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下:吉他音箱后级和普通电脑音箱的频率响应范围的问题.我的一点看法
首先看看"全频"音箱的外观吧,一般的"全频",包括上万的和200,300的,录音室用的或者家里电脑旁边放的,性能抛开,暂且都称他们为"全频".看看上面有什么?如果你没放倒的话,一般是一个大圆喇叭(跟吉他喇叭比往往要小很多),拆开看的话它是一大陀磁铁加一个碗
状的东西.中低音就全靠它了(排除2.1和5.1的那个.1,也就是"低音炮"). 然后在大圆喇叭上有个小小的东西,它也是个喇叭,不过不会
是象大的那样是用纸盆或者尼龙塑料什么做的,它是被称为高音单元的东西,可以让你在听弦乐,钢琴,铜管,人声之类高频十足的音响
时细节更加突出.它是没有低音频段的,如果论到构造它倒是和手机上的喇叭很接近.
所以一般说"全频"的音箱,都是至少两个部分组成,中低音和高音单元.至于中低音单元是哪些频段,高音头又是哪些频段,可以去参考
更专业的书籍,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这俩单元的频率分配是一门很精细的科学,同样是一堆木头塑料磁铁加陶瓷,为什么有的音箱
就卖100元,有些要卖好几万?排除材料,做工和品牌的效应,分频精确与否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国外大厂牌的音响,设计喇叭分频的专
家工资和地位都很高.这种"全频"的音箱一直以来在设计使用上就有一种悖论,基本上是:好听的就不太精确,精确的就不太好
听.DYNAAUDIO(牌子也许打错了)的一款BM5?(也许又打错了),在听觉上就比真力的1031A要好听很多也舒服很多,价钱却低了一两倍.这
也许是人耳朵在实际听觉和理论上有些出入吧!因此很多人会选择"好听"的音箱用来做编曲或者欣赏音乐,而选择"精确"的,用来做混
音合成.如果阁下有兴趣或者有闲钱,买上一对儿在各种录音棚常见的监听音箱回家放着欣赏音乐,那么也许会很失望,原因很多,首
先家里多数时候没有工作室的听音环境,其次混音用监听音箱不会为了好听而象"家庭影院""多媒体中心"那样突出或者减弱某些频段
以讨好人耳,等等,这两者都没有谁对谁错,就我看来,如果你要打游戏,看大片,听CD,那么最好买低音十足动感澎湃的"发烧音响",而如
果是要制作一些要传播出去的成品,最好选那些口碑不错,以精准著称的音箱,当然,银子足够,俩一块买,听音乐或者做音乐都多一选择
那是更好.
再看看吉他音箱,包括15W的练习用COMBO到撑大场面的4X12,低音吉他音箱有的会多一个低音单元,吉他用的也就是一个喇叭了(CAB有
可能是2个4个,但还是由多个"1"组成).这个喇叭当然不能绝对的说:它跟你家里电脑旁多媒体音箱上那个大盆子是一回事,但是反过
来说,至少它比起"全频音箱"来,缺了一个高音单元.
为什么会缺这么一个高音单元?首先有一点,就是人耳朵听到的,并不象一般想象中的那么宽广,能把20HZ---2KHZ都听全了的耳朵是
个别现象,那么高音单元主要是表现一些具备高频特色的音色的,比如弦乐群,几十把提琴一起共振都会产生丰富14KHZ频响,单独用软
件生成一个14KHZ的声音来播放,会让多数人听了觉得不舒服,巨尖锐,属于能听得让人发晕的玩意,当然很多耳朵不好或者受过创伤的
可能根本就听不见.然而这个频段的声音若是在弦乐群里出现,或者用EQ提升一点点,都会使音色明亮和层次分明.
吉他的音色,频率范围到底是多少,见仁见智,跟你用的琴也有很大关系,但是有一点基本可以确认,就是吉他音色并不包含"高音头"的
频段,否则为什么吉他音箱上会没有或者少有这么一个高音单元呢?如果你有一个类似BOSS GEQ-7那样的吉他用EQ,你可以看看它能调
节的最高范围是多少?那么你用没有那个频段的声源,拿到有那个频段的音响设备上去回放,它能给这个声源带来多大的改善呢?
还是拿POD 2.0这样的设备来说,你把它接到吉他喇叭的后级,使用吉他的喇叭,和你把它接到各种有分频的多媒体或者监听音箱上,它
出来的都只是吉他这件乐器的频段,你的琴一般也就是60HZ----6.5KHZ了,高音单元那些9K----16KHZ又能吐出一点什么额外的好听的
动静呢?
一般说吉他只到6.5KHZ,不一定就是绝对值,但是吉他这件乐器在频率上相对人声钢琴弦乐等等确实是要窄小很多,"吉他声糙"这种同
样也很糙的说法也是这么来的.不过别光看数字,6.5K已经是人耳朵能听的了不得的高音了,大家有兴趣学学老鼠叫,就是次次次次的声
音,大概就是6.5那附近了......
那么是否可以证明:POD2里的模拟实际上,如果它遵照吉他喇叭的特性来制作,那么你把后级关闭了,接在吉他喇叭或者全频喇
叭上会有多大区别?POD2都不提供多少吉他外的频段,又如何指望通过将它连接到全频的喇叭上来获得那些“额外的”频段呢?
那么,总结一下:
如果吉他——POD2——全频音箱的声音要好过 吉他——POD2——吉他音箱(接后级,关闭POD2的后级模拟) 这个观点成立,那么是
不是只能证明一点:那就是POD2的吉他喇叭模拟其实并不忠于“吉他音箱”这样一个概念?
或者说,POD2接全频好,那么如果我有一个真正的音箱头,是不是把它接到全频的喇叭上去也会比接普通的没有高音单元的吉他喇叭
要好?然而全世界的吉他前级,好象多数时候都是接在了"不全频"的喇叭上................. 靠!这个内容早就想了解了!先顶后看!
多谢楼主!!!!!!!!!!!!!! 别客气,也只是我自己一点看法,不一定全面和正确的,
大家多讨论,期待高人的见解!
原帖由 cwalter 于 2007-2-11 14:13 发表
靠!这个内容早就想了解了!先顶后看!
多谢楼主!!!!!!!!!!!!!! 看完了!发现更得顶!
很多东西不懂。俺不装懂-继续看
慢慢研究下!
--------------
不过那个“好听”“精准”
深有体会
---
在香港试AKG的耳机(没有什么很顶级的,最贵的试了的3k多)
Reference级的声音很平庸。各个频段没有突出=》不能带来很有特点的听觉享受~
可是相对便宜些的听歌族耳机~多数是突出低频的~
低频十分透彻~强劲而清晰!一点不模糊——震撼得很爽!
听一些比较重得东西。地鼓和Bass得声音淋漓尽致~怎一个爽字了得!
可是。。。
其实就是X.1音箱得感觉
呵呵
爽了。可是不真实了~呵呵
要是买耳机练琴得话~就得买真实得。。“精准”
这样会培养耳朵。。不至于上了箱子整天期待着那种震撼得声音~
逆境成才~哈哈~ :Q 用推理讲明了事实,顶一个。 吉他音箱之所以会成为现在这种没有高音头的形式,一方面是吉他频段窄,一方面是早期的吉他音箱设计的时候就没有高音头,现在的音箱厂家大多又沿用以前的设计而已。 我也提一点浅薄得不得了的看法,毕竟没试过,只是猜想。
我觉得如果有人说音箱模拟接全频音箱会好过接吉他音箱的话,我想他应该不是指接全频音箱会比接吉他音箱频率范围更广,因为音箱模拟器应该是不会去模拟那些吉他所没有的频率段。
但是,我们知道音箱都是有音染的,而吉他音箱的音染好像还算比较大的,各个品牌的吉他音箱都有自己相当鲜明的特性,这就象欣赏音乐用的音箱一样为了讨好人的耳朵而故意提升某个频段的分贝值,造成频响曲线不平直,因为吉他音箱是为了体现吉他的特性,为了好听,
而监听音箱并不是为某一种乐器设计的,因此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尽量把音色忠实的表现出来,即使这个声音很不好听。
那么当把音箱模拟接到吉他音箱上的时候,比方你模拟一个芬达音箱,然后接到一个马邵儿音箱上,我觉得马劭儿的频响特性就会扭曲了芬达的频响特性而失去了芬达音箱所特有的感觉。这好比两个波形叠加,产生的第三个波形跟这两个波形都不一样
但是,如果接到监听音箱上,监听的频响曲线是条直线(不是绝对的平直,凡是音箱必有音染。但肯定比吉他音箱平直多了)那么当把音箱模拟的输出接到监听音箱上的时候,它应该更能如实的反应出所模拟的那款音箱的特色,更能将所模拟的音箱的频响曲线如实的反应出来,因为我们知道,一个正弦波叠加上一条直线,还是正弦波。
因此我觉得,用音箱模拟接全频音箱好过接吉他音箱应该还是有点道理的。
我自己也没试验过,呵呵。瞎掰。 首先声明我懂的不多。
前面很精彩,到接近结论部分,要多看2次才能大概明白要说什么。
我说一下看法----非专业
我看吉他声音一般看作 CLEAN/DIRT 2大种
说DIRT
GT ----前级DIRT---- 后级 DIRT---CABDIRT(或者说喇叭DIRT) DIRT 这里一般可当作=失真
对CLEAN
可以将上述DIRT这词换成音染 这词
如果是HEAD,你不接 相应的 CAB,是缺所谓的 CAB失真的。
我看你前面的部分,我从你写的得出的结论是吉他喇叭的频率响应足够听了。
由于对POD不是很了解,所以不知如何说。
只能说HEAD 接全频,不开CAB模拟时--- 理论上缺 CAB失真部分。
------------------------------------------
其实这时很难说,你说本来理论应是没有音染的 POWERAMP我硬是开到出失真又如何,特别是加入了电脑音箱这考虑。
另外就是整个大过程,单从喇叭响应频率来考虑是否不太妥。
如果只是说POD 后接,是否加上 POWERAMP +喇叭 一齐来分析
(当然你应是默认,你监听的POWERAMP + 喇叭是不失真的)
到了最后,少量的差别,又因为具体人对音色的喜好以及对前级的调整方法变得------使用者满意为上。
[ 本帖最后由 roadhouse 于 2007-2-12 13:19 编辑 ] 所以咯,大家越讨论,问题会越清晰 家用或者录音室用的中近场监听,60W左右就差不多了,
吉他箱子,尤其是排练用的,50,100W才起步
有空我到有大远场监听或者大功率PA的地拿POD这样的设备接上去和吉他音箱比较着听一下吧
这个问题已经想了很长时间了........
原帖由 roadhouse 于 2007-2-12 13:06 发表
首先声明我懂的不多。
前面很精彩,到接近结论部分,要多看2次才能大概明白要说什么。
我说一下看法----非专业
我看吉他声音一般看作 CLEAN/DIRT 2大种
说DIRT
GT ----前级DIRT---- 后级 DI ... 完全不是一样的东西
吉他箱子的前级和喇叭 都不是平直的
监听的尽量要求做到平直
人耳 可以听到10K左右的声音 甚至更高 但是随着岁数的增长而衰减,25岁左右的男性是听觉衰减节点
吉他 喇叭过5K就开始砍 而且 各个频段的响应程度也不一样 有所强调的个性 比如BASS和GUITAR单元 就很不一样
监听等就是要求 各个频段比较平均 是听觉上的平均
。。。 总之 一般喇叭和GUITAR SPEAKER 不能代换 我的看法和 Behind 比较接近,音箱模拟器 接在 监听音箱(我自己用得是两个近场监听,每个70W)更能体现 音箱模拟器 设计的初衷。
它毕竟是在模仿不同的吉他音箱特性(这些音箱的频响特性都不相同),有着平直的频响曲线监听音箱 接 音箱模拟器 后,才能比较公平的体现 音箱模拟器 的模仿能力。还有不少音箱模拟器是可以输出 平衡信号 的,也是为了接 PA系统 设计的。
楼主前面的讲解很精彩,但我有些不同的观点:音箱模拟器 接 监听音箱 声音好的原因不在于频率的大小,而在于 频响曲线是否平直。
普通吉他箱(尤其是有鲜明的特性的音箱品牌)频响曲线有自己的特色,接 音箱模拟器 出来的声音也会受到影响,模拟什么都不会很像。除非……这个吉他音箱没有太多的音染(有人说Laney的某些型号),可以接 干琴通道 或 喇叭(这个和楼主最后的反问比较接近),但音箱模拟器说明书上说,这不是最好的办法。
还有,我也不建议把 音箱模拟器 接在 普通电脑音箱 上,同样,由于音染的不同,你调出来的音色换个音箱就不一样了。除非,你不在乎音色的改变仅仅练琴用。
个人意见,欢迎讨论!:D http://www.celestion.com/
http://professional.celestion.com/guitar/products/classic/detail.asp?ID=5
POD
1)用后级模拟+开CAB模拟 接全频 POWERAMP /SPK
2)不用后级模拟+不开CAB模拟接吉他专用后级+吉他专用CAB (或者将就入LOOP----吉他专用。。。)
其实1 与 2概念上 完全可以当作同样的前级接了不同的 A/B牌子 吉他专用 后级 +吉他专用CAB
有人会喜欢 吉他专用 A方案,有人会喜欢B。。。。
都可以。
------------------------------------------------------------------------------
之所以 避开前级,应是减少了前级 [音染]的可能性。
-------------------------------------------------------
事实是很多 吉他箱 --- 不十分出色的
前级清音 也有很多音染
后级设计原理接近PA-------就是说基本只靠前级失真
SPK 有什么用什么---接近PA
对于这一类箱,如果接在LOOP,实际情况 接近于上述情况(1)
其实这一类箱整个后级起,就已经可以当作不是吉他 专用箱了
因为有各类箱的存在,所以想有一个简单的解决是不实际的,只能CASE BY CASE。
个人意见,大家继续。 ^13 ^13 ^13 哦,以前的帖子,我也觉得Roadhouse说的有道理,在我试过这两种情况以后。
我原先在家时,是 打开 Cabinet 接 调音台,进监听音箱。Behringer VAMP2 的 S1 或 L1 模式。类似A方案。
后来我在排练室时,是 关掉 Cabinet 进 吉他音箱后级(我用的两个4 x 12箱体分左右声道)。Behringer VAMP2 的 L2 模式。类似B方案。
这两个现在我都算试过,个人感觉,只是我的个人感觉,我更喜欢B方案,因为动态的问题。(现在越来越不喜欢箱体的模拟了,前级模拟还能接受)
因为B方案有真实的吉他Cabinet的动态部分,只用了模拟器的前级,相对真实些。(Behringer的前级模拟部分还算真实和自然,但箱体模拟的动态让我觉得不爽,我没用过POD的箱体模拟,就不评论了)
现在我直接用一个Zoom G9.2tt模拟前级,排练时接在吉他音箱后级上用,尽量避免使用Cabinet的模拟了。
:) 纠正一小点,人耳听音范围一般是20-20KHZ,因人而异,而且不同时期也在变,YNGWIE音色越来越亮可能就是他高频部分的听力损失。而且普通音乐中的较高的音应该是镲,人耳能听,但吉他发不了。
决定吉他音色的因素有:吉他,线,失真源,箱头,周边,箱体,迈克种类,拾音位置,到此对音色都有渲染的作用,能真实的尽量真实,不能真实了才模拟。而全频只在回放和放大中使用。如果你都模拟了,就全频,POD2显然应该是这个概念,箱头、箱体、MIC都模拟,只剩全频放大。而对于真正的音箱头,箱体和MIC对他来说是重要的音色控制部分,肯定不能少,就不能全频,MIC以后才全频放大。
POD LIVE我用过,觉得对喇叭的模拟还不错,种类很多。但对迈克拾音的模拟很一般,直接就听不出变化。:) :)
.............
一遍没完全看透彻,再看几遍...... 原帖由 花腰老怪 于 2007-9-17 18:09 发表 http://bbs.guitarschina.com/images/common/back.gif纠正一小点,人耳听音范围一般是20-20KHZ,因人而异,而且不同时期也在变,YNGWIE音色越来越亮可能就是他高频部分的听力损失。而且普通音乐中的较高的音应该是镲,人耳能听,但吉他发不了。
决定吉他音色的因素 ...
人的耳朵到20K那是理论数据了,个别人有这本事
只要你听东西多,不管什么音乐或者是别的,都会对听力造成或大或小的永久不可逆的伤害
所以正常人到16就不错了,好多音箱,尤其是英国的音箱,就到16
我这样的每天被民歌熏陶,估计过了四十就该成贝多芬了。。。。。。。 再补充一点,吉他频率的估算:
物理中有个关于弦振动的公式,大概意思就是弦长度减半,音高8度,频率翻倍。
也就是说A=440HZ,那么A的高8度就是880HZ,再高8度就是880X2HZ。以此类推,再考虑上泛音大概是最高频率X2吧,总体大概100-6KHZ左右吧。
:) 诈尸! 哼哼! 我过来偷点东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