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的访谈录
http://www.keytar.net/guitar/dongtai/20030327.asphttp://www.keytar.net/guitar/dongtai/20030327.asp 早贴过了。。。 谢谢,我第一次看到,很受用。 "感谢叶登民、李治国的采访翻译..."楼上猪头, 是你去采访的啊?!
yage,是你去采访的呀。。。 他说的是你。不要搞错了。 以下是引用哈哈在2003-11-20 11:08:00的发言:
"感谢叶登民、李治国的采访翻译..."
楼上猪头, 是你去采访的啊?!
赫赫...YAGE对不起, 错了错了, 我是说的小麦这个猪. 你们都是谁呀。。。我不知道你们的名字,你们怎么都知道我呀。。。
对了,我就是大名顶顶的叶老师。。。。 小麦 给点面子吗
想不到小麦还做了翻译 不是我不是我。。。搞错了。 hehe, 猪头, 你就别谦虚了~~~ 过分的谦虚等于骄傲 其实采访的真不是我,我只是在后期录音上把原来某人的翻译做了大量修改,然后蒋老师就把我也加进去了。。 那也功不可没鼓掌!!! 你们在说什么??? 请教小麦,tone production是什么意思呀? 以下是引用wangjianguo在2003-11-22 8:39:00的发言:
请教小麦,tone production是什么意思呀?
应该是发音方法 看看翻译的访谈二,我感觉好象是调音产品,虽然第一段对话没有涉及太多,但下面好象继续讨论扩音器的问题了。 以下是引用wangjianguo在2003-11-22 8:39:00的发言:
请教小麦,tone production是什么意思呀?
客气了,我感觉基本意思就是“发声/音”:to produce the tone。根据上下文也似乎就是这个意思。哈哈来看看吧,他老人家这方面研究的多,英语又好,应该知道。 赫赫。。。别胯我了。。。我感觉也是音色吧,和大家一样~~~~没太仔细看原文。。。 “is that more emphasis is often put by a teacher on getting through the notes rather than playing the real substance of each note, and that's a reason why we don't concentrate continually from the beginning on tone production. ”
本意我想就是指发出这个音(动作),而汉语翻译成音色比较符合习惯。 is that more emphasis is often put by a teacher on getting through the notes rather than playing the real substance of each note, and that's a reason why we don't concentrate continually from the beginning on tone production.
我的翻译,供大家批评:
”老师们通常强调的是演奏的连贯性,而非每个音的发音质量,这就是我们从最开始就不能一直注意发音问题的原因所在。“
PS,通过看全文,我觉得TONE PRODUCTIONG翻译为”发音“似乎比较合适。
发音有两个含义:1,音色,2,音量。
单翻译为音色似乎不妥。
大家批评。
赫赫。。。原来和小麦和建国理解得一样~~~ 恩,有道理。就这样翻了。
扩音器还是下一个对话才提的。 哈哈兄,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This is because it's a partly percussive instrument, and the percussive aspects carry more than its other dynamic and tonal qualities, so what we're hearing is not really a true guitar sound.
这里面dynamic and tonal qualities如何翻合适呢?我理解为动力及发音的特点,好象有点不顺。 dynamic是强弱对比的意思。也就是”动态“。
tonal qualities, 音质。 那是说“打击成分比其强弱对比和音质成分要多些?” This is because it's a partly percussive instrument, and the percussive aspects carry more than its other dynamic and tonal qualities, so what we're hearing is not really a true guitar sound.
由于吉它具备打击乐器的特点,而吉他的打击乐特点比其他的动态和音质等特点更显著。因而,我们听到的声音并不是吉他的真实声音。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3 22:40:57编辑过]
看来翻译真是需要真工夫呀,得多修炼,音乐知识、上下文、遣辞造句、文化及思维背景。 以下是引用wangjianguo在2003-11-23 22:03:00的发言:
那是说“打击成分比其强弱对比和音质成分要多些?”
对。应该是这个意思。
他指的是,如果演奏者用大力弹,吉他的打击乐性质就会凸现出来,乐音没有增加,增加的只是皮皮啪啪的声音。 他大概是想说用扩音器的必要性。赫赫。
PS,我把我原来的那句又改了改,你看看:
由于吉它具备打击乐器的特点,而吉他的打击乐特点比其他的动态和音质等特点更明显。因而,我们听到的声音并不是吉他的真实声音。 我看了你翻的这句,比我的好。 以上都在说什么呢,一头污水的。。。 赫赫,小麦...你弄几篇优秀的原文吉他文章, 大家认真讨论一下如何翻译它们, 对学习音乐和英语都会有很大帮助, 如何啊? 哈哈提议的好,不如我们就把威廉死那篇专访来过来看一看吧,其他也没有别的文章,或者找一篇吉他制作方面的文章,加强大家对吉他制作过程的了解。
建国兄翻译的的确很好,紫檀不如,他说还有拿不准的地方,大家可以一起来看看。。。
不过感觉翻译的确是一门不可小觑的学问,除了最基本的需要你精通这两门语言本身外,还需要对所翻译的内容有所接触和了解,难难难呀。。。
建国翻译得已经很好了~我觉得可以拿来当范文了~~~ 那您老就再找篇其他的吧。。。。 好。马上就有了。HANDMADE VS FACTORY MAD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