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泛音列来说``````基因是1占音量的60-70%上方三度音3 占音量的10-20%左右 然后是572461 音量的比率越来越少````所以人耳根本听不不道第2泛音的````据说耳朵牛的能听到3个音左右就是很牛的了```
呵 ...
听了石头大哥说的我觉得有些事情我想错了,我以为修说的第一个第二个泛音就是指的八度泛音,看来是我想当然了。
以前太不求甚解了,对于谐波、泛音还有音阶这之间的关系一知半解,只知道二次谐波是八度泛音。
刚才自己算了一下,三次谐波(即三倍频)和比基频高一个八度加一个五度的频率是很接近的,五次谐波和比基频高两个八度加一个大三度的频率是很接近的,这应该是三度泛音和五度泛音的由来。
后来上网搜了一下,总算是明白了,三次谐波作为五度的标准,五次谐波作为三度的标准,原来这本来就是五度相生律以及纯律的由来~以前我是只知道一个十二平均律,哈哈。
不过,这个第一个和第二个泛音,应该分别指的是哪个泛音,或者说是几次谐波呢?我不知道~ 原帖由 裂空雷痕 于 2010-2-5 11:07 发表 http://bbs.guitarschina.com/images/common/back.gif
听了石头大哥说的我觉得有些事情我想错了,我以为修说的第一个第二个泛音就是指的八度泛音,看来是我想当然了。
以前太不求甚解了,对于谐波、泛音还有音阶这之间的关系一知半解,只知道二次谐波是八度泛音。 ...
大家互相学习我做钢琴调律的对律制有点微薄的了解希望对大家有用``````
律制有3种 1十二平均音律 2 五度相生律3 纯律`````````
1 十二平均音律一个八度平均分成十二份````(钢琴)这个是计算出来的律制 比较科学 但不是很纯``是淡化调式 这样比较适合转调`````
2五度相生律 是用纯五度关系确定的律制以某一音向上推五度 产声一个音 在由这个音在向上进五度产生第二个音`连续12次````然后在依次转到一个八度之内``就的到了12个音C G D A E B #F #C #G #D 降BFC在中国古代就有三分损益法 就是这个道理原理但是以下操作``(有点忘了) 一个固定的弦分3分 留2/3去掉1/3就得到上方5度的音 如果C 的话就得到了G音 在将G分3份在加个1/3就是4/3(长度)就是G下四度D音(这是“三分益一”)用这2种交替就能产生12音律 (上五 下四) 连续生成12次回不到八度```好象是高了1/4个半音古筝是典型的这种律制
3纯律是利用泛音的律制弦震动大家最先听到的是最强音 基音 但是整个弦的1/2 1/3 1/4 1/5 1/6 1/7 都在同时震动也在同时震动 而且音量比较小``````记得好象是频率比是1;2:3:4:5 ``````````(频率比) 基音=第一谐音第二谐音是上方的八度 地三是五度`````````````记得第五是山度```` (纯律的2个半音不等于一个全音)但在拉弦乐器用的非常多`````````
2 五度相生律3 纯律的全音和半音 都不一样```` 大全音小全音````大半音小半音``````这个我就真记不起来了````那个是大的那个是小的``也能自己算出来``
说到赵雷说的那个问题 就是纯律里说到的```记得可能乐器杂志还是什么书里说到的`````一个音泛音列的音量分布``````基因最大八度因为和基音没有拍频能从叠所以一般都算基音的音量 然后是 35 度的音量第二强```` 这些泛音的音量分布的不同对音色的影响很大```````
大概就是这些``````基本没错````但由于太长时间了(而且自己也不用)````所以怕有自己记错的地方```希望大家更正```````````
呵呵 ```````` 学习了 原帖由 裂空雷痕 于 2010-2-4 11:27 发表 http://bbs.guitarschina.com/images/common/back.gif
松爷,我没听懂你的意思。咱这个话题怎么联系到音叉了?
标准A音是440Hz,不是标准A音或许不是,没错啊,880也是A,1760也是,差着八度而已,这些我都知道,你说得没错,你想说明什么问题?那我说吉他里不也一样 ...
“音叉很清脆,它差不多可以看作是单独只由一个泛音组成的音,因为它的第二个泛音频率已经高的我们耳朵听不见,而且第二个泛音强度灰常小,但是音叉的声音并不耐听,听多都腻了”
因为修哥本身说的就是音叉,他只是想说明,不同的物体本身的性质确定他发的声音的内在组成部分(各个泛音和其强度的组合),也就是音色。他只想说明令人感觉的有内容丰富的音色,有特定的特质。他想说如果没有这些丰富多彩的泛音及其强度的组合,作为乐音,是单调的。比如音叉,音叉是纯音,至少可以看作是纯音,但是音叉的声音不耐听。修哥具这个例子就是说明这个。
在回头说音叉,我现在查不了我们所用的音叉是否是440Hz,还是更高,不过你要清楚的是,所有物体的发音除了有泛音这个概念,还有泛音强度这个概念,这是有物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琴弦就算440Hz的泛音,1760Hz。。。。等等的泛音都有,都能听到。但是音叉的性质或其它很多物体的性质和琴弦是不同的,音叉的第二次泛音的强度衰减是很厉害的,已经到了人耳听不出的地步了,所以一直以来吧音叉的音当作纯音。
你不能忽略一样东西,不是所有物体都能发生乐音。音色不是泛音种类组成的,是泛音的种类加每种泛音的强度组成的。人耳听到的声音的确是20Hz~20KHz,
问题是不是所有440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另外的泛音。
[ 本帖最后由 antonfung 于 2010-2-7 21:14 编辑 ] 继续学习
我今天看到这个泛音的问题跟别人讨论了一下午,现在还没有得到点答案。。。看来我真是懂得太少了 学习了 致敬 这么好的帖子必须顶了!
回复 1楼 修理工 的帖子
mark下学习了 标记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