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效果器高工作电压的好处```
效果器高工作电压的好处--(转贴)这里简单说一下为什么提高固体电路失真单块的工作电压会有好处。现在常用的前级放大电路(无论是纯管音箱的前级还是固体电路失真单块)一般都是纯A类(即纯甲类)的,即在没有输入信号时,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电压值等于电路工作电压(可以叫做工作点),即近似为整个电路总电压(对一般单块来说就是所用电池的电压,即9伏。对于纯管箱则由于里面有变压器,通常比输入电压高,在450V左右)的一半的直流信号,见图1(由于声音是振动,即幅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量,因此不随时间变化的直流信号不会形成我们能够听见的声音信号)。 http://blufiles.storage.msn.com/y1pm2vP4huPcuklRhBEVIR2_DeYp1LN_xhHHFp1vjaAXOwgKutZVIu2i3xpdDaR1QXXq3hNOaiOiz4?PARTNER=WRITER
当有输入信号时,输出信号将围绕工作点形成与输入信号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相同、但幅度被放大了的周期信号。见图2。这一幅度的大小取决于输入信号的幅度,以及电路的放大倍数。只要对比一下单块在BYPASS前后的音量,就不难听出放大倍数随着单块的音量调节,可以从零到几十倍不等。 电吉他拾音器的平均输出电压(即单块的输入信号)一般在零点几伏的数量级。例如X2N的平均电压是0.51伏,因此按照它输出的是正弦波来考虑的话,瞬时最大值是平均值的根号2(即约1.414)倍。所以不难理解当使用大功率的拾音器时,单块的输出信号瞬时值完全有可能超过4.5伏。这时就会出现图3的情况,有一部分信号(图中红色虚线)由于超出了电路的工作范围,不能被按原样输出,而是被截去了,这就是失真。对于电子管放大电路来说这是好事,它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电子管失真”。但单块正常的失真效果不是这么来的, 而是本应在放大电路部分(通常是集成电路(IC)放大芯片)还是尽可能保持信号原样,之后再用二极管作一个截断来产生失真。这是因为真实的固体电路并不象图3所画的那样理想地工作。而是完全可能会由于电路突然出现在器件设计制造时没有考虑到的电压范围,以至器件的电阻值等参数在这一瞬间的值都不再是上面标明的理想值了,因而使电路不正常工作甚至不工作,导致输出信号有可能出现类似图4的情形。反映在耳朵里就是噼里啪啦的“clipping”声。 http://blufiles.storage.msn.com/y1pm2vP4huPcunq29p1E4nOFvfnibw-KnUJqlerdQFVkxkQFRCtw1O--0uhqD9Ht30aikrznO526_M?PARTNER=WRITER
其实正是由于不同器件(比如电子管、固体二极管、IC)在极端电压下的其真实参数偏离设计参数的反应情况不同,造成了截波形状不同,才会有了电子管失真、固体二极管失真、和IC非正常clipping的音色区别。单块在设计音色时通常都未考虑IC失真,而是期望它不失真,以便最终出来的失真效果完全可以通过对二极管的选用来控制和把握。所以当单块工作电压只限制在9V时,它所能接受的拾音器种类就有限。Digitech最新的HardWire系列显然就是想通过在单块内部提高这一电压,使得在输出信号瞬时值超出4.5伏时仍然不会发生clipping,从而使我们在使用大功率拾音器时,仍然能得到单块预期的正常效果。MXR的一些效果器以及Duncan的Livewire主动式拾音器的内置前级放大电路采用18V电源,也是出于这一考虑。
PS:两者的电压值必须匹配,而电源的电流值则必须大于效果器所需要的电流值,如果是国产电源,建议电流值在效果器电流值的2倍以上,只要不超过2安。 所以不难理解当使用大功率的拾音器时,单块的输出信号瞬时值完全有可能超过4.5伏。这时就会出现图3的情况,有一部分信号(图中红色虚线)由于超出了电路的工作范围,不能被按原样输出,而是被截去了,这就是失真。对于电子管放大电路来说这是好事,它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电子管失真”。但单块正常的失真效果不是这么来的, 而是本应在放大电路部分(通常是集成电路(IC)放大芯片)还是尽可能保持信号原样,之后再用二极管作一个截断来产生失真。
实际上现在的失真效果器并不只是在二极管上产生失真了,效果器在设计的时候基本都会考虑在运放上的失真,像DOD deathmetal在运放上的放大倍数高达数百倍,这种时候10mV的信号都足以引起运放上失真,在设计过程中这些都是考虑在音色范围内了。
所以高压供电的话所有的参数都要重新设计,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会有所转变
................... 支持技术贴!! 不过在数字效果器里面都是有DC to DC的整流芯片的,不管你电压输入的是5v还是20v,都会变成IC规定的3.3,或5V的电压输出的,对整体没什么影响。如果是给Opamp或Transistor供电的话确实可以减少clipping,但是我觉得上下4.5V这样的范围一般没有过大的放大都不会出现Clipping的,我试验过,在示波器上,吉他出来的信号,我用了一个Booster,放大倍数到30倍,用力弹才会出现Clipping,也就是破音,overdrive那种感觉。当时输出音量已经十分的惊人了。。。
如果一直使用过高的电压,也会史周边的分流分压电阻承受更大的负荷,如果电路里面的电容的耐压不过,或者电阻功率不够,都可能会损坏效果器的。。 再说,大部分失真还都是在3极管上的,而且Base的Bias电压不是直接就按你想这线性增长的,他是取决于设计(比如从Collector分压还是直接从Power Supply Rail上分压的),不同的电压对BJT影响还是很大的。。 LS很专业啊.呵呵 当然了,这里讲的高电压工作主要是针对失真类的效果器(同时效果器本身在设计上是要支持一定范围内的电压,例如:9~~12V~~18V),我们常见的效果器里OCD就是支持高电压的工作,还有Barber 出的一些失真类效果器等.高电压工作下的(相对比在9V电压下)音色更加饱满透亮!
注意: 使用高电压给效果器供电的时候,前提条件是它要支持一定范围内的高电压工作.不能逮着什么失真效果,都给高电压.那只有等着烧元件了.
[ 本帖最后由 伤感吉普车 于 2009-2-10 14:37 编辑 ] barber direct drive 18V下工作 音色的确比9V的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