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有阶级性的--对古典音乐的一点浅见
现代电声乐队或民族舞蹈音乐都把律动看作是音乐的灵魂.旋律和节奏构成东方古典音乐人所称的韵律.而西方古典音乐把和声看成是音乐的构架,称音乐为流动的建筑一说足见古典音乐人对和声构架的偏重.说实在的,古典音乐人[特别是宫廷音乐的代表们]虽说音乐的三要素是和声,律动,旋律.但对律动方面始终不肯放手让他胡作非为.用几个强弱次强弱或强弱弱把他规范得半死.仿佛是因为皇室贵族们害怕平民造反,以倡导规范的宫廷音乐来圈住平民造反的心.而且所用的和声的规范也很紧.就拿音乐上所用的音也有很霸道的规范.仿佛音乐表达的是一种阶级层次的建筑,稳稳的,突现了皇权不可侵犯,并美其名曰:高雅的音乐艺术.在某些地方可以映射出皇宫贵族们的虚伪的假正经式的装在套子里的文明形象.由于阶级统治的需要因而统治者们大力地推广这种良疣参半的宫廷古典音乐,以致至今英皇庇下还在的英国仍然很崇尚古典音乐[包括古典吉他音乐]....
古典时期的某些吉他音乐家为求生存发展,到了宫廷接受了贵族音乐的规范要求,尽管只是很谨慎地突出一点点属于吉他音乐特点,贵族们就为之着迷.然而,很多来自民间的有丰富表演力的原质原味的属于吉他音乐特色的东东被无奈地抛弃了.失去本性的吉他在古典时期的几番音乐变革中几起几落.最终未能以很高的地位立足宫廷音乐界.
吉他真的是小打小闹的乐器东东吗?回答是否定的~~~
索尔,泰雷加,塞戈维亚等几代古典吉他大师把吉他表现宫廷古典音乐的水平不断提高到一个个新的高度...
但还是未能做到让吉他自身摆脱束缚,张扬个性.
英国菲利埔的四个吉他青年组成的披头士乐队的出现,倡导了民主自由的艺术精神.他们以平民音乐为招牌,前期被宫廷贵族斥之为不伦不类的东东,到后来连贵族们自己也喜欢上了披头士音乐,不由惊愕----原来世上还有这么美妙的音乐!!!,紧接着,原本就有的属于吉他个性特色的东东被无数的吉他音乐人开发出来,....现代原声吉他音乐技法被不断地开发出来,使吉他在音色的表现方面够野,够原始,够贴近人类情绪的表达方式.如半音范围的无级变音,"牛音"---缓降的强音.叹息声,诙谐的提神音,无头滑音,横揉的骄奢淫逸的音.另外用指头部分的深拨仿沙克斯音.....在乐句的表达方面也突显了"现代"语言表达方式的特色....特别是在律动方面,和特色和声进行开发方面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贡献!......
于是在吉他界听到了一种很强劲的声音:吉他王子,富有活力,吉他不是"小钢琴""小脚[男]女人".....
吉他是自由民主和爱情的最佳代言人! 沙发:P :P 这好像是老于的反调,不知楼主你也喜欢.你若喜欢就送给你吧. ;) ;) hehe就这样了 楼上的,转贴请注明作者,出处!
再乱转,批量删除你 好长,没看完.(就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男的人非要弄个女的做头象?不懂):) :lol: :lol: 楼主的观点有待商榷。 :hug: :hug: ^7 ^7 我觉得正相反, 皇室贵族们从来没有向平民倡导规范的宫廷音乐.
早期音乐时代, 贵族们的宫廷音乐是平民鲜能问津的. Bach, Haydn等都是被贵族"包养"的. 到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 工业革命使得以前昂贵的乐器可以大量生产, 使平民能负担得起, 同时中产阶级的出现使得音乐从教会和宫廷里走向社会. 音乐家也从被包养的状态中走向自己去开拓市场, 象莫扎特, 贝多芬等都以演奏和教学为生. 也有在这个市场经济大潮中不适应的, 比如不得不用乐谱换一顿饭吃的舒伯特. 在浪漫主义的时代, 由于工业革命也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更小, 所以很多异国情调特别是东方的旋律(半音阶的使用), 还有各种特殊色彩的和声, 都得到发展.
[ 本帖最后由 cyberninja 于 2007-9-25 01:24 编辑 ] 感谢楼主. ^7 ^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