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顺序问题————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把自己的感情(对作品的理解)融入到弹奏当中去?是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弹不熟),还是在弹熟(可以熟练地背弹)之后? 我看得在练习前先学习曲子的背景,练的时候就不会走歪路了。我听说叶登名的专业学生要练习为拉萝卜司的曲子前都是要先写2万字的论文才准练的 以下是引用afzhu在2004-4-30 17:19:00的发言:
我看得在练习前先学习曲子的背景,练的时候就不会走歪路了。我听说叶登名的专业学生要练习为拉萝卜司的曲子前都是要先写2万字的论文才准练的
确实是个好习惯 按国内某著名老师的做法: 完全割裂.第一步就是技巧, 而且必须每个音每个声部音量音色都弹得完全一致, 弹成MIDI效果就算达到要求了.第二步, 夸张突出某一声部, 三个声部轮流突出(拌奏声部也不例外). 赫赫, 如果都能灵活自如, 就算达到要求了. 哈哈, 有的时候,光能听到伴奏声部, 旋律很弱, 简直就不是音乐. 哈. 最后, 放下琴, 研究音乐, .......... 看来, 每个老师或演奏者使用的方法各不相同....我想应该是各有利弊吧....
不过, 我觉得, 一次集中解决一个问题会比较好. 因为学习演奏作品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 诸多问题还是一个一个解决会比较好吧. 如果一起解决, 可能哪个问题都解决不好.... 弹熟了再说吧
我看得在练习前先学习曲子的背景,练的时候就不会走歪路了。我听说叶登名的专业学生要练习为拉萝卜司的曲子前都是要先写2万字的论文才准练的
杀了我吧,求你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