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应该尽可能买把好琴吗?
好琴可以让你知道自己的优点, 增强信心和兴趣, 有利于保持优点好琴可以让你知道自己的缺点, 以便设法改进
好琴可以让听众少受折磨
差琴不让你知道自己的优点, 不利于增强信心和兴趣,不利于保持优点
差琴不让你知道自己的缺点, 不利于设法改进
差琴可以让听众多受折磨
所以北美几乎所有的吉他专业人员都说: 当你进步时, 琴也要更新换代
所以杨MM也在采访中说初学者尽可能买把好琴
很奇怪一些奇怪的说法会在中国大陆流传开来, 比如"弹得不好, 用好琴更糟"的奇谈怪论, 究其原因, 一些是人云亦云, 另一些无非是武大郎心理作怪.
如果银子不成问题,买把好琴
如果银子不成问题,买把好琴 对, "尽可能买把好琴"就是在经济条件许可下, 买把好琴. "弹得不好, 用好琴更糟"你说的非常正确, 这也就是你说的"好琴可以发现自己缺点"的具体体现.
好琴可以把弹琴的缺点暴露无遗.
在一般练习琴上弹, 右手的杂音不容易觉察, 咱感尚可, 但在好琴上, 右手的杂音会很明显, 变成令人无法忍受.
如此一来,好琴对提高演奏水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再用CD举例, 测试一款CD质量的好与差, 一定要用高级音响来试.
[ 本帖最后由 哈哈 于 2006-6-4 15:17 编辑 ] "好琴可以让你知道自己的优点"呢? 学习俺的语录不能只学半截啊...
"但在好琴上, 右手的杂音会很明显, 变成令人无法忍受"不知道你用啥好琴得出这种体验, 俺现在在农村, 不象你城里人见多识广...俺说的不是杂音,俺说的是音色变化的处理以及chord和clearance, 说倒右手发音的粗躁, 好琴差琴结果都差不多, 如果发音圆润, 差琴差, 好琴好,
你老第也在论坛混了些时间了, 这么回有这么多似是而非的观念? 要是在教学生, 建议不要太教条
[ 本帖最后由 cyberninja 于 2006-6-4 15:28 编辑 ] 好琴可以把你弹奏的优点和缺点都放大...
如果发音方法好, 在好琴上可以得到天赖之音, 如果右手方法不科学, 有杂音, 在好琴上, 这些杂音非常明显而刺耳.
所以, 一把好琴对提升水平是有好大帮助的. 高档琴的音色好, 这是表面, 其本质则在于:高档琴对手指的动作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反应. 原帖由 哈哈 于 2006-6-4 15:28 发表
高档琴的音色好, 这是表面, 其本质则在于:高档琴对手指的动作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反应.
还有共鸣 >>好琴可以把你弹奏的优点和缺点都放大...
好琴不是一个简单的放大器, 否则差琴+功放就是好琴了 :(:Q:D 原帖由 Romanillos 于 2006-6-4 15:41 发表
初学买三四千一下的琴就足够了。不过考虑到以后升级,可以考虑更好的,不过万元级的琴就可以了。
我觉得放大自己的缺点不是一件坏事,如果你有一个好老师教的话;但自学就有点麻烦了。
哈, 你的好琴标准比俺的还要高些...
古典吉他真要认真弹的话, 老实说...俺不太赞成自学, 不过有的老师教的还不如自学 对琴的判断力和理解力增强的唯一的途径就是弹.
弹越多的好琴, 越能理解什么是好琴.
空谈都是胡扯. 原帖由 哈哈 于 2006-6-4 16:01 发表
对琴的判断力和理解力增强的唯一的途径就是弹.
弹越多的好琴, 越能理解什么是好琴.
空谈都是胡扯.
羡慕大琴行的营业员.... “兴趣”产生的“优势”要略胜于“好老师”一筹,但如若两者并济,那就是最好的事情了。
琴无须太好,只要手感和音色凑合即可,个人感觉99%以上是依靠演绎的,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来说……
钢琴大师Ugorsky来上海音乐学院举办大师班的时候,特地挑了架“破钢琴”为同学们示范演奏,向同学们成功证明了,一些硬件方面的缺陷,是可以通过全心投入的演绎而用真正的音乐来弥补的。 原帖由 concerto 于 2006-6-4 16:16 发表
“兴趣”产生的“优势”要略胜于“好老师”一筹,但如若两者并济,那就是最好的事情了。
琴无须太好,只要手感和音色凑合即可,个人感觉99%以上是依靠演绎的,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来说……
钢琴大师Ugorsky来上海音乐学院举办大师班的时候,特地挑了架“破钢琴”为同学们示范演奏,向同学们成功证明了,一些硬件方面的缺陷,是可以通过全心投入的演绎而用真正的音乐来弥补的。 ...
“破钢琴”意思是普通到不能普通之意吧,大师风范的具体体现,厉害,佩服;)
[ 本帖最后由 沙漠之鱼 于 2006-6-4 22:21 编辑 ] 原帖由 concerto 于 2006-6-4 16:16 发表
“兴趣”产生的“优势”要略胜于“好老师”一筹,但如若两者并济,那就是最好的事情了。
琴无须太好,只要手感和音色凑合即可,个人感觉99%以上是依靠演绎的,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来说……
...
键盘乐器和弦乐器的发声是不同的, 这个比喻不恰当, 如果你真相信JW可以用30圆人民币的琴发出优美的琴声, 那么就恭喜你找到一种信念, 可以使全世界的luthier失业 原帖由 cyberninja 于 2006-6-5 02:49 发表
键盘乐器和弦乐器的发声是不同的, 这个比喻不恰当, 如果你真相信JW可以用30圆人民币的琴发出优美的琴声, 那么就恭喜你找到一种信念, 可以使全世界的luthier失业
试图以走极端的方式来说明一切问题的话,在没有说服力的同时,只会将极端更加锐化。
好&坏是辨证统一,好坏与很多东西又是互相辨证统一,要联系自己,看你如何衡量了。
[ 本帖最后由 concerto 于 2006-6-5 08:09 编辑 ] 一味追求手中的乐器有多贵,我认为并不是好好的事.刘天礼大师就一直使用的是他的那把用了几十年的旧吉他.我就感觉他的演奏很动听. 尽管买好琴,这是毫无疑问的.
CONCERTO说的是对的.
在吉他当中,无论便宜与贵, 如果方法比较好, 都不会发生难听的声音.这是吉他的结构特点决定了的.200元的吉他也不会发出刺耳的声音.只是在音量,动态, 远达性, 清晰度, 敏感性等指标方面不及品质好一些的吉他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哈哈 于 2006-6-5 09:57 编辑 ] 原帖由 哈哈 于 2006-6-5 09:54 发表
尽管买好琴,这是毫无疑问的.
CONCERTO说的是对的.
在吉他当中,无论便宜与贵, 如果方法比较好, 都不会发生难听的声音.这是吉他的结构特点决定了的.200元的吉他也不会发出刺耳的声音.只是在音量,动态, 远达 ...
你正好说明了concerto的例子不妥当, 老实说和你老弟对话很有意思, 人家说这个, 你说那个...逻辑思维是不是...唉, 不提也罢.
[ 本帖最后由 cyberninja 于 2006-6-5 10:30 编辑 ] 嗯,这正说明看问题要看到本质. 看到本质, 就会发现逻辑的存在了.
不然,会被表面的事情所困绕.
还是那句, 万事没有绝对好与坏, 是与非, 凡事大可不必走极端.
[ 本帖最后由 哈哈 于 2006-6-5 10:34 编辑 ] 多少钱算好琴??
10万?20万??100万?? 原帖由 中级小弟 于 2006-6-5 10:34 发表
多少钱算好琴??
10万?20万??100万??
看经济收入, 所以说"尽可能买把好琴". 有的人RMB200, 有的$1000, 有的$10000..., 基本上$1000以上的应该就算比较好的吧? 一般的音色变化和平衡应该能表现出来
有的人发表议论离题了...
[ 本帖最后由 cyberninja 于 2006-6-5 10:37 编辑 ] 个人认为, 这个题目本身并不十分高级.
正如找老婆, 是否要尽可能找漂亮的.
呵呵. 喜欢好琴,可买不起呀! 原帖由 哈哈 于 2006-6-5 10:37 发表
个人认为, 这个题目本身并不十分高级.
正如找老婆, 是否要尽可能找漂亮的.
呵呵.
俺认为文艺是为大众服务的, 自己也是一介布衣, 现在住在大农村, 当然提不出你那么高级的话题, 呵呵.
好琴不等于漂亮的琴吧,好琴是指综合的好, 你的逻辑... 不便评论 老弟是谁 呵呵.:D
[ 本帖最后由 哈哈 于 2006-6-5 11:46 编辑 ] 别争了,,,,
好琴固然好,但好琴不能使人延年益寿~~~
好琴可以使国家流失外汇~~~
:D 举例与原事例就又形成了辨证统一的典型。倘若存在无限恰当的例子,那就是原事例本身(同时也就失去了举例的意义),从哲学角度来讲,相对寻找更恰当的例子,才是我们务必追求的。但时常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通常的事件,总有2个或2个以上的方面;也许方面A取得了优势,方面B或者C(倘若C存在)却相形见拙了,甚至有的时候,方面A的“恰当”是以方面B的“损耗”作为代价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综观各方面,作及时且有效的权衡了。 原帖由 concerto 于 2006-6-5 19:36 发表
举例与原事例就又形成了辨证统一的典型。倘若存在无限恰当的例子,那就是原事例本身(同时也就失去了举例的意义),从哲学角度来讲,相对寻找更恰当的例子,才是我们务必追求的。但时常会有这样那 ...
象是中学哲学课上的作业, 不过, 因为你的举例的确很不恰当, 再用哲学辩解也没有用.
我中学老师就说过: 哲学不是诡辩. (后来读博居然也听到一个老师愤愤地说)
你现在有跟老师学琴吗? 什么时候到南方来坐坐. 唉,马甲十分没意思.
作人,还是要学得豁达一些吧....
[ 本帖最后由 哈哈 于 2006-6-5 23:04 编辑 ] 原帖由 哈哈 于 2006-6-5 23:02 发表
唉,马甲十分没意思.
作人,还是要学得豁达一些吧....
???
............ 原帖由 perez610 于 2006-6-5 22:43 发表
象是中学哲学课上的作业, 不过, 因为你的举例的确很不恰当, 再用哲学辩解也没有用.
我中学老师就说过: 哲学不是诡辩. (后来读博居然也听到一个老师愤愤地说)
你现在有跟老师学琴吗? 什么时候到南方来坐坐.
至于这些,于是就又牵涉到学术问题的“积极性取向”的问题,任何已经取得成就或即将取得成就的学术课题,在所遇境况中大致可分为三种:(1)正面引导 (2)反面激励 (3)引导与激励并存。其中第(2)类是它们无时不曾遭遇或者正在频繁遭遇的。
我们看这个命题:哲学不是诡辩。哲学固然非诡辩,否则不需要出现“哲学”一词,只需安然使用“诡辩”即可;“哲学”亦不是“诡辩”的举例,因为我们说“无限恰当的例,即原事物本身”,对于词汇方面的材料,我们完全不必模仿,单纯用那最恰当最贴切的词,来建立比其他方式能带来的更准确的意思。
我们再将哲学放入作为任何一门学科的角色中去,任何对于哲学含义的误解,对于哲学作用的误解,甚至对于哲学理念的误解,最终只会对这门真正的“大科学”扮演起“反面激励”的境况。哲学的发展就像哲学中本身所陈述关于社会的发展一样”短期内可能会有回溯,但总的趋势仍是进步“。随着哲学本身的越来越完善;哲学体系的越来越健壮,了解它的人会更多,了解它的人还会更进一步的去了解。我们相信,那一天不会太远的。 另外,perez610朋友,吉他我是自学的,几年了,也没甚大起色,只是自己开心罢了……
最近练琴感觉尤其差劲,唉……才有闲心来这发闲贴……
呵呵,不讨论了,说了一大坨子的胡话,哈哈这句有道理:要豁达。
[ 本帖最后由 concerto 于 2006-6-6 18:53 编辑 ]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原帖由 飞不动的蝶 于 2006-6-6 20:20 发表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agree. 欲利其器, 先攒其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