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24|回复: 45

[原声琴评测] 老琴与开声(讨论新琴老琴的变化过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 12: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到底什么样的琴才算老琴?对老琴有没有明确的年代划分?
  吉他的开声过程到底是什么样的过程?
  实际说到这个问题,本屌也只是在研究。到目前还没有完全确定的结果(因为过程很是非常复杂的)目前所能得到的就到现在也只能算只言片语而已,但在此也力求简单明确科学的来解释此事,同时也希望能和论坛各路大神一起来探讨。
一把琴,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会经历哪些变化这点很关键。我先把我了解的先一一列举,当然这不是全部,有些可能会产生错误(对此实际也没什么抱歉不抱歉的)。


第一,应力的减少和消失


  木材内部会存在内应力,另外由于木材的一些特性,做成的琴在结构上也存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例如我们在弯侧板的过程中,侧板确实得到了一个曲度,但是做完琴侧板对面板还是会有个张力的作用,另外上上弦后也有一个力让琴发生形变,反过来琴也有一个抵抗这种形变的力。但这样的力随时间是会慢慢减少的。力会导致什么结果,在琴的声音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来紧的音色,会慢慢变松弛。当然就单这一项围绕讨论起来,可能写几篇文章都不够,但是简化点说就这样。


第二,光老化降解,和氧化作用
琴生活在光和空气的环境之中,会发生很多反应。细枝末节不论,侧重点讲光化学反应,和氧化作用随时在发生。纤维素会变色,变脆,面板硬度脆度会得到加强。很多东西会被分解掉,或者氧化掉,这是一项很奇妙的过程(对我而言尤其如此)。有些很老的乐器,面板和背侧,会出现骨化效应(亲测),面板会变成像石膏板一样的特性,只是轻很多。对此而言,琴声音的远达性音量都会有提高,穿透力会更强,高音亮度也会提高,但低频会有损耗。


第三,含水率的相对恒定化
新琴内部材料组成的含水率,整体受空气湿度的的影响,要比老琴大很多。很多人认为(其中包括一些厂家和制作者),木材随这存储时间的加长,水份含量逐步减少,实际是非常错误的。含水率在木材里面是个变化值。举例来说一般云杉在30%湿度下,稳定后会达到5%左右和含水率(探针检测)在60%左右的含水率是10%左右同样检查方式,简言之如果在60%湿度下,想把面板干燥到5%以下,可能性非常小.老料和新料区别不是老料多干,而是老料含水率能处在一个相对恒定的值,随环境变化比较小。


第四,震动的影响
外部的震动(例如演奏),可以让琴内部更趋向接受某种震动,产生更利于此震动方向的发展。(或许是这样,但我也没实验过,也没找到相关的实验依据,这只能猜想下)
第五,杂项
胶水变化,漆面变化,反正各种变化,肯定要算在内。但也懒得去说了。


后记:任何事,有生就有灭。琴也不会是永远的越弹越好听(不想就这些去辩论,在此大家觉的我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就犯了,我个人无所谓的事),但有些琴确实能在很长时间内维持良好音色,但不是永远(永远到底有多远,没人知道)。另外也不是所有琴都越开声越好,有些新琴从演奏开始,到过不了多久,声音审美就会越变越差(新琴声音紧点聚点,驱动难点不一定是坏事)。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12: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欲望号 发表于 2017-6-2 12:26
人的适应能力天下无敌。。一把琴的变化是有限的,,人的理解与看法是飞速的 ...

脑开声,和实际开声。确实都存在,下一个此研究下脑开,现在音箱耳机都脑放了。这贴回得蛮深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13: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花开凋零 发表于 2017-6-2 13:16
老哥的帖子我继续沿用拉~谢谢老哥!

没事的,哈哈,我很开放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13: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弹琴喜欢跑调 发表于 2017-6-2 12:57
弹过几把60年代的老琴,音色十分通透,声音像是从琴箱里一根根蹦出来的,无任何多余的音头,但相比新琴来说 ...

确实是这样,老琴震动,和新琴是不一样的。材料也变化了,但有个问题,什么时间的才够老?新琴老琴有无明显分界线。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13: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slash-7 发表于 2017-6-2 13:35
有生有灭说的有哲理哈哈,我也认同琴有生命期,就像木头的生命期,过了就不能算悦耳了。比如普洱,并非存放 ...

确实是这样,环境也很重要,普洱也会有干仓湿仓。琴在不同的环境变化也不一样,但变化的原因都一样。老琴的音色,或许新手不喜欢,但老手喜欢。另外有些琴,弹久了也会圆润,就看做法了。我个人是做研究的,只能从原理去探究些事情,喜欢做些逻辑性的分析,和实验性的事。以求展现比较全面的分析,虽然这个分析目前还不够全面,有些还不够科学(严格的科学,必须有实验)。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00: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wujun830 发表于 2017-6-2 22:35
关于老琴的特征,峰哥能不能有个比较明确的一些标准?比如我的dove,20年了,但面板还没产生那种像石化的情 ...

琴的做法不一样,开声不开声,骨化不骨化,琴比时间重要,没潜力的琴时间越长越能体会,除非脑开声。因为起始点是琴,人有各种天赋,琴也是有的。面板骨化20年应该不够,30年往上才知道结果。研究这些新琴到老琴的变化,一方面是为了做出更好的新琴。一方面是为了复刻老琴。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1: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wm7432699 发表于 2017-6-3 11:23
老哥,是不是普遍来说,老琴的音量要比新琴音量大。

比如战前的GIBSON L00在老外口碑中音量都很大,甚至比 ...

最大原因是因为没有开声,GIBSON 马丁这些琴声音都压制过,初期驱动是不好驱动,但是开声后声音就会完全不一样。有些琴(这和琴的价格没什么关系,包括些手工琴)声音是没压制过。所以音量能基本上维持不变,变化幅度比较小。
 楼主| 发表于 2017-6-4 11: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乌木弦丁 发表于 2017-6-3 16:32
这方面,我的看法跟云峰不太一样。关于所谓“开声”作用的程度,值得商榷。
我赶脚,所谓的开声,就算是有 ...

谢谢回复了,这样讨论会让很多事情明朗。这样一讨论明白很多东西,哈哈有空肯定拜访。
 楼主| 发表于 2017-6-4 17: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乌木弦丁 发表于 2017-6-4 13:35
嗯,欢迎过来。。我的意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讨论。
另,我想到一个问题,,所谓的“开声”,意味着什么? ...

开声并不是只是弹开声(演奏的开声,实际3个月左右就会发生,但也要看琴,我这边的琴16系列就是3个月左右开声),时间会导致琴产生各种变化。这样导致了琴音色的转变,不去弹就放几十年实际琴也会变化。弹只是一方面的因素,更多的还是时间带来的变化。木料的水份的变化,是很有趣的事。我做过很多这方面的实验,例如把一块木头放在湿度为35%的仓库里面放了大概半年,以前我记录了他的以前的重量。但过了这么久在去称,实际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事情很奇怪,但这就是结果。另外将材料加热到100多度,弄比较长的时间。其重量变化也是很小。木材在湿度下,即使干燥情况下,也不会越变越干。含水率会达到一个稳定值了就不会变化了,对云杉而言,木料含水率每下降1%,声音在材料的传导速度大约会提升60多米每秒左右。也会导致些声学上的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8: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仔细想了下,开声还有一个过程,就是对琴的适应的提高,也会演奏者更适合这把琴。这样实际是一种人和琴之间的适应过程。但会导致琴音色越来越好,举例来说,你买了把马丁,可能开始以前的演奏力度并不适合他(这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过了段时间。可能更能控制了这样弹出来的声音也会发生变化。这也是种开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10-5 09:13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