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赛夫与我所感受到的吉他音乐
在我初次接触吉他的时候,有两个人非常有名:一个是刘天礼老师,另一个就是赛夫先生。或许是我一开始就沉迷古典吉他的缘故,我选择了赛夫先生。赛先生是我心目中的第一位吉他演奏家。赛先生的作品《古典吉他名曲精选》,是我当时认定的“天籁之音”。当然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和对古典吉他了解的深入,后来我知道赛先生的作品,根本就不能让人品味古典吉他的优美音色,或者说他玩的不是正宗的古典吉他。但是,一直到现在,我仍然认定,赛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古典吉他演奏家。赛先生的作品,虽然不能让人品味古典吉他的优美音色,但却能让人品味真正的古典吉他音乐;赛先生虽然不是用古典吉他去表现古典吉他音乐,但赛先生却是用心在表现古典吉他音乐。在我听来,赛先生的《小罗曼史》比叶先生的好。前者没有优美的音色,但能让人品味孤独和忧伤;后者虽有优美的音色,但不能让人品味孤独和忧伤。赛先生的《拉利亚的祭曲》,是何等的庄严、肃穆!赛先生的《泪》,是真正欢笑的眼泪!赛先生的《传奇》、《大圣堂》在演奏速度上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但不影响它们的表现力,《传奇》的歌唱性甚至比威廉斯的还要好。我觉得,赛先生是一位真正用心去表现音乐的演奏家。——用技巧去表现音乐,只能感受技巧;而用心去表现音乐,就能品味到心灵的颤动!从这一点上说,赛先生与山下和仁都是非常难得的吉他演奏家。当然了,我也非常喜欢塞歌维亚、威廉斯和罗素。 我听的每一张吉它磁带也是这张,当天也听不懂什么,最喜欢的就的阿宫回忆。:) 能勾起我对吉他的美好回忆和最初的感动. 足亦. 《古典吉他名曲精选》,是我买的第一张吉他,,真让人怀念啊 我听的第一盒吉他磁带,就是赛夫。不过一楼说的也太夸张了,毕竟那个年代,国内的水平还很低。 全打错了~~哈哈!!
我听的第一张吉它磁带也是这张,当时也听不懂什么,最喜欢的就是阿宫回忆。:)
嘻嘻~~和HENRY一样!
以下是引用sologuy在2003-8-5 9:09:00的发言:
我听的每一张吉它磁带也是这张,当天也听不懂什么,最喜欢的就的阿宫回忆。:)
塞夫是谁??名字好熟啊? 呵呵,这也是我听的第一盘吉他磁带:) 同意5楼的说法,在那个年代,国内的水平还很低。但我同时觉得,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演奏技巧上,对音乐的感知并不低。
真没想到,这么多朋友听的第一盒吉他磁带和我听的一样。看了朋友们的回贴,倍感亲切!借用“哈哈”话,能勾起大家对吉他的美好回忆和最初的感动, 足已...... henry兄,我刚看完“广州聚会”录象,原来你老兄是广州的高手呀!只可惜,我是广东的老菜鸟,与你相距400里。 就是塞的磁带让我对吉他产生兴趣的,我那时侯比较喜欢雨滴还有阿里牙的祭奠! 赛夫的演奏没有听过,看来喜欢吉他比你们晚一个时代了:( 是啊,昨天还找出来听...... (当年背井离乡时,没忘记把它带上:)
http://bbs.guitarschina.com/UploadFile/2003874512592461.jpg
对了,小兵兄,为什么回帖时不可以上传图片? 我只好想了个馊主意,请别价意!
http://bbs.guitarschina.com/UploadFile/200387534927848.jpg
塞夫的演奏从CD上听过,感觉非常一般。一些小曲目还凑合,大一点的就不行啦。 赛夫的那张磁带我在大学时听过,那时我刚学吉他,楼上说得没错,小曲目还可以,大的就不太行了。最有印象的就是他弹“阿尔汗布拉宫的回忆”,听起来感觉很不好,马蹄声很明显,我弹得最勤的时候,应该都比他强. 我记得磁带封面上介绍说,有个日本的演奏家听过塞弗先生的演奏後惊叹到:你比我演奏得好 在赛夫先生的这盒磁带中,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爱的罗曼史》和《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他弹得实在是太糟糕了。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他弹的其他曲子。他的《中板》、《泪》、《小罗曼史》、《拉利亚的祭曲》、〈传奇〉和〈大圣堂〉还是值得一听的。
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赛夫先生的技巧还不行,甚至在当时也不是最好的,但赛夫先生的音乐素养弥补了他演奏技巧的不足。对于赛夫先生的演奏技巧能够胜任的曲子,他弹得还是很有感染力的。
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力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但也不能倒过来说,有了演奏技巧就有音乐表现力。有的人能够用有限的技巧表现完美的音乐,有的人却只能用高超的技巧去表现“高超的技巧”。就拿〈爱的罗曼史〉来说吧,在这世界上能够弹它的人何止千万,但真正能够表现它的魅力的人又有多少呢?即使你具备弹〈随想曲24号〉的演奏技巧,但没有深厚的音乐素养,你也不可能弹好它;而另一个人,他只具备弹〈爱的罗曼史〉的技巧,但他具有深厚的音乐素养,能够表达这支曲子的情感,那就足够了。
音乐是听觉艺术,我们要超越技巧去从中品味感情。
如果唯技巧论,那音乐就会成为表演艺术,只能让人们去品味技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音乐就不是音乐了:欣赏音乐会与观看气功表演、杂技表演没有什么两样。 我听的第一盘吉它是十几年前的刘天礼,我只弹曲子,不爱弹唱,当时要先听到赛夫的就好了,也不至于许多年后才发现我应该是弹古典的! 以下是引用wenwq在2003-8-8 11:29:00的发言:
在赛夫先生的这盒磁带中,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爱的罗曼史》和《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他弹得实在是太糟糕了。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他弹的其他曲子。他的《中板》、《泪》、《小罗曼史》、《拉利亚的祭曲》、〈传奇〉和〈大圣堂〉还是值得一听的。
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赛夫先生的技巧还不行,甚至在当时也不是最好的,但赛夫先生的音乐素养弥补了他演奏技巧的不足。对于赛夫先生的演奏技巧能够胜任的曲子,他弹得还是很有感染力的。
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力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但也不能倒过来说,有了演奏技巧就有音乐表现力。有的人能够用有限的技巧表现完美的音乐,有的人却只能用高超的技巧去表现“高超的技巧”。就拿〈爱的罗曼史〉来说吧,在这世界上能够弹它的人何止千万,但真正能够表现它的魅力的人又有多少呢?即使你具备弹〈随想曲24号〉的演奏技巧,但没有深厚的音乐素养,你也不可能弹好它;而另一个人,他只具备弹〈爱的罗曼史〉的技巧,但他具有深厚的音乐素养,能够表达这支曲子的情感,那就足够了。
音乐是听觉艺术,我们要超越技巧去从中品味感情。
如果唯技巧论,那音乐就会成为表演艺术,只能让人们去品味技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音乐就不是音乐了:欣赏音乐会与观看气功表演、杂技表演没有什么两样。
说得好!小弟狂顶! 真是感动的不得了能在这里看见大家对塞老师的评价 henry说的很好 那个时候国内的水平本来就低啊塞老师的专缉至少让大家认识了古典吉他 这已经很难得了 在当时塞老师确实在圈内比较出名 他的专缉能保持到今天至少也有很强的生命力,在说了就现在除了塞老师的之外也没有一张综合性的古典吉他专缉啊 塞老师为古典吉他贡献了力量!!!!!我很尊敬他!!!!! 我想问一下赛夫的专辑是不是在八十年代是后发表的啊? 我是在1988年前后听到这盒磁带的,具体的出版时间不清楚。 我有这本CD,有谁有兴趣的话,我压成MP3贴出来
感兴趣的话来信qing_quan@163.net 你就压出来贴上来吧,感兴趣的可能不止我一个。 wma格式可以吗? 当然可以。能播放就行。 去年经常看到这盘《醉爱吉它--大圣堂》的CD,今天我去音像店里又没看到了
那CD上的音质很差,不过赛夫弹的也很不清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