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HALL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610|回复: 132

[音箱知识] Cab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6 20: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前言:电吉他——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但又有多少人会仔细思考那“电”字。没有电,再好的琴也只是摆设。演奏电吉他其实需要一个系统,并不单是吉他本身,还有放大器和音箱,缺一不可!当然大家也知道这道理,近几年国内的玩家也逐渐对放大器重视起来,特别是电子管放大器,可喜可贺!但绝大部分玩家首要考虑的是吉他要最好的,拾音器、木材的类型、琴弦等等,之后才是放大器的前级、后级,用管等等,而最终发声的喇叭,仿佛只是幕后英雄,没有几位乐手能真正认识它。下图为典型的电吉他系统:




Cabcabinet的缩写,在电吉他系统里,通常包括喇叭和木质外壳箱体。这里先讲一下木箱体,吉他音箱的箱体根据结构可分为三种:开背式、封背式和倒相孔式。

1、
  
开背式。


    顾名思义,就是音箱背面为部分开放的,也就是可以直接看到内部喇叭的,绝大部分的Combo(放大器与喇叭安装在同一个箱体内),由于通风散热要求,都是开背式设计(有极个别例外),另外很多独立的箱体也会采用开背式。这类型的箱体的声音来源除了正面的喇叭直接声音外,箱体背面也会有声音出来,但两个声音为反相(就是声波的相位相反,这点不需要深入理解,记住就行),这两个正、背的声音会部分相互抵消,但随环境的不同,听众的位置不同,抵消的频率和量也会有所不同。听觉上总体来说,开背式箱体会突出高频段,声音扩散的更广,更有空间感。回放清音时,由于任意时刻点上的声音的频率组成成分少,被抵消的量也小,所以听觉上清晰通透,空气感很好;而回放失真声音时,由于任意时刻点上声音的频率组成成分较多,被抵消的部分也变多了导致声音不够纯厚,有点混浊,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因环境和听者的位置不同,会有不同的听觉效果。乐手或调音师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摆位。另外,除了直接对着喇叭的轴向位置,开背式比封背式的音量稍大一些(因为它的声音是四周扩散的,封背式的音量主要集中在喇叭轴向的正前方)。

2、
封背式。




    或许大家都知道,封背式的主要特点就是低频丰富、结实,原因就是它出来的声音只有喇叭的正前方,并没有像开背式那样从箱体的背后出来反相声波与之抵消(当然有部分来自于演奏所处空间的回声的抵消,这种抵消开背式一样也有)。回放失真声音时,封背式可获得更结实有力、更清晰的声音。另外,封背式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保护喇叭的作用,因为喇叭纸盆运动时,箱体内封闭的空气会与箱体外的空气形成气压差,就像有个外力在阻碍纸盆的运动,当喇叭接受到与之额定功率相当甚至更大的输入信号时,喇叭有可能因为音圈脱离它的轨道而损坏,封闭的空气这时就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了(当然这也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如果输给喇叭的功率继续增大,喇叭最终还是会损毁的)。

3、
  
倒相孔式。




    这种形式的箱体被广泛应用于HIFI领域,在吉他箱体里并不多见,但基本上都是吉他箱体的经典。所谓倒相孔,就是在前面板(安装喇叭的那块板)开一个或多个孔,或者是前面板做成错开的两块,总之就是让箱体内的空气与前面板外的空气连通。这种方式与封背式有相似之处,但它还可以通过开孔的大小、位置和方式的不同设计,获得想要的混响响应和频率响应。最经典的是早期的Fender showman的个别型号的箱体,现在Dr. ZBest Cab也是这样的设计,另外Tone TubbyMesa也有类似的。这种箱体由于设计和工艺都比较复杂,所以市面上并不多见。
看完箱体的形式,我们来看看Combo与分体的设计。Combo是把放大器部分也安装在喇叭的箱体里,运输和使用都更为方便,但对电子管本身来说并没有好处,由于电子管距离喇叭较近,长期受到喇叭声场的振动,故障率较高,通常都是机械损坏早于电子损坏,另外演出时如果把Combo朝向观众,通常要调节它的放置高度来让乐手与观众听到相同的音色。分体式的放大器通常称为“Head”,箱体叫“Cab”,只有一个Cab,上面放台Head的,叫“Half stack”,两个Cab(通常是4×12箱体)上放一台或两台Head时,叫“Full stack”。分体的好处当然很多,首先是管子离喇叭的声场远了,寿命更长,还有就是HeadCab的搭配更加灵活(当然有些Combo也可以外加箱体搭配),另外stack的形式由于喇叭的数量较多,堆叠较高,乐手与观众很容易同时听到相同的音色。这里需要加插说明一下喇叭的扬声特性,从纸盆振动发出的声音会因频率的不同而发散的范围也不同,一般低频会自由的向各个方向传播,随着声音频率的升高,传播方向也会慢慢变集中,所以高频声音会相对集中沿喇叭线圈中心轴(即喇叭的圆心)传播,这样,听者的耳朵越接近喇叭的轴线,听到的高频声音也就越多。所以,如果2×12的箱体放在舞台的地板上时,由于乐手的耳朵比观众的耳朵处于更高的位置,也就是离喇叭的轴线更远,他调到自己满意的音色时,观众就可能会听到更亮更刺耳的声音,而采用4×12或两只4×12堆叠时,喇叭的轴线有两个或四个水平高度,更有利于听觉的统一。如下图示意:




    接下来看看究竟装载不同大小、数量的喇叭的箱体到底与音色有何联系。我们知道吉他喇叭一般有8吋、10吋和12吋,8吋的使用较少,一般用在小型的小功率Combo里,如FenderChamp系列,10吋会有1×102×104×10等形式,但也没有12吋用的多。相同情况下,相同设计的大尺寸喇叭的低频会较小尺寸喇叭的下潜得多一些,听觉上就是低频更丰富。另外,相同情况下,装载更多喇叭的箱体,推动空气的质量也更大,听觉上音量也稍大一点(当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是一样的)。同型号的喇叭,数量的多少对音色的影响并不明显,区别主要是喇叭增多后,各喇叭会相互影响,有电子学上的和声学上的,电子学上的暂且不表了,声学上各喇叭之间的声音会部分抵消(一定频率在一定的距离会形成反相抵消),然而这种情况很多时候反而产生更平滑,更圆润的音色,比单喇叭是跟肥厚,更有质感(当然这只是大部分情况下,并不包括一些极端的测试)。另一方面,多喇叭的音色没有单喇叭的结实、清晰。根据多喇叭箱体的种种特性,一些高端的设计和制造者会采用不同大小、不同型号、不同灵敏度的喇叭混合使用,以达到自己理想的需要,喜欢动手的爱好者也可以多做尝试,找到自己喜欢的音色。
最后,箱体的木材对音色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一般多层板和密度板比实木板跟牢固稳定一些,但共鸣特性较弱。市面上绝大部分箱体都是采用多层板或密度板,主要是稳固、一致性好,选择品种好的板材是好声音的保证。实木板的箱体通常会使用松木pine、铅笔柏red cedar等一些软质木材,或者更高档的乐器用木材,这类箱体声音柔和,共鸣优越,音乐性更强。
    由于箱体所涉及的知识面实在太广,还有箱体的大小、形状设计对音色也有很大影响,详细讲就得写书了。这里只是选了一些概要的、重点的与大家分享,不一定面面俱到,敬请留意。
下期预告:speaker的那些事
  Cab的那些事前传之1960的那些事


注:如果有不明的地方,直接跳过,看红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20: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晕,不懂编辑,开背式实物图只能放最下面了,应该在第1点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20: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原帖由 EGchain 于 2009-11-16 20:43 发表
好帖子~~~
想请教楼主
后级接喇叭的时候要注意阻抗匹配
这个我知道
那功率上有什么讲究吗?
因为我想试试用那种舞台全频音响接了玩玩
阻抗可以匹配
就是不知道功率上会不会也需要什么适合的范围

只要喇叭额定功率大于放大器输出功率就可以了。至于很多人说的喇叭好不好推其实是灵敏度的问题,灵敏度高的就说好推,吉他喇叭一般灵敏度都非常高。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20: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原帖由 music0415 于 2009-11-16 20:53 发表
ironlung又有教学贴了。
不知道倒相的cab里面有没有倒相管。

有些有些没有,还是看设计的需要。倒相孔的优点挺多的,但我研究还不够深入,所以没多写。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09: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于 2009-11-16 22:45 发表
另一方面,多喇叭的音色没有单喇叭的结实、清晰


尤其是音量小的情况下,其实412真不见得就比一台好的112能够出来更NB的音色


需要这样的好文章!


感谢各位支持!
大多数人以为箱体就是木板加喇叭,价钱也应该如此。但其实箱体最值钱的是设计,高档的箱子除了选料精良外,设计都各不相同。希望各位朋友明白一点,在吉他系统里面,你花钱买的是声音,而不是零配件!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19: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JIMI兄的图是仿真值还是环境模拟还是真实拾音所得?
箱体设计实在有点深奥,我还得多实践。
欢迎更多朋友各抒己见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09: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说心里话,国内生产的有几个产品是用心做的,良心都被狗吃了。
另外欧美产的现在也大不如从前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22: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琴兄一语道破!

nannan兄,我写这系列文章之前,也考虑了很久国内的情况,究竟写到什么深度。我还是觉得乐手必须了解这些,说句见笑的话,我自己也舍不得买好的CAB。
反正爱看就看,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23: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Cab的售价有几个主要因素,1、工业成本。大部分人认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不然。2、设计因素。非常重要的一点,但通常都被人忽略。3、销售成本。这似乎都比较容易比较。4、市场定位,品牌效应。这也是定价的一个重要参考,每款Cab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位,按照定位,就有不同的设计与用料。
我个人观察市面的产品习惯于研究设计者的理念,大多高档品牌虽然价格高,但都是品质的保障,如Bogner 、Suhr、 Dr. Z、 Custom Audio等等(还有很多,但国内难买到),而普及型的低档品牌,基本就是工业堆砌,没有设计可言,在此就不列举了。Laney个人认为是普及型的定位。
还是那句话,我们花钱买音色、买品质,不是买零件。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00: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binzhao830 于 2009-11-27 09:43 发表
小弟问个问题哦,看到对箱体的描述里有 front loaded 和 rear loaded 两种,请问这是什么意思?貌似是喇叭安装的方式?哪位大师能给画个图呀?谢谢了~


Front vs Rear loaded.jpg 喇叭的两种安装方式,据说同等条件下,两种形式有不同的音色,但众说纷纭,我还没实验过,所以不能妄加评论,请懂行的朋友加以指点。原因我估计是喇叭跟前面板的接合方式不同,导致了箱体的共鸣特性不一样,所以声音不一样,另外有些喇叭是带有软性材料包边作为安装垫层的,这垫层也可以影响箱体的共鸣特性。我的几只箱体都是Rear Load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00: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发糕 于 2009-11-27 18:44 发表
问几个拾音的问题

1. 对于那种最普遍的mic贴着喇叭的那种拾因方式来说 箱体的材料设计等因素占的比重还大么
2. 怎么样还原最原始的箱体听觉感受?比如412 就算4个一样的喇叭上面的下面的出来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


    拾音相关的我了解也不深入,也请真正懂的朋友指教。
    我们知道Mic拾音可以放于喇叭轴线(中心线)或偏离轴线的不同位置和距离(如10厘米),获得不同的拾音效果,主要是拾取喇叭的直接声,间接声(开背式的喇叭后面传出来的声音,环境的混响等)很弱。另外多喇叭时,由于各喇叭出来的声音会互相干涉,所以Mic的拾音会跟单喇叭时不一样,会出现某频点或多频点衰减(随Mic的位置变化)装载不同类型的喇叭时,需要各自拾取,在混音时混合。
    如果要还原环境音效,开背箱后可增加Mic,拾取箱体后出来的声音,但注意这轨跟喇叭前Mic拾取的信号是反相,混音时需要作反相处理,再调节Mix量。另外也可以在箱体前远一点的位置(如1.2米)多放置一支或多支Mic拾取环境声音,混音时做混合调整,也可以分成多轨,做不同的Pan(左右定位),以增加声音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5 21: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世事没有绝对的。细心研究fender音箱的历史可以发现fender是会利用箱体材料的共振的。乐器就是乐器,HIFI其实也各行其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7-18 09:24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