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伐蒂娜 发表于 2002-7-17 16:52:00

(大讨论)“唱”与“唱片”(方放、爱华大哥请进)



为什么一切包括古典吉他在内的器乐录音都被称为是“唱片”?而不是被称为“奏片”呢?
我觉得从人们的这个称谓就能反映出爱华老师说的“真正的艺术是不能大众化的”。比如说,《爱的罗曼斯》、《卡伐蒂娜》、《天鹅》、《绿袖子》、《舒伯特小夜曲》、《致爱丽斯》之所以深受各个阶层的大众喜爱,是因为它们的“旋律如歌”,这些曲子实际是歌唱性(简单)的旋律加上和弦或者艺术歌曲、民歌的改编曲,它们不是bach、巴罗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那种严格意义上的严肃晦涩的器乐作品,因此它们也不是“真正的艺术”。用乐器来演绎这些平易近人的、富于人情味的、歌唱性的优美曲子,同样“唱”得迷人,更富于遐想的空间,甚至是它们声乐版上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升华的声乐版”。可见,大众所欢迎和接受的是“歌“或者升华的“歌”
。轻音乐(器乐)之所以受大众欢迎就在于“旋律如歌”这个特点。可见人们普遍能接受的器乐形式是“升华的声乐版”。因此,方放大哥演奏完抒情优美的《科庸巴巴》后,被人称赞为“唱得真好”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方放大哥还可以理解为这是大师的耐人寻味的赞语,因为吉他的音域和人声差不多、音色亲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弹吉他的最高境界是让你手中的最人性化的乐器来歌唱。
   方大哥,也许那个说你唱得真好的人是大师或者音乐家呢!哈哈。。。。。。。。

有时一句看似幼稚的话却代表着真理:)

卡伐蒂娜 发表于 2002-7-18 01:27:00

怎么没人回应?我的帖子显得很傻吗?

吃叶子的鸟 发表于 2002-7-18 07:25:00

太傻!

冤枉 发表于 2002-7-18 07:44:00

我想呕!#$#@%@%@^@^#%#%

小麦吉他 发表于 2002-7-18 08:45:00

我认为卡伐蒂娜说的不错。

fangfang 发表于 2002-7-18 21:54:00

不知从何说起、、、、、、

、、、、、、、

卡伐蒂娜 发表于 2002-7-20 20:52:00

爱华大哥看到了吗?

微风 发表于 2002-7-20 23:19:00

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唱片公司而没有弹片或奏片什么的公司。

生存与死亡... 发表于 2002-7-20 23:36:00

一头泡泡:)

马洪涛 发表于 2002-7-21 02:02:00

那么《爱的罗曼司》就叫~斯片~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讨论)“唱”与“唱片”(方放、爱华大哥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