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让我深深的爱上了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如果泰勒加他老人家能够奇迹般的复活,他听到这个声音也会掉眼泪..如此不朽的吉他曲都是用心弹奏出来的,用吉他歌唱出来的,而不是用速度和技巧弹出来的,我们谁也没听过泰勒加弹奏过的阿尔罕
布拉宫的回忆,但我能想像到,齐豫所歌唱的可能就是他想要的东西...........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0DOfIJR6Xg/
^19 ^19 ^19 喜欢这首曲,但感觉和楼主的感觉不同.这是一首好听的很通俗的乐曲,乐曲是平静悠长的,没有会让人激动的掉泪的感觉.乐曲的演奏不只是用心就可以,没有技巧,没有硬的功底,再用心也白搭.技术是硬件,必须的,心是每个人不同的,是每个人各自的个性特色,是软件,二者都不可缺. 我有次在个人音乐会上慢弹过, 音乐会结束后一位老太太说她年轻时听的都是Segovia的演奏, 第一次听慢弹, 但是慢弹差点让她当场流下眼泪......
也许西人比较容易表露感情吧. 俺也听了一些老塞时期的录音 不知道为什么弹得那么快 好像那时写的是TREMOLO STUDY 所以弹得快? 另外YEPES大神好像也弹得好快…… Tarrega的原曲是要求120的速度, 是比较快的, 第一代, 第二代的演奏家都傻乎乎地继承Tarrega的演奏, 使用惯性来练轮指, 产生和尖锐单薄的声音和比较大的甲噪, 然后利用快速来破坏意境.....
现代强调音符颗粒性和清晰度的轮指, 是对Tarrega时代的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现代该乐曲的慢速处理, 产生更深远的意境, 是对该乐音乐表现的发展.
不过就分句, 动态等来说, 这首乐曲现代和传统的演奏没有本质的区别, 你听一下杨雪霏的分句和动态, 是基于Andres Segovia的. 人门对音乐的感触,不是简单的音乐本身,是和文化社会背景有关.若是西方的老太太听了<走西口>,会流眼泪,我就承认西方人更容易表露感情,可是生活在黄土地上的老太太听了那<走西口>,就会掉下眼泪.在70十年代我们小的时候,女人们唱"花儿"(西北民歌)经常是流着泪唱的,若是没有文化和生活的背景,单纯的音乐,很难让人流泪. 这是齐豫唱的?
目前好象还没听过哪个版本的《回忆》能到这个境界。。。。
人声果然是最美的乐器 欣赏了:) 这才叫歌唱性.但就吉他的轮指而言不能弹成这个速度.太慢了力度的起伏和连贯不可能做到.不信你试试^5 原帖由 flli883 于 2008-3-13 01:52 发表 http://bbs.guitarschina.com/images/common/back.gif
人门对音乐的感触,不是简单的音乐本身,是和文化社会背景有关.若是西方的老太太听了,会流眼泪,我就承认西方人更容易表露感情,可是生活在黄土地上的老太太听了那,就会掉下眼泪.在70十年代我们小的时候,女人们唱"花 ...
朋友说的很好,我的认为是,音乐流过只是一种感觉,音乐其实是无标题的,走西口是个内心情感的一个寄托口,是回忆或哭诉的一个载体,但是单单以音乐的感觉,给人的感受是原生态的,如果没有了承载的痛苦的背景,单单在音乐上听,那么很难让人落泪。 太好了,谢谢楼主!
听了加了人声受不了!
我还是喜欢自然的木吉他声音。对不起!听了加了人声真的难听 如果在听下去会^8 昨天听过了,.真是非常之美 夜里躺在床上听这个我会掉泪,而且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凄凉感.也许是人生经历的痛苦太多吧.唯有这一首吉他曲能使我掉眼泪... 三个字:太美了! 夜深人静时倾心聆听,会感慨而泣下.谢谢楼主.
[ 本帖最后由 LVHY08 于 2008-3-17 09:51 编辑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