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一下 是啊,看看演出的上座率,吉他大师们是怪寒酸的。国内的演奏家们,如果不出国深造,只能搞教学了,还有写书、买琴等等。总之,想光靠演出和cd,滋润难哪。国外的好一些,可是与同级别的指挥家、钢琴家、小提琴家比.... 来北京吗?什么时候? 不是说九月份有演出的吗?现在已经九月份啦,怎么还没动静啊? congratulation 不是弄得商业化的问题, 而是为了弘扬艺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北京音乐厅一场演出的租金是3万人民币, 全部由演出单位出. 如果卖不出票, 谁会开音乐会???
楼上的用不着那么消极吧 以下是引用Cash_power在2003-9-11 12:47:00的发言:
哦,原来是他们对票房没信心咯?
国际级大师的票房都很成问题!
演奏家极少有富裕的.
为什么说是只赔不赚啦,也别把艺术弄的太商业化了吧! 以下是引用小琴在2003-9-10 19:02:00的发言:
楼上的用不着那么消极吧
经济效益也不得不考虑啊。
演出市场确实比较低迷 这种活动,只赔不赚 好值得期待的演出啊。可惜广州没有 哦,原来是他们对票房没信心咯? 大师们的日子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滋润。别看他们用的是多贵多贵的琴,不少是制琴商送的。大师们除了古典也干点别的很多时候也是出于无奈。 不过象那些特别有名的指挥家,钢琴家,小提琴家等等等等,他们应该还是比较滋润的吧!如果要真是干点别的,也就是收几个弟子,赚点外快咯! 学会什么的都是高手们呆的地方,看来联盟也是如此。联盟的表演就象看甲A联赛,有没有什么地方象球迷协会似的,可以聊天,满足一下琴臭瘾大的交流愿望。只要爱看球,会不会踢没关系,踢得臭不臭没关系,一样可以一起聊。音乐其实也一样。喜欢是最根本的东西。 正常的
没动静
刚刚看了上海艺术节的节目单,看来他们在十一月以前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动静乐! good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