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97|回复: 43

发个4岁李木心的录像《舞曲》,娱乐一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2 13: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孩子太可爱,弹完的眼神好像在问:这回好了没有?
发表于 2011-11-2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这么小的孩子承载了多少别人的愿望?如此幼小的身躯怎抗得起父母的虚容!如此稚嫩的小手怎能擦亮老师的品牌!如此弱小的心灵又怎么享受得了众人的围观!
发表于 2011-11-3 09: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歌剧魅影 的帖子

GC视频号
首先,烦请您把我的敬意捎带给木星童鞋的父母和老师。
其次,祝贺您有个聪明懂事的宝贝儿子。
最后,我承认,我不太了解这个事情,我得出了也许是我的大脑和感情无法理解的结论。如果因此而伤害了您,我向您表示最诚挚地歉意。

另外,我还有几句话要说。一是关于孩子的早教问题,我们不可能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实验品,用以确认怎样的教育才能成功或者失败,现实的计生政策与社会道德不能也不允许我们这样做。如果确定要搞清这个问题里包含的真正有可能复制的经验或者多数人可以遵循的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只能用统计与对比的办法。下面我会试着说明这一点。

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只要不违法,并且只是放在您自己的家里,没人会对你评头论足。但是,你既然愿意拿到这里与所有人一起分享,我,以及对此有不同看法的人当然有权利表达我的不同意见,如果你对这种展示的后果感觉不爽,你必需试着承受。因为,这是由于你的原因,不能怪别人。

您对您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我们实在不能评价高低对错,可是从你所展示的效果来看,您的孩子只能算是个智商正常的孩子,祝贺您。我差不多可以向您保证:多数孩子即使没有使用您提供的教育方法——把字写到墙上、写到电视上、灯笼上等等——也一样能够达到您想要的教育效果,即——“问他:爸爸在哪里?他就会看我,问他:米老鼠在哪里,会把眼睛转向米老鼠等等”。甚至有些孩子不用8个月,只要6个月就能做到。这就是对比法,这个坛子里有孩子的人不少,多数人可以从自己家孩子身上来对比印证这一点。至于两岁就认识2000多个字,当然是好事,但是,请允许我但是一下,对这种教育方法持异议的专家也不在少数。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对比一下您孩子所在学校里那些4岁前没认过字的孩子,看看他们之间的差别到底有没有一倍?

在一个讨论吉他的论坛里交流教育问题似乎不妥,可既然涉及到儿童的吉他教育问题,恰当地讨论一下也许可以帮助有这样想法的父母。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会考试未必会做人,会比赛未必会生活,有知识的人未必有文化,很多人用实际行动不断地来证明着这种杯具。杂技演员的孩子只所以没有全部都跟父母一样玩杂技,源于父母对生活更大更高的追求,虽然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对杂技耳濡目染;农村的孩子只所以没有与父母一样世代耕作,只所以对知识孜孜以求并成长为学者工程师甚至是像袁隆平一样对全人类都有贡献的人,同样源自于父母这个第一任老师对生活更高的理想。(声明:我对杂技演员与农民有着崇高的敬意,绝对没有贬低的意思。)如果父母通过引导,孩子能愉快地喜欢上杂技,成为人人尊重的大师当然有着先天优越的条件。不过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过一个体操世界冠军的孩子成长为世界冠军的先例。

古人讲易子而教,其道理明白人不用细说便可悟得懂。但有一点并不确定每个人都知道,那就是: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对孩子们下得了狠心!去网上搜索一下体操儿童的图片可以证明这一点。

原谅我,我从木星童鞋的眼睛里读出的不是愉快,而是游移、飘忽、无奈、无助、无力、心神不宁、左顾右盼等等,我没有看到一丝丝高兴的快乐的感觉。难道我比木星童鞋还要天真?难道就没有别人会跟我一样有这些感觉?我不确定。强烈希望看过这段话的人以后给孩子录像时不要因此再给孩子施加必需要“愉快地——投入地——”这样的要求!否则,我会有深深地罪恶感,这种感觉会不停地折磨我!

末了,再说一下吉他。我喜欢吉他,不等于我喜欢弹吉他的人。我喜欢有些弹吉他的人,不等于我喜欢这个弹吉他的圈子。相反,由于我的情感的脆弱,我从这个圈子里看了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三种人生姿态,这就是——

男人像女人
女人像儿童
儿童像木偶

[ 本帖最后由 k827 于 2011-11-3 10:35 编辑 ]
发表于 2011-11-3 10: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呵呵,我发现有个吉他老师,傻大黑粗的一老爷们,一举一动却像个娘们,像极了如花姑娘!可能比较适合重口味的人吧?反正我会起小米。
发表于 2011-11-3 11: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hhxk123 于 2011-11-3 10:56 发表
我见过李老师女儿几次,发现她是真的喜欢弹吉他,这是她在那样氛围下培养起来兴趣。所以,对大部分小孩来说,这么小弹吉他是不太适合,但李木心就属于那一小部分。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师,也是只有一小小部分人 ...


非常抱歉,我不了解这个家庭,我只是、也只能从录像上看到这个可爱的孩子。祝她顺利成长,只要孩子自己真正喜欢,这比什么样的讨论都有意义。
顺便问一句,您能确定这一段录像是孩子自己要的,并且是自己要求发布到网上这个复杂的世界上的吗?你能确定她喜欢弹吉他这一点我无法否认,可你能不能确定她喜欢受人围观?如果您不能确定,我想,即使孩子喜欢弹琴,也完全没有必要按照别人的意志把属于她自己的成长经历展示给并不想看到这些内容的人。可能我属于不想看到这些展示的人,这一点需要得到您的原谅。
发表于 2011-11-3 16: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歌剧魅影 的帖子

看起来您真得有些受不住了。
对于你不同意的观点,我再次表示歉意。
我的观点已经在前面表达的很清楚,路人可以看得到,某只是看了个视频而已,这里是论坛,应当是允许不同声音存在的。
论者人言有匕,难免有人受伤。坛者说话之地,不同观点不同路,完全可以一笑而过。您来这里可能久一些,应当明白。
只有一句话有必要澄清:请不要把老K与中国的古典吉他对立起来,某一草木而已,这么小的小人怎会有这么多的口水!别说口水,就算洒家把血都吐光也污不得古典吉他一根毫毛呀,您就不要扯这么大一张虎皮了吧?再者,吉他论坛不是吉他圣坛,有个把某看着不爽的人难道有什么问题么?您是您,我是我,任兄是任兄,不相干的咱们更得少扯,陈志老师是个吉他教育家,从广义上说,我也是他的学生。这与我看着某些不男不女不天真可爱的人感觉不爽有什么关系?与您的对话就到这里,我不会做从别人话里断章取义的事,也不再为别人制造人血馒头洒下我自己的血。

[ 本帖最后由 k827 于 2011-11-3 16:53 编辑 ]
发表于 2011-11-3 17: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歌剧魅影 于 2011-11-3 16:50 发表
同一事情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而已,你我出发点或者本意应该是一样的。
   不存在受不受得住抑或歉意之类。

发表于 2011-11-3 19: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只信上帝 的帖子

这篇文章值得一看,最早像是在天涯看到过,有些印象。
发表于 2011-11-4 11: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290738225 于 2011-11-3 22:57 发表
我的观点,如果视频里面的小孩子换成一位国外小朋友,也许就不会又楼上的这样的争论的,正因为在我们国家小孩子被父母逼迫去学习一样乐器的事情多了,导致一看到到小朋友演奏潜意识里就有一种:这小孩是被逼迫的感觉 ...


  孩子弹的太好了!从技能上看,这个孩子前途无量。只所以有以上争论,毕竟因孩子太小,还不能与小学生一样要求,看到这个可爱的孩子脸上少了些同龄人的快乐,多了些与年龄不想称的成熟,有些过敏,见谅。想必很多人第一感觉就会想到自已的孩子,心有戚戚焉。

孩子喜欢当然是好事,顺势引导,期待有巨大成就,当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并不为过,楼上几个小盆友弹的都很棒,看得出孩子的用心与老师的悉心,值得一赞。

  现实中,看到过一些家长逼孩子学这学那的,而孩子并不喜欢。往往都是一些自身一事无成的人,自己做不好的事,却硬要孩子去做好,而且都是以爱的名义,当伤害以爱的名义进行时,如果不是在网络上,现实中谁会告诉你:你这个蠢货,你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吗!我保证,没人会告诉你,相反,很有可能还会鼓励你。这话我知道会伤害一些善良的人,可不这样说,跟没说一样,起不到当头棒喝的作用!善良不是盲从的理由,善良更不应当走向自己的反面。

  需要弄明白是:把乐器当成一爱好,很好!从这一点上说,我赞成让更多的孩子去学习一门乐器,当然包括吉他。但这与培养大师这个事要分开来看。发展一下爱好,提高情操是个容易事,吃这口饭却是个难事,也是一条窄路,这一点,国内国外都一样,国外的小盆友又如何?在多数人眼里,吉他本是个不置可否,一笑而过的玩物,多数人内心真实的想法不论我们这些人技法好一些还是差一些都不过是些奇技淫巧而已。更况吉他被音乐界主流所认可也不过半个世纪多一点的事情,而音乐界本身至今还算不上主流。因此,即不需要神话它也不用鄙视它,可以说,如果没有全球化、工业化与商业化的推动,不止吉他,整个音乐家甚至是艺术家群体仍会是最落破最没有尊严的一群。当然,不论你从事哪一行,一点音乐与艺术都不懂的人也进不主流!音乐人在历史上是被人“优伶蓄之”,现实中也不过如此,放眼全球,我们看到的那些风光无限的明星,在资本家、制造(片、作)商与销售商的宴席上也不过是些提壶引浆之流,就算好莱坞不也是同样?风光如国际章者也难免成大佬们的掌中玩物,这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滴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倒影!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为什么不领他们走大路?

一句话:孩子成长的路有千万条,人格的培养最重要。给他(她)们能多一些快乐与自由,这比掌握技能更重要。四十而不惑,作为过来人与爱好者,有些话某仍然想说,,至今即使在自由如美国的主流社会,音乐与体育也是黑人与穷人家孩子不多的上升渠道。由此可见一斑。我们多数是些平凡的人,平凡人也有自己的尊严。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尊严不是想来的,有时是自己选择的。仅希望善良的人们,醒一醒!
发表于 2011-11-4 14: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青藏高原 的帖子

谢谢鼓励,你说的“很有”谈不上,“也颇”更当不起,好事之人,算是没话找话玩儿吧。为一个视频在10楼的留言,引出这些话题,说白了就是没事找抽,赞两句或者一言不发摇摇头走开不就没这么多事了吗?引高原诸兄穷追不舍。甚是纳闷。
认真看一下,不是我的表达力有问题就是您没仔细看。
1、请确认一下我有没有说过:早期教育与人格培养是对立的?并一口咬定我说过“放任孩子自由快乐就会有端正的人格”,如此“显然”的错误让高原兄指了出来,可我哪里说过?别凑了好不好!
2、俺有把早教与功利“高度”统一起来吗?您理解的“只要,必然”和“显然”的错误恰恰是老K反对的!您在开玩笑吧?
3、您认为我把学习音乐仅仅看做是陶冶情操的一件小事,这个可以有。你指教的对,我改。您说的早期给孩子学习音乐只要不是指的必需要学习乐器演奏,我就完全同意并且支持您的观点,同时我保证会加强这方面的知识学习。
4、谢谢你提醒,以后我会低调一点。刚来贵坛,不懂规矩,请多指教。我尊重您的判断,任何人都不可能真理在握,真理向前哪怕一小步都有可能变成有谬误,何况如果被人曲解和误解更会差之千里呀!
我保证,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同时我也尽量保证,只要认真讨论问题,不进行人身攻击,有着正常交流的条件和前提,我会认真回复和表明我的观点。谢谢。

[ 本帖最后由 k827 于 2011-11-4 14:13 编辑 ]
发表于 2011-11-5 00: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您给了大家这么好的机会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时也感谢您给吉他中国的网友带来的娱乐。
孩子就是楼主的千金让我感觉有些意外!从视频下面介绍吉他的一句话里,我怀疑过是卖琴的人所为。从视频中孩子的表情里,我怀疑过是个严肃的教师所为!我天真地认为这个视频不可能是一个骄傲的父亲所发,除非孩子家就开吉他学校并想以此扩大影响,可如果是广告贴也不至于发到论坛里呀?而且看起来不太像做广告呀?我的情商让我难以接受,智商也让自己陷入了迷茫,实在没想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看来是我少见多怪了。对此,我实在感到万分惭愧!既然如此,这个讨论也就没有了实际的必要。17楼我说过:“我不了解这个家庭,我只是、也只能从录像上看到这个可爱的孩子。祝她顺利成长,只要孩子自己真正喜欢,这比什么样的讨论都有意义”。重申一下,这句话谨代表我个人的态度,也是对此贴最终的表态。

山野村夫之见您大人大量,回贴中涉及您与令爱的话如有不当之处,请看在谁都不想伤害孩子的角度多多包涵。有朋友说您是大学老师,中国教育的事自然比我们权威,想必不会与我们一般见识。同时,不会有人指责吉他的,我是个吉他爱好者,至少我不会,“君子无罪,怀壁其罪”。至于完全不涉及您及令爱的言论我仍保留意见,言责自负。
看得出你是个幸福的父亲,祝孩子成功,祝您与尊夫人的事业更上层楼。谢谢。

[ 本帖最后由 k827 于 2011-11-5 00:43 编辑 ]
发表于 2011-11-5 19: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M1961 的帖子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虽没与哥交流过,你的琴声弟可是听过,做人如琴,有板有眼,佩服下。好不容易沉下,又被61兄把此帖翻出,想必是;不一定赞成观点,但赞成正常争论。无端猜度一下兄长心意,罪过罪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9-10 15:12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