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北大演奏fuga114的录像与钢琴家席夫版本一处比较
注意《平均律上册》fugue No.14,我的北大演奏此曲的录像2分05秒的时候(http://bbs.guitarschina.com/viewthread_265288.html,三楼下载),弹出的在中声部的赋格主题的倒影:赋格主题原型:6//7//1--ect.
赋格主题倒影:7//6//#5--ect.
原型与倒影,节奏一样,只是原来上行的,变为下行,原来下行的,变为上行,而上下行的音程高度一样,就仿佛山际轮廓在水中的倒影。
此曲主题主要是上行的动机,而倒影则是下行的动机,更深刻感人。
我们看钢琴演奏巴赫的名钢琴家席夫,在他的名碟里演奏的此曲,却没有注意到那里中间声部隐藏的主题倒影,完全忽视了,是赋格结构分析上的问题。这种隐藏的主题倒影,是需要演奏者去细心发现的。
席夫的钢琴演奏(注意在其1分20秒的时候,应当在中声部浮现主题的倒影,但可惜没有)mp3 http://images2.sohu.com/images/ProductPic/0/6/20167933801116561593260_0.jpg 爽,明天到单位下载,这段时间太忙了,上次下载的还未看。唉,工作啊。。。。。 回家拜听。。。
上个有个性的,
古尔得.上不了,文件太大了:(
[ Last edited by js22212221 on 2005-12-17 at 07:17 ] 哈哈哈!!!
原来楼主就是XXX啊!!! 高手啊
我要朝拜你!!! 个人认为席夫演奏的平均律最符合巴哈的原意,按道理来讲也应该是最具代表性的,不知现在学钢琴的为什么都愿意那古尔德的作为标准。 可见楼住是个很细致的人,但楼主也应该考虑钢琴跟吉他有所区别,从音响效果上比较难突出某个声部的主题再现。
再有就是关于楼主说的主题倒影,还未听说过这个音乐名词,猜着感觉象是说的一段关于主体再现的变形,与主题反向进行形成对话感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