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 发表于 2006-5-30 23:44:49

声部的秘密

吉他演奏的绝大多数是多声音乐,而吉他乐谱使用的却是单行谱表,在区分声部上有很大的局限。通过前面的课程,相信大家对简单的二声部和三声部音乐的记谱方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面对一些复杂的三声部甚至四声部的音乐时,有的朋友或许就不甚明了了。一个吉他手如果不能正确地分析声部,就无从把握音乐在纵向上的力度分配和横向上的旋律流动。因此,每一个立志攀登吉他艺术高峰的人,都应该透彻地掌握吉他音乐的记谱方式和声部的分析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音乐进而正确地演奏音乐。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00:18:56

一较为复杂的三声部音乐分析

下面是吉他大师泰雷加的名曲《泪》的第一乐段,请大家先将它弹奏熟练以便更好地理解后面的讲解。 注意类似第一小节椭圆框住的两个音应同时弹响,虽然有演奏家将这两个音处理成错开一点先后弹奏,但不是常理。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00:30:57

下面将原谱以两行乐谱的形式“译”出:

[ 本帖最后由 沙弥 于 2006-5-31 00:39 编辑 ]

js22212221 发表于 2006-5-31 00:39:04

没看出区别呀

没看出区别呀

歌们又重传了一个,呵

[ 本帖最后由 js22212221 于 2006-5-31 00:40 编辑 ]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00:41:58

从双行谱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乐曲分三个声部,上行谱是上下声部的两条旋律线(复调),下行谱是中间的伴奏声部。了解了乐曲的声部,演奏中我们至少应该把握如下几个方面:



1、旋律声部的音量要平衡并且应强于伴奏声部的音量,比如下行谱第二小节的低音B属于伴奏声部应处理得较弱,而上行谱第七小节的低音B属于旋律声部要处理得较强;

2、两条旋律纵向上音量要平衡,无论哪一条旋律的音量都不要超过另一条旋律的音量(不少吉他手容易忽视低音旋律);

3、两条旋律都应非常清晰,不要将它们混为一体,比如第七小节第二拍前半拍同时弹响的#C和#A两个音分属两条旋律,右手最好使用pi或者pm的组合,而不要使用im的组合(im两指拨弦方向相同,演奏双音较为融合)。反之,第七小节第三拍后半拍的双音因属于同一个声部,就最好使用用im的组合;

4、两条旋律在横向上应十分流畅,左手移动的速度要快,不能因为左手的移动使音乐有断断续续的感觉;

5、很多休止符在单行乐谱中做了省略,如果将这些休止符全部记入的话,乐谱将变得零乱不堪;

6、因单行谱记谱功能的限制,有些音实际的时值与乐谱显示的时值有所差别,比如第一、三、五小节的伴奏声部。我们应将每个音符都保持足够的时值。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00:50:05

二四声部音乐分析

一般情况下,吉他音乐不超过三个声部,但是四个声部的乐曲或段落也能见到,如果能先将乐曲的三个声部分析清楚,第四个声部就很容易辨别出来了。下面是吉他大师索尔的名曲《月光》的前四小节,其中第一、二两小节有四个声部。以下是国内吉他出版物中最常见的一种记谱方式,这种记谱方式非常简练,但想通过它来分析声部却非易事。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00:57:42

我相信将原谱以两行乐谱的形式“译”出最利于大家的理解: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01:01:06

通过双行谱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乐曲分旋律、伴奏、次低音和低音四个声部,原谱中三、四小节由于省略了低音声部的休止符而变成三个声部。另外,原谱为了照顾次低音声部F音的记入,在第二拍将伴奏声部的符杆转为朝上(第一、三拍朝下)。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01:03:35

以如下方式记谱声部会更清晰,但不同声部相同的音符采用两个符头的方式略显累赘。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01:11:52

下面是笔者制作的乐谱,这种记谱方式能使演奏者较易掌握乐曲的声部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01:19:27

三声部分析对指法安排的影响
透彻地把握乐曲的声部,对于指法安排和音乐演绎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以巴赫名曲《鲁特琴前奏曲第4号》第17至28小节为例作一分析。
以下乐谱是美国某吉他演奏家1986年来华讲学时使用的乐谱,其中指法安排因没有合理分析乐曲的声部而存在一定的问题;此外,在一些世界知名的吉他大师此曲的演奏录音中,也因没有深入分析声部而在这部分出现了明显的瑕疵,让人甚感遗憾。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01:33:25

上谱的指法安排使得旋律三处出现中断。我们通过下面的双行乐谱可以看出,乐曲第17小节有四个声部,第18至28小节有三个声部(省略了低音声部),其中双行乐谱的第一行以异型符头标注的是两个旋律声部,第二行是伴奏和低音声部(第17小节)。

[ 本帖最后由 沙弥 于 2006-5-31 01:35 编辑 ]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01:38:41

续前双行谱: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01:40:07

再续双行谱:

js22212221 发表于 2006-5-31 02:04:32

这首乐曲,按老师这样的分析是很好的,但原来的东西问题似乎并不是很严重.
理由如下:
这部分三个声部是没有问题的.其中一个声部是主持续音.另外两个声部形成对位,旋律.
这首乐曲,利用了弹拔乐器的特点,一则用空弦的主持续音使这一声部的音色高度的统一.这曲子可以用弦乐的音色,这种快速的重复音,很容易听成是弦乐器上颤弓的奏法.因此,这三个声部全用短弓奏法的效果是明显的.由于,吉它在快速的时候会有一些类似钢琴延音踏板的效果,而老师说的旋律断开应该不是很突出.

简单说,这部分就是有主持续音的,二部对位,能像老师那样最好,不那样问题也不是很大.

兰州拉面板 发表于 2006-5-31 03:22:54

精彩!!继续!

吉他梦境 发表于 2006-5-31 09:57:07

好好学习!
问题:
1.最上边的声部(主旋律)和最下边的声部(低音),是否都可处理成同样的强弱?
2.内声部是应稍弱,还是很弱(朦朦胧胧听到即可)?
3.如果将各声部的音色很明显地区别开,是否各声部的音量可以处理成相同的强弱?
4.怎样区分主调和复调?演奏时各声部处理有何不同?
5.《泪》中,为了使最上、最下两个外声部相对独立些,是否可将低音声部处理得顿一些(时值短),或将两个声部“错开一点先后弹奏”?

哈哈 发表于 2006-5-31 10:01:41

月光, 我怎么觉得应该是三个声部啊, 呵呵.分四个声部就太夸张了吧.


如果放在乐队里, 吉他就是一个声部. :D:P

[ 本帖最后由 哈哈 于 2006-5-31 10:10 编辑 ]

js22212221 发表于 2006-5-31 10:14:11

原帖由 哈哈 于 2006-5-31 10:01 发表
月光, 我怎么觉得应该是三个声部啊, 呵呵.分四个声部就太夸张了吧.


如果放在乐队里, 吉他就是一个声部. :D:P

各有各的理,前两小节记谱就是四个声部,其实弹成分解和弦,也就是一个声部,效果不见得就差多少.

和弦的连接本身就是多声部的.

微风 发表于 2006-5-31 10:16:43

老实说吉他的记谱法很不科学

哈哈 发表于 2006-5-31 10:18:54

三轮农用车, 非要配个真皮座椅, ABS啥的.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10:22:18

原帖由 js22212221 于 2006-5-31 02:04 发表
这首乐曲,按老师这样的分析是很好的,但原来的东西问题似乎并不是很严重.



问题是否严重,要看对什么人,用什么标准,此其一,好理解。

问题是否严重,还看在什么场合,如果是现场演奏,因巴赫的音乐多为复调音乐,未经复调音乐长期浸染的耳朵很难在瞬间抓住要害;如果是录音,特别是大师的录音出现了旋律中断的情况,不是小事。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10:35:46

现在我们知道,原谱指法安排者没有正确分析出上谱三角符头的音符也构成了一个本应演奏得非常流畅的旋律声部,他的指法安排使得三角符头的这条旋律在跨小节的地方出现三处中断。
正确地分析了乐曲的声部之后,我们自然能够想出办法来安排更好的指法并将两条旋律都演奏得十分流畅。下面提供笔者给21至28小节所做的指法安排(17至20小节相同),有兴趣的朋友可将这段乐曲演奏熟练并将两种指法进行对比,否则你完全有可能无法理解笔者在这里的讲述,同时也就不能深刻地理解正确分析声部对提高演奏水平的重要性。

沙漠之鱼 发表于 2006-5-31 10:43:23

全部复制下来了,有时间要学习,这可是别人的心血呀,我认为比吵吵歇歇要好得多的.

哈哈 发表于 2006-5-31 10:45:37

楼主辛苦,水平很高. 非常佩服.赞!!

windforce 发表于 2006-5-31 10:54:06

因此,每一个立志攀登吉他艺术高峰的人,都应该透彻地掌握吉他音乐的。。。。。

看见没有?
这个帖子是给这种人看的。
可惜我从来没觉得有必要去“攀登吉他艺术高峰”——这也简直太圡了啊,弄得好像每天除了弹琴没其他事情干一样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10:55:02

四通过声部分析识别乐谱错误

由于各种原因,同一首乐曲往往存在多种不同的记谱方式,其中有的方式较好,有的相对较差,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朋友们如果不能识别乐谱中的错误,演奏时可能会不知所措。现在仍以泰雷加的作品《泪》第一乐段的几种版本为例进行分析。

现将笔者制作的乐谱放在这里方便大家进行对比。首先提醒一下,乐曲每个声部的时值都应该是相同的,比如这首乐曲是四三拍,那么每个声部都应该有三拍(包括休止符)。

alucard_19 发表于 2006-5-31 10:55:38

先顶一下有空慢慢学习

windforce 发表于 2006-5-31 10:57:46

讲一堆儿初级内容,三个声部(正如哈哈说的,放在乐队里就是一个声部)非要说成四个

还要扯上“攀登吉他艺术高峰”

这就是目前某些基层吉他教师的状态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10:59:28

下面是国内某著名古典吉他教程的记谱方式,对比一下可以发现,第四小节的低音声部和高音声部都有四拍,而中间声部只有两拍,第七、八小节的低音声部没有第三拍。

windforce 发表于 2006-5-31 11:00:00

其实不光教琴的,教其他能跟艺术搭边儿的玩意儿的基层教师也不乏此类人

基层体育教师可能好些,大概是因为体育跟艺术基本不搭边儿吧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11:01:52

下面是国内某著名古典吉他教程的记谱方式,对比一下可以发现,第四小节的低音声部和高音声部都有四拍,而中间声部只有两拍,第七、八小节的低音声部没有第三拍。

微风 发表于 2006-5-31 11:10:54

原帖由 沙弥 于 2006-5-31 10:59 发表
下面是国内某著名古典吉他教程的记谱方式,对比一下可以发现,第四小节的低音声部和高音声部都有四拍,而中间声部只有两拍,第七、八小节的低音声部没有第三拍。

但:

第四小节明显就是为了记谱和视谱方便才记成这样,楼主是把所有符干向上的音符都当成第一声部了吧:D

第七小节估计是制作乐谱的家伙忘记把低音声部的B音的符干调成向下,不能说没了。

第八小节低音声部最后一个休止符和高音声部的合在一起了,可能有的人认为这样乐谱更简洁,而且也不影响演奏。

[ 本帖最后由 微风 于 2006-5-31 11:19 编辑 ]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11:15:21

下面是国内某古典吉他考级曲集的版本,第四小节的错误同上,第七小节作了修正,在低音声部第三拍加上了休止符,但一般水平的爱好者恐怕很难理解这个休止符的意义。

js22212221 发表于 2006-5-31 11:19:55

第七小节是有问题的.
低音应该是,5 0 5 | 1 1 0 |, #A音不作为低音声部的原因是,这样的5 #4 5 |1 1 0 |声部进行是不良的.
主旋律是, 316(22)7 | 1 0 0 | ,E音为什么要作为旋律,这很明显.如果这个音不是主旋律音又是什么呢?
内声部是, 5 #4 4 | 3 0 0 |,内声部半音阶下行,这是浪漫时期常用的声部进行.

因此二楼的谱子,也不对.

[ 本帖最后由 js22212221 于 2006-5-31 11:51 编辑 ]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11:23:36

下面是国内另一古典吉他教程的的记谱,这个版本在第一、二、四小节错得实在是离谱,你看出来了吗?

微风 发表于 2006-5-31 11:38:34

原帖由 沙弥 于 2006-5-31 11:23 发表
下面是国内另一古典吉他教程的的记谱,这个版本在第一、二、四小节错得实在是离谱,你看出来了吗?

按楼主的逻辑,回忆的中间声部也没了第一个半拍了?

微风 发表于 2006-5-31 11:46:13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吉他的这种记谱法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有时只能硬来。

js22212221 发表于 2006-5-31 12:09:02

也做了一个,如果我是对的,那流行的谱子就没一个是对的.

所以,最好我是错的.

沙弥 发表于 2006-5-31 12:17:13

原帖由 微风 于 2006-5-31 11:38 发表


按楼主的逻辑,回忆的中间声部也没了第一个半拍了?


为了谱面的美观,《回忆》的中间声部省略了一个半拍的休止符。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声部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