是无畏视之。当我们看到养老院中那些风烛残年的老人们虽然被各种病痛所折磨,但仍然拼尽全力地赖活于世的一幕时,总会在心中暗暗起誓:如果自己也有这么一天过得这样悲惨,宁愿选择有尊严的死去。我们甚至可以把死亡谱写成美丽的诗,以赞美的姿态在柔情惆怅的弦乐中缓缓颂扬,正如米开朗基罗二十三岁时对死亡的肤浅理解那样。所以,人过七十的他开始了深刻的忏悔和反思,因为他深深懂得了,人生中每一个阶段若非真的走到了那一刻,我们永远是抱着“我还以为我懂了”的态度去看待,但这却绝不是真正的明白。接下来,这件作品是米开朗基罗五十五岁所完成的,名为《胜利》。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白须苍苍的垂垂老者被一个强健的年轻人骑在身下。如果细看,被年轻人强压在身下的老者和米开朗基罗本人极为相似,以至于很多学者都认为这也是他将自己的融入到作品中的一次尝试。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他做这件作品究竟想表达什么呢?当一个人意气风发时,或许会对衰老不屑一顾,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终究会明白,能够主宰一切的人类,唯独不能打败的是时间。关于这件作品的思想寓意依旧是朦胧的,莫衷一是的,但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那个目空一切,连教皇都不曾放在眼里的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却正在承受着时间与自己的一场激烈比拼,这场比拼的残酷程度已经大大超越了以往与任何人的较量,包括与达芬奇的。雕塑中那名强壮的年轻男子或许象征着时间,但我们也能看出,被时间践踏的老者并没有就此屈服,他仍旧用尽全力在挣扎、在拼搏,想要冲破一切束缚。作品《胜利》,其寓意并不在结果中体现,而是在老者“屈而不服”的抗争中表现出来。这种抗争不是与外在的抗争,而是内在的自我纠缠。 《LaPietàRondanin》是米开朗基罗生前的最后一件作品,现存于米兰的斯福尔扎(Sforzesco)古代城堡博物馆中,是他为自己人生画上的一个完整句点。显而易见,米开朗基罗一生都勤于创作,哪怕是在去世前一天依旧以惊人的力量在敲打着石头。而从他七十岁直到最后去世的这段日子里,其全副身心地只在用心雕刻着一件作品——那还是《圣殇》 (Pietà)。这樽他八十九岁的最后一件《圣殇》其实还没有真正完成。从五十几岁开始,其雕刻手法便已从原来的精雕细刻变得更加自由,狂放不羁。这种大刀阔斧下的作品和他二十三岁时颇受赞誉的《圣殇》截然不同。他年轻时对耶稣受难的理解应该是美的,甚至不舍得在耶稣匀称柔软,线条优美的圣体上刻出更多的伤痕。但过了五十岁之后,他不仅将人物的肢体塑造得竭尽扭曲,甚至认为,真正称得上美的身体应该是伤痕累累的,因为这是它历经沧桑后的唯一见证。有人问他,什么样的雕塑才称得上优秀?这一时期的米开朗基罗只是淡淡地回答说,从山上滚落的石头,该坏的地方脱落了,剩下的都叫优秀。这样的艺术领悟和眼界在他年轻时那种精雕细刻的作品中是完全看不到的。或许,他对自己早年的创作已经持否定的态度,并极力在寻求弥补和超越。在其晚年的作品中,再没有年轻时的那种精致,但却多了更多的庄严与沧桑。在那大破大立的斧凿间,该碎的都碎掉了,剩下的是一件承载着独特生命状态的作品,是一樽真正具有灵魂的雕塑。让我们回头再看这樽他八十九岁的《La Pietà Rondanin》,与他七十岁的那一件相比,又有着细节上的不同。七十岁时所塑造耶稣,双膝瘫软,在两个人竭力地搀扶下亦无济于事,整个作品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而在八十九岁的这件作品中,耶稣的脚却是实实在在站在地上的,圣母玛利亚只是在其身后轻轻地将他抱住,那种沉重的压迫感倏然消失了,剩下的似乎是超越死亡,即将升入天国的愉悦。人在临终前总会有异于常人的特殊感受,米开朗基罗敏锐地抓住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这样微妙的体验打入了这件未完成的作品中。身体的沉重代表着死亡,无论曾经多么健康,终究无法逃脱。但通过这一件临终之作我们可以看到,米开朗基罗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一定是突破了对死亡的恐惧和迷茫,超越了肉体所带来种种压迫,最终让自己的灵魂在不断的拼搏中得到了真正的解脱。作品看似“未完成”,却具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完整性和沉淀感。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长寿,但长寿的代价就是要尝遍生老病死、年华悄逝的苦楚。如果像达芬奇那样早早离去,或是像拉斐尔那般,在青春年华的最美时刻骤然离开,或许在世人脑海中就只留下他们人生最灿烂的一面。但米开朗基罗却没那么“幸运”,他经历了比前两者多太多的不幸与悲哀,从年轻时的风光无限到狼狈不堪的痛苦晚年。但他敢于去面对,去接受,不逃避,更不抱怨,成就了他一生的光辉灿烂、庄严神圣。他那些历尽沧桑的生命感悟促使着其艺术创作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惊人的蜕变。一生自负的米开朗基罗最终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人,同时,他也真正超越了自己(死亡),让他那脆弱的灵魂得到了救赎。“在经历了惊涛骇浪之后,一页扁舟进入到一个像母亲怀抱的港湾,可以真正安息了……感谢所有这样的死亡,使我们能真正解脱生命中那些沉重和疲倦。”艺术源于现实却高于一切,它是一种缩影,也是一种提炼,它与我们身处的纷繁世界和脆弱敏感的心灵是分不开的。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其中一定蕴藏着丰富立体的艺术精髓和人文情怀,它一定会让用心欣赏它的人们回到人生的原点去思考,去感悟。人生最大的意义是什么,难道不正是在不断升华中超越平凡的自己么? 之所以我会将米开朗基罗作为结语,正是因为他是那么纯粹的一位艺术家,他并没有如达芬奇那般的博学,亦不似拉斐尔那般特别注重对绘画技法的学习和研究,他是一位真正将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合二为一的艺术家,真正将自己的灵魂打入冰冷石头的那个人,也最能体现出本书所要表达的艺术审美观念——即对于艺术作品的赏析,是内在灵魂之间的碰撞和交流,而非对简单的外在形式的解读。以此共勉,供养大家!




plussa 发表于 2021-4-8 06:46:08

谢谢分享,知识含量巨大,我在一直跟着读,试图能多理解一些。

plussa 发表于 2021-4-8 06:49:58

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Pieta我在米兰看过,说来惭愧,当时也没做功课,看着以为是米开朗基罗的早期的粗糙的作品呢。现在想来,正如楼主所言,那是达到了人生化境的理解注入了作品。

spottie 发表于 2021-4-8 09:53:55

chinamenco 发表于 2021-4-8 13:42:18

嵛少爷 发表于 2021-4-8 17:02:43

plussa 发表于 2021-4-8 06:49
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Pieta我在米兰看过,说来惭愧,当时也没做功课,看着以为是米开朗基罗的早期的粗糙的作 ...

谢谢您的一路支持

嵛少爷 发表于 2021-4-8 17:02:53

spottie 发表于 2021-4-8 09:53


嵛少爷 发表于 2021-4-8 17:03:01

chinamenco 发表于 2021-4-8 13:4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园随笔》 第十章(最终章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