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一下大家是怎样练习靠弦的
谁都知道, 靠弦是不靠弦的基础, 大家都是如何训练靠弦的? 谈谈体会如何? 我在训练靠弦的时候主要是按照如下步骤来的。一,手型与P指的靠弦练习
在保持放松和手型的条件下,把I。M。A三指分别轻放在3,2,1弦上进行P指的靠弦练习。
二,手型与I,M指头的靠弦练习
在保持放松和手型的条件下,把P指放在6,5,4,3,2弦上进行I,M指的靠弦的练习。
个人认为,P指放在3,4弦或2弦上做I,M指的1,2弦或1弦的靠弦练习对靠弦练习帮助很大。这个时候会使手指必然用指跟关节发力对动作的要求会做的更省力。这样的练习的目的就是掌握发力动作,从而自然的过度到不靠弦。而且就吉他的演奏来说,这样的手指运动会使P指和其他三指能够更好更自然的配合。
在训练靠弦阶段,在做好要求的基础上,一定要努力的弹奏出优美厚实的音色。
首先是要把吉他的声音弹出来,换句话说就是让吉他的弦充分的震动起来。
注意触弦的角度和精确触弦点,这样对音色的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在开始的训练阶段,左右手最好是分开练习,也就是说在一开始训练靠弦的时候最好利用空弦来做,目的是充分的弹出空弦的音色和交好的体会右手的放松。
如果是在学习陈志的古典吉他基础教程,那么我想在没有进入学习之前,最好把右手的空弦靠弦练习扎实的练一下,在进入以后,C大调以前的部分一定要扎实的练好。
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大家来指正和补充吧~
蚂蚁兄的看法我比较同意, 能看出蚂蚁是肯钻研的人. 我再补充一下我练习的一些体会:
手指伸得比较直, 大关节发力(第二关节不发力)是弹靠弦的最初阶段, 但要想步入高级阶段, 为不靠弦做准备, 练习第二关节单独发力靠弦也是有必要的. 靠弦需要二三关节的协同动作, 我觉得也有必要把2关节单独拿出来练习(卡雷爸罗的固定法), 最后形成一个合理的动力系统. 而不至于使这个动力系统中出现薄弱环节.
第二关节发力靠弦是最不容易做到的. 要想最终做到靠与不靠的自由转化, 右手手型和动作不会因靠与不靠而有所改变, 有必要单独练习第二关节靠弦, 如果练习了, 就会发现, 第二关节是软弱无力的.
谢谢,各位老师的分享,当我看了李洁的示范演奏时,我一直在想怎么才能有她的手形,能弹出优美的声音来。对着镜子才发现自已都跑很远了,想一想,应该跟靠弦有关,就练了起来(昨天),没想到今天就看到这么好的分享,让我们这些没事瞎琢磨的人少走弯路,真是非常感谢哈哈和愤怒蚂蚁的经验之谈啊! 我不是老师, 只是爱好者而已. 实不敢当, 如果点滴的体会能与大家分享也是我的快乐, 同时也特别想了解大家学习靠弦的一些经验. 相互借鉴一下.
顺便针对楼上的问题谈一下体会, 手型的训练是逐步的, 比较科学的手型并不能一步到位. 比如李洁, 她的靠弦和不靠弦转化相当自如, 切看不出手型大幅度的变化. 我想主要原因是她的各个关节都训练有素, 而初学者在学习靠弦的最初阶段就不必(也不可能)追求这种一致性, 而是分阶段练习, 初学靠弦是应该把手指伸得比较直, 主要练习大关节的发力, 等到一定程度, 再练习第二关节的力量和灵活性. 慢慢就可以自如了. 以下是引用哈哈在2003-10-29 7:45:00的发言:
蚂蚁兄的看法我比较同意, 能看出蚂蚁是肯钻研的人. 我再补充一下我练习的一些体会:
手指伸得比较直, 大关节发力(第二关节不发力)是弹靠弦的最初阶段, 但要想步入高级阶段, 为不靠弦做准备, 练习第二关节单独发力靠弦也是有必要的. 靠弦需要二三关节的协同动作, 我觉得也有必要把2关节单独拿出来练习(卡雷爸罗的固定法), 最后形成一个合理的动力系统. 而不至于使这个动力系统中出现薄弱环节.
第二关节发力靠弦是最不容易做到的. 要想最终做到靠与不靠的自由转化, 右手手型和动作不会因靠与不靠而有所改变, 有必要单独练习第二关节靠弦, 如果练习了, 就会发现, 第二关节是软弱无力的.
有些不太理解第二关节的具体练习方法,能不能请哈哈老师具体讲一下!谢谢!
我基本采用还是1,2,3空弦的IM,MA的交替练习.
但上述练习每天体会体会就可以了. 只是辅助练习. 主干还应该以教材为主. 我靠的适合手指的弯曲和不靠是一样的,区别就是靠一下,其实动作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都要压住 SAMMER你那是最高境界啊, 也是最终目的~~~
赫赫...说的容易, 要想达到这一步不容易, 对于出血者来说, 得先练大关节靠, 第二关节靠, 然后才能慢慢过度到靠与不靠自如的地步~~
啊?其实最高境界还是想怎么表达音乐就怎么表达:)
靠和不靠 我觉得动作原理一样 都是压线
所以靠只需要比不靠多一个动作,而没必要换手行
很多曲子中可能一直都不靠,到有个音要突出,如果换手行是非常麻烦的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压。左手是向下按的
只有右手的发力让弦和左手的方向一制,才能发挥到最大音量
赫赫。。。我说的是技术上的最高境界啊啊。。。当然,淫乐才是最终目的~~~
你可能办得到不需要换手型,可我不行啊,如果用正常手型弹靠线,我弹不利索。 你可能办得到不需要换手型,可我不行啊,如果用正常手型弹靠线,我弹不利索。
我想可能和指甲有关系,短一点斜一点靠会很舒服。
虽然理论上可能,但是我觉得要想靠能完全代替不靠还是不可能的。其实david russel中间也用靠来增色,但是如果我们看他手,感觉不到他在靠。 我也很不赞成废弃靠弦的观点!这是狭隘和极端的~~
SAMMER,你练双靠吗?PI,PA,PM,我感觉在3,4线上双靠是有些难度的~~~据说双靠对手的控制力很有用。(只是技术上的,大概双靠在音乐上的意义并不大) 没练过:(
因为我拇指不用靠弦,觉得比较生硬,因为现在琴的很好,我觉得拇指最重要的是轻盈、消除杂音。我不是很喜欢拇指靠的声音。 拇指不靠弦如何消下一根弦的音及刚弹完的弦的音(如果需要消的话)? 不怕各位笑话,俺最初学琴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还有什么靠弦的弹法。 拇指我也用靠弦,觉得杂较音大,不靠可能音量小一点,但相对于其它手指弹高音的音量应试也还是大,那是不是拇指不靠好点呢?靠又有什么利弊呢?
好象很少讨论有关于拇指的话题~~~ 我觉得在训练靠弦的初使阶段就要以靠弦和不靠弦的手型不能有变化为主要的训练目的之一.
因为在不管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是从手的把握,稳定性上来讲,这样的练习都是应用效果最好的.
如果在训练靠弦的时候和弹奏不靠弦的时候手型变化了(一般来讲)可能这样的靠弦训练是非常不理想的.因为它首先在应用的角度来说就是很不理想的.
蚂蚁和SAMMER可能误解了我说的手型的意思.
手型当然要正确, 但初学者是做不到靠与不靠的自由转换, 比如母指弹4弦, 食指中指轮流弹3弦, 也就是这样的动作: PI, PM,PI, PM. 如果都用靠弦, 初学者的右手肯定会上下移动. 从而影响了手型. 鉴于此, 对初学者就不必严格强求. 而是分阶段练习. SOLOGUY兄关于拇指靠弦的问题.
的确以前谈论不多, 拇指的靠弦还是很有必要的, 杂音问题和音色变化应该和靠无关. 就是,讨论讨论拇指的靠弦与不靠弦。我的拇指不靠弦时音色很单薄,请指教! 我拇指用靠弦弹低音弦时,我的I M A指很自然就放在1 2 3 弦上(当然这样会消音),同时很容易发出杂音,可能是指甲背碰弦的杂音,怎么避免呢?
另外我的拇指指甲要比其它手指长很多才好弹,不然的话全是指头肉触弦~~不知道各位是不是拇指甲比其实手指长很多呢? 应该是长很多 以下是引用sologuy在2003-10-29 13:22:00的发言:
拇指我也用靠弦,觉得杂较音大,不靠可能音量小一点,但相对于其它手指弹高音的音量应试也还是大,那是不是拇指不靠好点呢?靠又有什么利弊呢?
好象很少讨论有关于拇指的话题~~~
以前RAIMUNDO弄了个母指训练的图象, 他在中音学的琴, 应该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我不知道这个录像放在什么地方了. 这个训练动作用语言真的很难描述. 可以利用塞格维亚音阶进行靠弦练习啊。用音阶可以练习很多东西练习的时候自己可以体会一下 应该加精华!!! 我觉得靠弦要弹得很轻巧,应该"慢而不能笨(迟钝)". 以下是引用sammer在2003-10-29 9:44:00的发言:
**的适合手指的弯曲和不靠是一样的,区别就是靠一下,其实动作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都要压住
sammer兄,我弹不靠弦时第2关节的动作明显地比靠弦时大得多,正常吗? 不靠弦时我觉得是力度控制问题,而不是动作问题。
还有发力的虚拟方向问题,建议多弹音阶的不靠弦练习 关键看动作大了是不是阻碍了手指的破弦速度
最好动做小 这么多高论,长见识! 以下是引用sammer在2003-12-6 10:57:00的发言:
关键看动作大了是不是阻碍了手指的破弦速度
最好动做小
是否不靠弦的动作幅度应与靠弦的动作幅度一样? (我的不靠弦的动作幅度大于靠弦的动作幅度2倍以上) 那不好 动作是一样的是最好的 实际有时候靠先动作要大一些 那不好 动作是一样的是最好的 实际有时候靠先动作要大一些 原来是我压的动作不到家,我再去体会体会,谢谢各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