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却开着白色的皇冠四处兜风
是台湾亲戚送的!嫉妒吧!
理想中的艺术家
我想如果是在艺术浪尖上的人肯放弃对金钱的追逐,对艺术发展的贡献将是巨大的!可惜大多数人都无法作到这点,所以也没必要过多指责他人了。 我亲眼看到陈志开着皇冠从中音出来,车是谁送的或他自己买的搞不清楚,只是说点事实。我没有指责谁的意思,为中国的吉他音乐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开辆车也不算过分。我还是有点佩服他超前的市场营销意识,这一点和他对吉他教学和演奏的探索一样突出。您多虑了
我谈的只是一种希望,本身追名逐利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包括我自己,又何必牵强地要求这些艺术家呢?只是希望放弃了名利会更有利于吉他事业的发展,仅仅希望而已。 完全同意,你我皆凡人,同在人世间,谁也别把某人当圣人。哪位高手作一个左右手技术的慢速录像,也是造福人间的一大好事,不知这是不是一种奢望? 《Pumping Nylon》这本书在哪能买到? 吉它的个人因素影响比钢琴小提琴大,我想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每个人的手指形状,手指长短,指甲的厚度弹性各有不同,同样的方法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太死板于一种标准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另外,对中国的演奏者来说,演奏技巧不是问题,主要是对音乐的表现上,也就是缺少对其音乐的理解包括背后的文化.就象外国人学琵琶,不容易.个人观点. 楼上的有道理! 但是,录像也很重要。我们可以看录像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不一定做到100%,学到多少是多少,这样整体水平就高。 是有点偏激。但我也觉得很多可以在教材上说的,但没说;有很可以在教材上说清楚的,但没说清楚; 呵呵,当时是一时之气,是有点偏激了。其实还是有很多好老师的....不过,现在心平气和了,而且很舒畅了,而且充满了希望了,呵呵,小古典想必也如此......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