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尼古拉.安捷罗斯弹的阿宫回忆的看法
把我带上古典吉他之路的,就是尼古拉弹的拉宫回忆了。今天无意中翻到了这磁带,细细地再听一次,感觉真是很好。我到现在还是认为,这个版本是我听过之中弹得最好的,去掉那些当中的管弦乐不说,细听中可以感受到P、A、M、I四指中发出的音是那么的一致、浑厚,如流水般绵绵不断。回想起来,如果当初我第一次听到的吉他曲是《大霍塔》、《大序曲》这类炫技的、但旋律不是非常优美的大曲(只是个人看法,不同意者不要用砖飞我),我可能就不会迷上古典吉他了。 我感觉他用的不是伦指, 而是拨片弹的... 天哪,不会吧!?如果是样,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可就没了。 我的确是这样认为的: 他用的是PICK. 而不是抡指.
如果你有音频, 可以贴上来让大家评判评判... 有是有的,但音质不太好,而我不会上传。 的确是用pick
说实话,当初听他那盘磁带时,感觉真是好,但是现在一听,太粗糙了,技术、音色太平平了。国内许多演奏家都不比他差。 关键是安吉列斯普及了吉他!没有他,很多人可能都不会迷上吉他,包括我在内。
就象克莱德曼,虽不能称钢琴界的No1,但很多人因此迷上了钢琴! 同意楼上的! 尼古拉.安捷罗斯弹对中国吉他的普及原因在于中国的闭塞。当时大概全中国只有那么一盘国外的吉他轻音乐曲,而此前国人根本没有听过如此情调的音乐,所以就会风靡一时,出现了只有中国才有的怪现象。而实际上,国外高水平的吉他轻音乐太多了,只是没有引进罢了。
所以,说他对在中国普及吉他音乐做了贡献,我不赞同。
其实,中国的类似怪现象还有很多。比如80年代,香港的三流酒吧歌手居然能上CCTV的春节联欢晚会,他们的歌居然能够唱遍大江南北。
如此的“贡献”还是越少越好吧。。。。 用拨片弹回忆??很难想象 见多了就不怪了。赵常规的教学VCD里最后就有 的确是用拨片弹的,我刚听过的,仔细听听,太明显了。 现在还好,以前在中国,有几个人从小就可以去世界到处旅游?
事实说明一切,饮水思源,我到今天仍然很崇敬安吉列斯。 来来~大家听听吧~安结螺丝pick版本~~128k
http://www.ziyiyu.com/xwzx/nicola.mp3
好久没来贡献了`呵呵 http://www.ziyiyu.com/xwzx/menu.jpg
双碟...跟磁带不一样....很多人没见过... 这个就是安接螺丝吗?没植哥帅! 你的马屁拍的很到位........~~~舒服ing.......
其实安结螺丝走个偶像路线~包装一下~说不定也能多火一会儿 明显是拨片! 阿侄, 你就不会弄个链接5的?
真懒啊你~ 用拨片做的颤音,这个技法在重奏中经常用。
安截螺丝其实很厉害的,他成名是巴黎国际大赛第一!水平应该了得。之后做轻音乐我想就是现在吉他界大碗太多,虽然他水平不低,但是以他的能力只能被他们淹没。
我觉得他其他曲子好象插电了,是不是试因器呀! 应该是没有~~~`还是比较原声..听低音就能听出来..就是pick把音色彻底改变了~~太脆太干了..~~说实话他用的琴我觉得不行...比较差...听听他弹的阿拉伯风格倚想曲就越发觉得琴差..弹的还是比较中肯... 真是挺沮丧的,在大学时刚学会轮指的时候就和一个琴友讨论过要如何才可以弹到如此平均、一致,曾想过会不会是把小指也用上了(即小指和姆指一起弹),试过以后觉得不太可行,因为音色不统一,心想可能是自己还没有达到这一步吧,千想万想就是没有想过他会用pick.看来自身水平还有不行啊。 一切都是为艺术服务的!...包括技巧也是为音乐服务的
一般情况下, 伦指只有在独奏时才有意义. 自己旋律加伴奏.
重奏或乐队伴奏, 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各个乐器的优势, 如果乐队提供了丰富的织体和色彩. 那么主奏吉他一般就可以摆脱一些不必要的技巧束缚,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用轮指, 就是画蛇添足, 或者是弄巧成拙!
当然, 一些重奏有时也有轮指的段落, 但和这种情况不同.
如果为了炫技或者特意保留原曲的意味, 就另当别论了... 用pick弹有何不妥? 好象少了一种什么味道...啊就是那种布达拉宫的味道吧..........@@@ 完美得像下载的和弦铃声。呵呵 可能听不惯吧 感觉没有生气
没有“肉”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