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古典吉他曲目是否一定要做到每二个小节线之间的时值保持一致?
不灌水。真心求教,愿闻高见! 我知道有些浪漫曲自由节拍和时值的处理每二个小节线间的时值可以不同很多人都会认同。除此之外对其他一般曲目的处理是否可以时值不同[跟rebetal-英文是吗?的方式大多确保二小节线之内时值一致的另外不同的情况] 比较模糊地所指:打破小节线的限制使音乐回归自然,律动感依然存在而变化,并且每二小节线间时值有所变化的情形。。。比如像表达从火车站驶出的火车,进站的火车,一种自然心态表情产生变化的实际过程,。。。。:D[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16 22:44 编辑 ] 原帖由 12356 于 2007-4-16 22:35 发表
比较模糊地所指:打破小节线的限制使音乐回归自然,律动感依然存在而变化,并且每二小节线间时值有所变化的情形。。。比如像表达从火车站驶出的火车,进站的火车,一种自然心态表情产生变化的实际过程,。。。。:D
如果以上的处理是合理的。开个玩笑:早期古典音乐的小节线是专为宫廷贵族们跳舞而准备的。免得乱了脚踩着脚。
然而音乐比舞蹈[音乐]广泛地多。[小节线]或者是为乐手合奏而准备的。然而独奏呢?该如何显现音乐表现的自由?
当然,人家都在若有所指地说某些弹古典吉他的节奏感不强,速度不统一。然而,在达到能和其他乐手做到密切配合的能力水平的基础上。---独奏古典吉他, 弹古典吉他曲目是否一定要做到每二个小节线之间的时值保持一致? »:time: 看了那个外国人弹野蜂飞舞,形象的得很,有时候像振翅,有时候“兀~~~”地从花丛中飞进飞出,有时候“吸花蜜”慢腾腾的样子,。。。。。活生生的一幅音画。当然他打了节拍器。
然而若是表现其他的如“痛苦”----蝉脱茧的奋斗历程。
又如战斗的一幕,开始尚有气力,后来吃力,挣扎,摆脱。。。。再又“抖擞精神”的复杂变化。一味的统一二小节线的时值会有激情吗?有恐惧吗?有愤怒吗?。。
难道音乐只为表现“欢乐和悲伤”吗?就当是,笑也有笑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 是否要放慢速度。还是要虚伪地[像60--80代中国影片演员们程式化的表演]装作高雅地违背自然地匀速地“笑”。-------难道这就是“高雅”音乐的“高雅”之处?
--------------------------------------------------------------------------------------------
《反调论》-----12356 It is not necessary when Rubato is practised.Usually, if Rubato (making the time of the measure longer) is used in a measure, the next measure should be played a little faster (making the time of the next measure shorter).So that the overall time and rhythm remain the same as the rest of the measures. 我看到高明的乐队指挥有时候对每二小节线的时值给与的变化也很自由,让音乐自然地流进听众们的心窝。
独奏的指挥是自己,我认为独奏吉他可以作 弹古典吉他曲目不一定要做到每二个小节线之间的时值保持一致的处理,包括段落,包括相邻的小节。。。。这取决于“你”对音乐的感受水平---演奏的一半是心理演奏。但是你得能够对你的表现“自圆其说”,而评委们不能一贯拿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标准来评价之。:D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16 23:53 编辑 ] 原帖由 qiliu 于 2007-4-16 23:41 发表
It is not necessary when Rubato is practised.Usually, if Rubato (making the time of the measure longer) is used in a measure, the next measure should be played a little faster (making the time... 请翻译一下,谢谢!一定诚心拜读!!!:P 貌似这个问题威廉斯曾经回答过了。以弹性速度作为借口,来随便处理乐曲,这是很令人发指的恶行。:o 原帖由 12356 于 2007-4-16 22:15 发表
不灌水。真心求教,愿闻高见!
两个多月前弹的一首曲的乐谱就有时值不同的情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sO_AnebEXY
http://bbs.guitarschina.com/attachment.php?aid=249411&noupdate=yes 原帖由 沃尔夫岗 于 2007-4-17 00:10 发表
貌似这个问题威廉斯曾经回答过了。以弹性速度作为借口,来随便处理乐曲,这是很令人发指的恶行。:o 他批评的是谁?谁是这方面的典型人物?
威廉斯是个理性的演奏家,他的评论也许是从一个角度来的,不全面。是不是众所矢之?:D 两个多月前弹的一首曲的乐谱就有时值不同的情况:
---------------------------------------------------------------------
乐谱标记时值不同的除外。
单指演奏处理时给予的时值变化。:D 他说的是塞戈维亚。我个人觉得他说的有根据,有道理,能服人,我同意。 原帖由 沃尔夫岗 于 2007-4-17 00:21 发表
他说的是塞戈维亚。我个人觉得他说的有根据,有道理,能服人,我同意。
也许塞戈维亚在某些地方表现得不够形象,自己“说”了算---因为他是“吉他皇帝”,而不能“自圆其弹”。是随便随意,而不是进入角色,心有灵樨的作朴素的自然化“描写”。:P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17 00:35 编辑 ] 这好像是被称作“油”。
说某人弹得太“油”了,“油里油气”的经常有所耳闻。
谁“油”得恰到好处?!:lol: 原帖由 沃尔夫岗 于 2007-4-17 00:21 发表
他说的是塞戈维亚。我个人觉得他说的有根据,有道理,能服人,我同意。
习惯于弹性速度的可能大多没用节拍器,而且尊重原谱地弹也弹不好,对吗?
威廉斯建议使用节拍器,得规距点来。对吗?
能够做得很规距的演奏员不喜欢“油”。是吗?不过他们能“油”的话不是能”油“得更好吗?
民乐的“天籁之音”好像没小节线。。。
哎都是问题。各位老师,请别怕麻烦。:D 两个多月前弹的一首曲的乐谱就有时值不同的情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sO_AnebEXY
欣赏中,感动中。平淡中见真情。------也许这也是你的特质。
感觉你好像已具备演奏家的一般素质了。
:D 心律不齐不算病,房颤和杂音才算病。 女吉他手房颤的毛病尤其应该注意。呵呵。 音乐本来就是让人想象的.不是技巧而是人情的往来.
何必非得套在作曲人的框框里呢.自己弹,觉得享受就够了.演奏给别人听,能让大家产生共鸣不也是很好么!
如果非一成不变演奏的话!那就得看你是玩音的还是玩乐的了:)
我说的不一定对,自己的看法 原帖由 ye伴琴声 于 2007-4-17 10:19 发表
音乐本来就是让人想象的.不是技巧而是人情的往来.
何必非得套在作曲人的框框里呢.自己弹,觉得享受就够了.演奏给别人听,能让大家产生共鸣不也是很好么!
如果非一成不变演奏的话!那就得看你是玩音的还是玩乐的了 ...
确实啊,说得很有道理。本来目的就不同,对不同人的要求肯定是不一样的呀。 原帖由 哈哈 于 2007-4-17 09:51 发表
女吉他手房颤的毛病尤其应该注意。呵呵。
请问哈哈老师和各位网友:“房颤”是什么病啊?:time: 音乐也可以表现疾病的样子,有病和音乐表现力应该还有些区别,比如表现林黛玉的病态美也是一种艺术. 音乐的表现力和听者也是有关系的 节奏的目的就是要配合,合奏,跳舞等都需要,可是对独奏来说,初学时起到稳定的作用,若能正确稳定的把握旋律,节拍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西北的一些高亢嘹亮的民歌唱起来要是打拍子,应该是很不相配的,比如西北"花儿",可是有些歌曲很有节奏感比如<南泥湾>. 所以不能把节拍用在所有的音乐中. 房颤是心脏病的症状之一。 就是心房颤抖吧。:hug: 。。呵。还是乳房颤抖? 原帖由 哈哈 于 2007-4-18 12:59 发表
房颤是心脏病的症状之一。 就是心房颤抖吧。:hug: 。。呵。还是乳房颤抖?
您是不是说演奏的时候动作幅度不要太大,太夸张.人家听你的是音乐,不是丑态,对吗?:D 呵。呵。
回复 #22 12356 的帖子
房颤是心脏病:( 原帖由 ye伴琴声 于 2007-4-18 14:32 发表房颤是心脏病:(
症状如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